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战奇略》 【明】刘伯温 撰
《百战奇略》 卷六
五十一、死 战 【原文】
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命,须置之死地。告令三军,示不获已。杀牛燔车,以享将士。烧弃粮草,填井夷灶,焚舟破釜,绝去其生虑,则必胜。法曰:必死则生。
秦将章邯击破楚将项良①,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②为将,张耳③为相,兵败,皆走入钜鹿城。章邯令王离涉涧围钜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楚怀王以宋义④为上将,项羽⑤为次将,范增⑥为裨将,救赵,诸别将皆属焉。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余日不进,遣其子宋襄相齐,自送之无盐,饮酒高会。项羽曰:“今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诸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即其帐中,将宋义斩之。下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王阴令羽诛之。”是时,诸侯皆慑服,莫敢支吾。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叛乱。”即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襄,及之齐,杀之。使旦报命于楚怀王。因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焉。项羽以杀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
君、蒲将军率二万众渡江救钜鹿,战不利。陈余夏请兵项羽。乃悉兵渡江,沉舟、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还心。围王离,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勇,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及诸侯军救钜鹿者,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地,诸侯人人惴恐,于是大破秦军。
【注释】
①章邯击破项良:章邯为秦将军,任少府,当时率军镇压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项良即项梁。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陈胜起义后,他与侄项羽在吴(今江苏苏洲)起义。陈胜失败后,他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王,仍称楚怀王,自号武信君,率军击败章邯后,因轻敌在定陶被章邯战败而死。
②陈余:秦末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陈胜起义后,他与张耳跟随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被杀后,他又与张耳立旧贵族赵歇为王。后与张耳绝交,并击走张耳,自为代王。在韩信破赵之战中兵败被杀。
③张耳:汉初诸侯王。大梁人。秦末与陈余跟随武臣北定赵地,武臣为赵王,他任丞相。项羽分封诸湖王时被封为常山王。后投奔刘邦,又改为赵王。
④宋义: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楚怀王心任命他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率兵救赵,行至安阳(山东曹县),因怯战,留46 日不进,被项羽所杀。
⑤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下相(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将章邯围赵,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任命他为次将,率军往救,宋义怯敌不进,他杀死宋义,任上将军,率兵渡漳水救赵。在钜鹿之战中打败秦将章邯。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战败,最后从垓下(安徽灵壁南)突围到乌江(安徽和县东北),势穷自杀。
⑥范增:秦末居鄛(安徽桐城南)人。陈胜死后向项梁献计,请立楚王室后裔熊心为楚怀王,以便号召群众。秦军包围钜鹿,被楚怀王任命为末将,跟随宋义、项羽救赵。后为项羽的主要谋士,被尊为
亚父,封历阳侯。一手策划鸿门宴。楚汉战争期间,项羽中刘邦反间计,削夺其权。他忿而离去,途中病死。
【译文】
凡敌人强盛,我军官兵惶惑不安,不肯努力向前时,就必须将他们置于死地,通告三军,表示不获胜利不罢休。杀牛烧车,以招待官兵,然后,烧掉粮草,填平水井,拆平灶坑,焚烧舟船,砸毁饭锅,断绝他们的求生念头,就必定能胜利。兵法说:抱着必死的决心就能生还。
秦朝大将章邯打败楚将项良后,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为忧,便渡过黄河去攻击赵国,大败了赵军。这时赵歇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丞相。军队失败后,都逃进了钜鹿城(今河北平乡西南),章邯令部将王离涉过小河,包围了钜鹿城。章邯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侧,修筑甬道为其输送粮食。楚怀王用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副将,前去援救赵国,众将都归属他们管辖。宋义行至安阳(今安阳南)时,逗留40 多天不前进,派遣自己的儿子宋襄去齐国作宰相,亲自送他到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并大摆酒宴。项羽说:“现在我国军队刚刚打了败仗,国王坐卧不安,把平定国土的责任托付给将军,国家的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你不体恤士兵,而只徇私情,这不是国家重臣应该做的事。”第二天,项羽早起上朝,即在宋义的军帐中将他杀了,并在军中传令说:“宋义与齐国谋反,楚王暗暗下令让项羽杀掉他。”当时各诸侯都服从了他,不敢吭声,都说:“首先起来恢复楚国的,是将军您家的人,如今又是将军您平定叛乱。”为此,大家立即拥立项羽为大将军,并派人追赶未义的儿子宋襄,追到齐国并把他杀死。使者天亮时将此事上报楚怀王,怀王就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其指挥。因为杀死了宋义,项羽威振楚国,在诸侯中名望很高。于是他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江去援救钜鹿城,但作战失利。赵将陈余又前来向项羽请兵教授。项羽便命
