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年纳雍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业务培训材料

2022-06-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4年纳雍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业务培训材料

★★★★--------------------------------------------------------------★★★

一、背景

1.服从教育教学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与市教育局从2013年开始对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开展考核评价的举措相接轨

2009年以来,本县教学常规管理的考核评价一直执行【2009】83号文件的标准。2013年,市教育局出台了“毕节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细则”(毕教研发【2013】194号文件的附件),并于11月份对全市各县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常规管理进行了交叉检查考核,据此,本县2013年的教学常规考核评价作了灵活处理,即:接受考核评价的单位按【2009】83号文件或市局新评价细则准备资料都可以。但从2014年开始,统一执行市局评价标准,因此,本次会议也可以说是执行“毕节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细则”的启动会。 2.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水平的需要——整改目前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2013年的教学常规管理年终考评发现,目前我县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归结起来比较普遍和突出的有两点: 一是思想层面,部分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深刻,很多工作不按要求计划安排和落实,执行不力。对年终考评时需要的资料整理、归档备检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技能层面,部分学校的业务领导和工作人员对【2009】83号文件内容不了解、不熟悉,或者对一些指标的理解较肤浅、有偏差,业务领导和工作人员更换时,未作好业务交接,新人员对教学常规管理的业务内容和要求知之甚少,这些学校所做的工作与教学常规规范化管理的评价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导致

全县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各乡镇之间、同一乡镇的各学校之间此项工作的情况有很大差异。 二、目的

1.提高认识,把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来抓

各接受年终考评的单位领导班子,要重新梳理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做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把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来抓。业务领导和工作人员要通过网络、书刊、参观等多渠道加强学习,积极开展此项工作。 2.统一标准,真抓实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从2014年开始,年终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考评统一执行市教育局下发的评价细则,因此,各受评单位领导和业务人员要尽快熟悉该《细则》的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结合本单位实际,以常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人文化为目标,把工作做实做细,力争使全县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三、内容

(一)“毕节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细则”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解读说明

(供参考)

毕节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A1 办学思想(5分)——B1(办学思想)5分 ●A2 课程设置与计划总结(5分)

B2 课程设置 2分 B3 计划总结 3分 ●A3 教学过程管理 (58分)

B4 备课 15分 B5 上课 20分 B6 作业布置批改 5分 B7 辅导 4分 B8 检测与评价 6分 B9 课外活动 5分 B10 教学设施设备 3分 ●A4 课改及教科研活动 24分

B11 课改推进 5分 B12 校本教研活动 5分 B13 听课评课 5分 B14 教师培训培养 3 分 B15 教师专业发展 4分

B16 校本课题研究 2分……………….此项可加分 ●A5 教学科研成果及办学成效 8分

B17教学科研成果及办学成效 8分……….此项可加分 总分:100分 加分累计不超:20分

毕节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细则 (原稿)

