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4-02-27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5000年大浪淘沙,各民族流传下来的“非遗”如熠熠星辰,璀璨生辉。说的唱的,练的用的,吃的穿的……历代祖先的智慧,师徒的心诀,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非遗”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居世界第一。可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推动世界各地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迄今已有178个国家成为缔约国。中国是履行公约义务的“优等生”,自2004年加入该公约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备受世界瞩目,许多“中国经验”更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随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颁布出台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中国的“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更是日趋完善。

社会关注让“非遗”成为全民热词。“铁树银花落,漫天星辰开。”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打树花”等非遗技艺刷爆了朋友圈,火晶柿子、水盆羊肉成了爆款“非遗”美食。“90后”和“00后”们也从追星、追剧,到最后追着“非遗”看。《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本草中国》等纪录片也一部接一部,口碑和热度不减。观众们一起看见“非遗”、聆听“非遗”、触摸“非遗”、品味“非遗”。影像的使命已不仅是展现与还原历史文化亮点,更要唤起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

“科技改变中国”,科技也让“非遗”在新时代下流光溢彩。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互联网、高铁航空等科技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为“非遗”带来了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走出国门,不仅为世界各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更突出展示了我国在“非遗”保护、传承、实践和发展中的丰硕成果,彰显着古老中国深厚的文化基因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取材于蒋波、韦衍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第1页,共21页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2020年12月,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一起一落,还是“送王船”的盛大仪式、丰富意涵,都深深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太极拳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松柔圆活、立身中正的动作范式,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送王船”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动例证,见证了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交融。

中国在“申遗之路”上收获的成果,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更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文化传承的承诺。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不断提高非遗保护水平,解决好不同非遗项目保护发展面临的难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目前,多国联合申报遗产的数量在2020年创出新高。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隔我们相聚,但我们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彼此更紧密相连、团结在一起。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太极拳吸引大量海外粉丝,“送王船”成为民间交往的纽带,都在启示我们:要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知相通。唯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取材于张凡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 不 属 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 针灸

B. 二十四节气

C. 蒙古族的长调呼麦

D. 泰山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推断,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和场所。B. 我国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的许多“中国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C. 多省市自治区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D. 原本追星、追剧的“90后”“00后”们,最后追着非遗看,体现年轻人对非遗的关注。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送王船”的理解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A. “送王船”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B. “送王船”仪式盛大、意涵丰富,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C. “送王船”生动地诠释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理念。

D. “送王船”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交融的见证。

第2页,共21页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A. 北京烤鸭、皮影戏等艺术形式,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B. 《本草中国》等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展现与还原了历史文化亮点。C. 古老的太极拳蕴含着中华文化基因,是世界级的“非遗名片”。

D. “送王船”是民间交往的纽带,对它的保护应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5. 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国“非遗”为何能够绽放绚丽的光彩?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注]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取材于欧阳修《朋党论》)

【注】诮:责备、讥笑。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A. 则反相贼害 贼:偷盗C. 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厌:满足

B. 尽解党人而释之 释:释放D. 可以鉴矣 鉴:借鉴

第3页,共21页

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虽其兄弟亲戚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B. 则同心而共济 质胜文则野C. 二十二人并列于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人而不仁,如礼何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A.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B. 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暂时互相结党援引而成为朋党

C. 更相推让

互相推搡责备

D. 目为党人

把他们视作党人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但是朋党却有君子与小人的分别,君主要善于辨别。B. 第三段大量列举史实,从多方面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C. 倒数第二段运用排比句式总结前文的观点,提醒统治者应从史实中汲取经验教训。D. 本篇文章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以诡谲而多变的笔触增强了文章的气势。10.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11. 请分析文章第二段,作者是如何得出“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

则天下治矣”这一结论的?

