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民日报社论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

2022-09-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描绘更新更美的图画(社论)

——元旦献辞

2009年01月01日03:31

我们以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辞别了极不平凡的2008年,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发展的坚定信心迎来新的一年。

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们胜利抗击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顺利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结果。这一切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前进的道路,总是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新的一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蕴含着重大机遇,机遇总体上大于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明显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今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着重大机遇的一年。

我们面前有困难,更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办法;我们征途上有风险,更有应对风险的经验和力量。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率较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这为我们实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充分看到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业绩的根本保证。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战胜困难和风险,关键是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维护好经济发展的大局,维护好深化改革的大局,维护好社会稳定的大局,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胡锦涛同志“12·18”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

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展开新的画卷。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风险考验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画卷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人民日报社论:越是面临困难越要重视农业

2009年02月02日07:2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今天,本报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六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是党中央送给亿万农民的新春贺礼。

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了重大自然灾害,克服了多种困难,农业农村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农业生产实现了近40年来首次“五连增”,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

献。

刚刚到来的牛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重要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和全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越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农业。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越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夯实农业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盖房子,要先打牢地基,同样道理,要渡过难关,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首先要把农业这个基础打牢固。经济发展有了根基,才能站稳脚跟,才能稳步前进。在困难面前,如果忽视了农业这个基础,就必然会事倍功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是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细化,是指导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到位。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绷紧“三农”这根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老黄牛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夺取今年“三农”工作的新胜利。

人民日报社论:风雨同舟昌国运 和衷共济谱新篇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

2009年03月03日00:00

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今天,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60年来,人民政协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进步,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祖国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光辉业绩。抚今追昔,畅想未来,令人心潮澎湃。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各方面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就。

在这不同寻常的一年里,人民政协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贡献智慧和力量,热情参与和支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广泛开展港澳台侨人士团结联谊工作,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与全国人民一道经受考验,共克时艰,共襄盛举,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本届政协的良好开局。

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传统。60年来,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们一定要全面总结人民政协60年的宝贵经验,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好、发展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

完善好,把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运用好、发挥好,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人心、增添力量。

今年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前进道路上迎难克艰的新任务,为政协委员提供了贡献才智的新机遇。人民政协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战胜各种挑战,奋力渡过难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风雨同舟昌国运,和衷共济谱新篇。60年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日益完善。今天,机遇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事业和使命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把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坚定信心,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继续奋斗。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肩负起人民的重托——热烈祝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2009年03月04日18:42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明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发表社论,题为《肩负起人民的重托——热烈祝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全文如下:

承载着13亿人民的重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在这一年里,新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开展工作。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加强跟踪监督,推动改进工作,完善法律制度,使人大工作更有深度、更具活力;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把立法和监督结合起来,在推动改进工作的同时注重制定和完善法律,在加强立法的同时注重强化执法检查和工作监督,使人大工作更贴近民生、更具实效;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和专门委员会作用等方面都取得新成绩;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以此引领人大各项工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实践证明,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坚持好、完善好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好、落实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2009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次大会将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回望过去,我们会更清晰地看到,人民极大地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历史给予我们信心,人民给予我们信心。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体代表,一定会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无愧于人民的信任,不负人民的重托,为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共谋发展大计 开创美好未来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2009年03月13日00:00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完成各项预定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

这次大会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畅所欲言议国是,群策群力谋发展。全体委员认真听取和审议了贾庆林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审议和通过了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政治决议和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列席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报告。委员们讲大局、谋大计,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充分展现了心系国是、情牵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生机与活力。

会议一致认为,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主题,深刻分析了形势,明确提出了目标,全面部署了任务,体现了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坚强决心,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政策导向,是一个求真务实、提振信心、催人奋进的报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切实做好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现代化建设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难和挑战,只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共克时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人民政协制度是扎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制度体现了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和优点。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中国共产党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作用。要在深入总结60年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不断巩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在新的一年里,人民政协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为契机,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着力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言献策,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围绕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功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鼓舞斗志、引领风尚、凝聚力量。

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大计,群策群力开创美好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奋勇拼搏,埋头苦干,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人民日报3月14日社论:发挥制度优势 推动科学发展

——热烈祝贺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

这次大会,是在全国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改革发展主题,郑重履行神圣职责,共谋国家发展大计,圆满地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

大会认真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重要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简明扼要、实事求是,部署工作统筹兼顾、措施得力,是一篇坚定信心、鼓舞斗志、求真务实的报告。一致认为,在过去一年里,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人大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人民把国家的、民族的和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可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人大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充分认识人大和“一府两院”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关系的本质区别,充分认识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的本质区别。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断推进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的那一套,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

人大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人大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从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重大挑战、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大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行使职权,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着力保障宪法和法律有效实施,努力把人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伟大的变革 光辉的节日(社论)

——热烈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2009年03月28日05: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喜马拉雅山起舞,雅鲁藏布江歌唱——今天是个好日子!

