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1-10-12
来源:好走旅游网
88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doi:10.3969/1008—3723.2016.06.034 第l8卷 文章编号:1008—3723(2016)06—034—02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李红侠 ,秦桂莲 (辽宁科技学院a.管理学院;b.财务处,辽宁本溪117004) 摘要:从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模块的开发、理论系统模块的开发、实践系统模块的开发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本科会计专 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应用条件和方式,提出了构建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需求一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会计本科;理论系统模块;“需求一能力”型;实践系统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目 前正在蓬勃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到目前为止, 系统化的观念,把整个会计专业的课程看作一个系 统,进而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会计本科专业应开 其改革与发展尚缺乏一个总体的思路和设想,仍然 面临着诸多教育建设性课题。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 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制定上,存在着盲 目地趋同于一般性本科教育等一些混乱和模糊不清 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称 作一个模块,这种理念与方法叫做模块式课程体系 设置方法 。 因此总的来说,本文的课程设置的新思路为:以 的认识。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高 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 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的思 想¨],加强对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研究,特别是 对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与其相适应的专业课程 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需求一能力” 型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需求一能力”型模 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需求一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中,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社会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 业的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经过与相关企业和教育方 面专家以及往年的毕业生的访谈,以及对相关资料 的分析,可以把这一需求分为三个方面:①文化素养 体系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迫在 眉睫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对应用型会 计本科专业进行“需求一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 优化改革。 1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新思 路 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从适应两个方面的 需要出发。一方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 要;另一方面,要适应受教育者自我生存发展的主客 观需要。这两方面需要既是相互包容的,又是相互 水平②理论知识结构③实践操作能力.。接着围绕这 三方面的需求,培养相应的能力,形成三个“需求一 能力”型模块,即①文化素养水平培养模块②理论 知识结构培养模块③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模块l3]。 第三,系统性确认并安排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式。最后,对这三个模块的相互间联系进行合 理的论证,以及教学环节的合理规划 J。 制约的。为此,本科会计专业应在注重劳动力市场 供求分析、职业现状与未来分析,以及受教育者自我 生存发展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形成会计本科专业课 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即是以会计专业本科专业人 2.1文化素养水平培养模块的构建与开发 通过对社会需求的调查,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 专业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水平的要求主要包括,思维 能力、性格特质、观念理念、理解能力等四个方面。 在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设置经济应用数 学课程,可以在一二年级逐步安排微积分、线性规 划、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通过这些 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的缜密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形成数学敏感性。 性格特质可以在体育的课程中得到训练,锻炼 学生的内在心理意志,开创性和挑战性的性格特质。 在几门德育课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可以逐渐 才的需求导向为基点,进行会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改革。而且为了课程设置改革更有成效,本文引入 收稿日期:2016—11—15 课题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 《地方高校转型中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JG15DB181) 第一作者简介:李红侠(1974一),女,辽宁铁岭人,博士,辽 宁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和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 教育学生的观念理念,尤其形成会计专业必须具备 第18卷第4期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Vo1.18 No.6 20i6年l2月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 2016 的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素养 ]。 理解能力主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打下坚实基 础,然后在所学的其他各个课程中逐步提升,这是一 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个子模块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单项技能训练模 块和综合技能训练模块。 基本实验技能可以安排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让 学生初步认知会计各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各 文化素养水平培养模块实际贯穿于各个课程当 中,它是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培养模块和实践操作能 类账簿和报表,形成基础实验技能。 单项技能训练模块通过在学习各门专业理论课 程的同时,安排专项的成本会计模式实训、管理会计 力培养模块的基础,因此这一模块的教学工作主要 安排在第一年和第二年。 2.2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培养模块的构建与开发 企事业单位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 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的要求是,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的 包括会计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和最新理论发展的十 模拟实训、审计模拟实训等,也可以安排分岗位的单 项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各类的专业技能。 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模块需要以前两个模块为基 础,在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并且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方能进行 几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 会计基础知识结构包含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 计和成本会计三门主干课程,通过这三门课程的学 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需求一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应用 条件和方式 “需求一能力”型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模块式 课程体系顺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新形势,突出 应用的特殊性要求。这一新的课程体系在实践应用 中,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的三方面的努力和良好配 A[7] 口0 习,可以建立学生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具备初 步的理论知识素养。 拓展知识结构包括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 管理、管理会计、资产评估、会计电算化、各行业专门 会计、企业税务会计等等。这部分知识属于会计专 业中难度较大的知识体系,是在基础知识结构体系 教师在应用这一体系授课的过程中,要始终贯 彻按照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 的思想,在相关模块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该项能 之上的一个有效拓展,以适应会计方面的更加高端 的工作内容。 最新理论发展包含国内外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论 力,并且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来对学生这方面的能 力培养状况进行检验。 和方法的创新,是最新的理论发展,对这部分知识的 学习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 维,有助于专业创造性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与教师配合,在教师的 带动下,自主培养自身的能力,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各 项活动中。转变原有观念,要以自身为主体,形成有 意识提高各项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的责任 感。 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培养模块课程体系安排比较 集中,时间也较长,按照这三个专业理论知识深度逐 步安排,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初步形成到逐步完善 的过程 。 这一课程体系需要应用型院校提供良好的教学 平台,支持认课教师的各项教学改革努力,为教师提 供各项必需的资源条件,政策支持和精神鼓励,让教 师有信心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专 、l 人才。 2.3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模块的构建开发 企事业单位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的要求,主要是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熟练 操作单项实践技能,并可以进行综合性的会计实际 操作。 根据实际需求,这一系统模块下可以细分出三 参考文献 [I]张军波,戴媛媛,马燕娜.会计本科教育的问题分析及其改进建议[J].时代教育.2016(19)):15—18. [2]程笑,张佳.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情感读本.2015(17)):26—27. [3]秦桂莲.高职会计专业构建“需求一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 [4]王秀芬.河南省会计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32—34 [5]刘泽荣,赵洁.关于高校会计本科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5—26. [6]孙静怡,郄萌.会计本科教育的再思考——基于学生视角[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O3)):34—35. [7]张琴.河南省会计本科教育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