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 空气智能TSP综合采样器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目 录
(一) 氟化物采集与计算 (二) 硫酸盐化速率采集与计算 (三) 大气降水采集
(四) 二氧化硫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五) 氮氧化物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六) 灰尘自然沉降量采集与计算
环境空气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测定。 2、 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 方法要点
空气中氟化物与浸渍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钙反应而被固定,用电极法测定,求得石灰滤纸上氟化物的含量,反映在放置期间空气中氟化物的平均污染水平。 4、 器材
4.1石灰滤纸法标准采样装置
4.1.1采样盒:外径13厘米,内径12.6厘米,高2.5厘米(不含盖)的平底塑料盒,具盖及塑料环状长垫(外径12.5厘米,内径11厘米)。
4.1.2防雨罩:采用盒口直径30厘米、盒高90厘米的搪瓷盒,盒底用铁皮焊一个直径13厘米、高3厘米的圈,可安装采样盒。 5、 操作步骤
5.1取一张石灰滤纸,平铺在平底塑料采样盒底部,用塑料环状长垫压好滤纸边,再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条沿盒边压紧,将滤纸固定好,盖好盒盖,携至采样点。
5.2采样时将装好石灰滤纸的采样盒的盒盖取下,采样盒装入采样防雨罩的盒底铁圈内并固定,使石灰滤纸面朝下暴露在空气中。
5.3样品放置时间为七天至一个月。放样品和收样品时应记录核对放样品地点、采样盒编号及放、收样品时间(月、日、时)。 5.4收样品时,取下采样盒并旋紧盒盖,携回实验室。 6、 计算
氟化物[μgF/(100cm2.d)]=(W-W0)/(S×n)×100 式中:W-样品石灰滤纸中氟含量(μg) W0-空白石灰滤纸中平均氟含量(μg/张)
1
氟化物采集与计算 S-样品滤纸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cm2)
n-样品滤纸在空气中放置的天数,准确至0.1 天。
环境空气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的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碳酸钾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嚗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雾、硫化氢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测定生成的硫酸盐的含量,计算硫酸盐化速率。其结果以每日在100cm2碱片面积上所含三氧化硫毫克数表示。 4、器材
4.1塑料皿:内径72mm,高10mm。
4.2塑料垫圈:厚1-2mm,内径50mm,外径72mm,能与塑料皿紧密配合。 4.3塑料皿支架:将两块120×120mm聚氯乙烯硬塑料板成900角焊接,下面再焊接一个高30mm,内径78-80mm的聚氯乙烯外管,外管上钻孔眼,互成1200,各眼距塑料板面15mm,使用时将塑料皿倒装在支架的聚氯乙烯外管内,用三个铜螺栓固定塑料皿。 5、操作步骤
5.1将碱片毛面向下放入塑料皿,用塑料垫圈压好边缘,装在塑料袋中携至现场,采样时使滤膜面向下固定在塑料皿支架上。
5.2样品放置时间为30±2日。放样和收样时应记录和校对放样地点、采样盒编号及收、放样时间(月、日、时)。收样品时,取下采样盒旋紧盒盖,携回实验室。 6、计算
硫酸盐化速率[SO3mg/(100cm2碱片.d)]=(Ws-Wb)/(S×n)×34.3 式中: Ws-样品碱片中测得的硫酸钡重量(mg); Wb-空白碱片中测得的硫酸钡重量(mg); S-样品碱片的有效采样面积(cm2);
2
硫酸盐化速率 n-样品采样放置天数,准确至0.1天。
环境空气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大气中降雨(雪),从大气中沉降到地球表面的所有沉降物质的主要成分分析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大气降雨(雪)携带大气中沉降到地球表面沉降物被收集容器收集,并用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成分分析。 4、器材
4.1自动雨水采集器:需经常检查采样器开启阀是否灵敏,保证下雨时能自动打开。
4.2收集容器:保证清洁无尘,采样器每次使用后应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加盖保存。
4.3聚乙烯塑料桶:第一次使用前,需用10%(V/V)的盐酸或硝酸浸泡一夜,用自来水吸洗至中性,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多次,然后加少量去离子水振摇,用离子色谱法检查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若与去离子水相同,即为合格。倒置晾干后加盖保存在清洁的橱柜内。采样容器每次使用后应用刷子刷洗,用自来水冲干净,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晾干加盖保存。采样器内的采样桶每天都要清洗一次,每天上班时必须换上清洁的采样桶,长期天晴时更要做到这一点,以防干沉降污染降水样品。采样容器的清洗必须每次认真记录,以备查阅。
4.4雨量测量:雨量测量应使用标准雨量仪测量降雨量,与降水采样同步、平行进行,不可使用降水采样器采集雨量 5、操作步骤
5.1 每次降雨取全过程雨样(从降雨开始至结束)。如遇到连续几天降雨,每隔24h收集一次样品,时间为每天上午9:00时至第二天上午9:00当一天中
大气降水采集 3
有几次降水过程时,可将样品合并为一个样品。。
5.2雨样收集后应编号,同时记录收样时间、采样起止时间、降雨量等有关内容。
6、现场采样环节
(1).采样点周边的环境要求:
