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了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840年—1949年
4.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5.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6.林则徐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7.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学和兴西学
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45年5月7日、8日,德国代表先后在西方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9.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从1919年—1945年
10.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 1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12.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13.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
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1年7月23日,以陈独秀为书记
16.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因此,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7.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18.1927年8月1日,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1935年遵义会议。
20.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战争的开始。
2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22.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23.1938年3月,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 24.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25.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1949年10月1日。
27.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
28.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改革开放的序幕由此揭开。
2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
3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 3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33.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34.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
3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的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的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37.邓小平南方谈话时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38.“文化大革命”时间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体现:
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经济、文化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三民主义(什么是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3.论述题: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民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流传,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 5.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
①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的大资产阶级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②民族资产阶级
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和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什么是五四运动的爆发? ①五四运动以后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②五四运动以后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
③五四运动以后的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④五四运动后我们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7.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①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8.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②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③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中国创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9.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 ②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人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0.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三次左倾错误分别是什么?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①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②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的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的攻打。 ③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错误的原因:
除了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的结合起来。
11. 论述题。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③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1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原因:①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②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重要变化。 13.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四大确立了邓小
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的指导思想。
15.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2年确立了三个代表党的指导思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