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发明专利]

2023-07-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851823 A(43)申请公布日 2020.10.30

(21)申请号 202010619348.4(22)申请日 2020.06.30

(71)申请人 浙江大学

地址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

路866号(72)发明人 张磊 杨双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337

代理人 刘静静(51)Int.Cl.

E04B 5/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包括泡沫钢楼板、钢梁、连接件、第一紧固件、底座、第二紧固件,钢梁的顶面焊接固定有带螺纹孔的底座,泡沫钢楼板的底面边缘搭置在钢梁的顶面,开有与螺纹孔位置相应的避让孔的连接件叠置在底座的顶面上,且连接件的探出底座外周为抵压部,抵压部抵靠在泡沫钢楼板的顶面上,泡沫钢楼板的顶面与抵压部相接触的区域为沉降槽,第一紧固件贯穿连接件上的避让孔与底座的螺纹孔相配合,连接件的抵压部通过第二紧固件和泡沫钢楼板相互固定。

CN 111851823 ACN 11185182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包括泡沫钢楼板、钢梁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的顶面固定有带螺纹孔的底座,所述连接件叠置在底座顶面且开有与所述螺纹孔位置相应的避让孔;

所述泡沫钢楼板的底面搭置于钢梁顶面,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为探出底座外周的抵压部,该抵压部处在所述泡沫钢楼板的顶面;

所述装配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紧固件,以及将所述抵压部固定于所述泡沫钢楼板的第二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钢楼板为依次拼接的多块,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沿钢梁宽度方向搭置于同一钢梁,并受压于同一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通过胶条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还遮盖所述连接件以及各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与所述泡沫钢楼板两者顶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多个,沿所述钢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钢楼板的顶面与所述抵压部相配合的部位开设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的深度与所述抵压部的厚度相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形状与所述抵压部相适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板状结构,且自身的长度方向与钢梁的延伸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避让孔处在连接件中部。

2

CN 111851823 A

说 明 书

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年装配式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基建工程中的部分建筑能够在现场进行拼接、组装。其中装配式建筑主要应用于房屋建设中。[0003]目前,房屋建设的主体钢结构主要是通过钢梁、钢柱和装配式混凝土楼板在现场快速装配而成,最后在组装好的钢结构之间的缝隙或连接安装口的位置浇筑混凝土。施工中,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的楼板存在重量重,导致施工过程中吊装麻烦,且还有隔音性和隔热性差的问题,影响房屋使用者的居住舒适性。

[0004]除了装配式混凝土楼板本身存在的问题,目前,楼板与钢梁之间的连接结构也相较复杂。例如公开号:CN 209194816 U的专利文献中提到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但预制混凝土楼板装配完成后,在未浇筑混凝土前,容易出现偏移,进而造成二次返工,影响施工进度。另外钢梁上焊接一滑轨,再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和盖板将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楼板进行连接,结构复杂,增加施工成本。发明内容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装配结构。[0006]本申请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包括泡沫钢楼板、钢梁和连接件,所述钢梁的顶面固定有带螺纹孔的底座,所述连接件叠置在底座顶面且开有与所述螺纹孔位置相应的避让孔;

[0007]所述泡沫钢楼板的底面搭置于钢梁顶面,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为探出底座外周的抵压部,该抵压部处在所述泡沫钢楼板的顶面;

[0008]所述装配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紧固件,以及将所述抵压部固定于所述泡沫钢楼板的第二紧固件。[0009]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0010]可选的,所述泡沫钢楼板为依次拼接的多块,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沿钢梁宽度方向搭置于同一钢梁,并受压于同一连接件。[0011]可选的,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通过胶条填充。[0012]可选的,所述胶条还遮盖所述连接件以及各紧固件。[0013]可选的,所述胶条与所述泡沫钢楼板两者顶面平齐。[0014]可选的,所述底座为多个,沿所述钢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0015]可选的,所述泡沫钢楼板的顶面与所述抵压部相配合的部位开设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的深度与所述抵压部的厚度相应。

3

CN 111851823 A[0016]

说 明 书

2/4页

可选的,所述沉降槽形状与所述抵压部相适应。

[0017]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板状结构,且自身的长度方向与钢梁的延伸方向垂直。[0018]可选的,在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避让孔处在连接件中部。[0019]本申请装配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施工灵活,且用该装配结构的制造的房屋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隔热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装配结构俯视图;

[0021]图2为本申请装配结构水平视角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0023]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24]1、泡沫钢楼板;2、钢梁;3、第二紧固件;4、第一紧固件;5、连接件;6、底座。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0028]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次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0029]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中,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包括泡沫钢楼板1、钢梁2、连接件5,其中钢梁2的顶面上固定有带螺纹孔的底座6,连接件5叠置在底座6的顶面且开有与螺纹孔位置相应的避让孔,