12.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学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颜渊》)

第4页,共21页

请分别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概括孔子的交友之道。并就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古风(十四)李 白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①。借问谁凌虐,天骄②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③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注】①嵯峨:形容白骨堆积如山。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②天骄:指侵略者。汉朝称匈奴为“天之骄子”,简称天骄,见《汉书·匈奴传》。③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长期驻守代郡、雁门,大破匈奴。后秦用反间计,言李牧欲反,牧不受命,被赵王杀害。三月后,赵国灭亡。

13.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四句写胡关风沙遍地、景色萧条,深秋已至,士卒登高观察敌情,突出战情紧张。B. “荒城”四句写战争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白骨如山,烘托战争的惨烈与诗人的哀痛。C. “阳和”六句写皇帝大量征兵,驱使百姓服役守边,扰乱了社会安宁,导致田园荒废。D. 本诗大部分写景、叙事,兼有议论,既放眼现实,又总结历史教训,情感昂扬奋发。14. “劳师事鼙鼓”中的“鼙鼓”本是古代军中所用的军鼓,此处代指战争。下列诗句没

有运用借代的一项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 陈沆评价本诗“有深刻的感情”,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第5页,共21页

16.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2)男儿本自重横行,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3)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4)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5)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7)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7.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下列事件或物品均与《红楼梦》中林黛玉密切相关的一项是( )

A. 木石前盟、潇湘馆、魁夺菊花诗、戏谑刘姥姥B. 兴利除宿弊、《葬花吟》、潇湘妃子、误剪香囊袋C. 葬花、共读《西厢记》、教香菱学诗、戏扑蝴蝶D. 新编怀古诗、绛珠仙草、朝阳五凤挂珠钗、冷香丸

(2) 如果你穿越到《红楼梦》中,最想结交谁,或者最不想结交谁?请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书中相关情节,简要说明理由。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鲁院的竹子[注]

鲁院不大。

可是,鲁院有一片竹子。这就够了。

不知为什么,文人大都喜欢竹子。文人植竹、吟竹、画竹,凡有文人的地方似乎都有它的身影,否则,总觉得有些不对头,缺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又说不清楚,反正别扭。

竹子并不美,它不健壮,也不丰满,腰杆细弱,瘦骨嶙峋;它不娇艳,也不绚烂,颜色单一,没有变化;它不热闹,也不喧嚣,往往偏处一隅,缩身在角落里,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只有风雨到来的时候,才发出一些细碎的声响,但那是无碍的,它的声音太小了,不会惊扰世人。

竹子是一种可怜的植物。

来鲁院之前我在家种了一棵竹子,种在六楼顶阳台的一角。用旧砖块堆个一尺见方的小池,用尼龙袋取来土,碾成碎末,拌上草木灰,为她铺了一张小床,把她放在床上,盖上松软的薄被,精心哺育,一天两遍浇水,从不懈怠。可是,她并不领情,所有的叶子都枯萎了,卷成细长的小筒,发黄变白,寂然飘落,只剩下一根主干,泛出莹莹的绿色。妻子说她死了,扔了吧,我还不

第6页,共21页

死心,只要她有一点儿绿色,就不忍心抛弃她。果不其然,她活过来了,不经意间,在干枯的枝杈间伸出无数的小手,鹅黄嫩绿,尖尖细细,如蜗牛的触角,如麻雀的尖舌,如猫儿的爪子,在阳光下嬉戏,调皮地扑捉露珠。眨眼间她们展开了腰身,变成书法家笔下的“个”字和“介”字,在和风细雨下拍着小巴掌,载歌载舞。我欣喜若狂,掰着指头来数“个”字,不知数了多少遍,总是数不清,她们在跟我捉迷藏。仔细搜索,惊奇地发现,有两个竹笋娃娃从被子里探出了小脑袋,正睁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她是那样的娇嫩、那样的脆弱、那样的羞涩,脸蛋儿苍白,布满了皱纹,嘴角竟然长了胡须,能不害羞吗?

要去鲁院学习了,临走特别关照妻子,一定照顾好我的竹子。

我到鲁院时是夜晚,第二天一早起来散步,抬头看见一片竹林,一大群笋娃娃向我点头问好,我的眼角顿时湿润了。她们怕我孤独,悄悄地跟了来。

一夜之间,她们长高了、长大了,也变得强壮了,腰粗臂圆,肌肉丰满,手持长矛,身披盔甲,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天不怕地不怕,谁还能伤害她们呢?

