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万盛崖墓群
2023-11-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文化I风物 ∽ 1.0l1 fo_ l1 文 、~ 0 1)0 00l(。 011 ∽~I1≤∞11∽l1 I】∞ 图 简 云 斌 白云苍狗惊世换,野水荒山留古穴。 地处大娄山北麓、渝黔交界处的重庆 市万盛经开区,面积566平方公里,境内崇 山峻岭,风光秀美,有古老神奇的万盛石 末年开始在渝南黔北地区出现,活动地带 包括今万盛全境以及巴南、南川I、蔡江、正 安、桐梓的一部分。他们生前在这块化外 之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死后则凿岩而 葬,留卜了数量众多的崖墓群。据文物部 溱溪。溱州共存存7430多年,直到北宋 神宗熙宁年、司才消失。 高坎子是万盛墓穴量最多的一处崖 墓群,现有32穴,凿在临河的一堵石壁上。 石壁不高,周罔都是农民的庄稼地。崖墓 林、险峻幽深的黑山谷、惊险刺激的铜鼓 滩 / ̄.- /glL、“渝南绿珠”九锅箐等景区。在这 些青山绿水的角落,还藏着 道鲜为人知 的景观:僚人崖墓群。 走近这些具有千七八百年历史的崖 门统计,万盛现有崖墓群l8处160余穴,是 重庆市崖墓分布较为密集、保存相对完好 的一个区县。 看不出什么气势,但和古老的溱溪相衬,满 目苍然。经过千多年风雨后,墓穴内尸骨 早已不存,空空如也,有的墓壁已经坍塌。 墓穴顺着石壁,分三排横向分布,距离不 等,上下错落。每穴形状差不多,穴口呈 万盛的崖墓群,主要分布在金桥、万 东、南桐、青年、关坝5镇公路沿线的河岸 峭壁上,以毗邻铜鼓滩漂流和九锅箐风景 区的关坝镇石虎头、高坎子崖墓群最为知 名。 石虎头与高坎子崖墓群相距五六百 墓群,顿生l不古之幽思。青山无语,水流有 声,竹木掩映的一口口黑洞洞的墓穴,整 整齐齐地排列在悬崖峭壁上,仿佛历史老 方形,穴宽门窄i穴内为平底,穹窿顶,宽 1~2.4米,长2~2.6米,高0.8~l米,大的空 穴内可蹲伏一b/\人。石壁很坚固,墓穴是 用錾子之类铁器凿就。凿纹有小拇指粗, 呈放射状,有关专家称此纹为“太阳纹”。 太阳纹是古代炎帝部落的图腾,巴人则是 炎帝的后裔。可以想见,当年南平僚人为 人钤下的古旧印章,透出一种神秘的沧桑 感。 僚人崖墓俗称“蛮子洞”,乃东汉至南 北朝时期生活于今万盛一带的巴人后裔南 平僚人墓葬之所,一般凿在依山临水的悬 米,分别位于条叫“溱溪”的iJ\/ ̄沟左右 两岸。这条毫不起眼的溱溪,古时名气却 不小。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 朝廷为控制南平僚,以今万盛地区为中, 壁 ,造型独特,与举世闻名的川I南 (音 “博”)人悬棺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平僚(此处读“老”音),约于战国 安葬死去的族人,不知费了多少精力和心 思,才在这些难以攀援的石壁上凿出一方 方穴孔来。至于他们为何要实行崖葬,目 置溱州(州治在今万盛城区或青年镇),辖 荣懿、扶欢等县。“溱州I”之名,或者缘于 前还没有考证清楚。 石虎头现有崖墓20余穴,保存得比离 坎子的完好。有Jt?L穴位于石壁微凸处, 就依形将穴门凿成拱顶双楣,可阻挡雨外 流入墓内。另有几孔墓穴旁,刻着一些畜 形怪状的图案,像甲骨文,不可辨识。而存 下排第六穴墓、]左下方,刻着“延光元年 十一月口口口”等字样,延光元年是东汉 中期安帝刘祜时期,即公元l22年。据悉, 这是目前重庆市发现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年 号的崖墓。遗憾的是.这些文字现已剥损 不全。 此外,在万盛穿洞坪、垭口、二郎峡、 金兰坝等崖墓群内,还发现有鱼网纹、几 何纹、人物、卧狮、鱼、莲花、朱雀、双阙 等图案,其中朱雀和双阙为汉代常用的建 筑物图案。这些图案线条简单,构图拙朴, 经长年风雨漫漶,大多依稀难辨。 关于万盛崖墓群的具体主人,经区文 吏研究员孙龙英先生长期考证,认为是史 书上一支被称为“板艄七姓蛮”的巴人部 菩的后裔。“板槠七姓蛮”在秦以前世居大 山~带,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七 洼,“喜歌舞,善弩射,长于狩猎,勇猛善 I}庆‘j-1t1:界 万盛由于地处渝黔交界,历朝历代都是乒 型的移民区,这些崖墓群的存在,对于 究一千多年前栖居其境的南平僚的文化 俗具有很大价值;同时,也为万盛旅游增讶 了一圈古朴迷人的民俗文化光环。 f② ① ——一 J③④ ①万盛金桥镇穿洞坪崖墓群 ②墓壁上的神秘文字 ③掩藏在野草丛中的崖墓 ④墓楣上的神秘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