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技特派员培训实施方案

2023-03-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科技特派员培训实施方案

篇一:关于2012年度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关于2012年度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我县农业科技管理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科技素质,带动全县优势产业发展。现就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及科技工作的实际,本着服务产业,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及产业从业者的创新能力。现制定培训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以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培训民生工程,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推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培训内容

1

1、结合县上开展的“千名干部进万家,扶农惠民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在“科技之春”启动仪式活动中,我县科技部门及相关单位共发放实用教材1600份,科普挂图580张,制作展板40块,悬挂横幅20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4000份,同时在县广播电视台滚动播放12396科技服务信息,在全县上下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良好的舆论氛围。我局确定一名领导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不定期的进驻包扶村开展工 作。召开村两委会、党委会、小组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县上制定的惠民惠农政策,组织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调动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2、组织科技特派员进田间,入农户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特派员要加大农业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指导解决广大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尽心尽力搞好科技服务。围绕我县“林果、草畜、大棚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要求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把最新、最实用的科学技术以最快的方式送到产业农民手中,使产业农民始终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以科技的手段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推动吴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培养科技示范户,提高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能

力。本年度计划进行集中培训示范户达10次,召开现场会5次。集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2

引进、示范种植。并印发技术资料,真正提高示范户的科技知识、科技水平,让其带动周边农户学科技,用科技。把示范户培养成为农业科技推广指导员。

4、培养农业科技型的“带头人”。引导务农青年改造传 统的种、养、加技术,提高农业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技术。今年培养3—5名青年农业科技大户;培养1—2名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型的“带头人”。促使他们将农业产业发展成带动 农户、增加产值、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培养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型的“带头人”队伍。其次我局将聘请专家在中小学校进行有关专利、知识产权等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做到学科学,用科学。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保证此项培训活动顺利实施, 成立县科技培训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助理调研员郝登旭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卢德文、县科技局长冯志辉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电局、科协、财政局、科技局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

2、强化督查,实行奖惩。为使科技培训工作扎实有效 开展,确保顺利实施。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及绩效显著的给予

3

表彰奖励;对工作单位工作不力的要求其限期改正。 3、建立健全培训制度。一是科技特派员签订目标责任 书,保证农民生产中科技知识的需求。二是管培分离制度。科技局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其他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三是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培训补助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严格规范使用和拨付培训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四是监督管理制度。培训单位在培训前,要 将培训时间、地点、内容等相关情况向科技培训小组办公室报告,以便科技培训小组及时进行督察和管理,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确保培训质量。

3、做好总结宣传。及时发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分 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办法。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宣传培训活动。大力宣传新型农民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积极成效,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附:2012年度科技培训安排表 2012年度科技培训安排表 篇二:科技特派员培训计划

隆德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2010年度 培训计划

按照《隆德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组

4

织全县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能力培训,计划全年开展创业培训8场次,培训科技特派员累计260人次以上。

第一季度:第一期1月20日-27日,培训人数40人,重点开展创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训;第二期3月9日-3月15日,培训人数30人,重点培训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融资培训。

第二季度:

第三期4月21日-28日,培训人数30人,重点开展中药材、设施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创业培训;第四期6月4日-6月10日,培训人数30人,重点培训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理论培训。

第三季度:第五期7月20日-26日,培训人数40人,重点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劳动力培养等培训;第六期9月4日- 10日,培训人数30人,重点培训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点信息培训。

第四季度:第七期10月15日-22日,培训人数30人,重点开展企业创业创新培训;第二期12月2日-12月8日,培训人数30人,重点培训创业技巧与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理论培训。

隆德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3月21日

篇三: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王五宏0912.doc

5

泰顺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按照县科技局《泰顺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基地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一、基地基本情况 1.合作社概况

泰顺县联众农牧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4月注册成立,总投资达300多万元,其中固定设施122万元,基地建有标准生产管理用房450余平方米,有社员156人,农民助理技师以上职称7人,大学生4人。 2.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2007年引入美国黑树莓种苗原种,推广种植优质美国黑树莓,于2009年从种植的黑树莓植株中筛选出果粒大,色泽鲜艳,味道酸甜的植株进行苗木繁殖,并与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等科研机构合作,成功实现应用组培快繁技术加快繁育黑树莓种苗。2012年合作社开始加大推广黑树莓种植,以合作社为基地,辐射引导农户种植,聘请科技特派员参与基地的组培快繁技术的引进与改进、树莓安全高效种植技术咨询培训和无公害基地建设技术及推广,并建立示范点、培训示范户。目前,已重点培育树莓种植科技示范户30户,年均扩繁黑树莓优质种苗20000株以上,形成种植50多亩的优质美国黑树莓园,并施行番薯、树莓套作,合计建立示范基地100多亩。在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内已成功推广树莓标准化