有笋娃娃伴着我,不再寂寞,每天几次去看她们,与她们唠家常,也谈我的学习、我的收获、我的创作。我寂寞时她们给我唱歌跳舞,我沮丧时她们给我鼓励,我忧郁时她们给我抚慰,我创作遇到困难时她们激发我的灵感,我文笔缠上疙瘩时她们帮我解开。我神思泉涌,下笔如神,日均五千多字,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竹宝宝给我带来不尽的遐想,也带来无限的感慨。

竹宝宝最与众不同的是,她一从泥土里钻出,便一股劲儿向上长,竭尽全力向上攀,你追我赶,突飞猛进,直到底气用尽才停下来,在月光下歇一口气。而这时它的身材体形基本定格,剩下的岁月就是不断丰富自己,拓展自己,脱去旧衣,长出新枝,抽出嫩叶,伸展四肢,张开翅膀,拥抱阳光,迎接风雨的洗礼。

文学也是这样。忽而之间,一波新秀崭露头角,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势不可当,凌空一跃,飞上文坛,没等人们看清他们的面孔,他们的身影就悄然不见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消失,他们在蜕变、在调整、在积累、在挖掘,或许一些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许一些人力有余而心不定,或许一些人永远不再回来,或许一些人异化为他物,但无论如何,他们旧梦难忘,多少留一份眷恋的情怀。最可贵的是他们中总有一些人要回来,再见到他们时你定会大吃一惊,他们成熟,枝繁叶茂,腰杆挺直,棱角分明,沉雄厚实,即使雷电也不能把他们击垮。

竹子喜爱独处,这儿一簇,那儿一堆,孑然而立,自成一体。更有俊俏者,独栖野莽,扎根陋巷,冷眼向世,孤傲群雄。怪不得板桥见了她会发疯,青藤见了她会癫狂;即使你——一个心静如水的人,能不心潮澎湃吗?看啊——就那么一根细杆,三两个枝丫,五六片叶子,形容清瘦,弱不禁风,却又筋骨朗丽,仪态万方;柔可为弓,曲可为轮,却又锋如匕首,势如投枪;淳朴俭敛,虚怀若谷,却又豪迈洒脱,慷慨激昂。

竹子喜欢清静,无论在园林、在山岗、在深谷、在峭壁,竹子只与怪石、苍松、幽兰为邻,从来不去凑姹紫嫣红的热闹。但是,竹子并不贫穷,朦胧的夜色下,单那沙沙如梦的细语、优雅

第7页,共21页

散淡的清香,不足以令你驰骋想象吗?要不,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么多的诗人歌咏她,这么多的画家描绘她,即使再唱一千年,再画一万年,能把她画尽吗?

不能,她是不可想象的。

妻子打来电话,阳台上的笋娃娃长大了,鲁院的笋娃娃也长大了,只一个春季,她们就长大了。

校工在修剪竹子,手持大铁钳,嚓嚓嚓——生硬武断地把她剪成碎片,扔进垃圾袋里。我很难过。

校工做完这一切还不算完,竟然搬来许多巨石砸向竹子嫩软的根部。我不能再沉默,愤怒地质问他:“你这是干什么?”

校工一愣,睁开细小的眼睛打量我,看了半天,说:“竹子必须压的,越压越旺!”我无言以对,心情愈发沉重。

回到大厅里,怅然地坐在鲁迅的塑像前。鲁迅的胡子如一丛竹子,在幽暗里闪光。

(取材于杨老黑的同名散文)

【注释】鲁院:鲁迅文学院。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注音,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A. 往往偏处一隅 yúC. 我沮丧时她们给我鼓励 sàng

B. 盖上松软的薄被 bóD. 他们身影就悄然不见了 qiǎo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所有文人都喜欢植竹、吟竹、画竹,在生活中离不开竹子。B. 竹子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绚丽的色彩,往往远离喧嚣,不惊扰世人。C. 有的文坛新秀如竹子一样成长,再出现时变得成熟坚韧,沉雄厚实。D.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0.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画线句“竹宝宝给我带来不尽的遐想,也带来无限的感慨”

的内涵。

21. 作者在文末叙写了校工修剪竹子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语言基础运用。

①日前,哈啰出行发布消息称,该公司近期在全国40多个城市上线了共享两轮(单车)“驾照分”机制。②新机制参考了普通的机动车驾照的12分制,当骑行用户的驾照分达到“优秀”时,可享受更多骑行优惠;而失信用户则可能面临封号。③若用户将车辆停放在禁停区、不戴头盔、闯红灯等,会面临相应扣分,被扣至0分将被纳入黑名单。④共享单车是化解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钥匙,能有效助力绿色出行、节能减排。⑤然而,多年来,由于相关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和共享单车骑行中乱停乱放等诸多乱象,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难

