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22-10-11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中西医组与西医组,各42例。西医组给予常规性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物二参葛根汤剂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西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西医组的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较单一疗法的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也较高,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临床慢性病中比较常见,该类病患常潜在较高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故对其自身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具有威胁性,临床需及时给予有效疗法[1]。笔者特在本文中探究了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显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84例,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中西医组与西医组,各42例。其中男43例,女4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4.2±4.3)岁;高血压的病程1~12年,平均病程(8.2±1.2)年;合并糖尿病的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6.5±1.2)年。本院的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WHO中制定的标准。所有患者皆被中医辨证诊断为淤血阻络、气阴两虚证型。

1.2 方法

西医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嘱其需遵医用药,应用的西药包括:哌唑嗪(α受体阻滞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尼群地平(钙离子拮抗剂)、吲哒帕胺(利尿降压药);中西医组患者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中药方选用二参葛根汤,水煎口服1剂/d。配方为:太子参30 g、丹参12 g、天花粉12 g、鬼箭雨12 g、枸杞子10 g、菊花10 g。两组均以连续用药60天为一疗程,对比两组不同疗法后的各指标改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以及进食2 h后的血糖(2h PG);并且需统计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不适、低血糖症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经治疗,中医症候的积分下降超过70%,且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或者下降度>30%则判定为显效;中医症候的积分下降30%~70%,且实验室指标下降10%~30%,则判定为有效;仅中医症候的积分下降<30%,则判定为一般;中医症候积分下降不足10%为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压及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中西医组治疗后SBP、DBP、FPG、2hPG的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中西医组患者出现恶心、腹泻症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2);西医组低血糖2例、呕吐1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5/42)。西医组较中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疗效比较

中西医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一般1例、无效0例;西医组显效19例、有效18例、一般2例、无效3例。中西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41/42)高于西医组的88.1%(3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与糖尿病均属于临床上的常见慢性疾病[2-3],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肾病等,严重威胁健康。临床上多选用西药控制治疗血压、血糖,但部分患者却难达理想效果。在中医学中,高血压属“眩晕、头痛”范畴,糖尿病属“消渴”范畴,中医上认为治疗该病应采以标本兼治的原则。此次选择的两组对象均属淤血阻络、气阴两虚证型,所拟用二参葛根汤针对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较单一疗法的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也较高,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 瑞.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181-182.

[2] 陈 旭,李 玲.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46-47.

[3] 李广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7):140-1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