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质量,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查2016年01月至2016年6月门诊处方600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合格处方5755张,合格率95.84%,不合格处方245张,占抽查总处方数的5.58%。结论: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格,但仍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药物知识培训和处方点评制度落实,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门诊处方 处方分析 不合理用药
合格处方是处方调配和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保证。药师审核处方是《处方管理办法》赋予药剂人员职责和义务。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导致一些不合格处方被调配。通过对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处方进行抽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处方随机抽查6000张,处方基本覆盖医院各专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为标准,依据《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统计结果抽查的60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5755张,合格率为95.84%,不合格处方245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5.58%。不合格处方中有部分同时存在不合理用药和处方书写不规范现象,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21张,占抽查处方的2.02%,占不合格处方的49.39%,书写不规范处方124张,占抽查处方的2.11%,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50.61%
2.2分析与讨论
2.2.1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用药与诊断模糊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头孢类抗感染治疗,而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存在病毒感染,故疗效不理想。诊断为感冒患者,选用抗生素来治疗,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菌药物对病毒的感染治疗无效。
联用不合理和配伍禁忌 ①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5%GS注射液100ml静滴qd,由于奥美拉唑本身偏碱性,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头孢曲松和甲硝唑注射液联用,两药作用机理、抗菌谱部分重叠,疗效并不能提高,更有可能增加毒副作用。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联用,属杀菌剂和抑菌剂合用,前者为繁殖期杀菌药,后者为抑菌剂,主要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细胞分裂,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两药合用,产生药理拮抗,降低前者效价。 用法用量不当 少数处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多为每日一次给予一日用药总量,如青霉素、头孢呋辛、阿米卡星等,此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药深度超过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一般应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如每日一次给药,且剂量为全日量,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易发生不良后果。又如处方中有左氧氟沙星片用法2片/次,3次/d,因多数喹诺酮类药物为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抗菌效果依赖于给药剂量而不是频繁给药,且多数具有较明显的抗菌后效应,故应采用每天一次的给药方案[1]。阿司匹林肠溶片、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1/2片的用法,破坏了特殊骨架
结构和释放系统,降低了药效。银杏叶片处方给予2片/次、3次/d,超过说明书1片/次、3片/d的剂量,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胃肠道感染用氧氟沙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软骨毒性,儿童用药后可出现关节病和关节水肿,可发生肌肉、骨骼肌不良反应]。 无指征用药 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而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等。 2.2.2 不规范处方分析
处方书写不完整 前记、后记、诊断有缺项,诊断书写不规范,处方完毕缺少下划线。 字迹潦草不易辨认 主要为中文药名、临床诊断书写潦草不易辨认,给药师审核处方带来不便。
修改未签名或未签署修改时间 主要是医师没有在修改处签名或有签名但未签署修改时间。
3、结语
处方合格率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和不规范处方的书写,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临床医生必须加强药物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二是加大调配药师的培训力度,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处方合理性的判断能力。
三是加强对处方的审核,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及时发现处方存在的问题。
四是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解答临床用药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向患者宣传药品知识,进行用药监督指导,避免因不合理用药而影响患者治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