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顺应论视角下的《论语》对话解读

2024-02-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顺应论视角下的《论语》对话解读

一、引言

对话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基本形式, 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思 想交流的重要载体。 对话体是一种记录哲人思想辩证发展过程的 文体,对话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 地追问和探寻真理。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 录体著作,书中记载的对话虽语轮较少,却凝练有力。本文拟在 顺应论视角下,对《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以期从现代 语用学的角度阐释其语言使用艺术。

二、顺应论概述

顺应论的提出者 Jef Verschueren认为(2000: 1〜8),语 言学有两种定位:一种是语言资源的语言学( linguistics of language resources ),传统语言学在此基础上将语言学细分为 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并列学科;另一种 是语言使用的语言学( linguistics of language use ),也就 是语用综观,即语用学是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 的角度对人类活动中的语言使用现象的综观。

Verschueren 认为,使用语言必然包涵不断地做出有意或无 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驱动的选择。理解做出选择的过程,必 须要了解三个核心概念:

1. 变异性( variability ),语言的变异性限定选择的可能

范围;

2. 协商性( negotiability ),语言的协商性指选择不是按 机械的方式或按严格的规则或形式与功能间的固定关系做出的, 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基础上完成的;

3. 顺应性( adaptability ),语言的顺应性使人们得以从一 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 以便迫近交际 需要达到的满意位点。

这三个概念不可分离, 而且呈层级性排列; 如果没有变异性 和协商性,顺应性也就失去了内容( Verschueren , 2000: 55〜 63)。

以顺应性为出发点, 语用综观研究路向的重点由四个统一而 连贯的研究角度构成:第一,语境关系顺应(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包括交际语境中任何一个和语 言选择构成相互顺应的要素;第二,语言结构顺应(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包括任何一个组织层面上的结构 以及结构过程中的原则;第三,动态顺应(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 ),即顺应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展开;第四,顺应过 程的意识突显性( salience of adaptation processes ),即和 认知机制相联系的这些过程的状态。 它们的作用互补, 而且四者 在语用综观的整个框架中具有不同的功能负荷( Verschueren 2000: 65-69 )。如图 1 :

图 1:语用理论结构图( Verschueren 2000 : 67)

语境关系顺应与语言结构顺应的组合, 可用于界定顺应现象 的所在位置, 即它们描述了语言性和超语言性并列成分在言语事 件交际空间中的组合,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首要的。动态性 所涉及到

的是语境和结构之间关系的本质及其历时发展, 是两者 互动所涉及到的全部过程的一个特点。 对顺应过程中意识突显性 的研究有助于搞清这些过程与人们意识状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理 解语言的表意功能需要追溯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

本文将应用顺应论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对 《论语》 中的 几段对话进行解读。

三、《论语》对话解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 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班固( 1962)在 《汉书 ?艺文志》中提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 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 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根据《论语》记载,不同的人向孔子问到同一个问题,孔子 往往给出不同的答案。如《颜渊篇第十二》中,同是问仁,孔子 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 司马牛“仁者,其言也 ?”,答樊迟“爱人”,显示了其因材施

教的教学理念与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下面尝试应用顺应论对 《先进篇第十一》和《为政篇第二》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 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 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篇 第十一》)

译文:子路问: “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有爸爸哥

哥活着,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冉有问:“听到就干起来 吗?”孔子道:“听到就干起来。”对于如此截然不同的回答, 孔子解释道:“冉有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 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杨伯峻, 2009: 115〜116)

这段对话共有六个话轮,孔子、子路、冉有和公西华四人既 是发话人( utterer ),又是受话人( addressee )和释话人

( interpreter )。语境中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智世界的各 个方面通过语言使用者(即发话人和释话人)认知过程的激活, 在语言使用中发挥作用。发话人做出产出性选择,而释话人做出 解释性选择。就语境来讲,我们从心智世界的不同方面出发,继 而进入社交世界,止于物理世界。从孔子对公西华的回答中可以

看出,在孔子的心智世界中,他对子路和冉有的认知是不同的, 这正是他给出相反回答的原因。 从语言结构上讲, 孔子回答冉有 时只使用了一个简单的陈述句, 回答子路时却使用了一个复杂的 反问句。 从杨伯峻的译注中可以看出, 孔子要故意压压子路的胆 量,因此选择了一个语气较重的反问句, 而且在这个复杂的反问 句中提到了父

兄的概念; 而孔子知道冉有平日做事退缩, 所以选 择了一个简短的陈述句给他壮胆。 由于时间维度和社会关系等其 他语境维度的改变, 使得“闻斯行诸?”这句问话的意义极富动 态性,即便是听完孔子对公西华的回答, 我们也很难确定这句问 话的真正答案, 因为语言的选择和意义的生成总是随语境的变化 而处于动态地变化过程当中。 和顺应媒介相联系的就是意识突显 性,即语言使用中意义生成过程中的心智运作。感知与呈现 ( per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规划( planning )、记

忆(memory是三种促进语言选择活动的心智过程 (Verschueren , 2000: 173〜200)。首先,

感知与呈现包括“求也退”“由也兼人”的范畴化过程, 以 及联想、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次,“求也退,故进之;由也 兼人,故退之”体现了一种意图与目标相联系的活动, 这种活动 受制于描写文本并参与了发话活动和释话活动; 最后, 记忆和范 畴化图式与描写文本构成互动, 并在识别与回忆诸过程中得到体 现。这几种过程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突显性, 而具有特殊 重要性的是元语用意识(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领域,即 对语言选择过程的自返性意识( reflexive awareness )。元语 用意识无处不在,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上基本上都可以见到这 种意识的语言痕迹,而元语用意识上突显性程度最高的一端是真 正的自我监控( self-monitoring ),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总 是监督着自己产出或解释话语的方式, 并同时意识到意义协商的 永恒必要性,又意识到阻塞这种协商的障碍在

哪儿

(Verschueren , 2000: 195〜198)。

《为政篇第二》中的第五、六、七、八章中载有“问孝” 的

几段对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 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 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 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第二》)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 “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 发愁”。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 活爹娘便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 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区分呢?”子夏问孝道。 孔 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 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 么?” (杨伯峻,2009: 13〜15)

同样是问孝, 不同的人得到完全不同的回答。 孟懿子是鲁恒 公之子仲庆父的后裔, 鲁国“三桓”之一, 自鲁宣公九年开始与 季

孙氏、叔孙氏轮流执政; 孟武伯是孟懿子之子, 《论衡 • 问孔》中记载,此人“善忧父母”。由此可见,孔子对他们的回 答实则是“攻其短”。而子游和子夏是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 者,名列“孔门十哲”,被后人合称为“游夏”,此二人深得孔 子器重, 能充分地理解孔子一些观点的真正含义, 因此孔子在他 们面前道出了“孝”道的真正内涵: 要发自内心的侍奉双亲。 从 语言结构上讲, 孔子回答孟懿子和孟武伯时, 使用了简短平淡的 语句,回答子游和子夏时却使用了语重心长的反问句。 孝道的真 正涵义在这一过程中动态地生成, 意识突显性又反映了和认知机 制相联系的这些过程的状态。

四、结语

对话作为人类言语交际的基本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无 比重要的作用。 文学和语言学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主要在顺应论的视角下对中国传统语录体著 作《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以期把语言学领域与文学领 域中的对话研究结合起来。 此番尝试只是管窥之见, 不足之处请 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