今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纪念50年前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这是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后设立的首个法定节日,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心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此,我们向西藏各族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

1959年3月28日,在以达赖为首的西藏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命令,宣布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号召西藏人民为建设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新西藏而奋斗。由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进行了平叛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掀开了西藏历史崭新的一页。

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经历了千百年之久的西藏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西藏的发展,给西藏各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的土地所有权,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归还给农奴和奴隶,使百万农奴和奴隶获得了彻底的解放,成为新西藏和国家的主人。从这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西藏各族人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全国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进。

民主改革是新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旧西藏的黑暗和残酷是对人性和人的尊严的无情摧残,对农奴和奴隶剜眼、断筋、剁脚等等残暴行为令人不寒而栗。民主改革破除了将人分为三等九级的制度,废止了旧西藏的法典及其野蛮刑罚,把百万农奴和奴隶从非人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尊严和权利。人民民主政治制度从此在西藏确立,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桎梏被彻底铲除。

民主改革是国际废奴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在二三百年来一些国家的奴隶制和农奴制堡垒被相继攻破之后,西藏的民主改革彻底解放了长期生活在痛苦和屈辱中的百万农奴群体,并使他们迅速开始了现代化建设进程,其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绝不亚于发生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废奴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5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今日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然而,达赖集团叛逃国外后,在国际反华势力支持下,长期从事分裂祖国的破坏活动。他们极力美化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下的旧西藏,攻击诬蔑西藏的民主改革,千方百计把自己打扮成“西藏人民的代言人”,煞有介事地向中央提出所谓“大藏区”、“高度自治”等变相独立、半独立的政治要求,企图在“自治”的幌子下恢复他们对西藏人民的统治,恢复旧西藏社会、政治制度。达赖集团分裂祖国、复辟旧制度的图谋,西藏和全国各族人民看得非常清楚,也是绝不会答应的。

经历过寒冬的人,格外珍惜春天的温暖。西藏各族人民最懂得维护祖国统一和主权的重要,最感念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最认同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新西藏的目标。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新起点上的西藏,将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西藏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社会稳定,确保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坚信,西藏各族人民一定能够进一步传承民主改革的伟大精神,加快繁荣发展进步的步伐,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人民日报社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009年04月06日19:50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4月6日电 4月7日人民日报将发表题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论,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了。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是涉及13亿人的重大民生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制定修改完善,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吸纳各个方面尤其是普通群众的建议,最终定稿。这一意见汇集众人智慧,反映群众意愿,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科学发展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实践,标志着十七大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全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缓解和克服“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水平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道路的有益尝试。《医改意见》确立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框架和长远目标,绘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宏伟蓝图,

明确了今后三年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抓好五项重点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使群众“看得起病”;通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努力使群众“少生病”;通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促进公立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使群众“看好病”。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的核心,是要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明确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这不仅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产业投资、激发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应当高度重视,要把医疗卫生工作作为关心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强和改善领导;要强化政府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保障责任,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要认真用好广大医务人员这支医改的积极力量,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统筹协调,确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能,建立责任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劳动创造光荣和梦想--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2009年04月30日19:53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4月30日讯 明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发表社论:劳动创造光荣和梦想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今天,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愿,向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人阶级肩负历史使命,挺立时代潮头,以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以辛勤工作创造辉煌业绩。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新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60年来,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会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进性明显增强,利益进一步实现,领导阶级地位更加巩固,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只有融入到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才能成就自身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奥运工程、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项目,无不凝结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高技能人才茁壮成长,技术工人登上国家科技奖最高领奖台,充分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已经成为时代最强音。

工人阶级只有成为改革主力、发展动力、稳定基石,才能成为国家脊梁、社会中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造福工人阶级,又要始终依靠工人阶级。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发扬光荣传统,不断开拓前进,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

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今天,我国工人阶级要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工人阶级要立足基本国情,树立世界眼光,顺应时代潮流,勇