评价 检查 权 类别 项目 重 评 估 要 点 评估方法 自评实分 得分 办学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目标5明确、办学任务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听汇报、查资料、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遵守和履行个别访谈 “十个不”的承诺和“三个践行”。 课程设置与 计划 总结 5分 按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查看学校总课程表 课程 2 教学内容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及班级课程表,查 设置 分 不任意增减。 教案。 学校有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各教研组、查看计划、总结等计划 3任课教师有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总结并相关资料及落实情 总结 分 且呈常态化和规范化。 况。 学校有备课制度及检查备课情况记录;查各学科教案,查15备课 集体和个人备课相结合,有教案或教学相关制度及检查记 分 设计等。 录。 随堂听课,走访教 按新课标要求组织课堂教学,有机渗透师、学生,查相关20德育、法制教育,教学效果好;学校有上课 制度、教学日志或分 详细的课堂教学检查计划,并有检查记评教活动等检查记 录。 录。 学校有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相关规作业5定并有检查记录;作业布置适量、有梯查各学科作业及相 布置 分 度且形式多样,作业批改及时、规范,关资料。 批改 评语恰当。 辅导有针对性,注重个别辅导,做到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采用集中、分 3查各学科相关资料类、面批、谈话等多种形式辅导。建立辅导 分 及访问、座谈等。 学生辅导档案和教师责任档案,落实配套措施,及时检查辅导效果。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和智能的发展情况。采取口试、检测10笔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与 分 过程的考查和质量的考核。做好考试成评价 绩的登记、统计、质量分析及评讲工作。进行多元的激励性评价。 经常开展课外小组活动,形式灵活多课外2样,内容丰富多彩,记录项目齐全(计活动 分 划、安排、形式、内容、时间、地点)。 查各学科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管 理 55分 问卷及访谈,查相关资料 课 改 及 教 科 研 活 动 25分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良好的课改 氛围,学校每学年开展全校性的大型课改活动2次以上,且收效明显;根据课课改5 查相关计划、简报、程改革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推进 分 听课等。 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体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高。 校本 5有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定时、定人、查相关制度与活动 教研 分 定内容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形式多样。 简报、记录等。 活动 学校有听课、评课、说课制度;领导、听课5教师听课评课记录详实;听课标准按有评课 分 关要求执行。 教师3学校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近期和中长培训 分 期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有实施、有总结。 培养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有特色;根据学校实际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学教师5校传帮带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有专业分 效果;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教研总结、案发展 例分析、教育叙事、自我反思、论文以及各种学习心得等。 学校制定校本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学校积极承担国家、省、市2课题课题研究,特别是市教育局提出的以分 研究 “六个三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模式的实验研究。此项可加分。 查相关制度与听课 评课记录。 查相关制度与活动 简报、记录等。 查记录、相关材料、 获奖证书等。 查资料。 学校教学质量高(分类按巩固率、合格率、优分率、提高率);学生精神状态教学科研 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阳光乐观;成果 10教科研成果显著,论文、论著或教科研查资料、座谈、访 及办学成效 分 成果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及在全谈等。 体教师中占的比例达30%以上;积极10分 组织师生参加和承担县级以上教研活动,成绩突出(1分)。此项可加分。

说明:1.在“评估方法”中,还有“问卷调查”的方式;

2.实际操作中,“评估方法”中,需呈现的材料不具体、指标总分未细化。因此,作了修改补充。

毕节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细则 (修改细化稿)

