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综合测评

2024-06-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行政史-综合测评

1.单选题

1.1 1.0

元代负责教育的是( )

• a

宣政院

• b

集贤院

• c

将作院

• d

通政院

1.2 1.0

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 )

• a

村苏维埃

• b

区苏维埃

• c

县苏维埃

• d

乡(市)苏维埃

1.3 1.0

苏区行政监督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

• a

实事求是

• b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c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监督

• d

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1.4 1.0

清朝前期,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以及部分外交事务的机构是( )

• a

礼部

• b

理藩院

• c

布政司

• d

大理寺

1.5 1.0

1905年组建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

同盟会

• b

强学会

• c

南学会

• d

保国会

1.6 1.0

辽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采用( )的统治方法。

• a

“因俗而治”

• b

因地制宜

• c

君主专制

• d

师夷长技

1.7 1.0

谏院作为一个独立的机关,其设置始于( )

• a

北宋

• b

南宋

• c

后唐

• d

后梁

1.8 1.0

战后国民党加强行政监督的措施之一是( )

• a

加强对行政人员的考核

• b

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纪律监

• c

推行“以党透政”的工作方式

• d

推行“以党代政”的工作方式

1.9 1.0

明代具有票拟权的官员是( )

• a

六部尚书

• b

内阁首辅

• c

司礼监太监

• d

五军都督

1.10 1.0

世称“贿选总统”的是( )

• a

曹锟

• b

黎元洪

• c

袁世凯

• d

徐世昌

1.11 1.0

明代六部是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 )领衔。

• a

户部尚书

• b

礼部尚书

• c

吏部尚书

• d

工部尚书

1.12 1.0

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 )

• a

资政院

• b

同文馆

• c

督办政务处

• d

都察研究所

1.13 1.0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 a

南京

• b

北京

• c

武汉

• d

广州

1.14 1.0

汉人在元代的主要入仕途径是( )

• a

由吏而官

• b

出身

• c

承荫

• d

出身

1.15 1.0

陕甘宁边区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 a

边区参议会

• b

边区政府委员会

• c

行政公署

• d

专员公署

1.16 1.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是为适应抗战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设立( )

• a

国防最高委员会

• b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 c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 d

国民大会

1.17 1.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除接受共产党的监督外,还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工农检查机关的监督、主管部门的监督和( )

• a

民主党派的监督

• b

审计监督

• c

监察监督

• d

军事监督

1.18 1.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设计的行政体制属于( )

• a

总统制

• b

议会制

• c

委员会制

• d

责任内阁制

1.19 1.0

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开始推行行政三联制的时间是( )

• a

1938年

• b

1939年

• c

1940年

• d

1941年

1.20 1.0

唐朝的( )肩负宦官差遣之职。

• a

北门学士

• b

中书舍人

• c

枢密使

• d

翰林学士

1.21 1.0

南京临时政府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 )

• a

国务会

• b

临时参议院

• c

参谋本部

• d

立法院

1.22 1.0

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 )

• a

1911年

• b

1905年

• c

1895年

• d

1860年

1.23 1.0

苏维埃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实行的行政决策方式是( )

• a

委员会制

• b

集体负责制

• c

首长负责制

• d

混合制

1.24 1.0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发源机关是( )

• a

国民党中政会

• b

军事委员会

• c

国防最高委员会

• d

国民参政会

1.25 1.0

除科举之外,以下不属于隋唐时期选官途径的是( )

• a

门荫

• b

行伍

• c

纳资

• d

入幕

1.26 1.0

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实行( )

• a

首长负责制

• b

合议制

• c

委员会制

• d

混合制

1.27 1.0

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为( )

• a

工农兵代表会议

• b

人民代表会议

• c

国民代表大会

• d

国民参政会议

1.28 1.0

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

• a

军机处

• b

理藩院

•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 d

总理衙门

1.29 1.0

(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时期。

• a

1927年7月

• b

1928年10月

• c

1927年10月

• d

1928年7月

1.30 1.0

中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 )

• a

《明会典》

• b

《唐六典》

• c

《范太史集》

• d

《文献通考》

1.31 1.0

陕甘宁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方式主要采用( )

• a

选举制、委任制和考任制

• b

委任制和考任制

• c

选举制、委任制和聘任制

• d

委任制和聘任制

1.32 1.0

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 )

• a

参议院

• b

临时大总统

• c

国务总理

• d

南京府

1.33 1.0

清政府在新政期间建立的机构为( )

• a

商部、巡警部、学部、税务处

• b

商部、学部、内阁、军机处

• c

学部、税务处、军机处、巡警部

• d

学部、内阁、财政处、商部

1.34 1.0

国民党中政会内部的领导体制,从1928年到1931年采取的是( )