第8页,共21页

题。⑥设置共享单车“驾照分”机制,既汲取了公安交警部门机动车驾照记分机制的经验,又契合了信用管理机制的要求,补强了共享单车管理机制的短板,能约束、倒逼、引导骑行者文明骑行、规范骑行。

22. 下列说法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A. ①句中加点词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B. ②句中的“可能”一词不能删去。

C. ④句中的“钥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 ⑥句中的“契合”不可以用“符合”替换。

23. 文中画波浪线句有语病,请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4. 微写作。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描写一个美好的场景,发现美,体会美。要求: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25. 微写作。

一部电视剧越火越不想看,一档综艺节目的讨论量越高越不想关注。面对五花八门的热搜,有些人不再感到好奇,反而心头会涌上些厌烦情绪……有人为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医学称谓——“热度排斥症”。

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26. 微写作。

英雄有很多种,有革命英雄、平凡英雄、失败英雄等,请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向你心目中的英雄致敬。要求:有形象,有事迹;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150字左右。

27. 作文。

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它启发我们要有质疑精神,不要迷信或盲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请以“质疑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8. 生活中有很多平常的小物件,带给人无尽的喜乐忧思……请以“小物件的故事”为题

目,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第9页,共21页

第10页,共21页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D、C、B、A、【参考答案】①“非遗”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及中华文

化基因、凝聚中国精神,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广为欣赏、广泛传播。

②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③广泛的社会关注让“非遗”进入大众视野,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增强。④科技进步为“非遗”带来了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⑤“非遗”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泰山是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故选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多省市自治区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错误。原文的表述是“随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颁布出台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多省市自治区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并非选项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故选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送王船’仪式盛大、意涵丰富,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太极拳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松柔圆活、立身中正的动作范式,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选项张冠李戴。故选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北京烤鸭……等艺术形式……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错误。北京烤鸭应是“非遗”美食,不是艺术形式;“历代祖先的智慧,师徒的心诀,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的是“历代祖先的智慧,师徒的心诀,一门手艺的生命力”等。故选A。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非遗’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

第11页,共21页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居世界第一”可知,“非遗”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及中华文化基因、凝聚中国精神,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广为欣赏、广泛传播。

由“中国是履行公约义务的‘优等生’,自2004年加入该公约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备受世界瞩目,许多‘中国经验’更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随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颁布出台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中国的‘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更是日趋完善”可知,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由“社会关注让‘非遗’成为全民热词”“影像的使命已不仅是展现与还原历史文化亮点,更要唤起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可知,广泛的社会关注让“非遗”进入大众视野,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增强。

由“‘科技改变中国’,科技也让‘非遗’在新时代下流光溢彩。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互联网、高铁航空等科技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为‘非遗’带来了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可知,科技进步为“非遗”带来了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由“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要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知相通。唯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可知,“非遗”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6~11.【答案】A、B、C、D、【参考答案】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

君子和小人。、【参考答案】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分析了“小人之朋”见利忘义的本质,“君子之朋”忠信坚义,共济国事的本质。从而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贼:伤害。句意: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故选A。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即使;连词,虽然。句意:即使是兄弟亲人。/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B.都是副词,那么,就。句意: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克服困难。/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

C.介词,在;介词,给。句意:二十二人同时在朝廷列位。/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D.表修饰;表假设。句意: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

第12页,共21页

呢?故选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互相推搡责备”理解错误。推:称颂。让:谦让。句意:他们互相称颂,互相谦让。故选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具有浪漫主义风格”错误,文中运用一系列转折句式,突出了对比的效果,而且使论述的笔调趋于舒缓,使文章既明白晓畅,又委婉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所谓“责之愈切,则其言愈缓”的风格,不是浪漫主义风格。故选D。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称”,赞美;“以”,原因,因为;“辨”,区别。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段首即对比,提出小人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的观点。接着对比分析,“小人所好者禄利也……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自然得出结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参考译文:

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但是我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人,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克服困难。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唐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在朝廷列位。他们互相称颂,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但是虞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却是一条心。”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都关押起来,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来了,