令全军渡江,然后凿沉船只,砸碎锅盆,焚烧草屋,只让士兵携带三天的粮食,以此向官兵显示必死不回的决心。项羽过江后包围了王离,切断了他运粮的甬道,并彻底打败了他,杀了苏勇,俘获了王离,当时,楚国及诸侯国前去援救钜鹿军队的官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喊声惊天动地,使得秦国的诸侯人人都感到恐惧,终于大败了秦军。
【提示】
本篇以《死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对作战中缺乏信心、“未肯用命”的士卒所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它认为,凡此情形,都必须“置之死地”,以“绝去其生虑”,使其抱定必死之志去战斗。只有这样,才能奋勇杀敌,死里获生。“陷之死地然后生”(见《孙子兵法·九地篇》),这是孙子首倡,而为历代兵家所常采用的激励部队奋勇杀敌的一种办法。这在一定条件下,无疑也是可行的。然而,从根本上讲,士卒的勇敢精神,是由战争的性质、目的以及士卒的军政素质决定的。明确为正义事业而战,士卒必定能拚死搏斗;只有具备过硬的军政素质,部队才有强大的战斗力。而这一切又是靠平时严格的教育训练培养出来的。如果平时治军不严,疏于教育训练,单纯靠战时“置之死地”而激发部队杀敌决心和勇敢精神,即便一时能做到,但却是不能持久发挥作用的。《百战奇略》已经能够较好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教战》、《怒战》、《气战》、《畏战》等多篇中,反复强调要搞好部队的教育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是十分可贵的。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所部击败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从根本上说,项羽获胜是在陈胜、吴广起义给秦王朝以严重打击,动摇其统治基础的形势下取得的。
但项羽作为楚军统帅在作战指导上,也有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行军途中他能及时除掉“不恤士卒而徇其私”的上将军宋义,为楚军迅速进抵巨鹿而扫清了前进障碍;临战之前他以破釜沉舟的实际
行动激励将士树立“必死无还”的决心,为楚军奋勇杀敌作好了精神准备;交战之中他正确运用分割围歼的战术,切断了秦军主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使其各自陷入孤立境地;尔后他集中兵力,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歼灭了王离、苏角之后,乘胜击败了章邯,歼灭了秦军主力,取得了九战九捷的重大胜利。
五十二、生 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地利已得,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兵已设,要当割弃性命而战,则胜。若为将临阵畏怯,欲要生,反为所杀。法曰:幸生则死。
春秋时,楚子伐郑①,晋师救之,与战于敖、鄗②之间。晋赵婴齐③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欲败而先济,故将士懈,卒不可胜。
【注释】
①楚子伐郑:楚庄王讨伐郑国。此次战争发生在周定王十年,即公元前597 年。
②敖、鄗:山名,二山均在今河南荥阳县。 ③赵婴齐:晋国大夫。 【译文】
凡与敌军作战,如果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士卒已经摆好阵势,法令已经颁布,执行特殊任务的奇兵已经设置,这时最重要的应当是誓死战斗,这样才能取胜,如果将领临阵畏敌怯懦,只想侥幸求生,那就反而会被敌人所杀。兵法说:侥幸求生反而必死。
春秋时,楚庄王讨伐郑国,晋军前去援助,与楚军战于敖、鄗山之间。晋国大夫赵婴齐派人先在黄河上准备了船只,若失败就先渡河逃跑,因而将士懈怠,终于失败。
【提示】
本篇以《生战》为题,旨在从防止贪生怕死的问题入手,着重阐述将帅的勇怯与作战成败的关系问题。它认为,在完全具备了对敌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之下,夺取作战胜利的关键乃在于将帅能够果敢地指挥部队舍生忘死地去战斗;倘若为将帅者临战畏怯,贪生怕死,则必然导致作战失败。历史的经验表明,战争不但是物质力量的较量,而且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在具备一定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能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勇敢精神,便成为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本篇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而提出“要当割弃性命而战”的重要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
春秋时期发生在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的晋楚敖、鄗之战,便是体现将帅的勇怯直接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战例。当时,晋国出动了三军兵力与楚军交战,从双方力量对比情况看,晋楚旗鼓相当。但是,晋军由于将帅畏敌怯战和指挥失误,而导致最终失败的结局。首先,晋军中军大夫赵婴齐未战先怯,事先派人于黄河边上准备了逃跑时将用的船只,“欲败而先济”。这种失败主义的举动,严重地瓦解和动摇了晋军斗志,“故将士懈”。其次,当楚军逼近晋军时,晋中军主帅荀林父畏敌如虎,慌忙不知所措,竟错误地下达了“先济者有赏”(见《左传·宣公十二年》)的逃跑命令,致使中、下二军未战先溃,并且因争抢渡船而自相残杀。只有上军主将士会能够预先派兵埋伏于敖山附近,阻击楚军而未被打败。
从晋军将帅对楚军作战的两种不同态度和处置措施来看,恰好从
正反两面说明了将帅的精神状态和指挥艺术的好坏,是影响战争胜负的直接而重要的因素。