A、点位应位于开阔、平坦的区域,测点周围下垫面无裸露土壤;
B、采样点应避开局地排放污染源,包括排放酸碱物质、烟尘、粉尘、生活排物源、废物堆放场、停车场及交通干线;
C、采样点周围应无遮挡雨雪的障碍物,包括房屋、桥梁、高大树木等。障碍物与采样容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障碍物高度的二倍,或从采样容器至障碍物顶部与地平线的夹角小于30º; D、采样器与量雨器的水平距离应大于2M。
环境空气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采样测定。 2 一般事项
采样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国家环境保护局编写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 方法要点
装有甲醛缓冲溶液的吸收瓶,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流量抽取空气,其中二氧化硫被吸收液吸收,根据分析结果质量数由计算得到单位体积中二氧化硫的质量(mg/m3)即浓度值。
二氧化硫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4 器材 a) 采样器采用流量0—1L/min或24h恒温、恒流、自动连续空气采样器,
流量0.2—0.3L/min。
b) 采样采用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短时间采样:多孔玻板吸收瓶(具
4
50ml标线),用于24h采样。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加入5 ml吸收液时,以0.5L/min流量采样,其阻力应为4—7kpa;多孔玻板吸收瓶内注入20ml吸收液,以0.2 L/min流量采样,其阻力应为6.66 ±0.66kp。 c) 皂膜流量计。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d) 具有百分之一秒的秒表计时,用于校准流量。 e) 大气压力表和温度计。
f) 进气口为倒挂漏斗式入口,进气导管应选用聚四氟乙烯塑料管(内径4
—8mm)。
5 采气量的确定
短时间采样,用内装5或10ml吸收液的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4L/min,采样10—20L,浓度较低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24小时采样,用内装2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2—0.3L/min流量,采24小时。 6 操作步骤
a)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准备好需要吸收液和吸收瓶(管)的数量,将吸收液
贮备液稀释100倍成为吸收液。
b) 将吸收液加入至洗净并干燥的吸收瓶(管)中,如不立即采样,采样瓶
(管)两端应用胶布封住,贮存于冰箱中。 c) 采样前须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漏。
d) 采样时须对样品进行编号,并进行流量的校准,记下开机时间,读取大
气压和温度,按记录表格的要求记录。 e) 采样时,吸收温度应保持在23—29°C
f) 采样结束后,记下关机时间,迅速将采样瓶两端封口,带回实验室。 g) 按任务单要求,清点核对完样品,填写好样品交接单将样品移交质量保
证室。如不能马上交接应将采后样品置于冰箱中保存。
h) 采样、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样品溶液。如环境温度
较高应用低温措施。
7 计算
C = M/ (QndXt)
式中: C——二氧化硫浓度mg/m3;
5
M——分析得到的二氧化硫微克数,μg; Qnd——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流量,L/min; t——采样持续时间,min。
环境空气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合物浓度的采样测定。 2. 一般事项
采样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国家环境保护局编写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 方法要点
装有盐酸奈乙二氨溶液的吸收瓶,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流量抽取空气,其中氮氧化合物被吸收液吸收,根据分析结果质量数由计算得到单位体积中二氧化氮的质量(mg/m3)即浓度值。
氮氧化合物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4. 器材 4.1采样器采用流量0—1L/min或24h恒温、恒流、自动连续空气采样器,流量0.2—0.3L/min。
4.2采样采用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短时间采样;多孔玻板吸收瓶(具50ml标线),用于24h采样。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加入5 ml吸收液时,以0.5L/min流量采样,其阻力应为4—7kpa;多孔玻板吸收瓶内注入20ml吸收液,以0.2 L/min流量采样,其阻力应为6.66 ±0.66kp。 4.3装有三氧化铬-海砂双球氧化管。 4.4皂膜流量计。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4.5具有百分之一秒的秒表计时,用于校准流量。 4.6大气压力表和温度计。
4.7进气口为倒挂漏斗式入口,进气导管应选用聚四氟乙烯塑料管(内径4—8mm)。
5. 采气量的确定
5.1短时间采样,用内装20ml吸收液的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2—0.3L/min,采样量不少于6L,浓度较低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24小时采样,用内装20ml