担推动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工人阶级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开展劳动竞赛,争做锐意进取创新的先锋模范;工人阶级要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成为促进和谐稳定的中流砥柱。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积极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大力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尊重职工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完善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管理和企事业民主管理的制度,认真解决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把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支持工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时代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

劳动创造光荣和梦想。我们辛勤地劳动,为了增加社会财富,更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我们坚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英雄辈出、俊采星驰的工人阶级一定会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历史征程上,工人阶级一定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力量。

人民日报社论:坚定不移搞改革 促进林业大发展

2009年06月24日03: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谋划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大计,部署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林业的高度重视,对改善山区林区民生的高度关注,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随着绿色在祖国大地的铺展,森林资源明显增长,局部生态明显改善,防沙治沙明显突破,物种保护明显加强,林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仍然非常脆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加快林业的改革和发展,拓展林业的内涵和外延,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来源于基层的探索,是农民的创造。2008年,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这项改革,把林地的经营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承包落实到农户,确立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实现了“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明确了林地承包期70年不变,期满可以继续承包,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有保障的承包经营权,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森林资源增加、农民群众增收、林业经济增长的可喜局面。

我国有25亿亩集体林地,大大多于耕地面积;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占国土面积的69%、人口占全国的56%,森林是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依靠。加快山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亿万农民的巨大潜能和25亿亩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相结合,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新空间,开辟了农村发展的新天地。实践证明,这项改革顺民意、得民心、增民利、惠民生,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事关全局,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注意把握好几个重大原则。一要明晰产权。坚持家庭承包制度,切实做到按户分山、人人受益,真正让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权并保持长期稳定不变。二要坚持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实现兴林与富民的有机统一、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三要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把政策和办法交给农民,让农民自己说了算,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四要从财政、金融等方面给农民更多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让农民安心、舒心、放心。五要坚持积极稳妥、质量第一,严格依法办事,按规范程序和方法步骤做好改革各项工作,使改革经得起历史检验。

林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发展林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开拓,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改革,毫不动摇地加快林业发展。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支持林业,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一代一代坚持不懈地干下去,让祖国山河更秀丽,人民生活更美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人民日报社论: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周年

2009年07月01日04: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是我们党诞辰八十八周年,再过九十多天,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坚持不懈的奋斗,开辟历史新纪元,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历史新时期,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党领导的两次伟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历史时刻。走过峥嵘岁月,一个历经风雨砥砺、焕发青春活力的拥有七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更加成熟坚强,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古国更加从容自信。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积淀的宝贵经验,照亮更加光明的前程。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八十八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指导着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面对我们的宏伟目标,只有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取得发展进步,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在全国执政的六十年,就是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六十年。历史昭示未来,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才能团结凝聚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始终坚持自我完善进步、保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品质的历史。我们党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积极应对时代发展要求和环境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成为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一个充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全党同志务必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务必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永远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党同志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长期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六十年前的西柏坡,毛泽东同志满怀自信地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六十年过去,江山万里如画,共和国雄姿英发。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也有足够的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画卷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

人民日报社论:谱写侨联工作科学发展新篇章 ——祝贺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开幕

2009年07月14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归侨侨眷代表齐聚北京,出席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广大归侨侨眷和广大侨联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对长期以来支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海外侨胞表示衷心感谢!

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大会,是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政治生活中的一件盛事。这次会议将认真总结侨联第七届委员会的工作,确立今后五年侨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会议还将讨论通过中国侨联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中国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开好这次大会,对于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做好侨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七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在党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各级侨联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为主线,团结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积极参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注重把工作连续性与工作开拓性结合起来,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有新探索,在维护侨益、参政议政方面有新进展,在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加强与台湾岛内侨界社团联系方面有新建树,在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交流方面有新举措,在自身建设方面有新加强。侨联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侨联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热烈响应,侨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世情、国情、侨情的发展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侨联工作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开创侨联工作的新局面。要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侨联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归侨服务的统一,为侨资侨智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环境、搭建平台。要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为侨服务、凝聚侨心作为侨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全面推进侨联工作。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各级侨联组织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稳步推进与台湾岛内侨团联系,促进侨界的融合进步,广泛团结海内外侨胞,共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60年风雨与共,60年赤子情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团结奋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瑰丽诗篇。当前,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成就令人鼓舞,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国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共同奋斗,谱写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