五十三、饥 战 【原文】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境,刍粮之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法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北史》:北周将贺若敦率兵渡江取陈①,湘州陈将侯琪讨之。秋水汜溢,江路遂断,粮援即绝,人怀危惧。敦于是分兵抄掠,以充资费。恐琪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以来覆之。召侧近村人,佯有访问,随即遣之。琪等闻之,以粮为实。敦又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湘罗之间,遂废农业,琪等无如之何。初,土人乘轻船、载米粟、笼鸡鸭,以饷其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船,伏甲兵于中。琪兵望见,谓饷船至,逆水争取,敦甲士遂擒之。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琪,琪辄纳之。敦乃取一马牵以趋船,令船中人以鞭鞭之,如是者再,马畏船不敢上。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琪军。琪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马即畏船不上,伏兵发,尽杀之。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琪者,犹恐敦设诈兵,不敢受。相持岁余,琪不能制。
【注释】
①陈:南朝之一。公元557 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是南朝版图最小的王朝,589 年为隋所灭。
【译文】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境,如果缺乏粮草时,必须分头掠夺,占据
敌人的粮仓,夺取敌人的储备,以作为自己的军饷,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兵法说:从敌人那里获得粮食、饲料补充,军队的供给就能充足了。
《北史》记载:北周将领贺若敦率兵渡江攻取陈国,在湘州的陈国将领侯琪前往讨伐。此时秋雨泛滥成灾,江上的水路便中断了,粮食供应也随之断绝,周军官兵人人都很害怕。于是贺若敦分兵外出掠取粮食,以充实自己的供给。贺若敦担心军中无粮的事被侯琪发觉,便在军营中垒起许多土堆,上面覆盖着一层大米。然后召来邻近村子里的人,做出一付让他们来访问的样子,随后把他们送走。侯琪得知后,以为贺营粮食充足。贺若敦又增修营房壁垒,加修草房,显示要长久对待下去。由湘州至罗山(今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上游,邻接湖北省)一带农业便荒废下来,侯琪等人对此毫无办法。开始,当地人常驾小船,载上米粟和鸡鸭去犒劳军兵。贺若敦怕泄露军事机密,便伪装成当地人的船只,在船里埋伏下士兵。侯琪的士兵看到后,以为粮饷船来了,逆水而上争夺物品,结果都被贺若敦的士兵擒获。后来,贺若敦军中多次有人叛逃,骑马投靠侯琪,侯琪一概收留。贺若敦便牵来一匹马到船前,让船上的人用鞭子抽打,这样折腾几次,马见船就害怕,便不敢上船了。然后他将士兵埋伏在江边,派人骑上这匹害怕船的马,去诈降侯琪。侯琪立刻派兵前去迎接,士兵争先过来牵马,但马不敢上船,这时江边伏兵四起,杀尽了侯琪的士兵。后来确实有送食品和投奔侯琪的人,侯琪怕其中有诈,不敢接受。双方相持一年多,侯琪便支持不住了。
【解析】
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意思是说,军队没有随军辎重就会败亡,没有粮食就会败亡,没有储备的物资随时补充就会败亡。诸葛亮在《与陆逊书》中说:“粮谷军之最要。”所以,兵家认为:即使有铜墙铁壁般
坚固的城池,有如沸水一样的护城河,没有粮食也是不可能固守的。像韩信、白起那样勇猛的将领,没有粮食也不能打胜仗。因此,自古发生战争以来,没有不是在战争发生之前就开始储备,然后才图谋进行开拓疆土的。深入敌后,万一无粮,就必须先夺军粮而后求其胜了。
务食于敌,并气积力,是中国古代兵家提出的关于军队深入敌区作战解决给养难题的一条重要策略。从军事经济学角度看,所谓“务食于敌”,以战养战,是取之于敌,保证部队供应的一种策略,运用得好,也会起到“并气积力”的积极效果。就是说必须处理好军队和战区民众的关系,要兼顾战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军事斗争中的“务食于敌”,一是征集,二是缴获,三是抄掠,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这三者,运用得好,关键是要兼顾战区民众的利益。“抄掠”,实质上就是抢掠,这种办法显然是不足取的。古代作战,后勤保障主要是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意思。古代交通运输工具落后,深入异国作战,战线过长,交通不便,部队的粮秣供应,完全依靠本国运送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采取“务食于敌”,取之于异国的办法,便成为古代战争中解决军队粮秣供应的一条有效措施。现代条件下作战,在可能情况下,通过缴获敌人物资来补充自己,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损失少、受益多的有利战策。但是,在运用这一策略时,只有真正站在战区民众的立场上,兼顾多数民众的利益,才会收到积极的效果。
【提示】
本篇以《生战》为题,旨在阐述深入敌国作战时如何解决后勤供应以防止部队因缺粮而失败的问题。它认为,在出兵进入敌国的情况下作战,只有分兵抄掠以夺取敌人的粮仓和积蓄,才能确保部队粮饷而夺取作战胜利。古代战争的经验表明,远离本土而深入异国作战,由于战线过长,交通不便,运输工具落后等原因,部队粮秣供应完全
依靠从本国长途运送,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采取“因粮于敌”,即取用于敌国的办法,便成为古代战争中常为兵家所运用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是,主张以“抄掠”、“抢夺”等残暴手段来解决军需供应问题,势必给异国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因此,既要“因粮于敌”以解决出国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又要不给敌国民众造成严重危害和灾难,这不能不是战争指导者需要认真研究的。
南北朝时期,北周将领贺若敦率兵赴救湘州之战,就是采用“因粮于敌”办法解决部队后勤供应的一个战例。湘州,原为南朝梁地,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西魏(北周前身)攻陷江陵以后,湘州及巴州皆归属西魏。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后的第三年(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即派侯瑱等率军围逼并企图夺回湘州。为此,北周明帝宇文毓派遣贺若敦率兵赴救湘州。但此时恰值秋水泛滥,江路遂断,在“粮援既绝,人怀危惧”的时候,周军主将贺若敦一方面采取“因粮于敌”的办法,派兵搜抄粮物“以充资费”;一方面采取“示形”惑敌的办法,于军营中“多为土聚,覆之以米”,使侯瑱闻之,误认为周军粮食充实。同时,又增修营垒,建造庐舍,向侯瑱“示以持久”之计,以及采取诈降袭击等办法得以与陈军“相持岁余,瑱等不能制”(见《北史·贺若敦传》)。显而易见,贺若敦作为周军主将,处于“粮援既绝,人怀危惧”的困境,而能想方设法打破敌人之围困,其作战指导是可取和值得效法的。
五十四、饱 战 【原文】
