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6课】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孙馨
【三维目标】
基本知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式及影响 “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营造课堂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政策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教学方式】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方法,有浅入深,有易到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执教理念】
从师生定位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从内容上,对教材大胆取舍,合理调整(如将前两个子目修改为“国家的宏观调整”和“企业的自我调整”,将福利国家调至第一子目),充分体现“课标是主导。教材是辅助”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以及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 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PowerPoint课件;学生完成导学案的预习。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述。 课前测试:
1、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有哪些?
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措施)包含哪些方面? 4、罗斯福新政的创造性成果是什么? 导课:温故而“入新”
通过对课前测试问题的学生回答的纠正,导出“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
教师独白: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以此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习
(一)历史之源——调整的背景
通过图片的展示,观察图片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链接,由学生回答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
的背景,教师纠正和归纳: 一、调整的背景引出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
历史反思: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段,为适应此阶段生产力发展,战后各国纷纷借鉴
现实原因: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求罗斯福新政开创的新模式,进行经济调整。
(二)调整之策——调整的内容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1、国家的宏观调控 实践经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⑴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来自社会主义的冲击:苏联的强大科技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第 1 页第 1 页 情景营造,问题引导:
1977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天 英国 法
国 00 00 100 100 100 航站 100 100 电炭 100 15 煤路 15 7
铁空 7航思考并回答:
①二战后发达国家对航天、铁路、电力等部门采取什么政策? ②分析右表,哪些国家哪些行业国有化程度较高?为什么国有化主要涉及这些行业? ③国有化以后,西方国家是社会主义吗?它对企业实行国有化有何影响? 提示:① 略 ② 略 ③ 不是,出现了混合经济,但国有经济并非主体。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注意与我国的公有制比较。 ⑵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情景营造,引用苏联经验,英国艾德礼、法国戴高乐的话:
资料卡片: 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戴高乐
学生讨论:
①“自由”是指什么?它有什么缺点和优点? ② 经济计划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的?
③ 根据材料断判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什么?
提示:① 是指市场调节。它遵循市场规律但容易导致生产的无序状态;②略。③略。 引申探究: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标准吗?
⑶ 利用直接采购、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 情景营造得出结论: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 各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点有何不同? ② 国家干预经济的评价。
提示:① 西欧侧重于第一种方式,日本侧重第二种方式,美国侧重第三种方式。②(提醒学生评价事物的方法:一般都是正反两个方面,)
⑷ 福利国家的出现 情景营造:
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图片(要相信他们)并予以鼓励,然后阅读教材。 问题设问:
① 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金由哪三部分组成的?
第 2 页第 2 页
② 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 ③ 福利制度的实质。
④ 福利制度的影响。(积极的和消极的)
展示资料:另一只眼看发达国家福利制度 议一议:社会福利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
展示中国前总理温家宝的话,中西对比,得出西方福利制度给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哪些启示?
启示:社会福利要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文关怀,建立起可靠优越的社会保障,也不能操之过急,造成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发展。
2、企业的微观调整
⑴ “人民资本主义” ——股票分散化 情景营造;课堂设问:: 归纳整理:
⑵ “经营者革命” —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情景营造: 问题设问:
“经营者革命”的背景、表现、影响? 归纳整理,回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方式: (三)、发展之路——调整的影响
1、进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黄金时代”。
欧共体 美国 情景营造:
日本 1950-1973 5.6% 3.5% 9.6% 1973-1979 2.5% 2.6% 3.5% 1979-1984 0.9% 2.1% 4.2%
问题设问:
进入“黄金时代”原因:(引导学生结合刚学的内容思考并得出结论)
提示: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制国家、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还有科技革命的进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等。
2、1973年,出现“滞胀”现象(分析原因),继续进行调整。 三、课堂总结
战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实质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以不同的类型和方式促成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要彻底解放社会生产力,就必须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进的。
课后讨论探究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存在着计划与市场并存的状况,与今天中国的经济体制有着某些相似性。请结合今天的经济生活,谈谈你最欣赏发达国家哪些经济政策?并说明理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板书设计】
一、历史之源——调整的背景
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二、调整之策——调整的内容
国家的宏观调控
企业的微观调整 三、发展之路——调整的影响
实质: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第 3 页第 3 页
黄金时代、滞胀、继续调整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师自始至终只从宏观上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真正动手、动口、动脑,体现了新课程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所有依托教材的问题都在短时间内经过讨论得到了解决,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本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完善、学习。
第 4 页第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