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行“数学日记”的思考

2020-02-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8年第22期SCIENCE FANS教育教学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行“数学日记”的思考

杨飞燕

(梧州市第三中学,广西 梧州 543000)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数学日记伴随着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是以学生为

本的知识反馈与巩固的有效手段。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数学日记;类型;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22-0005-021 创建师生交流的情感平台

初中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中,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发生急剧变化,不能很好的与父母、教师沟通。同时,他们又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渴望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与教师平等的交流情感、倾吐心声。但由于长期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数学已逐渐变成了一门只充斥着大红的“ √ ”和“ × ”这些数字和符号的冰冷学科,根本看不到学生学习的喜怒哀乐,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品质,看不到学生的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

2 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园地

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记录着上课听不懂的问题,教师了解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是典型的错误,教师可在课堂上辨析;如是个别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则进行单独辅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可提高他们的数学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因为学生在记数学日记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翻阅课本,查找概念、定义、定理,对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自己在头脑中整理知识,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清晰的数学知识结构。对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他们由回忆到复述、到提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有时学生为了把观点表述清楚,必须自己深入的思考,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分解、整理,从而达到一种知识的内化。3 数学日记的类型

第一,反馈型日记。学生可以在数学日记上描述自己在课堂上对讲授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推理程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可以描述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过程;可以谈今天学习的收获等。通过数学日记,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有意义地建构和存储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当日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第二,问题型日记。学生可以在日记中告诉老师自己在课堂上听不懂的题目或是预习中遇到的疑问等。这一类型的日记是数学日记中出现最多的,教

师应及时抽时间为学生进行辅导、解答。经过多次的学

生问教师答,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练习型日记。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可以模仿例题练习一两道练习题;还可以就课堂上的题目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做做一题多解,从而锻炼、活跃自己的思维能力;第四,生活型日记。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学生可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到的数学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数学规律,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与体验生活。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第五,反思型日记。学习的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最重要的在前者能有效地意识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生在单元、期中、期末考试后,可根据批改后的试卷,对错误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第六,总结型日记。总结型日记则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想、归纳、概括、整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4 教师如何进行指导

数学日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是需要对其进行辅导的。刚开始,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这时教师应告之学生数学日记有什么类型,可以从最简单的如“今天上课学了什么?哪些懂了?哪些还没弄明白?”开始。这时的日记可能显得杂乱无序、毫无章法,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反馈:把好的日记介绍给学生,不断的树立“好日记”的典型,在班内表扬、立标杆,引导学生不断向规范日记上靠拢。还可以修改有一定思想的日记组织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刊或杂志上时,将会增加他们写数学日记的兴趣与信心。当大部分学生对写数学日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时,教师可对数学日记的内容作具体的要求。如写一写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对易混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特别是(下转第7页)

— 5 —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选择。诱导性原则,问题链的设置能够诱导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得到提升;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推断、分析,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解决问题。渐进性原则,问题链一般是三个以上问题,难易要循序渐进;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已知到未知,跨越学生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不断深入思考。

2.2󰀁󰀁󰀁󰀁问题链设置方向明确

如学生学习“乙醇结构”时,直接提出乙醇分子式的结构问题。一是搭建学习的梯子,从已经掌握了的“乙烷”球棍模型入手;二是在“乙烷”球棍模型中插入一个O原子,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感知直观模型,认知乙醇结构;三是提问煤油、水的微观结构如何;金属钠常用保存方法是什么;钠与水化学反应有什么现象。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理解钠与乙醇化学反应的实质作了相当好的铺垫,学生经过自主探究这些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就能自然而然建构乙醇的结构。2.3󰀁󰀁󰀁󰀁问题链设置由微见宏

高中化学强调观察事物应该做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微观探析是宏观辨识的基础,要辨识宏观物质就得先探析物质的微观结构;宏观辨识是微观探析的外界表现,我们认识事物一般都是开始于宏观现象。化学学科就是在原子、分子、化合价、化学键、电子转移等微观概念的基础上,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实验的现象观察,分析推断物质的性质、新物质的产生等。如问题链:比较“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种说法的正确性;比较“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两种说法的正确性;分析“水是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的”道理。元素、分子、原子等微观化学概念的清晰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清楚,才能够逐步形成学科的核心素养。

问题是微观探析的起点,也是微观探析的动力。围绕问题链的一步一步微观探析,不仅能助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日积月累形成了微观探析的素养。问题链上的问题与化学微观探析情境紧密结合,解决这些问题能促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上接第5页)对一些优秀生,可适当增加书写数学小论

文的任务,鼓励学生把对某些数学问题的分析或数学学习的经验写成文章。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名为数学日记,但由于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有时不必要求每人每日都写。可以安排轮流写,如今天是第一小组写,明天就是第二小组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能让教师从每天回收的日记中及时了解到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实践着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这种方法,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抱怨到接受到喜欢,从抱怨教师额外增加作业到看见教师对自己的不解作出详细解答,他们的自信心在慢慢增强,与教师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成绩也在一步一步的上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行“数学日记”这个方法值得推广。

— 7 —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