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绿的气息,使他们热爱大自然,从而萌生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的良好意识。 4.认识数量词,读中感情量叠词的作用。多读,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批的是什么。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指的是什么。感受大自然绿的气息,使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绿色音符、绿色歌谱批的是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儿歌,学生自由拼读。 2.学生齐读。
3.儿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4.你们种过树吗?谁知道咱们一般什么时候种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小朋友们,请你们大声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我听听哪位小朋友读得最准确最通顺。 2.你们想读好课文吗?
3.谁能来说一说,咱们可以用办法读好课文? 4.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学生评议后齐读。 2.引导学生用相应的生字进行扩词练习。 3.开火车认读。
4.小朋友在小组内认读生字,讨论交流识记方法。 5.集体反馈。
6.找朋友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四、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 2.学生自由读。 3.小组比赛读。
4.教师示范读,小朋友们想像感悟。 5.学生齐读。 五、学习课文一、二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用序号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 3.图中画的是什么?
4.你们觉得一棵小树像什么呢?一行小树像什么呢?
5.读一读,文中,作者说一棵小树像什么呢?一行小树又像什么? 6.反馈。
7.教师出示音符与歌谱,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小树像音符像歌谱?
8.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9.指导朗读一、二句。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色、兴、声”三个生字。 2.教师明确本次写字的内容:这三个字。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5.反馈书写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幸”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拓展延伸,激趣谈话,培养学生保护小树、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绿化作出贡献的良好意识。
4.认识数量词,读中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读中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树被破坏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本课生字词。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上节课咱们了解了小树除了它的样子有点像音符之外,还有一棵棵充满生命的小树,绿化、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心情愉快。 4.所以你觉得自己该为小树做些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三、四句。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三、四句。
2.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小鸟喜欢到小树家作客,而且还高兴地唱歌跳舞呢?
3.教师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4.拓展思维:小树看到小鸟高兴地唱歌跳舞,他们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呢?
5.“种树啊种树,”谁在种树?
6.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他们种下的是歌声,是幸福? (二)联系实际,教育孩子保护树木。
1.教师:小树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人,然而千千万万的人却也毁了小树。(出示挂图)
2.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起感到难过,为人类的破坏感到愤怒,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树呢?
5.总结,号召全体同学一起动起来,保护小树,为绿化作出贡献。
(三)读一读,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 1.全班齐读课文。
2.自己评议读的情况下,纠正不足。
3.现在,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左右两边的词有什么不变化呢? 一棵小树 一棵棵小树 一行小树 一行行小树 一个音符 一个个音符 一串珍珠 一串串珍珠 4.学生自读中感悟。
5.反馈: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呢? 6.诵读,积累这些词语。 四、指导写字
1.评议上节课书写的情况。
2.明确本节课要写的汉字,读一读并组词。 3.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反馈后,教师再强调。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五、巩固复习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朗读课文。 3.课下积累叠词。
【板书设计】
10.种树
一棵小树——→一个音符
种树 种下歌声 一行小树——→一串歌谱
种下幸福
11.看浪花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准备】
大海的图片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大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特点。 3.指名反馈:看了这些图片,再次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4.如果你有机会到大海边,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呢?
5.教师导入课文:有三个小朋友也到了海边,他们干什么也呢? 6.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读好课文吗?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学生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考察生字的认读情况。 5.反馈认读生字的情况。 6.朗读课文。
三、指导读文,理解内容
1.小朋友看到的浪花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读文后,教师指名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3.出示浪花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小朋友为什么说浪花像问号? 4.学生动笔画一画浪花。 5.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6.是呀,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它在问三个小朋友在想什么呢?小朋友想什么呢、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 7.指名反馈,教师出示课文相关的句子。 8.诵读句子,理解内容。 9.教师总结,鼓励学生提问题。 10.指导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继续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开火车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我们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自读生字并组词。
4.课文中的小朋友,他们看到浪花时有许多的想法,一起来读一读。 5.从这三个小朋友所想的内容中,你们知道他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教师小结:是呀,三个小朋友热爱自然,喜爱探索,他们爱浪花,浪花也爱他们。请同学们读诗歌最后一节。
2.读了这节诗歌,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说浪花也爱这三个孩子了吗?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4.指名读一读,集体评议。
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地感情朗读。 2.分角色读一读。
3.学生自由读,试着背一背。 4.指名背诵。
5.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背诵。 6.集体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明确本课要写的生字,学生读生字卡。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如何写好这些字,并说说书写时的注意点。 3.集体反馈,教师强调,适当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教师选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体评议。
【板书设计】
11.看浪花
一个孩子:变淡水浇庄稼
看浪花 一个孩子:到海底探密
一个孩子:采矿抱金疙瘩
12.古朗月行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在读中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4.鼓励学生背诵古诗,继承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诵读古诗,透过诗了解诗所描绘的景色。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在读中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重点难点】 1.识字。
2.诵读古诗,透过诗了解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介绍作者
1.小朋友们在家里爸爸妈妈一定教了你们不少古诗吧,谁来背一背呢?
2.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古朗月行》。 3.介绍作者。 4.指导读题目。 二、观察图,感知内容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
3.教师导入:小朋友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李白把自己对月亮的认识写作成一首诗,他觉得月亮像什么呢? 5.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倾听感受。 三、自读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集体评议。 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古诗。 4.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读古诗。 5.教师点评,鼓励继续读好古诗。 四、认读生字
1.小朋友们,你们把这首古诗读得可好了,我相信,你们的生字一定认得更好。 2.指名认字、教字。
3.全班同学看着老师出示的生字卡片,检查认读。 4.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5.各个小组反馈自由小组认为较好的识记方法,在班级反馈、交流。 6.教师小结。
五、再读课文,体会意境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把月亮叫什么呢?
2.讨论:为什么李白小时候看到月亮会把它称作白玉盘、瑶台境? 3.指名反馈,知道月亮的特征。 4.教师简单的叙述古诗的内容。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6.男女比赛诗。 六、拓展延伸 我会读读记记: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反馈学生收集李白的诗的情况,鼓励学生背诵古诗,继承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诵读古诗,透过诗了解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游戏巩固。
3.指名朗读,要求在感情,评议。 4.全班齐朗读。 5.检查背诵的情况。
二、反馈收集古诗情况,鼓励背诵 1.学生反馈收集到的李白的诗。 2.学生自由诵读收集到地古诗。
3.教师选择一首较简单的,写在黑板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 4.教师简介中国的优秀文化——古诗,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诵读,积累古诗。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出示今天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读读。 2.引导学生观察,认清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反馈,教师总结。 4.教师重点写“呼”。 5.教师范写。 6.学生练习。
7.展示部分错例,学生评判。 8.学生练习。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欣赏作业。 10.展示作业,集体评议。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古诗?请你带着感情背给大家听一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