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2023-03-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文件归类技术标准平台文件 文件编号 WHCR- PM-E -002 V2.1 编制部门 工程管理部 编制日期 2011/3/9 文件名称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版本/修订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签 发

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开始实施

文件归类 技术标准平台文件 文件编号 WHCR- PM-E -002 V2.1 编制部门 工程管理部 编制日期 2011/3/9 文件名称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版本/修订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1编制目的

加强项目现场施工管理,推行项目施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成为设计参考、合同附件及施工指导书,从而能够避免出现系统性的偏差,同时也保证公司各项目的防水质量能够得到控制和提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华润置地(武汉)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建的所有项目,其现场防水施工及管理适用本管理标准;

3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本标准为现场施工必须执行的文本(与设计或其它文件有冲突时,按本文件执行),投标人投标时必须认真考虑,竣工结算时一律不再增加任何费用。防水工程实行“样板引路”管理,大面积防水施工之前,应先做样板,并经联合验收合格后,有监理、发包人签字的书面验收合格文件。

验收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必须有监理部和发包人工程师签字认可的验收合格文件,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支付工程款,也不进入工程结算; 3.1 技术措施原则:

工艺要求:过于复杂的工艺往往在实际操作时难以实现,不合理的工艺则导

致防水失败,所以在工艺上要严格按本标准施工。

排水原则:防水工艺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排水。如果在防水体系中存在积水情况,则非常容易产生渗漏。强化结构构件和围护构件的自防水功能:混凝土墙、柱、板、墙体砌筑、抹灰层、塞缝等必须具备自防水的功能。如果不能做到自防水,则防水体系始终存在隐患。所以对工艺进行设计时,应特别强调对构件自防水相关的节点要求。

基层清理:基层必须清理干净,要严格验收制度,包括二次结构防水构件及补洞时的清理及防水涂料施工前的清理。 3.2 管理措施原则:

材料控制:所有进场的防水材料必须确保发包人指定的品牌产品,进场抽检

合格后才能使用。

强化交底:通过强化交底制度让具体操作的人员提高施工质量意识,并加强

过程的监控。承包人必须在施工前作施工交底工作。

成品保护:防水层施工完后应避免随意开凿等对防水层的破坏,在后续各道

工序施工时,应加强成品保护措施,原则上封闭施工。

施工部位:所有防水层必须按发包人的技术要求,必须做在结构层表面。 节点处理:所有节点必须按要求做防水加强层。

验收管理:所有工序验收必须有监理部和发包人工程师签字认可的验收合格

文件,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支付工程款,也不进入结算;

4.重点部位施工工艺及构造节点做法标准 4.1 地下室与基础部位

4.1.1 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转角处防水构造 4.1.1.1 做法说明

采用砖墙+抹灰作为底板端部模板,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将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粘贴在砖模上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注意对防水层的保护。底板未做防水时,底板外侧砌砖胎模(部分因现场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模板),拆除模板后,底板防水层沿外墙至止水钢板上部即可,注意防水附加层粘贴面保持干净不受污染。侧外墙以上全部为结构层表面防水施工,使用材料为1.7mm厚聚氨酯涂膜和2mm厚自粘式防水卷材。

4.1.1.2 构造做法

1)砖模 为确保底板外侧周边防水层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底板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底板外侧砌筑厚度不小于 240mm 的砖墙,砖墙内部抹灰,外部回填夯实以防止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变形爆模。砖模定位应预留出抹灰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厚度。 砖模须高出底板面 150mm 以上;

2)底板防水附加层 在底板垫层与砖模阴角处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水平外伸及上翻各不小于250mm。底板较薄时,卷材防水附加层可延伸到底板上角不小于 250mm 并预留。防水附加层牢固地粘贴在砖模上,并临时在砖模上部收口。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

3)底板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3mm 厚的自粘式防水卷材。底板侧面防水层应牢固地粘贴在砖模或防水附加层上,并在砖模上部临时收口。卷材在砖模顶面留出足够长度至止水钢板上部;

4)底板侧面防水保护层 在防水层上抹厚度不小于 20mm 的 1:2 水泥砂浆保护层,上部与底板顶部平齐;

5)底板混凝土 浇筑底板混凝土,上部一次压光抹平。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须注意防水层不被破坏;