评价 类别 检查 项目 权 重 评 估 要 点 评估内容要点、资料要求及 分值划分 教管中心有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工作内容及目标符合实际(0.5分),本年度按照规划开展工作,有真实的印证资料(0.5分);学校有五年教育发展规划,工作内容及目标符合实际(0.5分),本年度按照规划开展工作,有真实的印证资料(0.5分);学校有校训、校徽、校歌(1分)。开展“十个不”承诺和“三个践行”活动,有真实的印证资料(2分)。 自 评 分 实得分 A1 办学思想 5分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清晰、任务落实,面向全体学B1 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分)。自觉遵守5分 和履行“十个不”的承诺和“三个践行”(2分)。 B2 课程 设置 按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2分 内容要求,开齐课程(1分),开足课时,不任意增减(1分)。 学校总课程表内安排的学科、节次均按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1分),学校总课表、班级课程表、教学日志记录与实际上课情况相吻合(1分), 教管中心及各项工作有计划、总结,工作内容和安排符合实际(0.3分),计划通过的会议记录(0.2分);学校及各部门有计划、总结,工作内容 A2 课程 设置 与 计划 总结 5分 B3 计划 总结 学校有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各部门各类计划总结(1分),各教研组、任课教师3分 有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总结并且呈常态化、规范化和针对性(2分)。 和安排符合实际(0.3分),计划通过的会议记录(0.2分);教研组、班级工作有计划、总结,且符合实际(0.3分),有检查记录及审核(0.2分);教师有计划、总结且符合实际(0.8分),有检查记录及审核(0.2分);计划、总结装订符合要求(0.5分)。 A3 教 学 过 程 管 理 58分 B4 备课 15分 学校有备课制度及检查备课情况记录(6分);集体和个人备课相结合,有教案或教学设计等(9分)。 教管中心制定备课制度(0.5分),有教案抽查记录且如实填写(1.5分);学校有备课制度且上墙(1分),有教案检查记录且如实填写(2分);集体备课6次(共4分);教师教案(5分,按符合要求的节次折合给分),教案渗透新课改、法制教育、德育教育(1分)。 B5 上课 20分 按新课标要求组织课堂教学(10分),有机渗透德育、法制教育(3分),教学效果好(2分);学校有详细的课堂教学检查计划(2分),并有检查记录(3分)。 随堂听课(结合新课改上课6分,持教案并按教案上课2分,用普通话1分,板书合理1分),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的,10分全扣;渗透法制教育和德育(3分);有课堂教 A3 教 学 过 程 管 理 58分 B7 辅导 B6 作业布置 批改 学校有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相关规定并有检查记录(2分);作业布置适量、有梯5分 度且形式多样,作业批改及时、规范,评语恰当(3分)。 学检查计划(1分),教务日志设置合理且记录真实(2分),班级日志设置合理且记录真实(2分);学生评教(2分)。 有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相关规定(0.5分),教管中心检查记录真实有效(0.7分),学校检查记录真实有效(0.8分);作业次数达到规定要求(2分,按次数折合给分,作业量不足的不算),作业批改记录真实(0.5分),有适量适合的评语(0.5分)。 辅导有针对性,注重个别辅导,做到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采用集中、分类、面批、4分 谈话等多种形式辅导(2分)。建立学生辅导档案和教师责任档案,落实配套措施,及时检查辅导效果(2分)。 学校有培优辅差工作计划(0.5分),检查表设置合理且记录真实(1.5分) 建立辅导档案,且记录真实有效(2分)。 有全乡统计表(1分),有全乡质量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B8 和智能的发展情况(2分)。采取口试、笔检测 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过程的6分 与 考查和质量的考核(2分)。做好考试成绩评价 的登记、统计、质量分析及评讲工作,进行多元的激励性评价(2分)。 监控报告(0.5分),召开全乡质量分析会(0.5分);学校有月考成绩统计表(1分),有年级学科质量分析(0.5分),召开全校质量分析会(0.5分);教师有月考成绩登分册(1分),有班级学科质量分析(0.5分),有试卷讲评教案(0.5分)。 教管中心有活动安排(0.5分),开 B9 课外 活动 经常开展课外小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2分);积极开展两操,每天5分 坚持一小时锻炼(2分);记录项目齐全(计划、安排、形式、内容、时间、地点)(1分)。 展活动的实施方案、记录、图片、简报等资料真实(1分);教学日志记录两操情况真实(0.5分);学校有活动安排(0.5分),切实开展活动,资料真实齐全(1分);成立课外小组(0.5分),切实开展活动,资料真实齐全(1分)。 实验室管理:有计划、总结、制度(0.5 B10 教学 设施 设备 分),有工作记录(0.2分),实验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功能室等管理开出率达标(0.5分);图书室管理:3分 有序,计划详实,资料齐全(2分)。使用有计计划、总结、制度(0.5分),正常,图书借阅率、实验开出率达标(1分)。 有借阅登记(0.3分),图书借阅率达标(0.5分);其他各室及器材管理(0.5分)。 B11 课改推进 5 分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学校每学年开展全校性的大型课改活动2次以上,且收效明显(2分);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体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高(3分)。 教管中心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01分);乡级课改活动(有安排、方案、记录、图片、总结简报)(1分),校级课改活动(有安排、方案、记录、图片、总结简报)(2分); 学校有课改总结(1分)。 A4 课 改 及 教 科 研 活 动 24分 B12 校本 教研 活动 有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研修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定时、定人、定内容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形式多样(1分)。每学期按计划及时组织学科教研活动,教研组或年级组(备课组)每期活动不少于6次,活5分 动内容有利于教师发展,并有活动记录(2分)。积极开展名师、骨干教师每学期一次示范课,其他教师每学期一次公开课;每月校级研讨课不少于1次;学校每学期一篇课改总结(2分) 学校有听课、评课、说课制度(1分);领导、教师听课评课记录详实(1分);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1分),没担任教5分 学任务的校长、业务校长、教务主任不少于20节(1分);其他领导不少于10节(1分)。 学校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教3分 师培养培训计划(2分),有实施、有总结(1分)。 学校有校本教研制度(0.5分),有校本研修计划(0.5分);每个教研组每学期开展6次教研活动且记录真实(2分,按符合要求的次数折合给分);学校每学期开展6次公开课且资料真实有效(2分,按符合要求的次数折合给分)。 有听课、评课、说课制度(1分);学校领导听课达规定次数且记录真实(2分,按次数折合给分);教师听课达规定次数且记录真实(1分,按次数折合给分);领导参与听评课活动且记录真实(1分) 教管中心有教师培养培训中长期规划(0.5分),学校有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总结(0.5分);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有方案、记录、讲义、教师档案、图片、简报等(2分) B13 听课评课 B14 教师培训 培养 B15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有特色(1分);根据学校实际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1分);建教师业务档案(1分) 学校传帮带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有效果开展青蓝工程且资料真实有效(2分) 4分 (1分);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教研总结、案例教师撰写教学文章(1分) 分析、教育叙事、自我反思、论文以及各种学习心得等(1分)。 学校制定校本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学校积极承担国家(1分)、省(0.62分 分)、市(0.4分)课题研究,特别是市教育局提出的以“六个三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模式的实验研究。此项可加分。 教管中心有课题研究中长期规划(0.5分),学校有校本课题研究计划(0.5分);承担课题研究且资料齐全,按要求加分。 B16校本课题研究 A5 教学科研 成果 及办学成效 8分 综合得分

