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研究

2022-09-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研究

达斡尔族,在汉文历史书籍中,始见于1667年的《 清实录》 ,书中称“打虎儿”后又有“达呼里”“达古尔”等不同记录。成书于清朝初期的蒙古文书籍中也有于达斡尔族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的活动记录。现在有不少学者根据乾隆皇帝“大贺氏”说,认为达斡尔族就是大贺氏的后裔,有的学者进一步展开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人。达斡尔族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达斡尔族歌舞是达斡尔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亦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中丰富与完善着自己。

标签: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

达斡尔族,在汉文历史书籍中,始见于1667年的《 清实录》,书中称“打虎儿”,〔1〕后又有“达呼里”〔2〕“达呼尔:〔3〕等不同记录。成书于清朝初期的蒙古文书籍中也有于达斡尔族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的活动记录。现在有不少学者根据乾隆皇帝“大贺氏”〔4〕说,认为达斡尔族就是大贺氏的后裔,有的学者进一步展开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人。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之一,契丹族在建立辽朝,统治中原一百多年间,吸收并融合了中原汉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模式,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中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融为一体的有独特魅力的契丹文化。辽王朝虽然消失了,但是,他的影响仍然存在,尤其是他的文化艺术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达斡尔族在沙俄侵略中国时由黑龙江中上游迁徙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隶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清代多用满文和蒙语文,民国时期也在应用蒙古文,而更多的是使用汉文。达斡族人主要信仰萨满教,达斡尔族称氏族萨满为“莫昆雅得干”〔5〕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渔业、猎业和手工业等生产活动。这种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已有很久的历史,《达斡尔族志稿》载:“朝为农而暮为猎,今日为匠而明朝为渔,善养牲畜,能驯马。”〔6〕传统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扎恩达勒(一种具有高腔山歌特色的演唱形式,类似“信天游”)、祝赞词、史诗、舞蹈、乌春(叙事歌曲)、谚语、谜语。

一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起源的传说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传说,在达斡尔族所崇奉的神灵中,有一位称之为“笊篱姑姑”〔7〕的舞蹈女神,据说是一位聪明美丽、擅长舞蹈的姑娘。有一年大年三十夜,煮饺子的时候,她去邻居家借笊篱的路上,因天寒地冻不慎摔倒被冻死,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奉为舞蹈之神“笊篱姑姑。”传说,过去人们跳舞的时候,首先要将她的神像摆放在桌子上,经过一番祭奠后才开始跳舞。

笊篱姑姑,在达斡尔语里称为“笊篱巴日肯”,在达斡尔族宗教神之中称为 “舞神”。 嫩江流域达斡尔笊篱姑姑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然而笊篱姑姑舞蹈之神的地位,从请笊篱姑姑的习俗中依稀可见。

嫩江流域达斡尔人请笊篱姑姑仪式,多在春节后的正月十六的夜晚。由于笊篱姑姑是女性,所以传说请笊篱神姑姑必须都是女性。她们用柳条编制的一把笊篱作脸(剥去皮的柳条白色的很像人脸),纵向扎两根分开的木棍为两条腿,横向扎一根木棍为两个手臂,然后穿上女孩的衣服制成神偶像。传说笊篱姑姑是在牛粪下面,正月十六正值隆冬季节,由寡妇带着大家进入牛圈里,大家翻牛粪饼,请笊篱姑姑。笊篱姑姑请进屋里后,把笊篱姑姑神像立在方桌上,并摆上供品。这时笊篱姑姑的神偶像就开始跳动了,大家唱着歌,与笊篱姑姑一起跳起舞来。歌词大意是这样的:莎拉腾格,绍莎勤金,她俩把姑姑请来了,快来用糖饼祭祀,快来跳舞。莎拉腾格,绍莎勤金,她俩把笊篱姑姑请来了,牛粪已经抹好,马粪已经摆上了,请来了。莎拉腾格,绍莎勤金,她俩把笊篱姑姑请来了,九位姑娘快舞蹈,九位老太太快舞蹈,请来了!请来了!

