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式内窥镜镜头防起雾方法比较
2023-01-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6140 吉林医学2010年11月第31卷第33期 生影响全身健康及邻近器官或者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者,一 般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做好患儿心理护理及其家长健康教育,使 其更好配合治疗与护理,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切口出m, 合理饮食及预防感染是防止并发疗的关键。 4参考文献 [1]贺定华,冯永,黄友棣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JJ,JL鼾症的 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5,1(4):340. [收稿日期:2010—09—16编校:郑英善] 硬式内窥镜镜头防起雾方法比较 梁翠明(广西省岑溪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岑溪543200) [摘要】目的:比较4种硬式内窥镜镜头防起雾方法效果。方法:143例病例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防雾方法,比较各种方法 防雾效果。结果:A、B、c三组30 min内防雾效果较好,但是30 min后防雾效果较差;D组30 min前后起雾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子宫擦拭法起雾例数与其他方式比较,x =27.939,P<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擦拭法防雾效果较 好。 【关键词】内窥镜;镜头;防雾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窥镜技术应用于妇科手术中 应用越来越广。微创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清晰的视野,因此,避免 内窥镜镜头起雾是微创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避免内窥镜镜头起 雾,一方面可保证清晰的视野,准确了解病灶情况,另一方面可 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Ⅲ。日前临床中内窥镜防起雾方法 很多,文章对内窥镜防起雾方法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表1四种方法处理后镜头起雾情况(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广西省岑溪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07 3讨论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妇科手术中借助硬式内窥镜 进行各种手术越来越普遍,其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高超的操作技 术,保证视野清晰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镜头的清理以 外,影响视野清晰最主要因素即镜头起雾。镜头起雾主要由于内 窥镜镜头采用冷光源提供照明,而体腔内温度较高,由于温差的 影响,体腔内部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内窥镜镜头容易凝聚,产生雾 气。凶此,镜头的防雾处理时影响视野清晰的最主要因素 1。 年6月就诊微创技术手术患者共计143例,年龄23 58岁,平均 (34.71±3.24)岁,手术平均时间为(55.】3±5.69)min,随机 将患者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镜头处理方法,比较各种方法防 雾效果。 1.2防雾方法:A组:采用传统热盐水防雾法,即内窥镜在进入 体腔前将镜头置人60~70"12无菌生理盐水中,一般需预热5 rain 左右,待镜头达到体腔温度时,迅速进入体腔;B组:采用防雾 油防雾法,采用德国WOLF灭菌防雾油,直接滴存镜头顶端或滴 人绵球上,均匀涂抹体腔镜镜头上,然后插入体腔;C组:采用 聚维酮碘防雾法,将0.5%聚维酮碘滴人绵球上,少量均匀涂抹在 镜头顶端,插人体腔;D组:采用子宫擦拭法:待患者气腹后, 拔出气腹针,将镜头进入体腔,在体腔内子宫上擦拭镜头,然后 再进行手术 。】。 1.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O统计分 析。数据采用x 检验进行分析,以d=0.05为检验水准,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多年来临床上采用传统镜头预热方法、碘伏法和擦防雾油法 对内窥镜镜头进行防雾处理,然而这三种方法都存在二次或多次 重复防雾,不仅增加了污染的概率,也可能损坏镜头。子宫擦拭 法是近年来比较新兴的防雾技术,南于其防雾是在体腔内进行, 二次或多次重复防雾时不必拿出镜头,可直接在子宫上进行擦 拭,是镜头与体内温度保持一致,减少雾气形成。子宫的位置固 定,防雾面积较大,几乎涵盖了所有妇科均可应用,降低了污染 的可能,减少了镜头损坏的机会。 4参考文献 【I]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结果 l999:1. 4种防雾方法统计分析详见表1,A、B、C三组30 min内防 雾效果良好,但30 min后防雾效果较差,起雾例数较多。其中 A组30 min前后比较x :4.35 1,P=0.037,Jp<0.05;B组30 min [2]王自慧,吴润梅,王燕腆伏在腹腔镜镜头防雾中应用探讨【J】.现 代临床医学,2008,34(4):303. [3]邹春兰.3种腹腔镜镜头防雾方法的比较f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4(1):6o. 前后比较x :6.629,P=0.010,P<0.05;C组30 min前后比较 X -5.851,P=0.016,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D组 30 min前后比较× =2.211,P=0.137,P>O.05,差异无统计学意 [4]罗金玉,李颖,张晓敏.专科护士在腹腔镜手术配合及器械保养 的体会Ⅲ,东南国防医药,2009,2(1):】68. 义。四种方法防雾效果比较,x =27.939,P<0.001,差异具有 显著意义,D组防雾效果明显优丁A、B、C 组。 [收稿日期:2010—10—14编校: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