学校教学质量高(分类按巩固率、合格率、优分率、提高率)(4分);学生精神状态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阳光乐观(1分);B17教科研成果显著,论文、论著或教科研成果8分 获国家(1分)、省(0.5分)、市(0.3分)、县(0.2分)级奖励(2分);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和承担县级以上教研活动,成绩突出(1分)。此项可加分。 教管中心有全乡期末考试“四率”统计表(2分),学校有月考和期末考试“四率”统计表(2分);师生精神面貌及习惯养成教育(1分);教科研成果获奖有登记表和获奖证书(或表彰文件)复印件,按要求加分;承担县级以上教研活动且资料齐全(1分)。 (二)“纳雍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指导意见”的解读说明 1.“指导意见”的形成

流程:学习市局评价细则→拟写初稿→教研室讨论→征求意见稿→汇总修改形成试行稿。

实质:是本县执行“毕节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细则”的操作指南,还需实践探索,逐步完善。

纳雍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指导意见

(试行稿)

为加强我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达到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人文化要求,使我县常规管理

工作与市教育局接轨,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能力,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根据市教育局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望各教育管理中心(校、园)认真贯彻落实。(注明:凡提及的“学校”均包括各乡镇中学和完小)

一、办学思想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清晰、任务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管理中心要制定全乡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制定全校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要求根据本乡镇(本校)实际情况,明确办学思想,制定年度工作内容及目标,并能如实开展工作,能如期实现制定的教育目标。

2、教育管理中心对办学思想的内涵进行诠释,下发学校,学校根据教育管理中心的办学思想,提出符合实际的校训、设计校徽、校歌,并进行内涵诠释,在教代会上通过,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宣读贯彻。

3、自觉遵守和履行“十个不”的承诺和“三个践行”。教育管理中心组织全乡校长开展“十个不”的承诺和“三个践行”的相关活动,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十个不”的承诺和“三个践行”的相关活动,活动形式自定,有相关印证材料(记录、照片)。

二、课程设置与计划总结

(一)课程设置

1、学校按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内容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任意增减。学校按规定设计总课程表、班级课表。

2、学校设置教学日志(课堂教育教学及两操一活动情况记录),内容设置要符合实际且完整,不能只当打考勤用,教务处派专人查课,详实记录教学日志。

(二)计划总结

1、计划是行动的指南,是分解和落实教育教学目标任务、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的重要保证。教育管理中心及各项工作按年度拟写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补充工作安排),学校及各部门按学期拟写工作计划,各类计划需根据实际情况真实拟写,内容应包括办学思想、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工作推进表,按周安排工作内容,如实根据周推进表开展工作。各项工作计划要召开全乡镇校长(全校教师)会议通过,然后装订成册,要求装订规范整洁、有目录。

2、学校教研组和班级按学期拟写工作计划,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基本情况分析、工作内容、工作目标、保障措施、工作周安排表,周安排表需根据一学期所要开展的工作精心设计,凡安排的工作必须按时开展,并收集相关资料存档。教研组工作计划需在每学期第一次教研会上讨论通过,由教务处检查登记,教务主任签字“同意实施”;班级工作计划由德育处检查登记,德育主任签字“同意实施”。检查表内必须设置计划拟写情况和检查意见,并详实填写,若需修改的可在原稿上修改,而重写的需保留原稿,另交新稿。所有计划合格签字后,学校复印装订成册归档备查,原稿交回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处留存。

3、教师按所任学科拟写计划(按教师课表上安排的所任学科,包括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通用技术等),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分章节分析,包括重难点分析)、本学期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教学内容周进度表。学科计划由教研组检查登记,教研组长签字“同意实施”,检查表项目设置计划拟写情况和检查意见,并详实填写,若需修改的可在原稿上修改,而重写的需保留原稿,另交新稿。所有计划合格签字后,学校复印装订成册归档备查,原稿交回教师留存。