6)底板上部阳角防水附加层 底板及墙体混凝土干燥后方可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防水附加层前须清理干净底板及外墙的污染物,并修补好缺陷。侧墙上先在钢筋混凝土面上做1.7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分遍成活,每遍厚度须控制在0.7厚以内;卷材防水施工时,先将砖模上的防水层临时保护拆除,再将预留的卷材自粘面牢固地粘贴在侧墙上面,聚氨酯与卷材防水层搭接部位要求在止水钢板上部,且搭接宽度不少于250mm;

9)防水保护层 底板外伸部分防水层,采用 20mm 厚 C20 细石混凝土保护。

4.1.1.3 节点图:

3、2厚单面自粘防水卷材2、大于1.7厚聚氨酯防水涂膜1、钢筋砼结构层3厚自粘卷材防水加强层砖胎模迎水面20厚C20细石砼层20厚砂浆找平层100厚C15砼垫层

4.1.2 地下室外墙、顶板及其交接转角处防水构造

4.1.2.1 做法说明

本防水做法,全部为结构层表面防水施工,使用材料为1.7mm厚聚氨酯涂膜和2mm厚自粘式防水卷材。 4.1.2.2 构造做法

1)基层处理:外墙及顶板防水层施工前须使用砼将基层修补平整、不得有钢筋头等杂物,结构层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尘土或砂浆等基层处理完成后报验,验收合格后,满刷冷底子油一道,操作顺序由下向上施工,报验收合格后开始防水层施工;

2)外墙1.7mm厚聚氨酯涂膜分必须三遍施工成活,分遍成活的每遍厚度须控制在0.7厚以内;操作顺序:从下向上施工,第一遍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报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第二遍防水层施工,不得有汽孔、汽眼、流脱和漏涂等现象;第二遍防水施工完成后报验合格后开始第三遍工序;

3)顶板1.7mm厚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同样必须三遍施工成活,第一遍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报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第二遍防水层施工,不得有汽孔、汽眼、流脱和漏涂等现象;第二遍防水施工完成后报验合格后开始第三遍工序;

4)完成厚聚氨酯涂膜施工后之后,先施工外墙粘贴2mm厚自粘式防水卷材至顶板上部250mm;后用在顶板粘贴2mm厚自粘式防水卷材至外墙阳角以下250mm;

防水保护层:外墙为砂浆+砖砌体墙保护层,顶板为砂浆层保护外加顶面构造层施工。 4.1.2.3 节点图:

迎水面地下室顶板6、回填土5、设计构造层4、20厚砂浆保护层3、2厚单面自粘防水卷材层2、大于1.7厚聚氨酯防水涂膜1、钢筋砼结构层6、回填土5、120厚砌体保护墙4、20厚砂浆保护层3、2厚单面自粘防水卷材层2、大于1.7厚聚氨酯防水涂膜1、钢筋砼结构层迎水面

4.1.2.4 节点图:

6、回填土5、120厚砌体保护墙4、20厚砂浆保护层3、2厚单面自粘防水卷材层2、大于1.7厚聚氨酯防水涂膜1、钢筋砼结构层迎水面

4.1.3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构造 4.1.3.1 做法说明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埋管防水 做法。主管须加焊止水环。穿墙管应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预埋在墙体混凝土内,止水环须放在墙的中间.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 250mm。相邻穿墙管间的间距应大于 300 mm。 4.1.3.2 构造做法

1)穿墙管安装固定穿墙管两端出墙长度根据管道安装方式确定,在穿墙管中部双面焊 2mm 厚 100mm 宽止 水环。在模板上准确确定预留穿墙管位置并在模板上开洞,外墙合模前将穿墙管插入模板孔 洞中并固定牢固,合模后密封穿墙管与模板间的缝隙;

2)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穿墙管道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特别是穿墙管的下口部位不要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3)拆模及基层清理 拆除墙体模板时应注意不要损坏穿墙管,拆模后将墙体表面清理干净;

4)打密封胶在墙体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在穿墙管周边与墙相交处打密封胶; 5)防水附加层在迎水面一侧,沿穿墙管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防水附加层沿穿墙管及外墙周边宽度均为250mm;

