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耳穴治便秘

2021-02-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耳穴压豆治疗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体会

骨科患者,尤其是下肢,脊柱,骨盆骨折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加之止痛药的作用,便秘成为了其常伴行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排便量的骤减, 粪便的性状坚硬,排便过程困难,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治疗的 配合程度和病情的康复过程,故对骨科患者便秘的护理成为了骨科护士护理患 者所遇到的最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1]

耳穴压贴是祖国医学独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具有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清热降火、扶正祛邪,养血安神、清利湿热、活血止痛、通便排石的功能,而且操作简便、耗费低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刺激耳穴,就能调整经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到调整,以保持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就耳穴治疗便秘疗效的护理体会如下: 1.1 对象

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大便3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2)大便艰难或排便时间延长,多伴有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等症;3)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选取我科2014年4月~2014年12月我科发生便秘的100例骨折卧床患者(大便性干燥,便时费力,每周不足三次)多数患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一般3-10日一解,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平时需要借助开塞露或者服用泻药来缓解便秘.患者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男性59人,女性41人。 1.2 方法:

主穴取肺、大肠、直肠下段、便秘点、交感、皮质下,配穴取肝、肾、脾、胃、内分泌、交感、脑等穴位,每次选主穴2个,配穴2-3个。

(1)操作方法:清洁耳穴周围皮肤,选取相应耳穴;将胶布剪成0.5cm×0.5cm大小,中间置王不留行子或其它药丸一粒成药贴,或直接选用耳穴磁珠贴;以探棒将药贴敷贴于所选穴位上,用食拇指循耳前后按压至酸沉麻木,或疼痛灼烧为得气,一般按压3min,一次选穴5个,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3min,刺激量以最大耐受量为准;3-4天换贴1次,两耳交替进行;一般更换三次为1个疗程或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疗程。

(2)注意事项: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予使用;严重耳鸣者禁忌采用磁珠贴;操作时,要安全使用探棒,不可用尖头的锐器,避免皮肤损伤或走穴不准确;避免胶布潮湿或污染,防止皮肤感染;夏天炎热,汗多者,胶布容易撕脱,掉了的及时补上,耳穴压贴留置时间一般为3天,休息1天后再压贴;对胶布过敏伴痒感者,可取下胶布休息2天后再压贴.必要时加贴肾上腺穴,或遵医嘱予以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根据中医理论辩证选穴、配穴,掌握好学位的特性及主要功能,更好的发挥穴位的协同作用.选穴组方中穴不宜太多,通常5穴,在治疗过程中,穴位要轮换选用以免气息减弱,从而影响疗效。 治疗中禁食辛辣食品,多食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并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

1.3 疗效评定标准:

借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将便秘治疗效果分为:效果明显:治疗后一天内排气排便;有一定效果:大便性趋于正常,接近病前时情况,在72小时内出现排气排便;没有效果:72小时候后,患者仍无排气排便,便秘症状未得缓解。

2。结果:全部100例病人中,效果明显76例,有一定效果16例,没有效果8例,总有效率92%.

3.体会:

骨折患者多为意外伤害,又加上手术创伤,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这些情绪都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从而发生大便秘结.骨折疼痛较剧烈,许多患者因惧怕疼痛而使本身的活动量更为下降,出现膈肌、腹肌、肠平滑肌收缩无力,使推动粪便的力量减弱,为便秘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加之卧床使正常排便习惯改变,以往蹲式或坐位排便体位变为卧位,使许多人畏惧排便而产生便秘.一旦发生便秘,将会对患者产生心理、生理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术后心梗和静脉血栓的发生.因此,便秘的护理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它不仅仅只是简单通便,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增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积极采用护理手段解决患者的不适.

耳穴埋籽是把中医的藏象、经络学说结合起来,运用于耳穴治疗,刺激耳穴,就能调整经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到调整,以保持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耳通过经络与人体脏腑、肢节器官产生联系。《灵枢》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又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表明了耳与机体各部及五脏六腑均有紧密的联系口[2]。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六阳经经脉循行于耳或分布于耳周,六阴经经脉通过各自的经别间接上达于耳。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结节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埋籽防治疾病的刺激点[3]。耳穴埋籽具有疏通经脉,调整心、肝、脾、肺、肾等脏腑之功能。中医认为便秘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分虚实两类:属燥热者宜清热润下,气滞者宜行气导滞,气虚者宜健脾益气润肠,血虚宜养血润肠,阳虚则温阳通便。我们采用耳穴埋籽的方法刺激相应穴位,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以收清热润肠,行气导滞,益气养血,温阳散寒之效,使腑气通,大便自复[4] 。

综上所述,耳穴压贴对便秘的影响,主要刺激穴下神经,以及药物透皮吸收,提高了自主神经反射与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增强肠蠕动和便意刺激,并建立正常的生理调节机制。因此耳穴压贴对于便秘的治疗和预防具有独特优势,且经济安全,操作简便,适于推广运用。

[1]张立峰,刘臖娴,王红英.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J]实用 [2]郭先义.耳穴压豆促进妇科术后肛门排气10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11):1175-1176. [3]徐桂华,李佃贵。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271。 [4]朱惠平.耳穴压豆治疗便秘[J].中国民间疗法,2003,8(11):16.

(1)耳与经脉的关系:据《灵柩》的记载循行耳区的经脉与手足三阳经的关系最密切,而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确通过经别与阳经相汇合,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灵柩·口问》所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宋·罗天益《卫生宝鉴》记载“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与耳者”,“夫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道,足少阴之经也”.所以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起到疏通经脉的作用.

(2)耳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其中与肾的关系最密切,《灵柩·口问》:“耳者,肾之官也”。机体大便的排泄虽然主要在于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但与肾的功能也密切相关.肾阳不足可致气化无权而便秘;而肾阴不足也可因肠液枯涸而便秘,如《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所言“大便秘结,肾病也”。

(3) 现代医学生物全息理论全息研究发现,耳穴是机体信息的反应点和控制点,有丰富的神经支配耳廓,因此,耳廓的学位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有高度敏感性。疾病状态下,病理性刺激的传入冲动与接受这些冲动的相应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性联系增强,并提高相关耳穴的感觉阈与敏感性。而外在治疗方法所产生的良性刺 激传入冲动;或者产生强烈的兴奋性,并按优势原则使邻近原有的病理兴奋性被抑制,从而阻断了病理冲动的恶性循环,代之以正常的生理调节,致使病患减轻或消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