4、教育管理中心按分块工作拟写总结,学校按工作部门拟写总结,教研组按组拟写总结,班级按班拟写总结,每位教师只拟写一份总结(包括个人教学工作、个人教研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等)。各项工作总结可包括取得的成绩(要有实际数据支撑)、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改进措施等)。教研组工作总结由教务处检查登记,班级工作总结由德育处检查登记,教师总结由教研组检查登记,学校设置各项工作总结检查表,检查表需设置总结拟写情况和检查意见,且详实填写,总结需装订成册。

三、教学过程管理 (一)备课

1、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同时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教育管理中心制定备课制度(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要求)下发全乡镇所有学校,各学校在教务处装框上墙,并打印装档;教育管理中心和学校设计教案检查记录,检查记录表内必须设置教案拟写情况及检查意见,并详实记录。学校检查教案可由教研组检查,但学校教务处必须抽查,确保教师教案拟写情况(特别是拟写节数)记录准确无误,每次检查后教务处盖章,教研组长签字。

2、各学科教案拟写节数按“周数×周课时数”进行计算,开学第一周和节假日不算。由教研室统一提供教案拟写模式,按模板拟写教案,严禁从网上下载教案。新授课(包括作文课)需拟写详案,复习课和讲评课需详细写授课内容,测试课和练习课需附试卷和练习内容。按课时拟写,每课时独立设置课时目标和重难点,不准备大课或写连堂课教案等。多课头教师只拟写一科详案,其他科拟写略案。

3、每学期每学科每章选取1—2节新授课进行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6次,要有详实的集体备课记录,记录中必须设置拟写共性教案栏。集体备课在教研组的安排下进行,由教研组长分配备课组成员,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讨论时间。集体备课一般流程:先由个人拟写本节教案,教研组安排集体备课时间和主备人,主备人根据自己的备课情况谈备课想法和备课教案,其他成员用红笔在自己的教案上修改,同时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记录人详实记录),所有成员发言结束后,形成共性教案(拟写在集体备课记录中),复印

(或打印)给备课组成员人手一份,带入课堂进行上课,上课过程中可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备课组要设立主持人、主备人、记录人,认真组织开展和记录集体备课活动。

(二)上课

1、上课时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学校要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与教案模式设计相吻合),大力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制定课堂教学检查计划(或查课制度),学校教务处和德育处可联合设置班级日志,记录学生人数、教师上课情况、课堂纪律、班级卫生等。

2、教师上课要求:教师持教案并按教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适时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合理设计板书,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打骂、罚站、罚抄作业等),保证每节课学生均有所学、学有所获。

3、组织四年级以上学生评教,由学校设置评教表格,教务处组织教务人员到班上对任课教师进行测评,然后统计汇总,得出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程度。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是对每堂课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教育管理中心制定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规定,下发学校装框上墙,并打印装档。教管中心和学校设计符合实际的作业检查记录,必须设置“作业批改情况”栏,并详实填写。学校检查作业可由教研组检查,但学校教务处必须抽查,确保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特别是作业次数)记录准确无误。每次作业检查抽查好、中、差三名学生。

2、作业次数规定:语文一课1次,听写一个单元1次,作文不少于8次,教师下水作文不少于8篇(手写稿,和学生作文相对应,检查时检查者要进行阅读批改);数学不少于32次;英语不少于32次,听写一个话题一次;物理、化学不少于16次,每次实验批改一次报告单;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美术不少于10次,每次生物实验批改一次实验报告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学科不少于3次。毕业班复习阶段(根据计划安排),可适当增加测试次数,每次测试以教案形式体现目的、内容、结果总结分析、讲评教学等内容,1次测试可折合为2次作业,其他测试不能折合成作业次数。(注:以上次数均指每学期每班的作业次数,听写和实验报告单单独登记。)

3、作业布置尽量做到有梯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内容以课本习题为主(可自编作业),作业量适合,严禁使用教辅资料代替作业。

4、作业批改仔细认真,有适量适合的评语,学校教务处设置作业批改记录,包括批改日期、学生人数、作业内容、学生完成情况、错题收集、作业处理意见等栏目。

(四)辅导

1、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学校教务处按学期拟写培优辅差工作计划,按工作要求监督辅导工作的开展,确保辅导真实有效。

