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用人单位,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用人才。我们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各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基本素质、专业对口、工作能力等情况,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学院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基本上肯定了我院教育教学工作,也反映了学院教育教学方面与社会岗位需求中存在的差距,十分客观,对我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做好就业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院2013届毕业生的总人数为158人,社会工作28人,公共事业管理32人,公共事业管理(文秘)37人,商务秘书61人。现将我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汇报如下:一、我院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情况分析
就业总体
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满意度满意
0.282.8944.9237.2514.66
(%)
就业与大学生心态、期望值密切相关。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蔓延着一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相互攀比”的浮躁之风,许多毕业生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就业,相对轻视中西部地区、农村和基层单位。从而造成,一方面社会上很多工作岗位没人去干,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
根据对我院现已毕业的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可以发现毕业生对于事业和工作的基本态度:
1、我院相当多的毕业生对于现在工作的满意度,选择不满意的仅仅占12.9%,在这12.9%的人中有将近8%的人都选择了继续深造。
2、而在择业因素上,个人兴趣占13%,薪水的因素占到34%,企业对个人的发展空间占26%,企业文化水平占13%,专业对口占14%。可以看出我院毕业生对于工作的基本态度是积极的。但是也存在个别人的选择在该单位工作之后跳槽的。在以后的工作动向:选择个人兴趣的占57%,选择学习技能,准备跳槽的占14%,没有想过的占14%,选择
继续深造学习技能的占15%。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情况。其中满意度为一般的占44.92%,将近半数。从中可以看出,最初的就业对于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来说,满意度不是很高,他们刚刚踏入社会,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去适应,所以工作的影响力还不能够体现出来,满意度一般就能表现出大部分人还处于一种预热状态,对于工作没有很高的热情,进而没有重视,只是很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很不满意和很满意分别占4.08%和4.66%,这部分人对于工作有了自己的看法,或是很适合自己,亦或是很不适合自己,进而变现出自己对工作的满意度,一部分人保持高昂的斗志继续努力,另一部分退出而却寻找新的工作。总体满意度为满意的占37.25%,说明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下去,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比较的看好。二、毕业生家长就业满意度分析
家长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满意度均较高。值得重视的是,家长仍看中单位的规模。就学生的就业岗位来说,家长普遍关心子女在工作中是否能够得到能力锻炼以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家长最关注子女就业待遇,超过八成的家长对目前子女的薪酬水平和福利水平表示满意。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认为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不只是学生,家长也应该接受此方面的咨询。我们发现学生个人的观点、看法对家长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学院不仅要加强自身管理,从中吸取经验,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同学“爱校、敬校、护校”精神。
三、我院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综合评价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有增无减。求职市场也由原来的大学生占主动地位转变到现在的用人单位占主动,如何能在汹涌的求职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每个还在为就业担忧的大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怎样让用人单位选中你,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也就是大学生努力的方向,通过以上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用人单位满意度具体情况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很多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对我院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评价中,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在政治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科跨度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比较好;在基本能力评价方
面,认为我院毕业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对我院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方面、对我院毕业生在公民道德素质及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觉悟、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比较满意。
用人单位强调,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我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广大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教育体制完善,毕业生总体素质很高,思想积极上进,团结周围员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业务中能起到一名优秀骨干的作用。同时也对我院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
1、学院应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课程设计也要有针对性,一些不必要的课程就应删减,不必要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特别是基层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3、学院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在校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保证毕业生顺利适应社会,不断促进自我发展。
(二)联系毕业生实际情况
从调查问卷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的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工作责任性和适应能力等方面是比较满意的。但也存在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太高,创新能力有限,还有个别同学眼高手低,工作怕吃苦,缺乏积极性,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等等。随着人才竞争的愈加激烈、专科毕业生的倍增以及外省市毕业生的大量涌入,用人单位对人才挑选的要求愈来愈高,他们不仅要看学生的学历,更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我们学校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每个毕业生也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要学好理论知识,更应该掌握专业技能,以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三)如今企业对录用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1、综合素质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许多企业认为:专业技术通过实践可以逐步提高,但综合素质差、无上进心、不勤奋、不好学、无吃苦耐劳精神、无团队精神以及与人勾通差,那才是无可就药的。所以,我们的学生一定要从底层做起,从基层做起,只有脚踏实地地工作,才能有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积累,才能更好地发展。
