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正确的表示方法--------周期、族
例1:Cl在周期表中位置 (族必须用罗马数字表示);
2、根据原子序数推位置:先根据每周期所含元素种类(2、8、8、18、18、32、32)推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再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出元素的位置。
例2:某元素R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2.8 g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完全反应,可得到6g化合物R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3周期 ⅣA族 B.第2周期 ⅣA族 C.第3周期 ⅥA族 D.第2周期 ⅥA族
3、同主族元素相邻原子序数的差值规律:同主族上下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分别相差2、8、8、18、18、32、
32(短周期相差8)
例3、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 )
A.C,Al,P B.N,Si,S C.O,P,Cl D.F,S,Ar
4、族数与纵行之间的关系:共18纵行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Ⅷ族) 5、熟悉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常见的化合物(穷举法)
如:知周期元素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2,则A、B两元素核电荷数之差可能为: 。 二、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比较 1、金属性的判断方法
(1)与水或酸反应转换氢的难易 (2)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3)置换反应
(4)阳离子的氧化性 2、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
(1)与氢气化合的难易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3)置换反应
(4)阴离子的氧化性 例4、(1)设计实验比较Na、Mg、Al的金属性强弱: (2)设计实验比较S、Cl非金属性的强弱: (2)设计实验比较Br、Cl非金属性的强弱: 三、核素
1、构成元素粒子间的数量关系(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以及阴阳离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之间、物质质量的计算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n+n+
例5、R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R核外电子数为X,则WgR离子所含中子为 ( )
2、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与同素异形体概念辨析
核素、同位素指原子而同素异形体则指单质 3、四种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同位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C的质量×
12
1 1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需要用丰度(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百分含量)来计算 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4
A. CO2的摩尔质量为46g 12
B. C与C60互为同位素
C. 放射性核素碘-131(13153I)是碘的一种同位素,则I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D. 2.0g D2O中含有6.02×10个中子 四、元素周期律
1、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原子结构的推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2、微粒半径的比较
(1)原子的原子半径:根据元素周期律来比较(同周期半径减小,同主族半径增大)。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3)质子数相同: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3、主要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1)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8。 (2)最高正价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例7、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 A、R一定是第3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4、“位-构-性”
3++2--
例8、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bX、cY、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2--
B.离子半径:Y>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OH (3)用电子式表示A2C的形成过程 。 (4)D2C2的电子式为 。 (5)A、B、C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构成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两两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写出其中1个) 。 (6)在一定条件下,A、C的单质和A、C、D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构成电池,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 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例10、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2 3 4 IA ① ② IIA ③ ④ IIIA ⑤ IVA ⑥ VA VIA ⑦ VIIA ⑧ ⑨ ⑩ 0 ⑾ 16 23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 ,(填元素符号,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金属性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①③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 (填化学式)。 (3)、⑧⑨⑩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这三种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 (填化学式)。 (4)、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该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在两种盐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向该元素和⑨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液中,缓缓滴加NaOH至过量,现象为 (5)比较⑨⑩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填操作、现象、结论,试剂自选): 例11、元素周期表中第116号元素已由俄罗斯科学家找到。假设第1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R的非金属性比S强 ②R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 ③R是过渡金属元素 ④R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⑤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⑥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七周期第ⅥA族 -- 5、10e、18e -常见的10e微粒有: 。 -常见的18e微粒有: 。 五、化学键 1、正确判断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 (1)离子键:一般是金属与非金属之间(AlCl3除外) (2)共价键:一般是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AlCl3除外) (3)非极性键:相同元素非金属之间 (4)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原子之间 2、正确判断化合物类型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3、正确判断物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所破坏的微粒间的作用 (1)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需要破坏离子键 (2)共价物质熔化只破坏分子间的作用力或氢键(特例:Si、SiO2、SiC、金刚石、石墨等原子型物质则需要破坏共价键) (3)共价物质溶于水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则破坏化学键(Cl2、NH3、CO2等),若不与水发生化学化学反应则只破坏分子间的作用力(N2等)。 