2、学校设计学生辅导档案和教师责任档案,内容可包括:每学期培优辅差工作计划(含辅导内容、时间安排表)、辅导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辅导记录、辅导效果证明材料(含教务处认定材料和学生认证材料)、辅导工作总结。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辅导两名学生,至少开展8次辅导(每生4次以上)。

(五)检测与评价

1、检测与评价是发现、诊断教学问题,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分析阶段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严控考试次数,采取多角度、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教育管理中心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按学校统计分数,统计表内需计算巩固率、提高率、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拟写全乡镇(校)质量分析报告,组织召开全乡镇(校)质量分析会,收集图片、资料等。巩固率计算公式:每次测试的实考人数除以学年初人数乘以百分之百;提高率计算公式:本次次测试得分高于上一次次测试得分的学生数除以实考人数乘以百分之百;优分率计算公式:测试得分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人数除以实考人数乘以百分之百;及格率计算公式:测试得分在60分以上(包括60分)的人数除以实考人数乘以百分之百;平均分计算公式:测试总得分除以实考人数。(注:以上分值均指卷面总分为100分的测试)

2、学校每学期组织三次月考(包括半期考试),按班级统计分数,统计表内需计算巩固率、提高率、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计算公式同上),教研组按年级学科拟写质量分析报告交教务处归档。教师有

登分册,拟写所任班级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每次月考卷必须进行讲评,有讲评教案。其他测试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六)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育管理中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乡镇级活动,学校每期至少开展一次校级活动,每次活动需先在工作计划内安排、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收集相关记录资料、印证图片、拟写总结或发布简报。

2、学校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制定课外小组(或社团)工作安排,有专人负责,各课外小组(或社团)制定工作计划(含活动内容、时间安排表),按期开展活动,设计并填写详实的活动记录,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期末拟写课外小组(或社团)工作总结。学校制定课外小组活动检查表,表内设置活动开展情况,并详实填写开展情况及效果。

3、学校应坚持做好大课间活动和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在教学日志中设置检查项目,每天进行检查登记。

(七)教学设施设备

1、教学设施设备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有专人负责(在学校计划或教务计划中安排),各室负责人拟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各室资料自行归档,所有资料必须齐全,记录填写真实完整,并统计图书借阅率和实验开出率,且达省级标准(按省规定:演示实验达95%以上,分组实验达90%以上)。学校设置各室工作检查表,按业务检查时间进行检查登记。

2、音体美活动器材有专人保管(在学校计划或教务计划中有安排),借还有记录。 四、课改及教科研活动 (一)课改推进

1、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教育管理中心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备课到上课,各校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每学期拟写一份专门的课改总结。

2、教育管理中心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乡级课改活动(课研训形式),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校级课改活动(赛课、讲座、校际交流等形式),每次活动需在工作计划内安排、制定实施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拟写总结或发布简报。

(二)校本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装框上墙,并打印装档,学校教务处拟写校本研修计划和课改总结。各教研组拟写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切实按工作周安排表开展工作,每学期开展教研活动不少于6次(不包括集体备课,可以是听课议课、专题学习讲座或研讨活动),需详实填写教研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资料单独装订,包括教研活动记录、公开课教案(讲座讲义)、说课稿、活动简报。学校教务处制定教研工作检查表,表内必须设置教研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评价,并详实填写。

2、学校结合课改内容,每学期开展6节校级公开课,其中一节为名师、骨干教师示范课、一节教师公开课(青蓝工程汇报课)、四节研讨课。此6节课可由各教研组承办,但需由学校整体安排,拟写实施方案,每次活动收集相关资料(活动安排、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记录)和图片,拟写总结或发布简报。承办的教研组可同时留存为教研活动资料。

(三)听课评课

1、听课评课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育管理中心要制定听课、评课、说课制度,下发各学校,学校教务处装框上墙,并打印装档。

2、听课节次规定:学校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务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学校领导听课不少于1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且需详实记录,听课时间、内容与上课进度、内容相吻合。

3、学校在听课记录后面设置课堂评价和评课记录,若是参与集体听课且组织评课的,需将其他教师的评课内容进行记录,若是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教师记录需与教研组活动记录完全相符。学校领导听课应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且需详实记录。

(四)教师培训培养

1、教师培训培养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措施。教育管理中心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中长期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含青蓝工程和教师培训),学校制定教师培养培训五年发展规划,学校按年度拟写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制定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切实开展培训工作,收集培训记录、讲义、教师作业、心得体会、印证图片等相关资料,拟写培训总结或发布简报。