6)节点防水附加层做法:在迎水面施工不小于 2mm 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外加胎体布一道,分遍成活:按一布三油工艺施工,侧面做宽250mm,本做法属防水节点加强施工,必须在任何防水层施工之前完成本节点的施工; 2.1.3.3节点图:

4.2 主体部位

本防水做法,全部为结构层表面防水施工,使用材料为:卫生间1.7mm厚聚氨酯涂膜,厨房、阳台1.2厚JS防水涂膜。 4.2.1 厨房、卫生间、阳台及空调板处防水构造 4.2.1.1 做法说明

防水层施工前必须进行结构试水,确定结构自防水不漏时再进行防水层的施工,如出现渗漏水处应在防水施工时采取加强措施。 4.2.1.2 构造做法

1)防水层施工前必须进行防水节点加强层施工,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节点部位说明:穿楼板管根部、预埋管根部、烟道与楼板连接部位等;

2)防水层施工时,基层面应干燥,同时必须将基层浮灰、杂物清理干净; 3)施工时应分层涂刷,确保按设计要求的防水层厚度和上翻高度,注意施工工艺间隔时间,保证防水施工质量; 4.2.1.3 节点图:

4.2.1.4 节点图:

穿楼板管线3、大于1.7厚聚氨酯防水涂膜2、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加玻纤布1、砼结构或管基层用高一级标号微彭胀砼分两次浇筑密实用聚氨酯油膏嵌填密实说明:卫生间管根加强及防水层反高200mm,厨房及阳台部位反高50mm;

4.3 屋面施工阶段

本防水做法,全部为结构层表面防水施工,使用材料为1.5mm厚聚氨酯涂膜和2mm厚自粘式防水卷材。

4.3.1 上人屋面防水构造 4.3.1.1 做法说明

屋面应优先采用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的倒置式体系,本体系可保护防水层、延长防水层 使用寿命。保温层应选用憎水性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XPS 板)。屋面坡度应优先采用结构起坡。当室内顶棚有装饰可以掩盖楼板不平时,应优先采用同 一板厚结构起坡,否则,则下平上起坡。实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结构起

坡时,可用找坡层起 坡,屋面坡度应不小于 2%。。 4.3.1.2构造做法

2)结构修补:完成各种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

3)清理屋面结构层表面的砂浆块、钢筋头、凸块、用砼修补不平整或凹陷部位、阴阳角不平直等,最好用吸尘机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

4)防水附加层施工

防水层附加层施工采用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外加玻纤布一道,按一布三油的工艺施工。分别是:女儿墙根部、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部位做防水附加层处理。防水附加层施工完成后报验,合格后分三遍施工1.5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防水层,女儿墙部位上翻高度为比屋面完成面高出 250 mm;涂膜层验收合格后,进行2厚自粘式防水卷材施工,施工时必须压实,不得出现任何空铺现象,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施工;

5)闭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将落水口临时封堵,进行48小时闭水试验,屋面最低处蓄水深度30~50mm。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 4.3.1.3 节点图:

8~10厚地砖铺平拍实,缝宽5~8,1:1水泥砂浆填缝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40厚C20内配双向φ6@200细石混凝土面层30厚(最薄处)泡沫混凝土(容重600kg/m3)找2%坡50厚挤塑泡沫板,XY409地板胶粘剂点粘保温层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满铺0.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2厚单面自粘聚氨酯改性防水卷材1.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一道屋面钢筋混凝土楼板上人屋面防渗漏做法

4.3.2 女儿墙及出屋面反坎防水构造 4.3.2.1 做法说明

当女儿墙高度小于等于 1200mm 时,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厚不小

于 120mm, 配筋由设计确定。女儿墙高度大于 1200mm 时,结构形式按设计图施工,也可为砌体墙,但出屋面混凝 土墙高度必须高于防水层收口凹槽 100mm 以上,防水节点做法参照本图执行。女儿墙下部混凝土反坎高度为 300mm,反坎应与屋面混凝土一次浇筑。 女儿墙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女儿墙压顶的外侧应高于内侧,坡度应大于6%。 4.3.2.2构造做法

1)女儿墙混凝土浇筑 女儿墙下部 300mm 高反坎应尽量与屋面混凝土一次浇成;如若施工有困难则必须保证女儿墙浇筑前把基层凿毛并充分浇水湿润。应保证女儿墙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浇筑时须预留防水层收口凹槽(深 30mm、宽 50mm,其高度应高于屋面饰面完成面 300mm 以上;