例12、①HF ②CO2 ③H2O ④H2 ⑤NaOH ⑥He ⑦NaF ⑧CH4 ⑨MgCl2 ⑩Na2O2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 (2)只含共价键的氧化物是: 。 (3)既含共价又含离子键的是: 。 (4)分子间存在氢键的是: 。 (5)溶于水只破坏离子键的是: 。 (6)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7)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4、8e-结构 法一:写出电子式比较 法二:外层电子数+ 化合价 =8则为8e-否则不为8e-(仅适用于共价化合物) 例13、下列物质中的所有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结构的是 ( ) A.LiCl B.BF3 C.CCl4 D.PCl5 第二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复习提纲 一.能量总述: 1、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且反应中能量守恒, 2、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 。 (1)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则化学反应为吸收能量; (2)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则化学反应为放出能量; 3、断键—— ; 成键—— (键能与物质的能量相反) 二.化学能与热能(关键熟记哪些类型的反应吸热或放热) 1.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主要以热能表现出来即 或者 。 2.常见的放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 注意: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某些常见的热效应:放热:① 浓硫酸溶于水②NaOH溶于水③CaO溶于水,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常见的吸热:铵盐溶于水 注意:反应条件与热量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既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例2: 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 铝与稀盐酸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例3: 在H2燃烧的反应中,破坏1mol H2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 O2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 H2O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Q2>Q3 B.2Q1+Q2>2Q3 C.Q1+Q2<Q3 D.2Q1+Q2<2Q3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1、 原子是由 构成的。 2、 核电荷数=核内 =核外 =原子 3、 质量数= + 4、 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由 到 ,由离核近到离核远依次填充,每层最多容纳电子 个(n为电子层数)。 5、 原子核外最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次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 排 个电子。各层最多能排的电子数为(用n表示电子层数) 个, 6、 元素周期律是指: 7、 而门捷列夫当年提出的元素周期律是: 8、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 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9、 要合成新农药要到周期表的 区域研究该区域的元素化合物; 要寻找新型半导体材料要到周期表的 附近去找; 要合成新型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要到周期表的 区找。 10、周期数= 11、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O、F除外) 12、主族元素的负价= = 。(O、F除外) 13、偶数主族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一定是 数,其化合价一般也为 数;奇数主族元素的原 子序数一定是 数,其化合价一般也是 数。 1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依 次 ,失电子能力依次 ,得电子能力依次 ,元素的金属性依次 ,非金属性依次 ,单质的还原性依次 ,氧化性依次 ,金属单质与水和酸反应依次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依次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 ,碱性依次 ,非金属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 ,其水溶液的酸性依次 。 15、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原子半径依 次 ,失电子能力依次 ,得电子能力依次 ,元素的金属性依次 ,非金属性依次 ,单质的还原性依次 ,氧化性依次 ,金属单质与水和酸反应依次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依次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 ,碱性依次 。 16、长式元素周期表目前共有七个周期,分为短周期(第 周期)、 长周期(第 周期)和 周期(第 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分为 个主族, 个副族, 个零族和 个 族。 17、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元素种类数分别为: 。 18、过渡元素包括 ,它们都是 元素。镧系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第 周期第 族,有 种;锕系元素位于第 周期, 族, 共有 种。 19、第1到20号元素的名称及符号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0、ⅠA元素符号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21、ⅡA元素符号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 22、ⅢA元素符号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3、 ⅣA元素符号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4、ⅤA元素符号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25、ⅥA元素符号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26、ⅦA元素符号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7、0族元素符号、名称及原子序数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 ___ 28、核素指 ,同位素 指 。同位素属于 元素的 原子。氢元素的三种核素是 。 29、具有氦原子结构的粒子有 ,具有氖原子结构的粒子有 , 具有氩原子结构的粒子有 。 30、化学键是指 。 31、离子键是指 32、共价键是指 33、 写出下列物质或微粒的电子式: 氯化镁 氧化钠 氢氧化钠 过氧化钠 氯化铵 氢气 氯气 氨气 氮气 水 二氧化碳 过氧化氢 甲烷 甲基 乙炔 次氯酸 四氯化碳 三硫化二铝 乙烯 34、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形成过程 35、用电子式表示溴化钙形成过程 36、用电子式表示氮化镁形成过程 37、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形成过程 38、用电子式表示硫化氢形成过程 39、用电子式表示氨气的形成过程 40、极性键: 。如: 41、非极性键: 。如: 42、两个原子间形成的键的键长越 ,则键能越 ,分子越 。 43、两个氢原子之间,通过形成H-H键而形成H2分子时,需要 能量。 44、分子间作用力又叫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仅仅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与形成分子的键能无关。