(五)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规范的教师档案,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可设计到2020年),按年度登记,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简历)、常规业务完成情况登记、获奖及论文发表情况登记、参加培训情况、年度考核情况等。每位教师一页(双面设计打印)。

2、开展“青蓝”工程,学校按年度制定青蓝工程实施方案(附教师结对名单),学校与“师傅”教师签订委托书,并颁发聘书(提供复印件),师徒签订传帮带协议,学校组织结对仪式(附照片)。师徒应开展以下活动:制定传帮带计划,互相听评课不少于8节(每人4节,可使用专门的听评课记录本),师傅拟写4节示范教案,徒弟拟写4节汇报教案,师徒进行交流(有交流记录),效果证明材料(由徒弟拟写,师傅签字认可,学校教务认定盖章),拟写传帮带总结。学校教务处按结对情况收集资料归档。

3、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文章(包括案例分析、教研叙事、自我反思、论文等),当年发表或获奖的需在文章末尾注明发表情况或获奖情况。严禁网上下载。

(六)校本课题研究

1、校本课题研究是推进新课改的重要手段,同时能提升教师的科研综合能力。教育管理中心制定课题研究中长期规划,学校制定校本课题研究计划,学校教研组每年可向学校申报一个课题,经学校验收合格后,逐层向上级教研部门申报,切实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材料:课题申请表(可由教研室提供)、立项通知文件、开题报告、阶段性课题资料、结题资料等。

2、该项加分情况:承担国家级课题,每个课题加1分;承担省级课题,每个课题加0.6分;承担市级课题,每个课题加0.4分。加分时需提供结题证书复印件或立项通知文件。

五、教学科研成果及办学成效

1、全乡镇教学质量和学校教学质量可提供第三(五)项的资料作为印证。 2、全校学生精神状态好,有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

3、教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论著、课题研究、优质课等,学校提供教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登记表,加分情况:国家级奖励,每个加1分;省级奖励,每个加0.5分;市级奖励,每个加0.3分;县级奖励,每个加0.2分。加分时需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或表彰文件复印件。

4、承担县级以上教研活动的学校需提供活动方案、相关资料及图片、活动总结或简报,参加活动的学校需提供参加人员名单。

六、工作要求

1、为了资料规范,所需记录表和检查表可统一纸张制作,按检查项目B级指标装档,每个档案盒必须有标签和目录,目录按评估要点顺序制作,重复印证的材料需复印装档。

2、教管中心和学校必须有专人负责教学常规管理及督查工作。

3、教管中心、学校每期检查三次业务,计划、教案、作业要有单独的检查记录表,最后再与其他检查项目进行汇总,拟写检查工作小结,发通报。

4、各级各类业务资料中,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检查记录、印证资料需相互吻合,否则以不切合实际扣出相应分值。

5、职业中学、机关幼儿园、特殊学校均按本意见执行。

6、教育局教研室每月到校视导一次,每次按完成工作情况量分,年终进行综合评分,每年评出3个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教管中心、10个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10名教学常规管理先进个人,由教育局行文表彰。

2.主要反馈意见汇总及工作建议 ●A1 “办学思想” B1办学思想 反馈意见:

“教育发展规划应由学校根据县发展规划制定报教管中心组织实施,教管中心可不制定。因教管中心无具体财权,故教管中心规划可能不能预期实施获实现。”

“学校制定全校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建议修改为“学校制定全校教育三年或五年发展规划”。 工作建议:

教管中心和学校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都必须制定,规划年限三年以上。

●A2 “课程设置与计划总结” B2 课程设置

工作建议:严格执行国家(省颁)课程计划。

B3 计划总结 反馈意见:

考试科目计划应详写,考查科目只要求有进度表,且覆盖所有学科。 工作建议:

1.教管中心(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被分配管理多项工作的,每项工作都要拟写计划总结。

2.教师承担多课头教学任务的,考试科目计划详写,考查科目略写。多课头又无考试科目的,选一科详写,其它略写。

3.计划的审查签字按管理层级逐级进行。

4.计划总结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归类装订,讲究质量。 ●A3 教学过程管理

B4 备课(15分) 反馈意见:

1.教案手写还是打印? 2.各科教案节数标准是多少?

