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建设工程材料现场见证取样及控制

2021-02-21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析建设工程材料现场见证取样及控制

摘要:见证抽检工作繁琐,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容易引起注意,似乎可有可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直接来说,结果将决定该批材料(或设备)是否合格,是否可以在工程中使用。间接地说,它是监理质量控制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现场监理人员验收材料、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监督人员,特别是见证取样员,应当高度重视,承担责任,细心谨慎,发挥作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规范履行职责,做好取样工作。

关键词:见证取样;送检;工程质量 1引言

见证取样和送检是指在建设单位人员和监理单位见证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取样员按见证取样的相关规定对进场材料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同时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相关法律条例阐述了见证取样的重要性以及做法,如今这项工作大部分均由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完成。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来自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检测部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也就是工作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取样方法不当

取样作为材料见证取样到送检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其材料取样是不是合理,关乎着整项材料检测所取得的最终结果,所以,在进行材料的检测时,务必要对材料取样这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因为建筑方对其不够注重以及取样工作者本身技能存在不足,导致在取样工作当中时常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取样需要就同规格且同型号的建筑材料当中,在某个位置随意抽取固定数量的样品做检测,这样才可以保障最后的检测结果能

够具有准确性。然而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者通常都是随机做样品取样,全然不顾工程的相关规定去取样,造成最后的结果失去准确性,无法代表全部材料的质量规范。

2.2检测制度不够健全

检测制度是不是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材料中见证取样送检这项工作的真实效率,然而,现阶段建筑工程中的材料见证取样送检这项工作当中,大部分检测机构本身所具备的检测制度不够健全,无法支撑起材料检测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正在进行材料检测时频繁出现漏洞。此外,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一些检测机构的相关工作者为了减少工作量,并未依据工程的相关制度实施检测,以至于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还会在见证取样送检期间篡改或贿赂检测工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报告无法保障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不能代表着全部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而埋下很大的质量隐患与安全隐患。

2.3材料用前复检落实不到位

一些工程施工企业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即使有着合格证与质量说明书,然而却没有通过用前复验这个环节都运用到工程或是运用到工程上之后才进行相应的复检工作,这就使得建筑材料的质量管控有着很大的风险。如果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应用工程当中,就会为整项工程质量的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技术难度与经济损失,在严重时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4很难确定责任方

在对一些建筑材料的质量实施突击检查时,时常会出现部分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这是因为材料的取样送检并没有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实行环节疏漏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检查当中如果材料在质量上存在问题,有关责任方就会彼此推卸责任,俗称“踢皮球”,但因为检查机构也并未优化相关的制度,明确具体的责任方,从而造成惩罚手段一拖再拖,最后小事化了,无法发挥出本身的惩罚作用。

3提高建筑材料建筑取样控制水平的措施 3.1制定严格化的取样标准

取样是不是合理关乎着材料见证取样送检这项工作的最后结果,所以,为了保障材料见证取样送检所得出结果具有的准确性,需要制定出严格化的取样标准。第一,施工方需要针对工程特征材料的质量进行要求,对于材料检测的侧重点要做好划分;第二,在实际的取样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者在相同规格与型号的材料当中的不同位置挑选特定数量的样品实施检测,不可以随意去取样,以防影响到最后的检测结果。第三,针对质量等级标准相对较高的材料,在正式取样时,需要做多次的取样操作,接着再结合最后的检测结果来对材料的质量做精细的划分,获得最为精准的检测结果。

3.2对于检测的信息数据做正确的处理

因为在见证取样送检期间,材料的检测结果会被很多因素所影响,所以,为了保障最后检测结果具有的精准性,需要相关工作者对于最终的检测数据做正确的处理。像是,在完成材料的取样检测以后,发现最后的检测结果和厂商所提供的数值存在很大的差距,就应该再做多次的取样检验,同时确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进而取得最为准确的结果。另外,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还应该对于检测设备、环境与材料自身的问题这些方面对检测结果展开细致的分析,对于检测出的信息数据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挑选正确的信息,同时把检测的结果如实上报。

3.3建筑材料进场的申报制度

任何一批建筑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时,施工企业都需要给监理单位申报这批材料实际的名称、规格、尺寸以及数量与生产厂家这些信息。监理单位需要保障质量来证明文件与我国的相关规定相吻合,对于进场的建筑材料和证明文件做细致的检查,并鉴别其所具有的有效性,必要的能够跟原生产厂家证实建筑材料所具有的真实性。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之前,施工企业还应该跟监理单位申报这些材料的使用数量以及施工工程的位置。监理单位则负责证实建筑材料具体的使用信息,观察建筑材料当中所存在的质量不足,并进行及时的处理。

3.4建立见证取样送检相关的培训制度

在进行见证取样的送检工作当中,部分见证工作者专业能力不足或是专业素质不高,部分见证工作者对于建筑材料的取样、检测的相关知识并不是非常熟悉,这部分见证工作者并未通过对应的岗前培训,难以担任见证取样送检这个工作。相关建筑管理机构需要创立起合理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对于见证取样送检的工作者展开相应的培训。并且,还能够让指定的机构去统一编写培训课本与考试大纲,负责对于见证工作者的统一考核与发证工作。借助强化对见证工作者的培训,增强见证工作者在综合方面的素质,在真正意义上规范了见证取样送检这个工作。

3.4增强联合执法能力

增强联合执法能力,将见证取样送检这个环节划分到平时管理工作当中。即使见证取样送检只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步骤之一,然而却非常关键,假如象征性样品不具备真实性,那么检测程序不管怎样准确都是无用之功。针对于此,资质年检与平时管理期间,主管部门需要将见证工作者本身的配置、数量与工程监理有效地结合到一起,质量监督机构也需要将取样送检当作质量监督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落实到位。将见证工作者的数量与记录内容当作监督的重点,如果是还未确定的检测报告则不可以当作参考资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见证人员严格按照见证取样、送样的相关规定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取样和送检工作,才能完全取得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这需要多方面单位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做好取样工作,以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光辉.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分析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21,18(9):53-55.

[2] 王瑞金. 做好见证取样工作之我见[J]. 河南建材,2010(6):158-159.

[3] 于丽波. 浅谈建筑材料见证取样[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