第13页,共21页

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党锢释放了他们,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黄河,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使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互相称颂、谦让而不相疑忌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唉,这些使国家兴盛衰亡的史事,作君王的很可以引为借鉴啊。

12.【答案】【参考答案】交友之道:以忠信为本,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以公正之心对待,

不徇私护短;朋友有错应劝告、开导,朋友不听从不要勉强。启示:

第一则:为了个人发展,要结交德操、学识超过自己的朋友,这样可以使自己日有所长,不断进步。也就是说,“交友需胜已,似我不如无”,俗话说,你是什么样的人,看你交的朋友就知道了,如果看到你周围都是一些德高识厚的朋友,那你,自然也非凡人了。

第二则:周和比,都是讲跟人交往的时候,心里的那个意念。与人交往,如果从表面行为看,可能君子和小人行为都是差不多。跟人亲厚、亲近的时候,也能厚待别人,可是存心就截然相反。君子是周,周是公心,公是平等的,他对任何人都是这样厚待、恭敬。小人,比,是私心,他是有分别的,不平等。你是一个权贵,他就对你厚待,对你恭敬。你要是个贫贱人,没地位的,他就看你都看不起,都不看你。所以君子和小人之所为,这所为是讲他的用心不一样,如阴阳昼夜之相反。这个相反不同的分水岭,就在于这一念公与私之不同,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君子与小人,唯在这一点存心处。

第三则:对朋友要忠诚,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要告诉朋友,要劝告朋友的过失,过错。但是要讲方法。自取其辱这个词很有意思,其实我们很多人在人生中,做客户也好,交朋友也好,结婚找对象也好,自己是个好心人,但是与坏人接触,交往,与蠢人,脑子不清晰的人交往,去劝导这些坏人,蠢人,往往给自己的精神,物质财富都造成损失,这就是自取其辱。辱是自己去取的,跟别人没关系。这也是我们要反思的。(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第一问:结合“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君子周而不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可知孔子的交友之道是:以忠信为本,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以公正之心对待,不徇私护短;朋友有错应劝告、开导,朋友不听从不要勉强。第二问:

第14页,共21页

第一则:人最重要的是忠诚,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不然别答应。如果谎话连篇,欺上瞒下,这种人,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交往了,只能离开。跟一个人交朋友,要找一个人的长处,而不是找一个人的短处,我们肯定是和别人学长处对吧?有些人喜欢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这样自己有自信心,但是,这样这个人就很难进步。

第二则: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第三则:孔子认为,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参考译文

孔子说:“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低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

13~15.【答案】D、B、【参考答案】①揭露了不义战争的罪恶,表达了对不义战争的厌恶。②

表达了诗人诚挚深厚的忧国悯民的博大情怀。③对当时统治者对吐蕃的和战失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情感昂扬奋发”错。情感是愤慨和痛苦的。故选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举酒欲饮无管弦”意思是正要举起酒杯痛饮一番,却苦于没有音乐助

第15页,共21页

兴。“管弦”代指“音乐”。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B.没有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C.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绿”代指绿叶,以“红”代指红花,以“肥”“瘦”两个本是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绿叶红花。“绿肥红瘦”一句,反映出了词人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D.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樯橹”本指战船,此处代指曹操水军(即敌人)。本句写出周瑜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形象。故选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中“荒城”一句从战争造成的后果着墨,勾画出荒城大漠,庐舍为墟的悲凉景象;“白骨”二句着重描写战场的凄惨情景,二者相互映发,相互补充,交织成一幅白骨黄沙,榛莽苍茫,色彩强烈的画面。“千霜”即千年,与“终古”意义相近,前后照应,有力地说明了战乱频仍,给“征戍儿”带来巨大的痛苦,从而深刻地揭露了不义战争的罪恶。