[0030]泡沫钢楼板1的底面搭置于钢梁2的顶面,连接件5的至少一部分为探出底座6外周的抵压部,该抵压部处在所述泡沫钢楼板1的顶面。

[0031]装配结构还包括贯穿避让孔并与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紧固件4,以及将抵压部固定于泡沫钢楼板1的第二紧固件3。

[0032]其中泡沫钢是一种在金属基体中形成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就其自身而言可采用常规技术,例如将金属粉和造孔剂混合后,压制烧结而成。[0033]钢梁2可以选用工字钢或其他截面形状,钢梁2的顶面焊接固定一底座6,该底座6

4

CN 111851823 A

说 明 书

3/4页

带有螺纹孔,底座6也可以直接选用带螺纹的厚螺母,且材料应便于与钢梁2相互焊接。[0034]连接件5的外形没有严格限制,为了便于搭置多个部件,整体上大致为条状,且具有必要的强度,连接件5开有一直径大于螺纹孔的避让孔(例如大于螺纹孔2mm),且连接件5叠置于底座6的顶面上,连接件5超出底座6外周部分与泡沫钢楼板1的顶面相互接触,该接触部位即为连接件5的抵压部。

[0035]安装时可用第一紧固件4贯穿连接件5的避让孔,并与底座6的螺纹孔相配合旋紧,直至压紧连接件5,此时连接件5的抵压部压紧泡沫钢楼板1,再用第二紧固件3将泡沫钢楼板1和连接件5两者固定。

[0036]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3可采用现有技术,例如第一紧固件4可以选用与底座6相配合的螺栓,第二紧固件3可以选用自攻螺钉以便于安装。

[0037]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中所用到的主要零部件易于加工,现场施工灵活。泡沫钢楼板1具备质量轻,隔音性和隔热性优良,方便施工等优点。本实施例的装配结构较现有技术,省去了滑轨,同时也兼顾结构强度。

[0038]关于装配过程中的具体结构及设计排布方式在后续进一步提供相应的实施例。[0039]参见图1和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泡沫钢楼板1为依次拼接的多块,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1沿钢梁2宽度方向搭置于同一钢梁2,并受压于同一连接件5。[0040]其中每块泡沫钢楼板1均为长方体结构,其四边分别搭置于四根钢梁2的顶面上且距离钢梁2轴向中心线一定距离,相邻两块的泡沫钢楼板1受压于同一连接件5,装配后,在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1之间留有缝隙,以补偿少量的相对运动或形变。[0041]该布局方式,提高了每块泡沫钢楼板1的支撑力,保证了连接结构强度,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1受压于同一连接件5,减少了连接件5的安装数量。[0042]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1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通过胶条填充。其中胶条可预制成型,使用时直接卡嵌于缝隙进行填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胶条还遮盖连接件以及各紧固件,即将连接件5、底座6、钢梁2、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3全部覆盖,除泡沫钢楼板1外,无其他零部件外露,能够隔绝大部分空气,起到有效的防锈效果。除此之外,胶条还可以是通过现场进行液体(或膏体)打胶形成,也可以用现有填缝剂进行填补固化后形成。

[0043]本实施例采用胶条方式进行填缝和遮盖,施工后胶条与泡沫钢楼板两者顶面平齐。通过替代现有混凝土浇注的方法,省去了现场调制混凝土的过程,避免了现场湿作业,另外胶条自身具有一定弹性,可吸收两侧泡沫钢楼板的位移或形变。[0044]参见图1,在另一实施例中,底座6为多个,沿所在钢梁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0045]底座6的数量不少于2个,具体的数量和排布间隔根据钢梁2的长度设计,间隔距离范围在200-500mm之间。以此来保证连接结构的强度。[0046]考虑到泡沫钢楼板1和连接件5的受力关系,在另一是实施例中,结合图3,泡沫钢楼板1的顶面与抵压部相配合的部位开设有沉降槽,沉降槽的深度与抵压部的厚度相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沉降槽形状与抵压部相适应。

[0047]沉降槽相对于泡沫钢楼板1顶面的其他区域凹陷设置,便于泡沫钢楼板1安装时的预定位,沉降槽可预加工或现场开槽获得,也使得连接件5在装配完成后不突出泡沫钢楼板1的顶面。

5

CN 111851823 A[0048]

说 明 书

4/4页

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5为板状结构,且自身的长度方向与钢梁2的延伸方向垂直。

避让孔的圆心位置在连接件5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保证两侧抵压部的竖直投影面积相同,使得相邻两块泡沫钢楼板1的沉降槽所受压力相同,避免应力分布不均。[0049]本申请的的泡沫钢楼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操作。[005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00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6

CN 11185182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7

CN 111851823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