2、最好毕业生都持有“双证”
双证,就是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又能取得相关专业的上岗证书,(应具有实用价值的证书)因此,学生的学历仅代表学生的理论知识,而职业资格证书却代表着学生从事某某工作的专业能力。“两证”在就业中相当重要,持双证的学生在求职中更能受到企业的青睐。
3、希望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口语水平和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
如今一部分大学生虽然获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不足,突出的是外语口语水平不行。一些外资企业在面试中直接用英语同学生对话,而学生能流利应对的甚少。所以,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同外语四、六级证书的考证同样重要,甚至更要重要性。同样,计算机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一种普及工具,其水平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更显得重要。
4、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要求。我们专业中良好的创意设想也需要与人沟通,才能更好地被人重视,被人认可。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在同事之间、在上下级之间、在同客户交往之间,都很难有长足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看,情商要大于智商。四、政策建议
要提高我院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实现高满意度水平上的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消除人力资源的高浪费,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自己本身要做到如下几点:
1、政府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更多大学毕业生提供合适就业优质岗位。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政府要继续出台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基层就业、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等项目的优惠政策。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与扶持的力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渠道,让大学生有更多选择职业的余地,提高就业满意度。
2、用人单位作为就业市场的优势方-买方市场,也是提升大学生就
业满意度的关键者之一,可以通过储备人才,加强公司管理,改善经营状况和员工工作环境及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等手段,留住大学生,并充分调动大学生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使其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发挥最大的潜能。
3、高等院校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职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途径加强大学生毕业生能力,还可以引入社会实践和综合素质等途径为目的见习环节,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其迅速的完成从大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化,尽快适应就业环境,进而在就业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对就业满意度。
4、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主体---大学毕业生本人则要从思想上,而提高就业满意度。
五、对我院教学改革的启示:
1.重视并进一步发挥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
很多人一直到大三大四的时候才开始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打交道,殊不知,就业的问题从我们踏入大学伊始就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在我们学院也开展了诸于职业规划的通识课和类似讲座,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须从进校起就要规划自己四年所做的事。毕业生不满意自己所选的工作,后悔在大学期间没有培养某种素质······这些都是每做好职业规划的结果。所以我院应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使同学们能较远的看清并做好准备迎接前面的求职路。
2.加强对专业优势和学校特色的宣传和培养力度。
专业优势不仅能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同时也是用人单位所重视的问题,对这方面的加强更有利于我院毕业生的就业。
3.品德教育要加强。
品德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能力之外最注重的,有的甚至把品德摆在第一位。虽然品德的教育在学校的宗旨里都很重视,而且大学里也有思想道德修养,诸于我院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为何不见大学生的品德有多高呢。关键就在于从提倡到实施的环节出了问题。思想道德修养的高低还要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这样的方式能有多大成效呢?老师在期间要起到带头作用,切实做好教学之间的互动。
4.把拓宽专业口径落到实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用人单位所注重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在访谈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就是毕业生专业性不够,综合性又不强,有点四不像的味道。在这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很重要,但学校也要给与一定的引导。
5.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已工作的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对沟通能力很重视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使学生较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当然学生应在这方面起主导作用,通过参加校内的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学校所起的作用就是尽量为学生提供专这样一个平台。
6.拓宽在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增加其实践的机会
实践能力与沟通能力一样,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非常关注的,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甚至直接打出需要实践经验丰富者的旗号。且不论丰富的经验有助于毕业生就业,它还为毕业生进入并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使其在一开始就具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有利于其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的提高和晋升。学校应该成为沟通在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可能我院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对于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有影响,但毕竟大多数学生将来是要走向工作岗位的,所以学校应在二者中力求平衡,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只会研究不会实践的书呆子。
我们通过对2013届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了解到,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教育过度,毕业生剧增,就业艰难,我们的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既要加强文化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训练,又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工作服务能力。我们一定要加快学校的教育改革,通过教育教学的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所学专业的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锻炼,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学习交流会、演讲会、小组讨论会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学会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素质+特长”、知识型、发展型、技能型合格的高水平毕业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