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C卷

2020-08-31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 A.《齐民要术》——贾思勰 C.《大明历》——祖冲之

2 . 下列人物中,哪位不是三国时期人物( ) A.刘备

B.孙权

C.曹丕

D.曹操

B.《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D.《兰亭集序》——顾恺之

3 . 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指的应是我国的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 .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玄宗废除酷刑苛法,重振贞观之风。他们的执政理念实质体现了 A.儒家的“仁政德治” B.道家的“自然无为”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5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项羽

B.陈胜

C.刘邦

D.楚庄王

6 .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6000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栽培的农作物。主要包括( )

第 1 页 共 8 页

①粟 ②黍 ③麦 ④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7 .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经>《尚书》《札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从此,历代王朝推崇的思想是( )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8 .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 . 《论语》云:“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晋文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齐桓公称霸

D.秦穆公称霸

10 . 李克强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秦朝时,为了让官员“有权不可任性”而设立的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11 . 湖南某学校进行历史知识大赛,七年级的小明同学由于紧张,说错了一句话,这一句就是 A.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我们可以通过查阅《齐民要术》了解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C.顾恺之制定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12 . 夏、商、西周亡的共同原因是 A.爆发平民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C.少数民族入侵

B.爆发平民大起义 D.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13 . 中国古代科技巨匠不计其数,祖冲之、贾思勰二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 ) ①都生活在北朝 ②注重实践 ③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④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

第 2 页 共 8 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14 . 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 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 B.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C.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 D.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

15 . 对下侧历史名胜古迹的介绍,不正确的项是

A.黄帝与炎帝联合大败蚩尤部落 B.黄帝教人建造宫室,发明舟车 C.黄帝与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黄帝治理了洪水

16 .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A.汉语

B.鲜卑语

C.匈奴语

17 . 下列原始居民中居住干栏式房屋的是( ) A.半坡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18 . 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基本否定的是(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统一文字

19 . 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我国推广最早开始于( )

第 3 页 共 8 页

D.②④

D.蒙古语D.元谋人

A.西周分封制 C.商鞅变法时

20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出现于 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B.齐桓公称霸时 D.秦始皇统治时

C.唐宋时期 D.两宋时期

二、综合题

21 . 发现历史的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

第 4 页 共 8 页

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是什么? (2)材料二“口”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4)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 2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四 到了晚年,汉武帝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他以回顾和总结的口吻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他说汉朝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处在草创阶段,再加上周边有外敌的军事威胁,如果他不改变一些做法,后世子孙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法度。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后,汉朝的局面为之一变,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第 5 页 共 8 页

(1)材料一,汉初这样荒凉的景象是怎样造成的?材料中的“上”是谁?

(2)从材料二、三来分析,汉文帝、汉景帝时重视什么?因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和思想三个方面来说明汉武帝在位时是怎样进行改革,使汉朝的局面“为之一变”的。

第 6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

第 7 页 共 8 页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