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摘要:水利工程现场环境多变,若要顺利、安全完成水利工程施工任务,高度重视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并为防范危险源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的角度出发,首先总结了两种识别危险源的方法,随后从多个角度总结了危险源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危险源;识别;防范 引言
危险源的识别与防范,对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推动水利工程实现应用价值。围绕水利工程,做好危险源的识别工作,为应对危险源影响提供有效的支撑,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鉴于危险源对于水利工程的影响,有必要总结危险源防范措施。
一、危险源识别措施 (一)直观识别
结合水利工程的综合情况,选择类似的水利工程,为辨识风险点提供依据。在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收集类似工程的资料并加大分析力度,推断水利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物质,为掌握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奠定基础,推动水利工程的精准施工,有助于积累关于水利工程的经验。在识别危险源时也可以采用对照分析法,综合考虑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检查标准以及配套的法律要求,同时检查施工人员的具体行为以及管理者的决策依据。对照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原理简单、操作简便,但是对人员经验的要求较高,实际应用效果参差不齐。
(二)安全识别
针对水利工程列出需要检查的因素,并依次辨识全部潜在风险点,定位水利工程中需要改进的位置,并如实填写改进的措施,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可以将检查表纳入到水利工程风险辨识体系中,明确责任人、风险辨识时间以及检查人员,为划分危险源辨识责任提供有效依据。与此同时,获取与水利工程问题有关的标准内容,并指明条款对应的名称。如果在水利工程危险源识别中采用半定量检查模式,需要建立三级评分体系。对于结果完全无法接受的条款,用0表示,对于显著低于评价标准的条款,用1表示,对于略微低于评价标准的条款,用2表示,最高分是3,说明完全符合评价标准。水利工程的评价标准重要性不尽相同,对于相对重要的评价标准,适当增大评分区间范围,略微低于评价标准和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条款,分别用3和5表示。通过增大分数权重,引导水利工程人员进一步重视这些条款。对于风险度极高的危险源,可以进一步增大分数权重,保证水利工程危险源评价体系的层次性。关于危险源识别中的分数设定,需要综合应用评判人员的经验以及现有的知识库,保证危险源评价结果的客观度。具体来讲,使用相应类别最大值乘以分数,有效评价水利工程危险源的安全程度,体现半定量检查的优势[1]。
另外,在评价危险源的过程中,还可以组织专家进行危险源论证,并归纳整理分析全部专家反馈的意见,将分析后的结果反馈到专家处,并进一步征求专家的意见。由此不断循环往复,最终形成关于水利工程危险源的识别结果。
二、危险源防范措施 (一)做好记录整改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要有防范危险源的意识,切实保证施工过程绝对安全。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落实巡逻任务,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建立危险源台账并快速处理,为水利工程施工打好基础。在施工进程中,也要建立完整的台账,准确反映水利工程施工的真实情况,尤其是施工材料、机械的使用情况,确保上述因素吻合参照数据,并做好台账记录的公示工作,在保证全部施工人员得知危险源状况的同时,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针对施工阶段中排查得到的危险源,必须立即拟定整改方案并压实部门责任,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危险源,为水利工程施工创设安全稳定的环境,强化部门人员的责任感。
(二)加大施工人员培训力度
水利工程现场的危险源因素非常复杂,部分危险源与人员主观因素有关。如果施工企业对工程人员的监管不到位,意味着人员施工行为不标准,间接导致很多危险源因素。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基础上,提升施工人员行为规范度,避免人员行为不当带来危险源。施工企业在落实施工任务的同时,加大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有效控制人员主观层面的危险源。另外,要注意强化施工人员的技能储备,为施工人员选择合适的工艺提供重要依据,规范施工人员的全部行为,消除技术工艺层面的危险源因素,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带来的影响。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监管,还可以发挥实时监管体系的作用。例如,在水利工程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及时掌握施工人员的现场行为,为纠正人员施工行为中的错误、消除人员行为危险源奠定基础[2]。
(三)重视危险源的排查治理
导致水利工程事故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危险源本身,防控体系不到位同样导致安全隐患。在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导致水利工程施工事故。在精准辨识危险源的基础上,拟定可靠的安全措施,避免危险源防范体系失效。围绕水利工程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将其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及时探测危险源并从容应对。水利工程常见的危险源因素包括生产环境不稳定、人员行为不安全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危险源发作,强调隐患排查的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隐患排查不能过于盲目,必须结合行业的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要求,拟定针对性的隐患排查方案。与此同时结合分级体系,对隐患排查工作中获取的危险源信息进行分级处理,为危险源赋予隐患等级,确保危险源处理的针对性。水利工程隐患排查必须吻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信息反馈及时到位,为事故隐患整改提供有效支撑。如果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及时处理部分危险源,需要建立关于危险源的应急预案,并设定危险源处理的责任部门与时间期限,落实关于危险源整改的资金和相关措施。对于处理完毕的危险源,需要评估验证危险源的处理情况。整改评估后确定通过,水利工程方可复工。
(四)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设备层面的风险源,切实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在设备应用之前,需要检查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带病工作现象,严格保证施工阶段绝对安全。针对工程设备建立维修维护体系,及时排除工程设备中的隐患因素,确保工程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同时吻合国家在工程设备领域的标准要求。另外,要注意工程设备的运输工作,根据工程设备的特征,合理安排运输环境,确保工程设备顺畅稳定运输到施工现场,保证工程设备随时正常运行。
(五)拟定应急预案
水利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外界不可抗拒因素带来的潜在危险源较多,也为工程施工安全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在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拟定应急预案,为应对雷击、强降水等突发因素提供有效依据,体现应急措施的价值和作用。一旦工程现场发生突发事故,执行应急预案中的相关条款,避免施工现场发生惊慌失措的现象,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处理相关问题,消除潜在危险源的影响。在应急预案中需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应急物资、人员、装备的储备力度,并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秉承“未雨绸缪”的原则,围绕水利工程的特征,定期演练应急方案,确保应急救援队伍“来之能战、战则必胜”。另外,在应急预案中要强调应急响应机制的作用,一旦发现风险源,立即触发响应机制,为处理安全隐患争取宝贵的时间[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环境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源因素,做好危险源识别工作,尽可能多的总结应对危险源的经验,多角度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体现危险源防范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璐. 水利工程施工危险源识别与管理对策[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01):143-145.
[2]魏玉涛.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J]. 海河水利,2021,(S1):50-53.
[3]李作成.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分析[J]. 湖南水利水电,2021,(05):83-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