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损失,自然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不具权威性。“三
仙姑”忌讳“米烂了”,其在进行降神仪式时仍能关注自 家锅里的米是否烂了,仪式本应具有的神秘性自然消 解。两位“神仙”都给人留下笑柄。典雅厚宜的回忆故文—读庄因《母亲的手》—
小说第二节《三仙姑的来历》中,作者以戏谑的语
言描绘了“三仙姑”的外貌:“,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
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 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
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
g万元洪庄因的《母亲的手》,是一篇典雅厚重、诗意盎然的 散文。粪蛋上下上了霜”,巫者的神圣性荡然无存。二、 从思想、道德层面塑造其陈腐、堕落之所以“典”,是因为文章以典入文,把历史、故事、
前人诗文、书画作品等巧妙地融合到作品中,以简洁的
小说通过对“二诸葛”的描绘表现其思想层面的陈
腐。“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
文字含蓄婉转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传播丰富的文
化信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文章首谈
黄道黑道。”儿子小二黑被恶势力捆绑到区里,自己束
手无策,只是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很早为小二黑收养 童养媳。反对小二黑与小芹的婚事的理由是因二人命 相不对。处处体现出其思想意识的落后,与当时解放区
新思想的发展格格不入。“三仙姑”更是体现出道德层面的堕落。“三仙姑”
梦境。但梦境非常抽象,不好直接叙述或描写。于是,作
者巧妙地引用许多美术作品的意境来形容自己的梦 境,既让读者茹一次文化盛宴,获得精神养料,又激发
读者去了解这些美术作品和领会蕴含在画作中的意 境。这些美术作品包括倪云林、黄子久、赵孟頫、夏仲
下神成为巫者的目的是为了补偿自己不如意的婚姻状 态,甚至年老以后还要依靠女儿小芹把一群青年团结
昭、唐寅、董源、巨然等人的画作。读者只要了解了倪云
林的苍凉古朴、静穆萧疏,黄子久的简淡深厚、雄秀苍
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扭曲变态的心理。更为过分的是 她对女儿小芹的婚事的破坏,是为了自己能与小二黑
茫,赵孟頫的质朴自然、文釆风流,就会知道作者异乡
所做之梦的梦境了。同时,作者在行文中直引李白暗引
交往。小说中写道“小二黑这个孩子,在三仙姑看来好 像鲜果,可惜多一个小芹,就没了自己的份儿”,因此不 惜将女儿许给一个退职的军官吴先生做填房,并以神
的名义说女儿与吴先生是“前世姻缘由天定,不顺天意
王勃、孟郊、刘邦、岳飞、李煜等诗人的诗句,既让读者 倍感亲切有似曾相识之感,又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强 烈的共鸣。如文章提到母亲常吹的曲子有《刺虎》《林冲
夜奔》《游园惊梦》和《春江花月夜》等。这些经典曲目表
活不成”。作为母亲竟然为了自己的欲望而破坏女儿的
现了母亲较高的文化层次和艺术修养,丰富了母亲的
人物形象。婚姻,其道德上的堕落可谓到了极致。三、 结局寓示巫现文化的发展方向本文用典不仅多,而且巧,含蓄而不露痕迹,流畅
小说中,两个人物的命运结局高度一致。“二诸葛”受到了区长的教育,请区长“恩典恩典”
贯通,如同己出。例如“梦里不知身是客”本是唐五代李
煜的亡国之叹,作者则巧妙地化用为客居之思。又如
的事情全被决绝,童养媳收养成了女儿,儿子获得了自
由恋爱结婚的权利,回家之后自己的亲人也不再相信
“大风起兮” 一句出自汉高祖刘邦曾咏唱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 方!”这句话本来气场强大,但作者却取其本意,让读者
感到熟悉的同时,又感到陌生,从而避免了套板反应。他的阴阳八卦,自己也不在别人面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先是受到区长的询问吓得不敢答话,接
着又遭到了众人的围观和嘲讽,禁不住一道道热汗在
之所以“雅”,是因为本文的语言纯正优美。例如文
脸上流。又被人揭穿老底,“恨不得一头碰死”。最终答 应为女儿退掉包办婚姻,允许女儿与小二黑自由恋爱。
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了一杯 奉给她。”文章用“沏”而不用“泡”,体现了作家对雅正
的艺术追求;一个“奉”字写出作者对母亲的敬重。又如
回去之后,“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
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
也悄悄拆去”。可以说,赵树理以胜利者的姿态,以轻松戏谑的笔
“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 饰”中的“蔻丹”。“蔻丹”就是“蔻丹甲”,俗名“千层红”,
又叫指甲草或指甲花。但作者在这里并不使用俗名,而 是使用了“蔻丹”一词,从而提升了文章的文化档次。调,在作品中对两位“神仙”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并深刻
揭示出以“二诸葛”和“三仙姑”为代表的巫观及巫现文 化,在强大而进步的解放区新政权面前不堪一击的面 貌,寓示着巫观及巫观文化的发展命运。之所以“厚”,是作者写出了母亲在“国有难,民遭
劫”历史大背景下的慈悲心肠、憨厚品格。那一年,当作
者因为贪吃,多盛了半碗饭,但又吃不下,受到母亲的
★作者通联: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学。责罚。母亲是这样说的:“为什么明明知道吃不下还去・74・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盛?有得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
||桑母亲是这样做的:“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
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母亲说的体现了母亲的
慈悲心肠;做的,体现了对孩子爱之深和责之切。正如
浅祈“打工文学”中的人文椿怀叵]党月玲“打工”是广东方言,“打工文学”是指反映“打工”