凡敌人远来,粮食不继,敌饥我饱,可坚壁不战,持久以敝之,绝其粮道。彼退走,密遣奇兵,邀其归路,纵兵追击,破之必矣。法曰:以饱待饥。
唐武德①初,刘武周②据太原,使其将宋金刚③屯于河东。太宗④往征之,谓诸将曰:“金刚垂军千里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自据太原,专寄金刚以为捍蔽。金刚虽众,内实空虚,虏掠为资,意在速战。我当坚营待其机,未宜速战。”于是遣刘洪等绝其粮道,其众遂馁,金刚乃遁。
【注释】
①武德:唐高祖的年号。本篇所引战例发生在武德二年(619 年)10 月至武德三年(620 年)4 月。
②刘武周:唐初割据势力之一。河间景城(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马邑(今山西省朔县)。隋炀帝时,曾任马邑鹰杨府校尉。惰末617 年杀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称太守,依附突厥被立为定杨可汗,不久称帝。619 年攻战太原,次年被唐李世民所败,后逃归马邑,以后被杀。
③宋金刚:刘武周部将。原为隋末农民起义力量之一,后归附刘武周,号称宋王。被唐军所败,与刘武周同逃突厥,被
④太宗:转唐太宗李世民(当时还是秦王)。 【译文】
凡是敌人从远处来,粮食接济下上,敌饥我饱,便应坚守营垒,不与决战,长久相持以使敌人疲惫,同时要切断敌人的粮食运输道路,敌人退走时,秘密派出机动部队,截断其归路,并派兵跟踪追击,必然能够歼灭敌人。兵法说:以我之饱食对待饥饿的敌人。
唐武德初年,刘武周占据了太原,派他的部将宋金刚驻守河东。李世民前去讨伐,他对部将们说:“宋金刚从千里之外孤军深入我境,精兵猛将都集中在此。刘武周自己据守太原,完全把宋金刚视为屏障。宋金刚虽然人多,但却缺乏军需储备,专靠掠夺作为部队生存的凭借,
因此他们希望速战速决。我们应该坚守营垒等待他们陷入饥饿的境地,而不宜速战。”于是。李世民派遣刘洪等人截断宋金刚的运粮通道,使他的士兵陷于饥饿,宋金刚只得逃走。
【解析】
“以饱待饥”是军事斗争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军事后勤保障上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要问题。“以饱待饥”是需要认真运筹的,其中“断敌粮道”就是一项重要的策略。
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以饱待饥,断敌粮道”,就是争夺原材料供应和市场的问题,它虽然不同于军事斗争中的刀光剑影、你死我活那样激烈,但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繁荣。因此,也是需要着眼其特点和发展,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运筹的。
古代战争,粮秣供应的充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结局与胜负。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孙子·军争篇》有言:“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这是在己方粮食供应充足,敌人粮食供应不济时采取的谋略。当年李世民与宋金刚开始对峙时,因粮秣不足,无法实施进攻;而在粮秣供应有了保障,可以采取攻势时,他仍然采取了”以饱待饥”之术,最后大败宋金刚,发展了大好形势。这说明,在军事斗争中,如果缺乏粮食供应,军队就会不攻自破。因此,高明的将帅为了赢得胜利,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以饱待饥”,并千方百计地“断敌粮道”,动摇对方的军心斗现代战争的情况更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为加速太平洋战争的进程,针对日本虽工业发达,但资源贫乏,大量的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都依赖进口的弱点,制定了一个“饥饿战役”,即对日本实施大规模水雷封锁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很快就使日本近海海域无法通航,重要港口不能进出,从而切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航运,致使日本急需的石油、煤炭和粮食等战略物资严重缺乏,
很多舰只和飞机因得不到燃料而停航停飞,军工厂关闭,造船厂停工,粮食供应日趋紧张,国民陷入一片饥饿之中,整个国家濒于瘫痪状态。“饥饿战役”达到“釜底抽薪”之目的,从而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崩溃。
随着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使袭击破坏对方后方的手段越来越多,破坏范围越来越大,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因而袭击、破坏对方的后方越来越成为作战计划和作战行动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于作战的始终。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一场大量使用最新常规武器的现代战争。这场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作战双方把袭击、破坏对方的后方作为各自军队整个作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作战行动中付诸实施。
在现代商品经济竞争中,商业、企业竞争与战争有着许多共同点。任何企业间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产品和市场的竞争。这里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善于争取和保护自己的原料供应,要善于占领和保护市场。这里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效益和产品质量。就是说,要快速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快速更新产品,快速周转货物,快速投放市场。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效益和产品质量问题。在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谁能争取时间,抢先一步,既保证自己的原材料充足供应,又能在质量和荣誉方面赢得顾客和占领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提示】
本篇以《饱战》为题,旨在阐述处于我饱敌饥的条件下的作战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对于悬军深入我境而粮供不继的进攻之敌,我应依靠自己充足的粮源保障,采取坚壁不战、持久疲敌的防御作战方针,伺其粮尽必退之机,出兵追击,必定打败敌人。这里所引“以饱待饥”一语,是孙子提出的所谓“治力”,即掌握运用部队战斗力的
