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析
2022-05-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MEDICALLABORATORY SCIENCES 医学检验CHINA HEAL TH INDUSTRY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析黄 信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广西崇左 532800[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特点,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冷凝术手术成功率与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阀门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与冷凝术手术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阀门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与冷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目前来说,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首选的还是阀门植入术。[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致病原;改善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6(a)-0163-0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又称之为血管机能不全性青光眼,是一种其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就破坏性较强,致盲率较高的眼部疾病[1]。是眼压升高,一旦无法有效的控制眼压的持续升高状态,往往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失明,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对其一生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给其家属带来承重的心理负担[2]。而临床表明,近年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得到了临床的关注与重视。新生青光眼对于临床上一般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和手术方式都不敏感,临床疗效较差,因此,临床上对于新生青光眼的治疗一直比较艰难。面对新生青光眼治疗困难的局面,只有进一步分析新生青光眼的病因特点,而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方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年龄12~6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8.1岁。患者的病程在1~336个月不等,平均病程为115.5个月。男29例,女21例,共计53患眼。50例患者中,左眼患病23例,右眼患病24例,双眼均患病3例。患者入组时,53眼中,10眼无光感者,12眼光感者,11眼手动者,16眼指数者,有4眼患眼的视力在0.01以上,患者的平均眼压为6.72kPa。1.2 新生血光型青光眼病因分析经过临床诊断分析,本组研究中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致病原因分别为,27例患者是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或者是分枝静脉发生阻塞而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9例患者是由于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患者是由于高血压引发眼底出血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患者是由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引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1例患者是由于视网膜脱落例术后引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还有6例患者是由于外伤、单纯性青光眼以及屈光介质混浊等其他原因引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视网膜中央静脉或者是分枝静脉发生阻塞、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引发眼底出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脱落以及外伤、单纯性青光眼、屈光介质混浊等。33例患者,共计34眼采取睫状体冷凝术;8例患者,共计8眼采取了阀门植入术;5例患者,共计5眼采取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3例患者,共计4眼由不愿意采取手术治疗而未采取任何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例患者,共计1眼采取药物控制使眼压保持正常未进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共计1眼采取白内障术后全视网膜光凝的方式进行治疗。1.3 临床治疗方法50例患者共计53患眼,胫骨临床诊断分析之后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其中33例患者,共计34眼采取了睫状体冷凝术进行治疗;8例患者,共计8眼采取了阀门植入术进行治疗;5例患者,共计5眼采取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进行治疗;3例患者,共计4眼由不愿意采取手术治疗而未采取任何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例患者,共计1眼采取药物控制使眼压保持正常未进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共计1眼采取白内障术后全视网膜光凝的方式进行治疗。1.4 手术成功判定标准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临床标准用患者出院时的眼压进行判定,患者出院使得眼压保持在0.8~2.8kPa[5]即为手术成功。1.5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对比患者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有所提高,但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1 患者术后视力对比时间手术前手术后n5349无光感者光感者1013> 0.051210手动者118指数者1613>0.05者45P值 > 0.05 > 0.05 > 0.05 > 0.052.2 手术治疗疗效对比8例患者共计8眼采取了阀门植入术进行治疗,其中5例患者共计5眼成功,手术成功率为62.5%。3例患者共计3眼手术失败,其中2例者共计2眼由于前房积血阻塞导管被迫取出阀门改行冷凝(下转第165页)中国卫生产业 16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MEDICALLABORATORY SCIENCES 医学检验CHINA HEAL TH INDUSTRY第2、7、14、21天检测患儿粪便排毒情况,观察组患儿粪便排毒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粪便排毒情况[n(%)]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d40409(22.5)粪便病毒转阴情况7d17(42.5)14d28(70.0)21d36(90.0)17(42.5)*29(72.5)*37(92.5)*40(100.0)*后,观察组患儿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在治疗第2、7、14、21天检测患儿粪便排毒情况,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粪便排毒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喜炎平注射液对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喜炎平能有效抑制轮状病毒复制,缩短患儿粪便排毒时间。喜炎平药物的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内脂磺化物,可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肾上腺皮质功能以及心脏保护作用[4]。喜炎平不会引起小儿发热或肠道菌群失调,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对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殷 海燕.金双歧与蒙脱石散在小儿腹泻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18-1919.[2] 单 秀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158-159. [3] 童 春全.思密达联合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7):969-970. [4] 唐 粹.中西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4):62-63.(收稿日期:2013-05-08)注:与对照组相比,*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患儿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无患儿出现注射部位肿胀等不良反应,1例患儿出现皮疹,经处理后,于6 h内症状消失。3 讨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3]。本文对该院2011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腹泻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粪便排毒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26例(65.0%)患儿治疗显效,11例(27.5%)患儿治疗有效,3例(7.5%)患儿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14例(35.0%)患儿治疗显效,19例(47.5%)患儿治疗有效,7例(17.5%)患儿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上接第163页)术进行治疗;1例患者共计1眼由于虹膜阻塞导管被迫取出阀门[6],眼压没有达到正常,但是患者的疼痛消失,因此,未再进行其他手术治疗。5例患者共计5眼采取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进行治疗,其中2例患者共计2眼成功,手术成功率为40.0%。33例患者共计34眼采取了睫状体冷凝术进行治疗,其中6例患者共计6眼成功,手术成功率为33.3%。33例患者共计34眼采取冷凝术治疗,除了其中1例患者共计1眼由于进行了4次冷凝之后眼压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不能忍受疼痛而进行了眼球摘除,其余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了缓减,无1例发生眼球萎缩现象[7]。冷凝术手术成功率与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阀门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与冷凝术手术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阀门植入术手术成功率与冷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方式成功率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 讨论研究表明,冷凝术、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嵌顿、阀门植入术以及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均不尽理想,即使是成功率较高的阀门植入术,随访中发现,其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只是免除患者疼痛和眼球摘除[8]。就目前来说,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首选的还是阀门植入术。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理想方法,但是临床一直在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致病原因入手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积极的尝试各种有效的药物、手术以及激光等综合治疗方式进行,对于降低其发病率,改善其预后效果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参考文献][1] 马 立,赵本严,狄雅芬.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中华眼科杂志,2009,32(5):118-122.[2] 王 向华,刘志云,齐素丽,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23(7):842-843.[3] 陈 波,程文惠,何跃.氩激光光凝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在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4(13):316-317.[4] 马 丽丽,袁忠利,李学勤,等.手术治疗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22(5):1832-1834.[5] 衷 南菱.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因临来分析[J].实用眼科杂志,2009,4(11):655-656.[6] 耿 燕.全视网膜联合睦状体冷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12(9):551-553.[7] 吴 云天,葛泽国,刘力,等.小梁切除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8(13):863-866.[8] 舒 爱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J].实用眼科杂志,2010,16(4):221-222.(收稿日期:2013-05-08)中国卫生产业 165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