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时事新闻汉译
王坤
(淮南师范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摘要:由于新闻英语在词汇、修辞、句法、时态和语态方面与汉语新闻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汉译存在一定难度。本文从时事新闻的语言特点出发,结合大量时事新闻的英语原文和汉译文本,用理论结合实例的方法说明目的论是时事新闻汉译最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并提出目的论指导下的时事新闻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目的论 时事新闻汉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012-02
一、时事新闻的定义及分类时事新闻的定义可归纳为由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客观要素构成的一种新闻体裁,该体裁适用于快速、简洁地传播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时事新闻根据涉及领域,可分为政治时事新闻、经济时事新闻、政策时事新闻等;按传播媒介,可分为电视新闻、网络新闻、报刊新闻;按照来源地,可分为全国时事新闻、国外时事新闻、地方时事新闻。二、功能翻译理论(一)功能翻译理论的起源20世纪70年代末,德国翻译理论学家从“功能”和“交际”视角出发创建了功能翻译理论。1978年,德国学者汉斯•弗米尔提出目的论,该理论指出翻译是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一种有意图、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之一。凡行动皆有目的,因此翻译亦由目的支配(谭载喜,2009),而支配翻译行为目的的就是文本的目的原则,即译文由翻译的文本目的决定。(二)目的论的三原则1.目的原则是指翻译要使译作或者文本能在译入语环境内发挥某种功能,能在使用它的人身上发挥应有的功效(杨柳,2009)。该原则认为,翻译要在译入语文化和情境中进行,并被目的语接受 。2.连贯原则译本在目的语读者看来必须是连贯、可读、可以接受的(杨柳,2009)。连贯原则要求译文读者在目的语环境内理解译文,即译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文化是连贯的,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有价值。3.忠实原则要求译文和原文语际连贯,换言之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三、目的论在时事新闻翻译中的应用(一)目的论对时事新闻翻译的影响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时事新闻汉译实际上是用汉语特有的语言形式将原新闻内容再现的过程。目的论把翻译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结合起来,为新闻翻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目的论指导下的时事新闻翻译方法1.时事新闻词语的特点及翻译 英语时事新闻汉译涉及领域众多,题材广泛,新闻词汇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新闻译者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谨慎翻译,力求翻译准确、达意。(1)专有名词翻译。专有名词翻译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音译为主,力求音准、音似,如“Uber ride”译为“优步专车”;第二,因地制宜,按照专有名词在其本国语言中的发音来翻译,如“Richard”源自英语译成“理查德”,源自法语译为“里夏尔”;第三,约定俗成的原则,我国历史上已有的且被社会及读者广泛接受的译名要继续沿用,如“Marxism”译成“马克思主义”。(2)缩略词的翻译。英语时事新闻中包含大量缩略词,包括首字母缩略词和简缩词。前者是由英文中几个字词的首字母组合成,如:“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后者是掐头去尾将一些常用的英文单词截短或者缩短,如:expo=exposition(展览会、世博会)。(3)外来词汇翻译。外来词汇的翻译方法可归纳为三种:第一,音译,即按照外来词汇的读音音译,如“hacker”(黑客)、“Blog”(博客);第二,追根溯源,衍生出来新词,翻译时参照原词词义,如 “netizen”源于“citizen”,译为“网民” ;第三,音译加意译,如兹卡病毒(Zika virus)就是由zika音译加上virus意译构成。 (4)成语的频繁使用。成语言简意赅, 为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英语时事新闻汉译中会频繁运用成语, 既可以节约新闻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又可增强语言的美感。如:How Trump's tweet-style rhetoric is set to change politics.研究:“脑残”英语成特朗普制胜法宝。2.时事新闻修辞特点及翻译(1)双关。双关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的词语,有目的地使语句或者词语字面上一个意思,暗含着另一个意思。如:Global Crises Shadow, and Overshadow, Obama’s Foreign Trips.古巴行蒙恐袭阴影 奥巴马外交旅行总是“不是时候”?标题中的“不是时候”指奥巴马的外交旅行的大环境“不是时候”,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小环境“不是时候”,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2017年度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时事新闻汉译”(2017xj49)。