基本方法之一。其意思是说,用自己饱食的部队去对付处于饥饿状态的敌人。实践证明,对于远道而来且急于决战的进攻之敌,根据“敌饥我饱”的实际情况,采取以饱待饥、坚壁不战的防御作战方针,既可以避其兵锋锐气,挫其速决企图,又可以消耗和疲惫敌人,为尔后反击和歼灭敌人创造条件。因此,“以饱待饥”便往往成为古代战争中处于防御一方所常采用的重要作战原则。唐初李世民率军击败宋金刚的柏壁之战,就是运用“以饱待饥”作战原则而获胜的一个成功战例。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九月间,据守马邑称帝的割据势力刘武周,率军南下攻占太原后,派遣部将宋金刚率军继续南进,企图夺取河东,进而“南向以争天下”(见《旧唐书·刘武周传》)。为打击敌人进攻之嚣张气焰,以实现国家之统一大业,高祖李渊遂命秦王李世民率军进讨。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军东渡黄河进屯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后,他基于对当面敌情实际的正确判断,抓住宋军远来粮乏、难以持久作战的弱点,用“以饱待饥”的原则为指导,果断地采取了坚壁不战以避其锐、分兵袭扰以断其饷、伺其粮尽以击其退的正确方针,在半年多的防御对持中,大量消耗宋军实力。最后乘其兵疲粮尽而被迫北撤之机,挥军出战,奋追不舍,将其大部歼灭,从而取得了柏壁防御反击作战的决定性胜利。这既巩固了关中政权,又为进取中原创造了条件。
五十五、劳 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而据之;我后去趋战,则我劳而为敌所胜。法曰: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晋,司空刘琨①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讨石勒②,勒将拒之,或谏曰:“澹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且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攻守异势,必获全胜。”
勒曰:“澹军远来,体疲力竭,人马乌合,号令不齐,一战可胜也,何强之
有?援又垂至,胡可舍去?大军一动,若澹乘我之退,顾身无暇,焉能深沟高垒乎?此谓不战而自灭亡之道。”遂斩谏者。以孔苌为前锋部督,令军后出者斩。设疑兵于山上,分为二伏。勒率兵与澹战,伪收众而北,澹纵兵追之,伏发夹攻,澹大败而退。
【注释】
①刘琨: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他忠于晋王朝,长期坚守并州,招抚流亡人马,与刘聪、石勒相对抗。
②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319 年至333 年在位。上党武乡(今山西榆庄北)人,羯人。319 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
【译文】
凡与敌交战,如果敌人抢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并且已摆好阵势。这时,我再去交战,就会疲劳并且会被敌人打败。兵法说:后进入战场仓促投入战斗的就会被动疲劳。
晋时,司空刘琨派遣将领姬澹率十余万兵征讨石勒。石勒将要出兵抵抗,有人进言说:“姬澹军队精锐强盛,锋锐勇猛不可挡。应暂且深挖沟、高筑垒,以挫伤他的锐气,攻和守的态势一改变,我必获全胜。”石勒却说:“姬澹的军队远道而来,精疲力尽,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号令也不严整,一战就能打败他,哪有什么强大呢?援兵
又快到了,怎么能够放弃呢?整个军队一出动,如果姬澹乘我后退而进攻,我便无暇顾身,又怎么能够深挖沟、高筑垒呢?这简直是不战而自取灭亡的理论。”于是斩了进言的人,派孔苌为前锋部督,并下令对行动迟缓的人一律斩首,然后在山上设置疑兵。分设两个伏击圈。当石勒与姬澹交战时,石勒佯装收兵败北,姬澹挥兵追击,石勒的伏兵发动夹攻,姬澹大败而退。
【提示】
本篇以《劳战》为题,取义于“劳困”,旨在阐述先敌占领有利地形对于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有利地形先为敌人所占领,我后于敌人而匆忙奔走去应战,那么,我便处于疲劳被动而易为敌人打败的不利态势。本篇所引孙子“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一语,趋,本意奔赴,此处谓仓促;趋战,谓仓促应战。全句意思是,后到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战争实践表明,地形条件的利弊,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使自己处于以逸待劳的地位,无疑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的重要一着。因此,强调作战中要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便成为历代兵家的一条重要作战指导原则。西晋末年,汉(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身,为刘渊所建)将石勒击败晋将刘琨、姬澹的作战,就是较好体现这一指导原则的成功战例。
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一月,司空刘琨发兵十余万进攻汉将石勒军于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以将军姬澹率步骑兵二万为前锋,“琨自为后继”(见《晋书·刘琨传》)而屯兵于广牧(今山西寿阳西北之故城)。面对晋军的进攻,石勒率军将要迎战,有人以晋军“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见《晋书·石勒记》,下同)为由,建议采取“深沟高垒以挫其锐”的坚守防御之策。但是,石勒却认为此种建议乃是“不战而自取灭亡之道”,非但不予采纳,反而“立斩谏者”。他根据晋军远道而来“体疲力竭”、其兵虽多但“号令不齐”
等致命弱点,采取了先据险要设伏待敌的正确方针。交战中,他又灵活地运用收兵佯败、诱敌入伏的战法,结果大败姬澹,使晋军遭到“一军皆没,并土(指并州全境)震骇”(见《晋书·刘琨传》)的重大挫折。
五十六、佚 战 【原文】
凡与敌战,不可持已胜而放佚,当益加严厉以待之,佚而犹劳。法曰:有备无患。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不可依仗自己取得了胜利,就放纵部队以至丧失警惕,应当越发严加戒备以等待敌人的再次进攻,做到处于安逸的条件下,仍像在劳困的环境中那样常备不懈。诚如兵法所说:“有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才能避免祸患发生。”
【提示】