中间十二句先以设问开始,肯定地指出在这胡关之地倚恃武力进行侵凌肆虐的不是别人,正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天骄毒威武”。汉时匈奴强盛,曾自称“天之骄子”,后来“天骄”就成为边境之上强敌的泛称。这里借指吐蕃。接下去进一步说明圣皇震怒,起兵迎敌,挑起战争是由于他们“发兵骚中土”。正因为这样,才使“阳和变杀气”,和平遭到破坏,结果是“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广大人民深陷战争的劫难之中。“阳和”本意是和暖的春天,这里喻指祥和宁静的生活与气氛,战端既起,杀气充塞,一切都变了:“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这深沉的感叹,语浅意深,表现了诗人诚挚深厚的忧国悯民的博大情怀与反对不义战争的崇高思想。这首诗通过边塞萧瑟,白骨蔽野的描绘,深刻地指出外患未平,行役不已,边将无能,人民受难的现实,最后两句发抒诗人的感慨。李牧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曾大破匈奴,威震边塞,使匈奴十多年不敢侵赵。诗中说“李牧今不在”,以古例今,明言朝廷闇弱不能任用如李牧那样的将才来保卫边疆,以致人民受难“边民饲豺虎”,“豺虎”比喻凶残的敌人,“饲豺虎”,意谓任凭敌人杀害。全诗在前边具体描写的基础上以此语意作结对当时统治者对吐蕃的和战失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16.【答案】【参考答案】①. 千载谁堪伯仲间 ②. 天子非常赐颜色 ③.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 斗酒十千恣欢谑 ⑤. 人生代代无穷已 ⑥. 女娲炼石补天处 ⑦. 庄生晓梦迷蝴蝶 ⑧. 任重而道远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堪”“赐”“恣”“谑”“娲”。

17.【答案】【小题1】A

第16页,共21页

【小题2】【参考答案】最想结交林黛玉。

理由:林黛玉黛玉的才华,那更是独一无二。她博古通今又能出口成章。一曲《葬花吟》,是黛玉的自况之作,是她近乎完美的诗意灵魂向现实呐喊的集中迸发,是绛珠仙子流落人间,感叹身世飘零的全部哀音。菊花诗会,林黛玉的《咏菊》与《问菊》,再次力压群芳。【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B.“兴利除宿弊”是和探春有关;C.“戏扑蝴蝶”是和薛宝钗有关;

D.“新编怀古诗”是和薛宝琴有关,“朝阳五凤挂珠钗”是和王熙凤有关;“冷香丸”是和薛宝钗有关。故选A。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红楼梦》中的人物有很多,有让人喜欢的,也有让人厌弃的,所以你穿越到《红楼梦》中,肯定有最想结交,也有最不想结交的,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然后结合故事情节阐明理由。如:最想结交的是林黛玉,我们可以说林黛玉非常有才情。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林黛玉的《咏菊》与《问菊》力压群芳。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一曲《葬花吟》更体现林黛玉的才情。

18~21.【答案】B、A、【参考答案】竹宝宝激发了我的灵感,帮我解开写作的“疙瘩”(烦

难),让我文思泉涌;作者感慨竹子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不断丰富自己,迎接风雨洗礼的精神。感慨文学也像竹子一样,有些文坛新人势如破竹,有些不断成长,即使雷电也不能把他们击垮。、【参考答案】①校工修剪竹子使“我很难过”很“愤怒”,表现了我对竹子的怜惜、对竹子的深厚情谊。②竹子越压越旺,表现了竹子愈挫愈勇的精神。③结尾画龙点睛,升华文章主旨,呼应题目“鲁院的竹子”,将鲁院的竹子的精神与鲁迅的形象联系起来。物与人融为一体,给读者深深的震撼。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薄被”的“薄”应读báo。薄是多音字,表示与“厚”相对的意思,都读báo。故选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作者认为所有文人都喜欢植竹、吟竹、画竹,在生活中离不开竹子”说法太过武断,原文为“文

第17页,共21页

人大都喜欢竹子。文人植竹、吟竹、画竹,凡有文人的地方似乎都有它的身影”,不是所有文人,而是大多数文人。故选A。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结合前文“我创作遇到困难时她们激发我的灵感,我文笔缠上疙瘩时她们帮我解开。我神思泉涌,下笔如神,日均五千多字,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可知竹宝宝激发了我的灵感,帮我解开写作的“疙瘩”(烦难),让我文思泉涌。