作者简介:王坤,淮南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时事新闻汉译比利时刚刚遭到伊斯兰国的恐怖袭击。(2)反语。运用和实际意义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可提高新闻语言的讽刺与批判意味。如:Fake documents had enabled traders to “legalize” more than 1,000 tusks a year since 2011, it said.该报告指出,自2011年以来,因为伪造文书而使交易变得“合法化”,共计约1000多只象牙被交易。译者将“legalize”直译出来,强烈抨击“非法”从事象牙交易的现象。 (3)排比。为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提高新闻的气势,译者偏爱排比修辞,使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相同的词语或句子来表示强调或语义层层递进。如:…inspired by those voices of fairness and vision, of grit and good humor and kindness that have helped America travel so far. Voices that help us see ourselves not first and foremost as black or white or Asian or Latino, not as gay or straight, immigrant or native born; not as Democrats or Republicans………那些曾经帮助美国前进的公平与远见之声、坚韧之声,以及幽默与和善之声,也会让我倍受鼓舞。这些声音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身份,无论黑人还是白人,无论亚裔还是拉丁裔,无论性取向如何,无论是移民还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译者连续使用了三个“之声”和五个“无论”,诠释了奥巴马在呼吁全体美国人热爱民主,坚持共同的信仰中所付出的努力。(4)对偶。对偶是中国特有的修辞手法,结构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多用于新闻的标题、通讯和新闻评论。如:Post-Sept. 11, Cockpits Are Harder to Invade, but Easier to Lock Up.撞不开的舱门,摸不透的人性。3.时事新闻句法特点及翻译英语注重句法结构,句子结构严谨,短语和从句以主语和谓语动词为中心向四周展开。在英语句子中,除了主动词外的所有动作都必须以明确的显性手段(包括分词、不定式、从句或词性转换等方式)加以标识,或作定语,或作状语,或作其他成分,以避免语言表达上的逻辑紊乱和语义不清(王银泉,2009)。汉语重语义结构,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横向展开,纵向层层推进,形成“流水型”的句子结构(王银泉,2009)。汉语中多并列分句,并列分句之间用逗号分开。目的论强调为了实现翻译目的和达到译文的交际功能,更好地保留原文信息,必要时可以打破原文的语言形式进行重组。 4.时事新闻时态和语态特点及翻译(1)时事新闻汉译对时态的翻译。时事新闻时效性强,为给新闻读者营造现时感,在英语新闻中多使用现在时。在英语新闻汉译时,在汉译中译者可借助相对应的时间副词来体现,如“几个小时前”“刚刚”“北京时间几点整”等。(2)被动语态的翻译。西方人习惯客体思维方式,13常把观察与叙述的视点放在动作、行为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动作的发生者作为句子的主语使用(王银泉,2009)。记者在报道灾难、事故和犯罪案件中也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来回避动作的施动者,保护消息来源或知情人。中国人习惯本体思维,把观察与叙述的视点放在动作的发生者上,并以动作发生者作为句子的主语(王银泉,2009)。在英语新闻汉译时,除了特别需要强调动作结果和承受者时使用被动语态外,一般情况下,译者会将原新闻中的被动语态转化为主动语态。(三)目的论指导下时事新闻的翻译策略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主要由原新闻价值、二次传播的需要以及新闻媒体的版面或播出时间决定。1.全文翻译全文翻译是将原新闻内容全部转化为中文新闻的翻译方法。一般来说,这类新闻内容十分重要,二次传播的价值较高,而且篇幅又相对较短。翻译时译者保留原新闻的基本结构和风格不变。2.摘要翻译摘要翻译适用于翻译篇幅较长的报告、讲话、社论、署名文章等。对新闻摘要翻译的主要原因是受新闻媒体版面和播出时间的限制,删除一些相对次要的没有二次传播价值的内容,只保留其中的主要观点和重要信息。3.综合编译新闻编译是将翻译和编辑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翻译策略,即把原新闻信息进行翻译、加工、综合,用译入语将原新闻内容表述出来的翻译方法。相对来说,译者在综合编译新闻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与原新闻相比,综合编译的新闻内容更精炼。英语时事新闻汉译研究涉及范围很广,笔者只窥测到其中的皮毛,希望今后对英语新闻汉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陈树培.英汉新闻翻译常见错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4]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5]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7]董晓波.翻译通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8]王银泉.实用汉英电视新闻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9]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丛春华.新闻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孙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