这一社会群体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报告 文学、散文、剧作等各类文学体裁。广义上讲,“打工文 学”既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包括一些作家创
文章所说,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训,
使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对子 女的情与爱,可向上彰鉴千秋日月。作者笔下的母亲形 象因为具有普遍性,从而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之所以“重”,是因为作者在不经意之间,就写出了
民族深重的苦难。文中说到: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在“七
七”炮火的洗礼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
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它是时代发展和社会
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何苦难了。“七七”炮火激
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打工文学”真实地记录了底层打 工者的打工生活。一、“打工文学”的由来发了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生灵涂炭,饿殍满
地。母亲也失去了有佣人的生活,但她并没有怨天尤
人,而是接过生活的重担,奋力前行。母亲在冬天洗衣
“打工文学”真实反映打工者的生存状态和对世俗 的欲望以及对底层生活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 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 展,催生了“打工潮”。大量农村青年为了实现自身价 值,带着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摆脱贫困生活的强
烈愿望,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形成了“打工族”这一特殊
服,手冻得通红;在冬夜缝补衣服鞋袜,制作新鞋q在这
样的艰难生活中,母亲不仅不气馁,有时会高兴地吹奏 一曲,体现了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强烈进取精神。作者把人物性格的 改变与时代的命运结合起来,显得特别真实、特别能感
染人。庄因是一位台湾作家。他直接引用和化用古典诗 词,借鉴诗词的节奏,通过一些事件和情景,构成意象,
并通过意象的叠加构成意境。作家追求情与景、意与象
群体。为了生存,他们选择放弃祖辈流传下来沿袭多年
的谋生方式,从偏僻落后的乡村走向陌生的城市,开启
了漂泊与打工的生涯,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劳作的间隙和空闲之余,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 以自己的打工生活为题材谱写出反映底层真实生活的
文学作品,作品涉及有关农民工对自身的出身、生存、
的交融,使得本文富有中国古典文学特色的意境美。如
文章多用两字名词,转换成诗歌中的意象,又对这些意 象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构成一种意境。如母亲“背了落
生活、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困惑与思考。日、古道、竹里人家、炊烟、远山和大江,仰望与原野同
生存的艰辛和现实的重压让打工者明白,城市于 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传说,虽然迫切希望能
样辽阔的天际”就形成了苍凉空阔渺远的意境;又如,
“试想,你在梦乡方与旧人握手、把酒、高歌、欢言、争
够融入城市,却每每处于无门可入的尴尬境地。作为一
辩、漫步过”一句,营造了一个与故人把酒言欢、争论道
理的亲热热闹场面。这些句子与马东篱的“枯藤老树昏
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城市漂泊,虽不属于乡村,但也
不属于城市,终日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之中。带着
心灵的伤痛、带着对城市生活的迫切向往、带着被现实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的意象多用两字名词颇有相似之处,或者说庄因
排斥的痛苦挣扎,在城乡文明的冲撞下,他们提笔抒写
正是从马东篱这里吸取了精神养料和创作灵感,使得
本文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同时,作者以母亲的手为线
自己的打工生活以及被城市所排斥的边缘生存状态,
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打工群体 中的一批文学爱好者开始走上文坛。随着反映打工生 活的文学作品的大量问世,“打工文学”逐渐蔓延。“打
索,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为背景,叙述了中国的 文化传统和“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塑造了生活于这个
背景下和这个传统下坚韧的母亲形象和以母亲为代表
的中国妇女群像。这个群像,具有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同
工文学”的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关
注点和切入点,其作品往往反映的是自身从农村走向
时,由一人到群体,本文的格局从而变得十分宏大。正是因为作者把历史典故和名家诗画加以整合,
城市的漂泊经历,展示他们在城乡夹缝中艰难生存和 坚强生活的境遇,以及他们渴望融入自己打工的城市、
得到城市认可的强烈愿望,给当代中国文学注入了新
随心所欲地贯穿在文章当中,使得文章具有诗歌的意
境,显现出典雅厚重、诗意盎然的行文特点。的活力和生命力。打工者在承受现实严重错位的同时,还要承受生 存的艰辛、居住环境的拥挤嘈杂、待遇的不公、外界的 隔阂、心理的迷惘以及不被城市认可的不安全感等,所
★作者通联:湖北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有这些构成了他们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让他们・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