从歌词中可以感受到歌舞场面的热烈,人们情绪高涨,同时也使我们了解了达斡尔族供奉笊篱姑姑仪式的习俗。歌舞升平场面结束后,大家把笊篱姑姑送回到牛圈边,把神偶像的笊篱、木棍等骨架远远扔掉,整个仪式结束。

二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哈库麦勒(鲁日格勒)舞的传说

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是达斡尔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在达斡尔族民间流行及其普遍的歌舞表演形式。每逢佳节,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几乎每晚都有哈库麦勒的集会。这种舞蹈形式,主要参与者和表演者都是妇女,老年人亦有兴趣加入,男子以旁观者居多,很少参加。 哈库麦勒是达斡尔族人民,仿效生产劳动和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而自编自演的集体舞,既有仿效摘豆角、摘苞米、采集黄花菜等田间劳动动作的,也有模仿担水、挤牛奶等家务动作的,不仅有模仿各种鸟类鸣叫、狩猎等动作的,也有妇女们模仿洗脸、梳头、照镜子等梳妆打扮动作的。

哈库麦勒舞是达斡尔先民生产生活的再现。据史料记载,二十世纪初以前达斡尔族祖先都是采取集体狩猎的生产方式。严酷的环境和生产技术的落后,使达斡尔人先民必须结成一个个狩猎群体。围猎以哈拉为单位,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射杀围困的猎物。胜利的成果共同享用后,在晚餐的篝火旁,大家围成圆圈由远而近,模仿围猎的队形,还原围猎场景。同时模仿野兽的站、望、跑、跳等追逐打闹或嬉戏的情景,同时模仿野兽的各种叫声,逐渐缩小圆圈,唱着原始民歌以示庆祝。这些传统习俗在嫩江流域达斡尔族地区舞蹈中保留并传承了下来。每逢农历五月,是草原上的乌鸡交配时期,在江套子塔头墩子中间,公鸡追逐母鸡跑,并发出“咯咕,咯咕”的欢呼声。达斡尔猎人身上披着用乌拉草做成的蓑衣,蹲在塔头墩子上,等乌鸡从猎人蹲着的塔头墩子下边穿过时,猎人伸手便将其抓住装进袋里。一天的狩猎结束后,到了晚上,人们架起篝火,男猎人模仿乌鸡追逐的情景,两手向后,弯腰探头,做出乌鸡展翅的样子,并模仿乌鸡“咯咕、咯咕”的叫声。两人一对,争斗对舞,众人围成圆圈子追赶,宛如猎人捉乌鸡的场面再现。哈库麦勒是嫩江流域齐齐哈尔一带达斡尔族的通称,古时称鲁日格勒,还有哈肯麦、罕伯舞等多种称谓。《资治通鉴》修订本第十八卷〔8〕,汉武帝元溯元年中就有哈库麦勒是从契丹民族的“小契丹舞”流传下

来的记载。《辽史》记载宴请宋使时说:“酒一行,筚篥而歌,酒二行,歌酒三行,歌,手伎入,酒四行,琵琶独弹,然后食入,杂剧进,继以吹笙,弹、筝、歌、击架乐、角觝。”〔9〕“手伎入”这一动作就是和达翰尔族哈库麦勒舞的双手左右摆动的动作是一脉相承的。清代文学家朱彝尊《席上观倒刺诗》〔10〕中记载的“一双手伎从客入”,这与哈库麦勒舞的双手左右摆动是同样的,这与辽朝契丹舞的“小契丹舞”二者有共性。达斡尔族舞蹈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完善自己,亦是达斡尔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丰富与发展。