6

高效生产新技术2项,培训农户100人次,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经济示范效应明显。 二、总体目标 三年内,建设稳定的黑树莓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亩,实现生产、加工、销售、采摘游一体的产业模式,形成黑树莓高效安全的栽培生产技术,形成稳定安全的黑树莓酒加工工艺技术,实现配套(采摘游+网销+实体店)经营模式,形成翁山特色的高山黑树莓农业支柱产业。 三、实施方案 1. 1.开发内容

(1)黑树莓酒加工工艺改进技术研究 ①针对发酵中酒精度不稳定问题,通过糖分调整和加酵母控温发酵过程中对加糖量和发酵时间、温度等技术指标的研究,对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实现树莓酒酒精度工艺要求。

②针对加工过程中树莓酒浑浊不易澄清的问题,通过物理(低温或高温)、化学、生物等澄清方法研究,改进工艺,实现稳定安全的去浑浊澄清技术。

③针对加工过程中树莓酒酸度难降的问题,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降酸方法研究,改进工艺,实现树莓酒加工中稳定安全的降酸技术。

(2)黑树莓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通过生物学性状观察和测定,明确黑树莓生长特性和需肥规律,研究确定

黑树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7

(3)黑树莓皮渣发酵白兰地、废渣发酵有机肥技术研究 通过黑树莓酒发酵过程的皮渣进行白兰地加工工艺的摸索研究,实现皮渣发酵白兰地的稳定加工技术;通过对树莓酒加工中产生的废渣进行有机肥发酵技术研究,形成实用的废渣有机生物肥发酵技术,还施于果园,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4)利用和改进组培繁育技术,加快黑树莓种苗繁殖,产能达到年均生产种苗30000株以上;

(5)发挥基地示范优势,培育新增示范户20户以上,增加建设高标准黑树莓种质基地面积50亩;三年内建立稳定的种植基地200亩;

(6)完善基地建设,增加科技投入,新建标准化黑树莓加工贮藏冷库1个,建设面积100m2;

(7)加强对生态种植标准化推广工作的宣传、示范,让更多农户真正了解和实施标准化,并加大培训力度,下村入户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态种植,培训种植户100人次以上; (8)通过技术引进和开发,拓展深加工产品线,实现黑树莓酱、汁、酒配套;并通过技术借鉴和开发,建立微、网店铺,实现网络化宣传销售;

(9)利用7-9月翁山高山气候和黑树莓采摘季节的重合优势,开发特色采摘游等项目,并配套产品销售。 2.合作分工

8

科技特派员负责黑树莓苗组培快繁技术资源支持、种植及套种技术培训、网络策划营销、采摘游规划设计、黑树莓酒加工工艺改进、黑树莓深加工产品的拓展规划和技术资源支持、代销途径开辟等。

合作社负责黑树莓苗种植、基地建设管理、产品分销,深加工产品的开发、种植基地和种植户拓展、实体店营销等。 3. 3.进度安排

(1)2014年7月-2014年9月 ,完成基地建设总体考察和调研,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基地建设存在的技术难题,对黑树莓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和品质分析,对黑树莓酒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初步解决方案,聘请相关专家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2)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秋冬季基地管理和产品营销策划。 (3)2015年1月-2015年6月 ,完成组培繁育技术改进,加快黑树莓种苗繁殖,实现产能达到年均生产种苗30000株以上;建立微、网店铺,实现网络化宣传销售。

(4)2015年7月-2015年12月 ,完成采摘游营销策划和实施方案,印制宣传资料,开展采摘游营销;完善基地建设,新建标准化黑树莓加工贮藏冷库1个,建设面积100m2;培训农户,拓展基地规模,培训种植户100人次以上。 (2)经费概算说明

9

设备费(2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冷库建造相关设备、树莓酒发酵、灌装设备等费用,合计20.0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材料费(11.5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实验药品、试剂及易耗品,水、肥料、农药、工具等试验材料费用以及收购原料费用,合计6.0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测试化验加工费(2.5万元):主要用于树莓酒品质测定、树莓主要品质指标测定等费用,合计2.0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燃料动力费(2.5万元):主要用于试验中水、电等能源消耗费用,合计3.0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差旅费(3.5万元):主要用于调研、考察、营销示范、学习交流差旅费等,合计3.5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会议费(3.0万元):组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会议费,合计3.0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合作、协作研究与交流费(4.0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合作、协作单位协作费,其他单位技术交流费,合计4.0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2.5万元):主要用于技术手册、论文出版费、专利标准申请费等费用,合计2.5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人员劳务费(5.5万元):主要用于临工工资支出费用,合

10

计5.5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专家咨询费(3.0万元):项目相关技术咨询费、品种认定或鉴定专家咨询费、项目结题验收专家咨询费等费用,合计3.0万元,为实施本项目所必需。

管理费(1.5万元):依托单位按5%规定项目管理费。 其他开支(1.0万元):其他不可预见的开支合计1.0万元。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