结合后文“她一从泥土里钻出,便一股劲儿向上长,竭尽全力向上攀,你追我赶,突飞猛进,直到底气用尽才停下来,在月光下歇一口气”“剩下的岁月就是不断丰富自己,拓展自己,脱去旧衣,长出新枝,抽出嫩叶,伸展四肢,张开翅膀,拥抱阳光,迎接风雨的洗礼”“文学也是这样。忽而之间,一波新秀崭露头角,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势不可当,凌空一跃,飞上文坛……最可贵的是他们中总有一些人要回来,再见到他们时你定会大吃一惊,他们成熟,枝繁叶茂,腰杆挺直,棱角分明,沉雄厚实,即使雷电也不能把他们击垮”可知作者感慨竹子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不断丰富自己,迎接风雨洗礼的精神。感慨文学也像竹子一样,有些文坛新人势如破竹,有些不断成长,沉雄厚实,即使雷电也不能把他们击垮。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

“校工在修剪竹子,手持大铁钳,嚓嚓嚓——生硬武断地把她剪成碎片,扔进垃圾袋里”“校工做完这一切还不算完,竟然搬来许多巨石砸向竹子嫩软的根部”,校工修剪竹子使“我很难过”很“愤怒”,表现了我对竹子的怜惜、对竹子的深厚情谊,不忍心校工粗暴对待竹子。“竹子必须压的,越压越旺”,表现了竹子愈挫愈勇的精神。

“回到大厅里,怅然地坐在鲁迅的塑像前。鲁迅的胡子如一丛竹子,在幽暗里闪光”,结尾画龙点睛,升华文章主旨,呼应题目“鲁院的竹子”,将鲁院的竹子的精神与鲁迅的形象联系起来,让读者通过鲁院的竹子想见鲁迅先生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愈挫愈勇的精神。物与人融为一体,给读者深深的震撼。

22~23.【答案】D、【参考答案】相关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和共享单车骑行中乱停乱放等诸多

乱象,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难题。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修辞、标点用法等的掌握能力。

D.“‘契合’不可以用‘符合’替换”说法错误。“契合”:①(形容词)投合,意气相投;②(动词)符合。“符合”: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从搭配的词语来看,“契合”和“符合”都可以与“要求”搭配,因此二者是可以替换的。故选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句有一处语病:

第18页,共21页

成分残缺。滥用介词“由于”,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除“由于”。

故正确表述为:相关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和共享单车骑行中乱停乱放等诸多乱象,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难题。

24.【答案】【参考答案】示例:

雨的纯洁中夹杂着花那淡雅的清香,让空气变的更加清新。当见到了花坛中那朵紫色小花时,让我惊讶的是紫色小花旁边其他的花花草草都低下了头,枯枝败叶,多如星辰。而朵紫色小花是花坛中最矮小的一朵,居然承受住了雨的践踏、闪电的恐吓、风的侵袭,依然挺立在花坛之中她仰着那高贵的头,傲视群芳。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描写类微写作。

要求描绘一个场景,所以表达方式应以描写、记叙为主。

写作要点围绕关键词“美”展开,考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历,提取相关信息。比如困境里的坚守、重压下的善良;护士脸上深深的勒痕,清洁工深夜舞动的扫帚。也可以是聂赫留朵夫类的忏悔场面,爱丝梅拉达的纯真救助加西莫多。还可以是冬天的万物萧条,春天的百花盛放,月亮的圆缺与隐匿,大海的宽广与怒潮……这些都可以体现“美”的主题。如写聂赫留朵夫类的忏悔场景,可以从语言、神情的描写体现其真;分析其忏悔心理之诚之不易体现其美。真与美的结合才会触动人心。

25.【答案】【参考答案】示例:

在某种程度上,“热度排斥症”是消费者个人意识的觉醒。互联网环境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导致了当代青年排斥热度营销,甚至可以称之为被热度伤害之后的应激反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络生态发展需要理性力量,年轻网民不愿意被裹挟,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年轻人媒介素养的提高。年轻群体能有效识别虚假营销、恶意炒作,这对网络生态健康发展来说是一个好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发觉热点背后的利益裹挟,分辨出虚假营销、恶意炒作等状况,要求更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更加注重独立和理性的思考,这有利于让网络生态回归到一种更健康的状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议论类微写作。