哈库麦勒歌舞历经氏族公社、封建时代、狩猎游牧直至定居的漫长发展过程,特别是随着达斡尔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嬗变,农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后,哈库麦勒歌舞表演从野外、室外逐渐转入室内,由男人表演逐渐过渡到由女人表演,而歌舞表演的内容及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7世纪中叶已经定居从事农业的达斡尔人,生活相对稳定,但是由于部落或村落之间的距离较远,远嫁女出嫁后很难与娘家人再见面,出嫁就相当于生离死别。传说远嫁的女人想念家乡时光脚站在炕上,从窗户远望家乡的方向。常常远望着南往北去的大雁或鹰在飞翔,在炕头上模仿飞翔的大雁,左右甩动双臂学雄鹰展翅起舞,跳的人多了后来从炕上移到屋地上跳。农闲时节,尤其是春节期间,妇女们集聚在房屋宽敞人家跳哈库麦勒舞蹈,该舞蹈在达斡尔族人的传承与演变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结构特征。

哈库麦勒舞以歌唱为主,舞蹈为辅;以舞蹈为主,歌唱为辅;以呼号,也称为“郎”,即“拳头”之意的三段式的舞蹈结构一直流传至今。第三段是哈库麦勒舞的高潮,跳者随着呼号有节奏地摆动,两手交替摆动,好像两人相互对拳打斗的样子,模仿各种禽兽的呼叫声,喊着“罕伯、罕伯”“扎咕、扎咕”,“嘿古啦、扎古啦”等呼号,气氛十分热闹。

三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的萨满舞

达斡尔族的宗教舞蹈,系雅德根(萨满)在为“哈拉”(有血统关系的社会组织)和“莫昆”(有血缘关系的氏族集团)消除灾祸、祈求生产丰收、祭神治病时所跳。其中,一种称为“斡米纳”的祭神仪式,是雅德根跳神舞蹈集中表现的主要场合,同时也是全氏族共同参加的一种盛典。举行时,氏族中的若干雅德根都赶来参加,时间、地点、主祭者都事先安排妥当。跳神,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进行,可持续三天。主祭雅德根的法衣和法具有:玛嘎拉(神帽)、扎瓦(法衣)、扎哈尔特(嵌有三百六十只小贝壳的披肩)、哈拉邦库(神裙)、翁土尔(神鼓)、吉苏尔(鼓褪)、念珠等。据说这些法衣、法器的各部分象征着各种自然物和精灵,对雅德根起护身和帮助施展法术的作用。跳神仪式开始的时候,其他雅德根敲鼓念咒,主祭雅德根邀各神依次降临,来参加盛典。然后,主祭雅德根便绕着“格力·托若”(神树)敲打神鼓,忽左忽右地跳动。同时,围观者中也安排专人敲打神鼓,并合唱跳神曲子。这样反复几次,跳得正紧张时,主祭雅德根忽然仰倒,后面的人赶紧用双手扶持其腹部。这些动作表示主祭雅德根所请的神已降临附身。此时的雅德根不停地舞蹈,以神的代言者叙述自己的历史和地位。还愿的人和有疾求助神者,跪在雅在雅德根面前,一边献祭供品一边谈自己要求消

灾除害的情由。而降临的神则通过雅德根之口“面授机宜”。之后,附在雅德根身上的神灵离去,主祭祀、陪祭祀的雅德根跳舞欢送,仪式就此结束。雅德根脱下法衣休息或进餐,为下一场舞蹈做准备。众人也借此机会进行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雅德根的舞蹈,主要由跳舞者手部的各种耍鼓动作、腰部动作、头部动作及其他舞蹈技巧组合而成。由于过去达斡尔族人民对萨满教的信仰十分虔诚,所以雅德根在社会上很受人们的崇敬,但他没有任何一点特权,也不脱离生产劳动。即使他(她)给人跳舞治病乃至参加像斡米纳这样的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也没有固定报酬,只是收做些牺牲的皮张、肉、酒以及哈达和少量的布匹而已。