本篇以《佚战》为题,旨在阐述胜仗之后如何防止松懈斗志、丧失警惕而导致失败的问题。佚,通“逸”,安闲也;放佚,谓放荡安闲,这里作“放松警惕”解。它认为,在打了胜仗之后,不可凭恃胜利而放松警惕,相反,则应当更加严阵以待,处逸犹劳,切实做到有备无患。战争的经验展示了这样一条规律:胜仗之后,往往是人们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而放松警惕,则极易为敌所乘而转胜为败。本篇正是从这一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提出了“不可恃己胜而放佚”和“佚而犹劳”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
战国末期,秦将王翦奉命率军伐楚到达前线后,从当面敌情实际出发,采取了坚壁不战之策。他处逸犹劳,保持高度警惕。为了养精蓄锐以更有效地打败楚军,王翦一面“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一面组织部队大力开展以“投石超距”为内容的军事训练,把关心抚慰士卒生活同加强部队军事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其后取得对楚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十七、胜 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敌人虽来,有备无害。法曰:既胜若否。
秦二世①时,项梁使沛公②、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秦收兵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因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③,还攻外黄。项梁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弗听,而使宋义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④,曰:“公将见武信君⑤乎?”曰:“然。”曰:“今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兵益章邯击楚军,大败之,项梁死。
【注释】
①秦二世:奏国二世皇帝,名胡亥,秦始皇次子。公元前210 年即位,前207 年秦亡,在位三年。
②项梁:秦末农民领袖。下柏(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贵族出身,楚名将项燕之子。于定陶被章邯击败而死。沛公:汉高祖刘邦。
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未时起兵于沛,故称沛公。
③李由:奏将,丞相李斯之子,任三川郡郡守。 ④高陵君显:封于高陵的贵族,称高陵君,名显。 ⑤武信君:即项梁。 【译文】
与敌军作战,如果我军得胜敌人失败,决不能骄傲懈怠,应当昼夜严加警戒以防备敌人。敌人即使来犯,因我已有准备而不会遭其伤害。兵法说:取得了胜利也要像没有取胜一样。
秦二世时,项梁派刘邦、项羽去攻打城阳(在今山东省鄄城东南),攻下之后屠杀了城中居民。然后,他们又向西进军,在濮阳(今河南省濮阳西南)以东大败秦军,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刘邦、项羽于是攻下定陶,又向西进攻到雍丘(今河南杞县),大败秦军,斩了秦将李由,回师又攻打外黄(今河南省兰考东南)。这时项梁更加轻视秦军,常流露出骄傲情绪。宋义向项梁进谏说:“打了胜仗而将帅骄傲、士卒怠惰的就会失败。现在我军有些懈怠了,然而秦军却一天天在增加,我很为您感到害怕。”项梁不听宋义的劝告,反而派他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他对显说:“你准备去见武信君项梁吗?”显回答说:“是的。”宋义说:“今天武信君必然要失败,你慢一点走则可以免除杀身之祸,走快了就会祸及于身。”秦果然调集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大败项梁,项梁战死。
【提示】
本篇以《胜战》为题,乃继《佚战》之后,进一步阐述胜仗之后如何防止产生骄惰情绪的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打了胜仗,不可产生骄惰情绪,而应当日夜加强战备以防敌人袭击。这样,敌人即使来攻,我也不会遭到失败。本篇引自《司马法》的“既胜若
否”一语,意思是,打了胜仗要像没打胜仗一样。其实质是告诫人们要警惕和防止胜利后的骄惰情绪的滋生。“骄兵必败”,这是军事斗争的客观真理。古往今来的战争实践经验证明,未有将骄卒惰而不导致作战失败的。特别是在打了胜仗之后,如不能正确对待胜利,往往容易产生骄傲,由骄傲而产生怠惰,由怠惰而放松警惕,最后必然为敌所乘而转胜为败。因此,胜仗之后,能不能保持“既胜若否”的思想和态度,乃是衡量将帅是否具有深谋远虑的重要标志。本篇正是从这个意义展开论述的。
秦末,反秦起义军重要首领之一的项梁,他在接连多次打了胜仗之后,所以反被秦军击败而身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他不能正确对待既得胜利,产生了严重的骄傲自满思想所致。他既“益轻秦,有骄色”,又不听取别人的正确劝谏,不败而何?这从反面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为将帅者始终保持“既胜若否”的清醒头脑和谨慎持重的思想态度,乃是巩固和发展胜利,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十八、败 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须思害中之利。当整理,砺器械,激扬士卒。候彼懈怠而击之,则胜。法曰:因害而患可解也。
晋末,河间王颙在关中,遣张方讨长沙王①。方率众自函谷入屯河南,惠帝遣左将军皇甫拒之。方潜军破商,遂入洛阳。商奉帝讨方于城内。方军望见乘舆,于是稍怯,方止之不可得,众遂大败,杀伤满衢巷。方退壁于三十里桥。人皆挫衄,无复固志,多劝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钝是常事,贵因败以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
此用兵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阳城七里,商即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乃出战,遂大败而退。
【注释】
①张方讨长沙王:长沙王父为晋武帝之子。晋惠帝年间,贾后专权,引起皇族互相残杀。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商、长沙王颙、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越王越之间爆发了争权夺利的战争,这就是有名的八王之乱。张方讨长沙王发生在 303 年。
【译文】