2)女儿墙基层修整 防水层附加层和防水层施工前应对女儿墙表面进行清理、修整,以便防水施工;

3)防水附加层 女儿墙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须增加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屋面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 250mm;

4)防水层 防水层须在防水附加层干燥且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材料及做法同屋面,防水层须上反收在女儿墙预留的收口凹槽内;

5)闭水试验 与屋面同时进行闭水试验;

6)刚性保护层及饰面层 按屋面做法施工刚性混凝土保护层和饰面层,刚性保护层和层饰面层与女儿墙间留20mm宽伸缩缝并用密封胶封严;

7)凹槽密封胶 防水层在30×50mm凹槽内收口固定,凹槽内须填满密封胶; 8)抹灰保护层 在女儿墙防水层外抹30mm厚1:2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从屋面开始到凹槽50mm以上。 4.3.2.3节点图:

4.3.3 出屋面烟道防水构造 4.3.3.1 做法说明

出屋面烟风道道壁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并与主体混凝土同时浇筑,壁厚不小于100mm,内配φ6@100 双向钢筋网片。 4.3.3.2构造做法

1)烟风道 道壁混凝土浇筑应与屋面混凝土一次浇成,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浇筑时须预留防水层收口凹槽(深 30mm、宽 50mm)。其高度应高于屋面饰面完成面 300mm 以上;

2)找平层及圆角 屋面找平时须将烟风道道壁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角;

3)道壁基层修整 防水层附加层和防水层施工前应对道壁进行清理、修整,以便防水施工;

4)防水附加层 烟风道道壁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屋面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 不小于 250mm;

5)防水层 须在防水附加层干燥且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材料及做法同屋面,防水层须上反收在烟风道道壁预留的收口凹槽内;

6)闭水试验 与屋面同时进行闭水试验;

7)屋面保温层和饰面层 屋面保温层和饰面层施工;

8)凹槽密封胶 防水层在30×50mm凹槽内收口固定,凹槽内须填满密封胶; 9)抹灰保护层 在烟风道道壁防水层外抹30mm厚 1:2 水泥砂浆,水泥砂

浆从屋面开始到凹槽 50mm 以上。 4.3.2.3节点图:

4.3.4 出屋面管道根部防渗漏构造 4.3.4.1 做法说明

本做法为出屋面的管道(如排水、通气管)防渗漏做法。出屋面管道须在屋面板浇筑混凝土时预先埋入带止水翼的套管,并保证管周混凝土密实。套管应高出屋面 300mm 以上、内径至少应比管道外径大 30mm。 4.3.4.2构造做法

1)套管清理 把套管上粘附的灰尘、砂粒、油污、清理干净; 2)管道安装时应注意管道居套管中心,并临时固定;

3)塞缝用沥青麻丝塞严管道与套管间的缝隙,上面用密封胶封口; 4)找平层及圆角 屋面找平时须将套管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角;

5)管周防水附加层 做完找平层及圆角后,在套管周边 250 范围涂刷防水层,并沿套管根上返 250mm;

6)屋面防水层 上反到套管顶部处;

7)保温层 按照屋面保温层设计施工保温层;

8)刚性保护层及饰面层 按屋面做法施工刚性混凝土保护层和饰面层,刚性保护层和饰面层与套管间留20mm宽伸缩缝并用密封胶封严;

9)打密封胶 在防水材料的套管周收口处打密封胶封堵;

10)保护层 在套管周边采用20厚1:2水泥砂浆抹灰收口,表面收光。 或者

在管周浇筑混凝土墩,高度与套管平齐。 4.3.4.3 节点图:

4.3.5 等高及高低屋面变形缝防渗漏构造 4.3.5.1 做法说明

此做法适用于等高及高低屋面变形缝的处理,反坎与盖板间缝隙为50mm。 4.3.5.2构造做法

1)浇筑反坎 出屋面反坎的混凝土应尽量与结构板混凝土一起浇筑,避免留置施工缝。如若不能一次浇成,则在浇筑反坎前必须将下部混凝土凿毛并充分湿润。反坎厚度不得小于120mm,一侧钢筋锚入屋面板,并在上部靠屋面一侧预留与混凝土压顶的连接筋,连接筋根据计算确定,但不得小于ф6@150;