四、嫩江流域达斡尔族舞蹈的创新特点

达斡尔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嫩江流域广袤的草原和水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由于嫩江流域众多民族长期在一起生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格局。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族,接触农耕文化要早于其他地区的达斡尔族群。流传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一带的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其中“鲁日格”有“火焰升腾”或“火焰燃起”等之意。后引申出“狂欢”或“跳起来”等意。这与鄂温克族的“努日该勒”民间舞蹈名称很相似,鄂温克语“努日该勒”为“点燃”或“旺火”之意。另外,舞蹈的表演形式、舞蹈元素以及呼号等都体现出彼此吸收与借鉴的痕迹。诸如,二人对舞,以歌伴舞,自跳自唱,围观者也可伴唱。先慢后快,开始以歌为主,舞蹈为辅;曲调缓慢悠扬,委婉动听;继而音乐速度渐快,舞步随之加快,最后结束在高潮中。对舞者特定步伐、形体语言,模仿鸟兽的呼号等形式与内容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和有相当大的变化。它的多元性还体现在,既可以在民间自娱自乐的形式表演,还以舞台艺术的形式演绎,以现代群舞形式活跃在广场等。舞蹈动作从传统的雄鹰侧弯臂膀旋、照镜子梳头、开窗遥望、单臂打斗等十几种带有母体的动作,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动作,丰富了达斡尔族舞蹈更加艺术化的舞台需求。2012年6月,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齐齐哈尔大型风情音画《达斡尔人》剧目中展现的萨满舞、哈库麦勒(鲁日格勒)舞蹈动作、情景表演、歌曲以及服饰上的创新表现的淋漓尽致。笔者认为,该剧目既保留了传统同时又有大胆的创新,全剧是以歌、舞、剧为一体的全新的完美呈现。2013年4月,笔者有机会参加了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四方言区达斡尔族传统歌舞展演暨达斡尔族传统歌舞艺术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哈库麦勒、鲁日格勒两个舞种的内涵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金铁宏老师认为,哈库麦勒和鲁日格勒是两种不同的歌舞形式。他回忆从小看他妈妈她们跳哈库麦勒舞蹈,该舞蹈舞姿优美,像行云流水,特别悠扬。他认为哈库麦勒的舞姿、包括程序上与鲁日格勒是不同的,有的地区把鲁日格勒完全说成是歌舞形式是不准确的。他认为鲁日格勒原意更具有高山文化、狩猎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人们围绕着“篝火”狂欢的场景。笔者认为,现在的鲁日格勒变成了一种名词,具有综合的含义。歌舞中也有赛歌(以歌为主)、对舞(以舞为主)、赛舞(举拳对打)三段结构,而齐齐哈地区称为的哈库麦勒舞的三段式结构更为明确。嫩江流域达斡尔族哈库麦勒(鲁日格勒)舞,也受到汉族民间舞蹈的影响,遇年节时,除跳本民族的民间舞蹈外,也在广场上跳东北大秧歌、旱船、太平鼓等舞蹈。

〔参 考 文 献〕

〔1〕清实录·圣祖实录(卷22)〔M〕.北京:中华书局,1985:310.

〔2〕清实录·高宗实录(卷604)〔M〕.北京:中华书局,1986:784.

〔3〕程廷恒修,张家璠.呼伦贝尔志略〔C〕//见:李兴盛,会堪中俄水陆边界图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157.

〔4〕脱脱.辽史·表(卷63)〔M〕.北京:中华书局,1974:949.

〔5〕杜兴毅.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志〔M〕.黄山:黄山书社,1999:634.

〔6〕钦同普,达斡尔族志稿〔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205.

〔7〕齐齐哈尔民族志〔M〕.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史志办出版,1996:41.

〔8〕司马光,沈志华,张宏儒.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347.

〔9〕脱脱.辽史·志(卷54)〔M〕.北京:中华书局,1974:891.

〔10〕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