3.集体备课次数较多,部分村级完小教师少不好开展。 工作建议:

1.各校要制定备课制度和开展备课检查(作好记录)。

2.教案手写还是打印,由学校根据管理制度、教师自觉性、新老教师区别对待等情况自行规定。

3教案节数标准是一课时一教案,复习、测验、试卷讲评也要有教案。 4.任多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详写一科,其它略写。

5.集体备课的次数降为每学期6次,开展条件为:各校有三个以上平行班级的年级且有2名以上专职教师的学科。有条件的学校要切实开展,并收集好过程记录材料。

B5 上课(20分) 工作建议:

1.中学、中心完小及有条件的村级完小要制定查课计划或制度,开展课堂

教育教学检查(作好记录)。

2.教师必须持教案上课,用普通话教学,教学内容与教案基本一致。 3.各校设置教务日志(可含查课记录)、班级日志,做好记录,真实反映每一天学校的教学活动运转状况和教师课堂教育教学情况。

4.各校要组织开展每学期一次、由四年级以上学生参加的评教活动,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B6 作业布置批改 反馈意见:

1.作业规定次数较多,大班额、多课头的老师无法完成。 2.作业布置何为适量?评语怎么写才恰当? 3.作业批改记录是否多余? 工作建议:

1.作业布置批改次数是参照此前的标准执行,并借鉴外地学校的规定核算的,对于正常工作量的教师并不超标。但存在大班额或教师多课头、多班级教学的学校,教管中心(学校)可根据各校的师资、办学水平、教学资源等情况制定尽量合理的管理办法,酌情减少批改次数,或者允许批改方式多样化(如:轮流批改、抽改、学生互改等,但每次亲自全批全改数要占总人数的50%以上,总次数要达规定次数的60%以上)。

2.教管中心(学校)要加强常规业务检查,设计内容合理、项目完整的检查记录表,每次有记录,有总结反馈。学校普查每学期不少于三次,教管中心对所辖所有学校的抽查每学期不少于二次。有条件的学习提倡实行以周、日为时间单位的抽查。

3.“作业布置适量”,主要是避免一些老师走极端——过多或过少,并非额定每次1页。

4.批改作业时,要重视评语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指导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作用。内容注重引导、鼓励,写法多样(可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小专题,组织老师学习交流和探讨)。

5.作业批改记录要用,由学校设计制作发给教师。业务普查或抽查时检查核实教师使用情况。“作业内容”只需写明出处页码、题号,“错题收集”遇到材料题只需简述。

B7 辅导 工作建议:

按“指导意见”开展工作。 B8 检测与评价 反馈意见:

1.巩固率的计算应减出正常转出学生数,更正提高率计算公式。 2.月考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师自行组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工作建议:

1.以现在的学籍管理制度,正常转出学生数不影响巩固率计算,提高率计算公式已更正,所以,各校遵照执行。

2.以后的月考待研究后,可能由学校自己命题,自己组织进行。 B9 课外活动 工作建议:

按“指导意见”开展工作。

B10教学设施设备 工作建议:

按“指导意见”开展工作。设施设备不足的学校,考核时酌情处理。 ●A4 课改推进及教科研活动 B11 课改推进 工作建议:

按“指导意见”开展工作。 B12 校本教研活动 工作建议:

按“指导意见”开展工作。 B13 听课评课 反馈意见:

校长、教师的听课节次要求太高。担任考试科目教学任务的校长、村校包班的老师无法完成。

工作建议:

1.教管中心(学校)要制定听课、说课、评课制度。

1.听课评课节次是市局评价细则规定的标准,中学、中心完小必须执行。担任考试科目教学任务的校长及村级完小的校长、教师完成标准由教管中心酌情规定。

2.听课记录上的基本信息必须完整,否则不算节次。听课后要认真评课,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B14 教师培训培养 工作建议:

按“指导意见”开展工作。 B15 教师专业发展 反馈意见:

“青蓝”工程材料性资料过多,村校只有八九位教师根本无法实施。 工作建议:

评价细则中的“转帮带”即以前的“1+1”青蓝工程,此项工程对促进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年轻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作用,教管中心(学校)领导务必要重视。中学、中心完小必须开展,有条件的村级完小也要尽量开展(过程材料可以稍微降低要求)。 B16 校本课题研究 工作建议:

暂时按“指导意见”开展工作。 ●A9 教学科研成果及办学效益 B17 教学科研成果及办学效益 工作建议:

此项指标可加分,各校要将教师获得县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的奖励及时登记,并收集好相关佐证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