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 “而” “何”“乎”虚词的用法 学习过程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一、【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而的意思主要有表并列,译为:而且、又。表顺承,译为:就、才、接着。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表转折,译为:却、但。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小试牛刀: 1、客逾庖而宴( ) .2、而母立于兹( ) .
3、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 4、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 5、鼓枻而去。( ) 6、水浅而舟大也。( )
7、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 二、【何】
本义阐析:①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④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⑤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⑥ 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小试牛刀: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 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
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 )
三、【乃】
本义阐析:做副词,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②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③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④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做代词,①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②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③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1
小试牛刀: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6、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 四、【其】
本义阐析: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用作副词: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用作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小试牛刀:
1、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4、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6、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
五、【所】 本义阐析:名词,处所,地方。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所以】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小试牛刀: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4、某所,而母立于兹。( )
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 6、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 六、【为】
本义阐析:(1)动词。(wéi)①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②以为,认为。③判断词,是。(2)介词。①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②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③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④对,向。(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2
小试牛刀: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3、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5、吾属今为之虏矣。( )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 8、不足为外人道也。( )
9、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七、【焉】 本义阐析:(1)兼词。①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2)代词。①相当于“之”。②哪里,怎么。(3)语气词。①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4)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小试牛刀:
1、置杯焉则胶。( ) 2、犹且从师而问焉。( ) 3、割鸡焉用牛刀。( )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 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 八、【以】
本义阐析:(1)介词①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③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④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⑤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⑥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2)连词。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②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③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3)助词。①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②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4)动词①以为,认为。②用,任用。(5)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小试牛刀:
1、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4、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九、【因】
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
3
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小试牛刀:
1、因击沛公于坐。( )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十、【于】
本义阐析:(1)介词。①在,从,到②“在„„方面”“从„„中”。③由于④向,对,对于。⑤被。⑥与,跟,同。⑦超过,比。⑧给。⑨按照,根据。
小试牛刀: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3、亦将有感于斯文也。( ) 4、当其欣于所遇。( )
十一、【与】
本义阐析:(1)介词。①介词。和,跟,同。②给,替③比,和„„比较。(2)连词。①连词。和,跟,同。(3)动词。①给予,授予。②结交,亲附。③对付④参加,参与。⑤赞许,同意。(4)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小试牛刀:
1、无乃尔是过与。( )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 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4、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 十二、【者】 本义阐析:(1)助词。①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②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④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小试牛刀: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十三.【之】
本义阐析:(1)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②指示代词,这,此。(2)助词。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
4
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3)动词,到„„去。
小试牛刀: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3、鹏之徙于南冥也。( )
4、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 5、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