凡与敌交战,如果敌胜我败,也不要畏惧怯懦,必须想到不利的因素中也有有利因素。应当整顿军队,磨砺兵器,激励官兵的士气。等到敌人松懈散慢了,再攻击他,这样就可以取胜。兵法说:因为失利而总结教训,就可以摆脱困境。
西晋末年,河间王颙在关中,派遣都督张方征讨长沙王。张方率兵自函谷(今河南灵宝东北)进入黄河以南,晋惠帝派左将军皇甫商领兵抵敌。张方率军偷袭打败了皇甫商,终于进入洛阳。皇甫商又奉惠帝的诏命去洛阳讨伐张方。张方的军队看到有帝王的乘舆麾盖,不免有些畏怯,张方极力阻止没有成功,结果败下阵来,死伤者遍布大街小巷。张方撤退到三十里桥。手下人因遭到惨败,无法恢复以往的士气,都劝张方乘夜逃走。张方说:“打仗时,胜利和挫折是常有的事,可贵的是要在败中求胜。我在天辉前摆下阵势,可以出其不意,这是用兵的奇谋。”于是乘夜前进,进逼洛阳城外七里之遥。皇甫商刚获胜,对此毫不在意,忽然听说张方的阵势已定,便出兵应战,结果大败而归。
【解析】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遇到困境,打了败仗,有时也是不足为怪的。如何对待暂时的失败,从败中取胜,《百战奇略·败战》中,讲得十分透辟:为将者,在败中善于伺机、造机,同时又不给敌以可乘之机者为良将;见机能夺机、握机,又能及时弥合缝隙者为能将;遇机能乘机,重创敌人者为勇将;既不能造机,又不能识机,眼睁睁地错机、失机者为庸将。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要借鉴良将、能将,至少是勇将之道,勿蹈庸将之辙。
大桥武夫说:“危机和良机相伴而生,处于同一状态。”因此,当发生恐慌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分辨出是危机还是良机。对于相同的情况,优秀的将领把它视做良机,而在平庸的将领眼里,则看做是危机。
企业中出现不景气的情况是危机,但是,因而获得人才和确立规章制度则成为良机。中小企业不在这样的场台就不能得到优秀人才。因为这时特别担心的是部下辞职,所以,他们有过错,也不必随心所欲地斥责。不景气时期对于企业的体制改革来说正是良机。
对于经营者来说,没有比不景气更苦涩的了。然而,这个时候正是经营者发挥才干的时候。繁荣时期的公司就好像处在激流中的水车,即使没有其他动力也能够顺利运转,就是不必讲究经营也能够盈利,在萧条时期,水势减弱,没有自身的动力,水车就不能转动,这时作为动力装置的经营者的经营水平就清晰地显示出来,它为优秀的经营者崭露头角、大显身手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在情况多变的企业竞争中,最要紧的是提高应变能力,而提高应变能力的关键又在于对情况的调查了解。
1975 年初春的一天,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老板从报纸上读到一则关于墨西哥发生瘟疫的消息。他马上派出家庭医生到墨西哥去查
明情况,“投石问路”,以寻可乘之机。结果证明消息不但是真的,而且证明瘟疫大有蔓延之势。他灵机一动,立即集中全部资金,在瘟疫蔓延到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之前,将这两个州的牛肉和生猪全部买下,把牛肉运到美国东部储藏,将生猪饲养起来,等到关键时刻再抛出来卖好价钱。果然,瘟疫不久就蔓延到美国西部几个州。美国政府立即下令,严禁这几个州的肉食及其它食品外运,顿使美国国内肉食奇缺,肉价暴涨。亚默尔老板就把他所储藏的牛肉全部抛出,短短几个月净赚900 万美元。如果亚默尔老板事先不把瘟疫情况调查清楚,不知道瘟疫会进一步恶化,影响到美国,那么他是不敢如此冒险的。
【提示】
本篇以《败战》为题,旨在阐述打了败仗之后应当如何防止产生畏怯气馁情绪的问题。它认为,打了败仗之后,不可因此而畏敌气馁,应当从不利之中看到有利的因素,从失败中接受教训,在切实做好再战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的基础上,为将帅者实施正确地组织指挥,选择击敌的有利时机,“候彼懈怠而击之”,就能反败为胜。本篇《败战》与前篇《胜战》是相反相成的姊妹篇,它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如何防止胜骄败馁这一重要问题,并在继承《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须思害中之利”这一闪耀辩证法光辉的重要思想原则,强调从有利之中看到不利的因素,从不利之中看到有利的因素;强调从失败中接受经验教训,做好再战夺胜的各种准备;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等等。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宝贵的。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八月,河间王司马颙遣兵与长沙王司马乂的洛阳之战,便是较好地体现败而不馁思想指导的战例。当时,进入洛阳的河间王的部将张方,已被长沙王司马乂击败而退入洛阳城,其部队正处于“人情挫衄,无复固志”的不利态势,其部将都
劝张方乘夜逃跑了事。但张方并未因败而气馁,相反,他却以辩证的思维方法,汲取了失败的教训,看到了成功的因素。他从“兵之利钝是常事,贵因败以为成耳”的正确认识出发,积极做好再战的准备,并乘夜隐密进兵,出敌不意地一举击败了司马乂。而先前打了胜仗的司马乂却放松警惕,对敌人“不以为意”,结果在张方突然袭击之下,被迫仓皇出战,最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可悲下场。这一正一反例子,恰好说明了在任何情况下,为将帅者只有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清醒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十九、进 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法曰:见可则进。
唐,李靖①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击破突厥。颉利可汗走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归附。靖往迎之。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时诏遣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使张公谨曰:“诏使到彼,彼必自安。若万骑斋三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大悦,不虞官官。李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颉利始觉,列兵未及阵,靖纵兵
击之。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通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注释】
①李靖:(571~649 年)本名药师,唐京兆三原(陕西三原东北)人。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用兵善于料敌,机智果断。贞观四年(630 年),统兵击败东突厥,又击败吐谷浑。著有《李卫公兵法》。