在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这四类晶体中,晶体熔化时,唯一不破坏化学键的是 晶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1、 质子、中子、电子三者在数量、质量和电性上的相互关系 (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种类和原子的质量;(3)中子数决定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4)核外电子数(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5)质子数和电子数决定粒子带电量。 A2、 原子组成符号:ZX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中子数N=A-Z 3、 几种量的关系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4)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5)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族序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6)电子层数=元素所在周期数 (7)|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 (只对非金属,金属无负化合价); (8)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质量 ; 1一个12C质量12(9)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数 (10)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内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核素原子个数百分数乘积的和;Ar=M1×a%+M2×b%+M3×c%+„„ (11)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内各核素的质量数与该核素原子个数百分数乘积的和。Ar≈A1×a%+A2×b%+A3×c%+„„ 4、 电子运动的描述方法——电子云 电子云是指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多少的一种模型。 5、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2)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最多2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 6、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7、 区别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注意]由同位素组成的物质物理性质不同,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实质 ⑪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⑫元素周期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二是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三是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由上向下排列在同一纵行;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左向右排列在同一横行。即: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周期:由电子层数决定,7个横行为7个周期。短周期指1、2、3三个周期;长周期有4、5、6三个周期;第7周期未排满,称作不完全周期。“七个周期分长短,三短三长一不全”;各周期中所有的元素分别为2、8、8、18、18、32、32(如果填满的话)种。 (二)族:18个纵行,共16个族:7个主族(加后缀A)、7个副族(加后缀B)、1个零族,1个第Ⅷ族。主族有第1、2、13、14、15、16、17纵行,依次为IA、ⅡA、ⅢA、ⅣA、VA、ⅥA、ⅦA;副族有第3、4、5、6、7、11、12纵行,依次称为ⅢB、ⅣB、VB、ⅥB、ⅦB、IB、ⅡB;第18纵行为零族;第8、9、10三纵行为第Ⅷ族。“十八纵行十六族,一零一Ⅷ七主副”。 [注意](1)副族元素和第Ⅷ族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 (2)镧系元素位于第6周期第ⅢB族,共15种,锕系元素位于第7周期第ⅢB族,共15 种。 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2)微粒半 径的大小比较: a.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 b.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阴或阳离子半径,均随电子层数的递增逐渐增大; c.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d.同电子层结构排布的各种微粒,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阴前阳下,径小序大”。 e.同周期的离子,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 (3)化合价规律: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最低负价=8-最外层电子数=8-主族数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4)元素周期表中的奇偶性规律:偶数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是偶数,常见化合价一般为偶数。奇数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是奇数,常见化合价一般为奇数。 4、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⑪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元素的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剧烈,则金属性越强; ②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则金属性越强; ③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⑫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时,条件越低,则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②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③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或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非金属性越强。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物质内存在的作用力 物质内存在的作用力包括: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 化学键:分子内或晶体中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能量大。 2. 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瓦耳斯力。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小。 3. 氢键:分子中与氢原子相结合的氟、氧、氮原子,和相邻分子中氟、氧、氮相结合的氢原子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能量介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之间。 键型 概念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特点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通过得失电子形成 相同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配对成键 存在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一种强烈作用 非金属单质、某些化合物 二、常见物质的电子式书写: 写电子式时注意:(1)对于化合物,应先分析它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然后按不同的要求来写:如果是离子化合物,则阴离子用中括号(如果阳离子是原子团也应用中括号),标明所带电荷;若是共价化合物,则没有中括号,也没有电荷,而是共用电子对。(2)书写时不仅电子数不能多或少, 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配对成键 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 金属键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金属 金属单质或合金 还要注意书写的对称性。(3)别忘了各原子上那些未用于成键的电子对。(4)用电子表示物质形成过程时,箭头前面是对应原子的电子式,箭头后面是对应物质的电子式。(5)对于一些陌生物质的电子式,应先分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成键的方式和成键数,再按要求去写(分析Cl2O、HCN、NCl3、N2H4、FeS2、CaC2、COS、PCl3等的电子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