2)缝内基层清理 把缝内基层上粘附的灰尘、砂粒、油污等清理干净; 3)缝间填塞 屋面变形缝内的空隙,应先用塑料泡沫板作衬并固定好,再用沥青麻丝将缝隙塞紧,外面用密封胶封口,在密封胶和一侧反坎上铺塑料泡沫板作浇筑盖板的底模;

4)现浇盖板 现浇100厚C20混凝土盖板,盖板内配ф6@150双向钢筋; 5)找平层及圆角 反坎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角;

6)防水附加层 反坎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屋面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 250mm;

7)防水层 防水层须在防水附加层干燥且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材料及做法同屋面,防水层须上反用压条固定在反坎上;

8)闭水试验 与屋面同时进行闭水试验;

9)屋面保温层 按屋面设计要求施工保温层;

10)刚性保护层及饰面层 按屋面做法施工刚性混凝土保护层饰面层,刚性保护层和层饰面层与反坎间留20mm 宽伸缩缝并用密封胶封严;

11)打密封胶 在防水压条及固定钉周边打满密封胶;

12)抹灰保护层 在反坎防水层外抹 30 厚 1:2 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从屋面开始并与反坎顶部平齐;

13)封堵盖板 下部掏出盖板下部与反坎间的塑料泡沫板,用沥青麻丝填塞缝隙并用密封胶封面 4.3.5.3节点图:

4.3.6 屋面竖向落水斗防渗漏构造 4.3.6.1 做法说明

落水斗口必须低于屋面最低处。本做法为屋面直排式雨水漏斗排水方式,其防渗漏的做法如下所示。落水斗应尽量在浇筑屋面板时一次性浇在屋面板混凝土内;若预留洞口后安装,则必须保证细石混凝土封堵密实。本做法为先预留洞口后安装的施工方法,一次浇筑时参照本方法执行;

4.3.6.2 构造做法

1)预留洞口清理 把预留洞口上粘附的灰尘、砂粒、油污、清理干净,接缝处的浮浆可用钢丝刷刷除;

2)雨水斗安装 充分湿润预留洞口,雨水斗定位并用细石混凝土(掺加微膨

胀剂)密实封堵雨水斗与预留空洞间的空隙;

3)找平/找坡层 按设计要求找平或找坡;

4)防水附加层 落水斗与屋面相交处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须伸入落水斗内。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屋面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落水斗开始水平延伸不小于250mm,并须盖过封堵细石混凝土施工缝 200mm 以上;

5)防水层 按设计要求施工屋面防水层,防水层须伸入落水斗内; 6)灌缝用密封胶 封堵防水层与落水斗间的空隙; 7)保温层 按设计要求施工保温层;

8)刚性保护层及饰面层 按屋面做法施工刚性混凝土保护层和饰面层,刚性保护层与落水斗间留 20mm 宽伸缩缝并用密封胶封严;

9)落水斗盖(篦子)安装 安装固定落水斗盖(篦子)。 4.3.6.3节点图:

附件:《防水工程施工验收管理流程》

《防水工序施工验收表格》

防水工程工序验收防水工程工序验收防水工程工序验收表-基层处理.doc表-防水附加层处理.d表-防水层处理.doc

防水工序验收管理流程

基层处理:凸起部分砼、砂浆凿平,凹陷及不平部分结构表面用砼修补平整,阴阳角方正平整,清理干净垃圾、灰砂及尘土 不合格 合格 报监理部组织验收 监理、发包人、总包、防水分包负责人验收合格 承包人安排 防水工作面刷冷底子油 以及对节点部位进行防水附加层施工 不合格 合格 报监理部组织验收 监理、发包人、总包、防水分包负责人验收 合格 承包人安排 第一道防水层施工 合格 不合格 报监理部组织验收 监理、发包人、总包、防水分包负责人验收 合格 承包人安排 第二道防水层施工 不合格 合格 报监理部组织验收 监理、发包人、总包、防水分包负责人验收 合格 48小时储水试验 合格 报监理部组织验收 监理、发包人、总包、防水分包负责人验收 合格 承包人安排 第三道防水层施工+第四道自粘卷材施工 不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