【译文】
凡与敌交战,如果判断有战胜敌人的可能,就应迅速进兵,以捣毁敌军。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见到可以胜利,就要进兵。
唐朝时,李靖任定襄(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道行军总管,打败了突厥人,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逃往铁山(今内蒙古阴山北),并派使者到唐朝陪罪,请求举国归附唐朝。李靖前往迎降。颉利可汗表面上去拜谒朝廷,可却怀有迟疑之心。李靖揣测到了他的用心。此时,朝廷派遣鸿胪卿唐俭等人前去安抚颉利可汗。李靖对副使张公谨说:“朝廷诏命使节到了那里。他们必然心安自得。如果派出万名骑兵,携带三天的粮食,自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进兵偷袭,必定能够达到目的。”张公谨说:“圣上已准予突厥人投降,况且使节已到达那里,倘若被害怎么办?”李靖说:“好的时机不能错过。韩信因为做到了这点才打下了齐地。像唐俭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可惜的呢?”于是他指挥军队快速前进。走到阴山之前,遇到突厥军前哨千余人,李靖将其全部擒获,留在军中同行,颉利可汗见到唐朝使节十分高兴,不再担心唐朝官兵的进攻。李靖的前锋乘着大雾前进,距突厥人的帐篷只有7 里时,颉利方才察觉,刚刚整兵还未成阵,李靖已挥军冲杀过来。唐军杀死敌人一万多名,俘虏突厥人十余万人,活捉了颌利可汗的儿子叠罗施,斩杀了义成公主,颉利逃亡而去,后被唐朝大通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捉献给朝延。于是唐朝的疆域开拓到阴山以北一直到大沙漠。
【提示】
本篇以《进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可以采取进攻方式作战的问题。它认为,在确知敌人有可能被打败的条件下,就应当迅速而不失时机地向敌人发动进攻,这样就能取得胜利。本篇引录《左传》的“见可则进”一语,是说发现有战胜敌人的可能时就迅速发动进攻。这里所讲的“可”有两层意义:一就力量对比方面而言,一就时机选择而言。就是说,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上,我已具备击败敌人的优势兵力时,就要选择最佳时间而不失时机地向敌人发动进攻。显而易见,本篇以“见可则进”为据,继《攻战》之后,从把握战机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进攻作战的指导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
唐朝初年,地处漠北的东突厥不断南下袭扰,严重威胁唐朝北部边疆的安全。为消除边患,巩固国防,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调集十余万兵力,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统帅,以并州都督李勣等五将为行军总管,分道北出,向东突厥发动大规模进攻,经过多次作战,于次年二月在阴山一带给突厥军以摧毁性打击。唐军此次进攻作战的胜利,在军事上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从兵力对比看,突厥军在连遭唐军打击后,损失颇重,已呈劣势,而唐军则越战越强,处于优势地位,以优攻劣,必胜无疑。其二,从作战指导看,身为唐军统帅的李靖善于捕捉有利战机,适时组织部队对敌实施决战进攻。他利用唐使“慰谕”突厥从而造成其丧失警惕而“不虞官兵”的可乘之隙,采用突袭战法,出其不意地歼灭突厥主力于阴山,并活捉了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以上两点可以说明,此役是在“见可则进”原则指导下取得作战胜利的典型战例。
六十、退 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曰:知艰而退。
三国,魏将曹爽伐蜀,司马懿同行,出洛谷,次于兴元。蜀将王琳乘夜袭击,懿令坚壁不动。琳退,懿谓诸将曰:“费祎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急,宜急旋军以为后图。”爽等遂退。祎果弛兵趋三岭争险。爽等潜师越险,乃得退。
【译文】
凡与敌交战,如果敌众我寡,地形又对我方不利,尽最大力量仍然不可能取得胜利,就应迅速撤退以避开敌军。这样可以保全自己的军队。兵法说:知道难取胜就退却。
三国时期,魏将曹爽征讨蜀汉,司马懿与曹爽同行,军队通过洛谷。随后到达兴元(今陕西南郑县)。蜀将王琳乘夜色偷袭魏营,司马懿下令坚壁防守不准出战。王琳退兵时,司马懿又对众将领说:“现在费祎占据着险要地形进行防守,我军向前也不能文战,进攻又不能速战速决,应该回军,以便再做图谋。”于是曹爽等率兵后撤,费祎果然领兵急速驰向三岭,抢占险要地形。曹爽等悄悄地率军队越过了险地,才得以退回。
【提示】
本篇以《退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采取退却方式以免遭敌打击的问题。它认为,在敌众我寡、地形不利,且难以力争胜的条件下,应当迅速退却,不与敌人决战。这样,就可以保全自己实力不受损失。本篇《退战》与前篇《进战》,是从相反相成的两个侧面,阐明了采取进攻和退却两种不同作战方式的主要依据条件,力戒战争
指导者既要善于“见可则进”,又要善于“知难而退”。敌情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作战方式亦应不同。两篇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这里已经包含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作战指导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
三国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魏将曹爽“发卒十余万人”(见《资治通鉴·魏纪六》),自骆谷口进入蜀地汉中。当时蜀在汉中的兵力不满三万,从双方兵力对比情况看,魏军是蜀军的三倍多,但最后结局却是以魏军败退而告终。究其原因则在于魏军作战指导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大将军曹爽单纯凭借其兵力上的优势,既忽视了长途跋涉的劳困和地形条件对己不利的因素,且又不听司马懿劝阻(据《三国志·魏书·曹爽传》载称:“宣王止之不能止”,下同),一意孤行,结果造成其“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的困难局面。最后他不得不采纳司马昭的建议而引军撤退。蜀将费祎乘机挥军疾趋三岭凭险截击,曹爽率部“争险苦战,仅乃得过,失亡甚众,关中为之虚耗。”(见《资治通鉴·魏纪六》)
【《百战奇略》卷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