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制作有趣的Flash按钮》教学设计

2021-05-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制作有趣的Flash按钮》教学设计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学习了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了按钮制作和为按钮及帧添加动作的方法,但他们在对知识灵活运用上还有欠缺,还不了解按钮在不同的动画中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和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笔者在本课利用一个按钮作为实例,让学生对按钮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拓宽思路,懂得如果用好的创意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仅是一个按钮的知识,就可以做出很有趣的效果,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状态,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按钮的制作;学会在按钮中嵌入影片剪辑的方法;将知识进行合理应用;了解按钮在不同动画中体现出的不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体验对实例进行分析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开拓创造性思维并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按钮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按钮中影片剪辑的嵌入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演示Flash制作的互动游戏《咬手的娃娃》。

师:猜猜按下哪一颗牙齿会咬到手?

学生参与游戏。

师:娃娃的牙齿是用什么元件制作的?

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制作牙齿的元件是按钮。教师指出,在Flash动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按钮制作知识,能做出许多有趣的按钮。

师:我们也可以制作出有趣的按钮。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学习任务。

二、演示实例提出任务

教师演示Flash制作的《卡通泡泡喷雾器》动画。

师:这个动画用到哪些类型的元件?这些类型的元件分别对应的具体部分是哪些?

学生欣赏《卡通泡泡喷雾器》的动画实例,分析并回答有三类元件:图形、按钮和影片剪辑。其中,图形元件包括瓶身、瓶盖和泡泡;按钮元件有瓶盖;影片剪辑有泡泡飞出的动作渐变动画。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例,既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又启发了学生制作作品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步骤引领

1.创建元件并开始制作

(1)创建图形元件

师(提示):先将外部图片转换为图形元件。

学生导入瓶身、瓶盖和泡泡图片,创建图形元件。

教师用电子演示文稿提示关键操作步骤。

(2)创建影片剪辑元件

教师提示:编辑第1帧和第15帧动作补间动画。

学生将泡泡元件导入影片剪辑,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教师通过屏幕转播其中一位学生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演示的例子中虽然有泡泡飞出,但泡泡飞出后的透明度没有发生变化。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调整第15帧图形元件的透明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建按钮元件

教师演示制作按钮的过程――编辑按钮基本状态,在“按下”状态嵌入影片剪辑元件。

学生观看演示,并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制作按钮元件。

2.返回场景制作动画

教师演示制作图层和添加图层的操作过程。其中,图层1放置图形元件(瓶身),图层2放置按钮元件(按柄)。

学生返回场景,编辑图层1和图层2,制作完成泡泡喷雾器。

教师演示完成后的实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由于图层位置放颠倒,按钮露在瓶身外。

师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得出需要调整图层位置的结论。

3.修改并完善作品

教师演示1~2个学生作品,并提示学生找出作品中的问题。

学生欣赏同学作品,回答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在影片剪辑中为帧添加动作脚本。

学生修改和完善作品。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发现问题并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修改和完善。

四、开拓思路小结提升

教师演示用按钮控制“按柄”向不同方向喷出不同颜色泡泡的实例,启发未制作完成的学生思考并继续制作完成。

学生继续修改并完善作品。

设计意图:演示多样的做法,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按钮制作的基本方法。

2.在按钮中嵌入影片剪辑的方法。

3.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及时对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增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第63中学)

点评:

许扬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共修改了三次,每次修改都有所提高。第一次授课,许扬老师注重了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将相关的操作知识讲解得十分详细、到位,却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足――分析作品是教师完成的,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是教师讲解的,整个制作的过程是教师手把手传授的……学生的求知欲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也未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应的拓展。因此,教学过程略显沉闷,教学过程未能完全实现其初定的教学目标。第二次授课虽然注意并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学生思维的拓展等方面做得还不十分到位,学生局限在了教师给予的任务之中。第三次授课,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许扬老师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安排合理。首先,教师利用一个有趣的案例导入教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起来。进而学生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之下,全面、完整地分析了示例作品,为下一步的作品制作奠定了较扎实的基础。教师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为学生准备了比较充足的学习素材、丰富的作品资料,对学生有所引导和启发。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方面,本次课仅仅体现在教师某些语言的引导上,今后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加强。

(点评人:北京宣武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 石 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