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立或坐其头前。
(2)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迹处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3) 要领
1)两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和缓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清爽的感觉。 2、抹双柳
(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处,再以指腹自攒竹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腰至眉梢丝竹空穴至,推而抹之,往返数次。 (3)要领
1)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 2)推抹时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术后眼前豁亮,头脑清爽。 3.掐鱼腰
(1)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穴经鱼腰,丝竹空摩到上关穴止,反复摩动2—3分钟。 (3)要领
1)摩动时应循行眼眶上缘,用力宜缓慢、均匀而有力。 2)掐鱼腰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的指揉来消除。
3)术后有酸麻胀感,有时放射到眼窝内,术后有视力倍增的感觉。 4、揉太阳法
(1)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 术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2—5分钟,再以两拇指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分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抹2—5分钟。 (3)要领
1)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2)术时局部酸胀及放射至额头,术后头脑清爽。 5、推揉颊车法
(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 术者用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两侧颊车穴处,按揉1—2分钟,再以两拇指置于两耳前下方听会穴处,沿下颌外缘,经颊车至大迎穴,反复推摩5—7次。 (3)要领
1)推动时手法宜轻,按揉时用力应从重。
2)术时局部酸胀感,术后面部与下颌部有温热感。
6、搓掌浴面法 (1)体位 坐位,头部略向后仰起,术者站其侧。
(2)操作 术者以拇指指腹端,自鼻尖部的素谬穴,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摩到哑门穴止,反复操作2---3分钟。 (3)要领
1)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2)按压穴位局部有酸胀感,术后有面部清爽之感。 8.干洗头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双手十指略分开,自然屈曲以指端及指腹着力于头部两侧耳上的发际处,对称进行挠抓搓动,由头两侧缓慢移到头顶正中线,双手十指交叉搓动,如洗头状,搓而不滞,动而不浮,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双手用力均匀和缓,抓挠搓动有序,移动应缓慢。 2)手法要灵活自如,主要作用于头皮部不要损伤头皮。 3)术后头脑轻松舒适,精神焕发。
一、学习胸部常用穴位及胸部的按摩
1、 天突 2、华盖 3、檀中俞府 1)分肋法
2)点按穴位及胸骨柄 3)顺气法
一、腹部横摩法
体位 仰卧位,术者站其侧
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的四指的掌侧并置于腹部左或右侧的腹哀、章门穴处,经关门、太乙、商曲横摩至另一侧的腹哀、章门穴处止,反复横摩上腹部5---8分钟。然后,术者以一手掌指置于患者下腹部左或右髋骨内缘的五枢、府舍穴处止。反复横摩小腹部5---8分钟。 要领:1、横摩上腹部的腹哀、章门穴处和下腹部的水道、气海穴处,手法稍重,余部位稍轻。
2、小腹部横摩较上腹部用力较轻。
3、术时肌肉有牵拉微胀感。术后全腹部轻松有温热感。 注意事项:
1、 饭后不宜立即按摩
2、 按摩小腹前应排空小便。 二、腹部斜摩法
从上腹的穴位向对侧内下方斜摩到归来穴止。双手交替,反复5--10分钟要领:1、斜摩前先在腹哀穴处摩动5—10次,再斜摩向下方的对侧。 上腹部摩动用力较重,下腹部较轻。 三、狮子滚绣球
体位 仰卧位,术者站其侧身体略前倾。
操作 术者双手拇指自然伸直,余四指并拢略屈曲,呈半圆形,以尺侧小鱼际及掌根部着力于受述者腹部正中央,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滚揉,逐渐扩大范围,形似狮子双掌滚球,操作3---5分钟。
要领:1、双手用力要均匀一致而有节奏。
1、 手法要轻揉,不可挤压、按扣或暴力施术。 2、 左旋为补,右旋为泻,保健按摩用平补平泻手法
二 学习上肢部保健按摩及手法
1 肩周按摩法
体位坐位,术者坐其侧. 操作:
1) 术者以一手掌侧自受术者颈根部经肩井,肩峰按摩至肩胛区,反复操作2---3分钟. 2) 由肩峰沿上肢三角肌按摩至肘部,腕部,反复操作3—5分钟. 2 双手揉球
体位坐位,上肢自然放松下垂. 操作:
术者以双手指略屈曲, 两手包裹住肩部,前掌掌跟固定在抬肩穴,另一掌掌跟固定在肩后的肩贞穴上双掌托起肩部相对揉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