题干要求对当下的“热度排斥症”现象提出认识和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写作时,首先要明确“热度排斥症”的含义以及产生的原因:“热度排斥症”指在信息消费时,对大众趋势和信息热点反映“慢半拍”,甚至无动于衷。对海量网络信息和热搜推荐,有自己的接受逻辑和取舍机制;“热度排斥症”的出现,反映出一些网友在进行某种反思后,将自己的注意力与热点事务“松绑”。他们排斥虚假的、庸俗的热度思维,对本我思想进行保护。然后结合

第19页,共21页

自己的认知表达观点。

26.【答案】【参考答案】你,张桂梅校长,选择在大山深处扎根,凭着教师的一腔赤诚,更捧

着一颗共产党员的真心,为孩子们不断奔走。擎青云之志,含人间深情,刺破天边阴霾,融化山谷坚冰。你以病弱之躯,十年一日,带领山里的孩子们走出贫困的沟壑,用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在教学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你以奋勇进取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本题是抒情类微写作。

写作要求:本题要求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向心目中的英雄致敬。要有形象,有事迹;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150字左右。选择的英雄可以是革命英雄、平凡英雄、失败英雄等。“致敬”是表达对这位英雄的崇敬,既要写清楚英雄的事迹,又要抒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注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有文采,更有吸引力。

写作思路指导:可以写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董存瑞、赵一曼等;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焦裕禄等;中国“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邓稼先;返乡扶贫,奉献青春的黄文秀;深藏功名,初心不改张富清;守岛卫国,无怨无悔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等。为了便于抒情,可以使用第二人称来写。具体写作时应结合英雄的具体事迹写明英雄的形象特点、字里行间应充满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如写张桂梅老师,要结合她以贫病之躯,十年一日,带领山里的孩子们走出贫困的沟壑,用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的事迹,点明她无私奉献、奋勇进取的形象特点,再用赞美的语句表达崇敬之情,如: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7.【答案】【参考答案】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材料提到古人的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表明尽听书本的观点,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不如不听,意在提倡大胆的质疑精神。

具体看来,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一方面,只有对既有结论大胆质疑,才能更好地剔除不良成分,从而实现对其合理内核的传承;另一方面,大胆质疑所带来的新思考与新机遇,将为创新提供可能性。由此观之,大胆质疑是破旧立新、继往开来的重要条件。尤其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尤其需要质疑精神,人类的创造创新都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反思中形成和前进。

行文思路上,开头由对“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讨论,引出话题,提出“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20页,共21页

敢于对书中的知识进行质疑,展现我们的理性判断”。然后列举赵括纸上谈兵、楚人一叶障目、袁隆平研制出杂交水稻、牛顿揭开色光之谜等人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必要性。再从“怎样做”的层面阐述如何形成理性判断,如通过实践检验证明,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分析等。最后再次强调“不能尽信书”,要勇于质疑,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青年的使命,为伟大的民族复兴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立意:

1.敢于质疑才能有创新思维。2.要有质疑的勇气,才有创新的魄力。3.时代在质疑和反思中前进。

4.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8.【答案】【参考答案】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滴水藏海”,“一粒沙里见世界”,平常的小物件,带给人无尽的喜乐忧思我们应学会于平凡的事物中感悟生活的真、善、美。捕捉细小情节,诉说真情,感悟人生。

由此可见,以小物件见深意,文章特点是选取生活中自己非常熟悉的小物件,通过对其细致的描写,从而抒发浓厚的感情,表达深刻的主题。因此考生可考虑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选出熟悉或常见的小物件,或借小物件喻人(喻理);或借小物件抒发情怀;或把小物件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或把小物件作为获得感悟的一个媒介点,一般安排在文章的中间,要注意写出这个小物件给人的某一方面积极的启示,然后才自然地生发出生命生活的感悟。

行文构思时,写法上可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抓住与“物”的相似之处,比喻之“人”,说明之“理”,使象征写法合情合理。如用蜡烛比喻教师,用时钟说明珍惜时光的重要..... 要寄情于物,描述物品必须富有感情,把对物品的感情写进去,才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使文章有感染力。如写爷爷的宝贝微型收音机,至今仔细收藏着,虽然现在已用智能手机代替了它,但一提起收音机,爷爷会有讲不完的故事。因此这一古老的小物件既含有生活的深情,又映射出时代的发展。立意:

1.小物件大情义。2.以小见深情。

3.小小的你,是爱的陪伴。4.一沙一世界。

第21页,共2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