6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0.2—0.3L/min流量,采用24小时。 6. 操作步骤
6.1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准备好需要吸收液和吸收瓶(管)的数量,将吸收液原液以4份原液和1份蒸馏水混合成为吸收液。
6.2将吸收液加入至洗净并干燥的吸收瓶(管)中,如不立即采样,采样瓶(管)两端应用胶布封住,贮存于冰箱中。 6.3采样前须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漏。
6.4采样时须对样品进行编号,并进行流量的校准,记下开机时间,读取大气压和温度,按记录表格的要求记录。
6.5采样时进气口接氧化管并使管口略微向下。避光采样至吸收液呈微红色。 6.6采样结束后,记下关机时间,迅速将采样瓶两端封口,带回实验室。 6.7 按任务单要求,清点核对完样品,填写好样品交接单将样品移交质量保证室。如不能马上交接应将采后样品置于冰箱中保存。
6.8采样、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样品溶液。如环境温度较高应用低温措施。 7. 计算
C = M/ (0.76XQndXt)
式中: C——氮氧化合物浓度mg/m3;二氧化氮计; M——分析得到的二氧化氮微克数,μg; Qnd——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流量,L/min; t——采样持续时间,min
0.76——NO2(气)转换为NO2-(液)的系数; 环境空气 灰尘自然沉降物的采集和测定 7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大气中灰尘自然沉降物的采集和测定。 2. 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同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 方法要点
大气中灰尘自然降尘在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用重量发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灰尘自然沉降(简称降尘量)。 4. 器材
降尘缸:内径17.7cm,高30cm的圆形塑料缸(或玻璃缸=瓷缸)。使用前用蒸馏水将缸冲洗干净,然后加盖保存。 5. 操作步骤
5.1 集尘缸加盖携至采样点,取下盖子,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蒸发量,加适量 蒸馏水。在整个采样期间应保持缸内有水。
5.2 记录放缸地点、缸号及受放样时间(年、月、日、时)。
5.3 按月定期取换集尘缸一次,取样时应校对地点=缸号和采样时间,盖好缸 盖,带回实验室。取缸时间规定为放样月的下一月初5日前进行完毕。 5.4 在夏季,缸内可加入0.05mol/L硫酸铜溶液2.00-8.00ml时,以抑制微生 物及藻类的生长。在多雨季节要及时更换集尘缸,以防水满溢出。在冰冻季节 要根据当地的冰冻情况加适当浓度的乙醇或乙二醇溶液。 6. 计算
降尘量:[ t/(km月)]=(W1-Wa-Wc/(S·n))×30×10 式中: W1—降尘和瓷坩锅重量(g) Wa—瓷坩锅的重量(g)
Wc—0.05mol/L硫酸铜溶液2.00ml(或8.0ml,即加入体积)经蒸发并 烘干后的重量(g). S—集尘缸面积(cm) n—采样天数(精确到0.1天)
8
2
2
4
环境空气 灰尘自然沉降量采集与计算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大气中灰尘自然沉降物的采集和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大气中灰尘自然沉降在集尘缸内,经蒸发、 干燥、用重量法进行分析。通过 计算得到灰尘自然沉降量(简称降尘量)。
4、器材
集尘缸:内径17.7cm,高30cm的圆形塑料缸(或玻璃缸、瓷缸〉。使用前用 蒸馆水将缸冲洗干净,然后加盖保存。
可燃物量:
[ t/(km月)]=[(W1-Wa-Wc)-(W2-Wb-Wd)]/( S·n) ×30×10 式中: W1—降尘样品、瓷坩锅及硫酸铜1050C烘干后的重量(g)
W2—降尘样品、瓷坩锅及硫酸铜6000C灼烧后的重量(g)
2
4
Wa—瓷坩锅于1050C烘干后的重量(g) Wb—瓷坩锅于6000C灼烧后的重量(g) Wc—加入硫酸铜溶液于1050C烘干后的重量(g)
Wd—加入硫酸铜溶液于6000C灼烧后的重量(g) S—集尘缸面积(cm) n—采样天数(精确到0.1天)
2
9
5、操作步骤
5.1集尘缸加盖携至采样点,取下盖子,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蒸发量,加适 量蒸馏水。在整个采样期间应保持缸内有水。
5.2记录放缸地点、缸号及收放样时间(年、月、日、时)。
5.3按月定期取换集尘缸一次,取样时应校对地点、缸号和采样时间,盖好缸盖,带回实验室。取缸时间规定为放样月的下一月初5日前进行完毕。
5.4在夏季,缸内可加入0.05mol/L硫酸铜溶液2.00-8.00ml时,以抑制微生物 及藻类的生长。在多雨季节要及时更换降尘缸,以防水满溢出。在冰冻季 节,要根据当地的冰冻情况加适当浓度的乙醇或乙二醇溶液。
6、计算
降尘量[t/(km2月)]=[(W1-Wa-Wc)/(S• n)]×30×104 式中:Wl——降尘和瓷坩埚重量(g); Wa——瓷坩埚的重量(g);
Wc——0.05mol/L硫酸铜溶液2.OOm1(或8.OOm1,即加入体积)经
蒸发并烘干后的重量(g);
S——集尘缸口面积(cm2); n——采样天数(精确到0.ld)。
可燃物量[t/( km2月)]={[(W1-Wa-Wc)-(W2-Wb-Wd)]/(S• n)×30×104 式中:Wl——降尘样品、瓷坩埚及硫酸铜于105℃烘干后的重量(g); W2——降尘样品、瓷坩埚及硫酸铜于600℃灼烧后的重量(g):
Wa——瓷坩埚于105℃烘干后的重量(g); Wb——瓷坩埚于600℃灼烧后的重量(g);
Wc——加入的硫酸铜溶液于105℃烘干后的重量(g); Wd——加入的硫酸铜溶液于600℃灼烧后的重量(g): S——集尘缸口面积(cm2); n——采样天数(精确到0.ld)。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