• a

集权制

• b

常委制

• c

委员合议制

• d

首长负责制

1.35 1.0

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 )

• a

大理院

• b

总检察厅

• c

平政院

• d

肃政厅

1.36 1.0

雍正以后,以恩俸(给京官发放双俸)和( )(给地方官)作为正式俸禄的补充。

• a

按品发禄

• b

禄米

• c

养廉银

• d

俸钱

1.37 1.0

抗战时期新县制的层级结构包括( )

• a

县-区-乡(镇)-村-甲

• b

县-乡(镇)-村-甲

• c

县-区-乡(镇)-保-甲

• d

县-乡(镇)-村-户

1.38 1.0

晚清时期外国列强侵略中国所利用的工具是( )

• a

总税务司

• b

总理衙门

• c

同文馆

• d

通商机构

1.39 1.0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选任干部的原则是( )

• a

任人唯贤

• b

又红又专

• c

德才兼备

• d

年轻化与革命化

1.40 1.0

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晚清政府在( )分别设省。

• a

新疆西藏

• b

新疆台湾

• c

新疆蒙古

• d

西藏台湾

2.多选题

2.1 3.0

唐朝的行政运行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各级行政机关和官员必须在( )规定的范围之内执行政令。

• a

• b

• c

• d

• e

2.2 3.0

1946年10月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布的《各级行政干部任免暂行办法》,规定担任行政干部的基本条件是( )

• a

拥护与实行民主政府的施政纲领

• b

忠实于人民事业,并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d

大公无私,廉洁奉公,艰苦朴素,恪尽职责

• e

以集体利益为第一要务

2.3 3.0

清末政府,行政决策的特殊形式( )

• a

A.太后垂帘听政的决策体制*

• b

总理衙门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

• c

军机处决策保密制度的加强(加强封印管理

• d

严厉走漏信息

• e

加强文书档案管理)*

• f

督办“新政”的专门决策机构*

• g

“责任内阁”(皇帝内阁)的奉命决策

2.4 3.0

宋代科举分类为( )

• a

常科

• b

制科

• c

武科

• d

文科

• e

写科

2.5 3.0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

• a

取消人民的监督

• b

加强国民党的监督

• c

扩大监察院的监督范围

• d

加强对行政决策的监督

• e

加强对行政运行的监督

2.6 3.0

南京临时政府的考核内容包括( )

• a

工作

• b

操行

• c

武艺

• d

学识

• e

资质

2.7 3.0

一般而言,抗日民主政权行政体制基本构架的层级包括:( )

• a

边区

• b

• c

乡(村)

• d

• e

抗日根据地

2.8 3.0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升迁的依据是:( )

• a

出身

• b

纳捐

• c

考课

• d

门资

• e

血统

2.9 3.0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 )

• a

质问

• b

复核

• c

诉讼

• d

纠举

• e

查办

2.10 3.0

经过调整,隋唐的地方行政层级大致包括:( )

• a

道及其他中央派出机构

• b

州府领县制和县下基层组织

• c

特别监察区

• d

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

• e

少数民族行政区

2.11 3.0

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方式主要有( )

• a

荐任制

• b

选举制

• c

委任制

• d

聘任制

• e

简任制

2.12 3.0

魏晋南北朝时期御史台所设的三类官吏,分别是( )

• a

考功郎

• b

尚书令

• c

侍御史

• d

殿中侍御史

• e

诒(持)节侍御史

2.13 3.0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在行政执行中的二种权力,分别是( )

• a

对诏敕的解释权

• b

在行政执行中的组织指挥权

• c

对重大事件的集议权

• d

擢升官员的权力

• e

拟定决策的权力

2.14 3.0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相比奴隶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 a

神权政治色彩淡化。

• b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

• c

法制日趋完备。

• d

思想控制主要采用儒家思想

• e

政道大于治道

2.15 3.0

临时大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广泛的职权包括:( )

• a

军权

• b

合战权

• c

创制权

• d

任免权

• e

设置法院权

2.16 3.0

前清时期,议政形式主要包括( )

• a

议政王大臣议

• b

廷议

• c

九卿议

• d

阁议

• e

集议

2.17 3.0

清末职官分级方式主要包括( )

• a

特简

• b

请简

• c

奏补

• d

委任

• e

特任

2.18 3.0

属于抗战期间地方县以下“民意机关”的有( )

• a

区民大会

• b

区民代表大会

• c

乡(镇)代表会

• d

保民大会

• e

甲民大会

2.19 3.0

商朝的中央行政体制将官职设为哪几类:( )

• a

宗教类

• b

政务类

• c

事务类

• d

文化教育官

• e

军事类官员

2.20 3.0

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人民委员会的组成包括( )

• a

主席

• b

各人民委员

• c

工农检查委员会主席

• d

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

• e

国务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