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思考

2022-05-10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思考

作者:熊远光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09年第06期

【摘要】课程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岗位与就业方向来看,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应从专业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就业技能 一、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具有技能性、操作性和岗位性的特点。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应该是轻理论、重实践,主要是将专业操作与岗位技能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一些经济类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偏离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存在着两种明显的现象:一是“高职偏本”现象。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其专业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与教材等,几乎与本科院校一样。二是“高职非职”现象。高职院校的教师侧重于传授偏难偏深的理论,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因此学习起来很吃力,学生既没有学到有关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掌握就业需要的相关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以经济类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2008年,广西有9所本科院校、14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办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业方向不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招生。笔者对这9所本科院校、14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办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进行了调查,发现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见表1)。 表1本科与高职高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情况统计表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与分析,从2008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数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原先生源充足的高职教育在今后几年各种问题将日益显现,一些“偏本”、“非职”的高职院校将遭淘汰。此外,据笔者了解,在广西的几所本科院校学生的构成中,在校的高职高专学生大大超过了本科学生。可以预料,将来的生源竞争,不仅会在高职院校之间展开,而且还会在高职院校和一些本科院校之间展开。

基于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严峻形势,我国一些省、自治区、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改革非常重视。例如2008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同时下达两个红头文件,提出高职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是高职院校面临生源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但是切入点应该是围绕学生就业岗位,实施课程改革,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

二、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与中心环节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重在“实用”,即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都应围绕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这一中心来进行。课程改革,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传授为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的教育,人才培养应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不应如本科院校,采取学科本位,而应设定为能力本位。因此,就业导向与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由此,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具体程序应该是:以就业导向、能力培养为价值目标,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改革素质、基础、支持、拓展等课程。从而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形成“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由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化,以职业所需能力为主线,不再追求学科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实践”,同时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因为专业核心课程决定了专业的培养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的载体。以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2007年,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制定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优质专业建设方案。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围绕学生就业岗位与就业方向,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根据优质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步骤,笔者对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7、2008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整理出以下两张毕业生就业情况表(见表2、表3)。

表22007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方向)统计表 表32008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方向)统计表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1)工业、商业及服务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2)毕业生就业面较宽。(3)就业均面向生产与服务一线。基于以上分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提出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调整计划。该计划取消了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形象策划两门课程,增设了企业班组管理和服务业管理两门课程。增设的这两门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技能性与操作性,而且符合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方向,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创业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企业班组管理课程的内容与企业生产一线密切相关,便于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能尽快上手;服务业管理这门课程,较好地适应了学生就业于服务业与自主创业的需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还应注意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课程开发应从目前单一的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企业参与专业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逐步使企业成为课程开发与设计的重要主体。这样,就能保证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更加符合企业与社会的需要。

三、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已经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以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主要应从专业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

(一) 建设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教材体系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各高职院校在教材使用上比较杂乱;实训、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教材中理论内容偏多,技能与实践内容偏少;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衔接;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等。

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高质量、实用型的教材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重视高职教育教材建设。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鲜明的职业属性,因此,高职教育教材应该具有与本科教材不同的特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必须以教材改革为先导。

建设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教材体系,除了继续完善教育部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外,还应注意开发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是文字教材与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软件集成为一体的教材,文字、音响、图像融为一体,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加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立体化教材的开发,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套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既可优化教学资源,使优秀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又可切实促进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 建设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只能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而不能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缺乏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短板。

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问题,其根本的措施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去培训及去企业实习或挂职,另一方面,引进或聘请有技能的社会及企业人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应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具体措施是:在高职院校中实行“双职称”制,即在原来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教师系列职称之外,再设置初级技师、中级技师、副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系列职称。两种职称系列分别评聘,待遇相同。教师如果同时评聘两种职称系列,待遇从优(获得两种系列职称资格的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高职院校实行技师职称系列,必将对高职院校教师学习技能,走出校门,到企业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还必将吸引社会与企业的高技能型人才流入学校,这样不仅可壮大高职院校技能型教师队伍,而且还将进一步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推动产学研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杨念.高职课程改革之原则:以就业为导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2) [2]龚建森,王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5)

【作者简介】熊远光(1962-),男,广西永福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消费经济、产业经济。(责编黎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