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测试卷

2021-05-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素质教育优化设计九年级下期语文试卷

(二)七年级下册复习测试卷

说明: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①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筹( )划 深邃( ) 磐( )石 鲜( )为人知 ....

②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骇人听闻 姗姗来迟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搏学多识 一拍既合 息息相通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张

错别字 改 正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①《木兰诗》中表现花木兰英勇善战的诗句是 , 。 ②当窗理云鬓, 。 ③苍苍竹林寺, 。 ④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⑤有约不来过夜半, 。 ⑥春潮带雨晚来急, 。 ⑦黄梅时节家家雨, 。 ⑧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⑨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 。

⑩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B.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C 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热情鼓起来。 D.你们学校打篮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英雄”的报告。

C.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D.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

5.写出下列语句主要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式。(4分) a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 ( )

1

b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 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担负得起。 ( ) c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 ( ) d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 )

6、综合性学习。( 6分)

①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的烦恼列一个清单(不少于4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4条);

③古代诗人也有烦恼,请列写出2位诗人含烦恼或痛苦的诗句。

二、阅读与欣赏(50分)(7、18—20每题4分,8—17、23—26每题2分 21—22题每题3分)

【文段一】诗歌赏析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这首诗主旨句是哪句?怎样理解?

【文段二】 《口技》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鼻句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一意少舒,稍稍正座。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饿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

8、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能名其一处也 卷卷有爷名 ..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立有间 .. c.几欲先走 双兔傍地走 .. D.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

9、选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_____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_____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1、请根据上面的文段内容填写对联。 上联:干种声响惊宾客。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

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2.这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 A.由园内到园外 B.由整体到局部 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略写到详写

13.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的。 14.本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____ 1“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 ) “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 “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

“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

【文段四】 《社戏》

3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

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6、“船肚里”的“肚”用的是词的____________;“打着楫子过去了”的“打”用的是词的____________。(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17、“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六一公公这番话的含义是什么?

18、对“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句应怎样理解?

【文段五】 《乡村教师》 岳 勇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4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19、“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 20、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21、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2、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文段六】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②,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③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④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⑤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⑥天下,忧以天下;然⑦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

注释: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下》②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③对:回答。④非其上:即以其上为非,认为他们的统治不对。⑤民上:人民的统治者。⑥以:介词,相当于“把”。 ⑦然:这样,代词。

2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贤者亦有此乐乎(享乐) ②乐民之乐者 (以……为乐) ..③然而不王者 (称王) ④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 (而且) ..

24、下列“以”字与“乐以天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策之不以其道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5、与“未之有也”一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子何恃而往 C、甚矣,汝之不惠 D、吾谁与归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正确的是( )

A、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共同享乐,也是不对的。 B、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共同享乐,也是非常的。 C、在人民上面不和人民同快乐的人,也是不对的。 D、在人民上面不和人民同快乐的人,也是非常的。

三、作文〔40分〕

生活在集体之中,你一定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如相互切磋学习经验,一起参与科技制作,分工创办班级小报,共同夺取球赛胜利,等等。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品尝快乐;在协作中学会做事,分享成功。

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以“合作“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

参考答案:

1①Chóu\\suì\\pán\\xiǎn ②、惯--贯 搏--博 既--即 张--章2、略 3、D 4、C

5、a动作描写b外貌描写c外貌描写d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6、① 学习困难、同学不理解、家长的误会、青春期的反叛等;②面对、搁置、倾诉、转移;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8、C 9、正面 侧面 技艺的高超10、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出现的 11、一张巧嘴乱真假 12.B 、16、比喻义 引申义

17、六一公公并无心责备双喜等小伙伴的“偷豆”行为,而是为踏坏了庄稼感到可惜。 18、因为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童年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生活的标志,说明甜蜜的童年回忆一直珍藏在作者的心里,表达了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19、① 以此纪念舍己数学生的乡村教师;② 以此赞扬去乡村任教的大学毕业

6

生。20、一是为小学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精神所感动(或“感激小学教师的救命之恩”,或“传承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爱”),以当一名乡村教师为荣;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让贫苦的家乡不再贫苦。答题要点:①、精神鼓舞(或“载誉而归”,或“传承爱心”);②、回报家乡。21、插叙。作用是:把娟子回乡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 22、联想到汶川大地震中许许多多感人泪下英雄壮举………………

感悟到了“天地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坚强、感悟到了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舍身忘死;感悟到了什么叫血浓于水、什么叫情情无价;感悟到了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什么叫国际主义精神…… 23、D(而:却)24、B 25、C 26、A

译文:齐宜王在雪宫里接见孟子,说:“你们这些贤人也有这样的享受吗?”

孟子回答说:“有啊。(您的这种享受)人们得不到,那么就要责怪他们的统治者了。因为得不到(享受)而责怪统治者,是不对的;(但是)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共同享乐,也是不对的。把老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是自己的快乐;把老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作启己的忧愁。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