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课才有效
一、全面解读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更好的实现有效教学。新课程标准制订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他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尤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更务实,适当淡化了历史课程的政治功能,突出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正确的解读课标,同时注重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力争科学全面的解读课标,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有效地进行备课,必将事半功倍。
二、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合理的设计一些学习情境和探究思考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些特点进行设计。如设计模拟一些历史情境或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完成一些历史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认为,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课堂活动的设计都必须要考虑的一个中心问题即:学情。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应该是以具体的学情为出发点的,而非是教师个人的随意而为。例如问题设置的难度要适宜,并且要注意难度增加的层次。如果问题过难或过于简单,就是失去了该问题设置的意义;若要探究某个问题一定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过程,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避免直接抛给学生一个过于
艰涩难懂的结论,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在践行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
三、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备课是课堂预设的一部分,但无论多么细致的备课,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预设,但是真正到了课堂上,当我们的预设和学生的智慧碰撞之后,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超出教师设想东西,这就是课堂生成。可以说每个教师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往往这些课堂生成都会给老师们带来惊喜,特别是年轻教师,这种经验的积累会对我们今后的专业发展很有帮助。但是这种课堂生成如果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二次备课岂不更好?
为了能够更好利用课堂生成进行有效备课,我认为可以进行二次备课甚至多次备课。首先自己先备课,进行课堂预设,到课堂讲授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生成。这是我们可以用这些课堂生成来完善我们的原来的课堂预设,形成第二次的备课。这样在不断的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不断调整并相互补充,逐渐完善第一次备课。其实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在备课阶段就完善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样教师的备课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了有效备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