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12-13T17:12:29.9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作者: 游小平
[导读] 变电站作为电网的“心脏”,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随着大检修体系的不断深入,对变电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变电检修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益化,提升检修工作的质效,是当前县级供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游小平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蓬溪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遂宁 629100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网的“心脏”,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随着大检修体系的不断深入,对变电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变电检修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益化,提升检修工作的质效,是当前县级供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变电检修工作管理提升相关措施,希望能抛砖引玉,促进管理优化。 关键词:变电检修;管理提升;标准化 引言
按照大检修体系建设思路,县公司主要负责35千伏及以下电网设备运维检修、技术监督、工程验收、设备退役处置等生产业务。但是,当前变电检修工作存在人员结构老化、检修任务繁重、检修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尤其是“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运维、检修等一体化管理对员工队伍技能、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繁重的工作任务与严重老化的人力资源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矛盾更加突出,致使日常运检业务陷入勉力维持状态。亟需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提出变电检修提升措施,做到配电检修管理精益化提升。 1、变电检修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生产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的储备及流通存在问题。
随着电网规模逐年扩大,新设备、新技术广泛应用,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一方面,县公司员工总量超编、队伍素质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核心业务人才缺乏、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这就要求员工的数量要充足,技能水平要与电网发展相适宜,人才储备要足够丰富;另一方面随着职工的成长,人才的密集程度会逐渐增大,这就需要形成或拓宽人才流动渠道,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1.2变电检修基础管理不够牢固,专业管理不够精细。
首先,设备基础资料不完整、不准确。自PMS2.0系统全面推广应用以来,主设备的生产厂家、型号等参数基本得以规范,但不够完善。例如,对于双抽头电流互感器,只有运行抽头的变比,没有备用抽头的变比统计等。此外,二次专业图纸中,对一次设备内部的二次回路厂家白图等很少涉及。二次图纸、装置说明书等资料的缺失,给消缺工作带来较大的阻力,导致消缺时间的延长,影响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其次检修技术资料管理粗放。对于缺陷统计、试验报告收集整理、备品备件梳理统计等各项基础工作开展不够细致,尤其是设备缺陷及异常情况跟踪、分析及消缺对策的制定、实施、反馈等,缺乏必要的闭环管理手段。 1.3农网变电站设备老化严重,运行状况差。
长期以来,农网投资不足,以致农网设备老化,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以某县公司为例,运行20年以上的35千伏隔离开关占比
27.75%,运行20年以上的GG1A开关柜占比26.25%。另一方面,变电二次设备故障频发,维修困难。农网变电站综自设备大多数为小厂家产品,厂家多且杂,部分产品存在设计缺陷,运行状况极其不稳定,运行年久导致装置部分插件经常损坏,给日常维护带来极大不便。此外,由于早期产品设计不成熟,现已淘汰,厂家均已不再生产,无备品备件更换,维修困难,严重影响电网稳定运行。 1.4工作效率和检修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检修专业化工作要求,变电运维人员负责巡视、操作和D类检修业务。目前,大量的D类检修工作仍依靠检修人员处理和消缺,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其次,检修人员结构性缺员严重,检修工作量大,造成检修人员长期疲于应对,班组建设、专业培训、技术攻关等工作均无法得以正常开展,严重影响检修专业自身正常发展。 1.5状态检修执行不彻底,运维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
首先,技术支撑不够,县公司未设置专门的状态评价班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其次,装备水平差,试验设备、检修装备配置与能力不足,特别是带电检测装备配置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状态检测技术手段,难以获得全面的设备状态数据,影响设备状态评价,进而影响状态检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专业管理能力不强,技术力量储备不足、人员缺少,设备运维水平低,致使“运维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 2变电检修管理改进措施和建议 2.1加大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力度。
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发掘力度。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盘活内部人才存量、提高人员岗位履责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是要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双向培训、轮岗实践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新设备、新业务培训,加快培养“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专业化人才队伍,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支撑,创新培训管理方式,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全面提升员工综合业务水平。
其次,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拓宽人才流动渠道。制定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双向成长的工作机制,加快人才流动循环,大力发挥检修建设工区人才孵化基地和输送摇篮的作用,对公司人才储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专业化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并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最后,创新班组建设模式,打造”复合型”检修班组。变电检修班组是集技术性、专业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技能密集型班组。通常情况下,变电检修分为一次、二次检修及电气试验(检测)等三大专业。显然,在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分工过细已不能满足当前检修工作的需求。因此,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建设“复合型”变电检修班组,引导班组员工跨专业学习钻研业务技能,培养优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对检修效率的提升贡献巨大。
2.2完善基础资料,夯实检修专业化管理基础。
第一,全面启动变电站设备基础资料核查工作,确保生产管理系统中设备台账与现场实物一致,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基础资料的
收集,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图纸资料。第二,针对竣工图纸,应明确在二次图纸中,需提供相关的一次设备的二次回路白图,防止二次回路图纸缺失。第三,对收集的图纸资料,建立共享平台。开发二次图纸、资料平板电脑(手机)App应用,建立二次图纸资料库。 2.3加强电网设备改造及反措执行力度,提升设备本质安全。
首先,充分利用基建及技改大修资金,对老旧GG1A型开关柜逐步进行更换,对于服役年限过长、运行性能老化的继电保护装置,逐步完成改造,提升设备的健康水平;其次,强化反事故措施在一线班组的执行,提高电网设备运行检修的安全性;最后,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合理高效的隐患排治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隐患排治工作要求,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闭环管理。 2.4全面深化运维管理创新,提高设备运维管理水平。
首先,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深入应用。实现变电巡视操作、日常维护检修与检测业务的高度融合,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及检修专业化的健康发展。其次,配置必要的带电检测装备,加强变电带电检测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带电检测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及时发现、预判设备内部缺陷和过热隐患,提高设备的供电可靠率。再次,开展差异化运维,结合电网风险巡维要求和设备运行工况,分专业、分种类制订设备的差异化巡维策略,有效提升运维效率。
2.5积极推进检修管理创新,提高检修专业化管理水平。
首先,全面推广生产业务外包。创新检修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部检修资源,修订完善外包管理规章制度,统一规范生产业务外包流程,全面推广非核心生产业务外包。其次,全面推行集中检修。制定集中检修管理规定,编制集中检修工作指导意见,扩大集中检修范围,大幅减少现场停电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最后,加强检修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检修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导则,实施检修作业标准化,提高检修工艺水平,确保检修质量。 3结束语
在变电检修中,只有不断梳理存在的问题,优化关键环节,才能够提高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运营维修成本。在未来的发展中,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的变电状态检修将成为检修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变电检修过程中,电力企业更要加强检修管理精细化的深入研究,为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供电质量的高品质要求。
参考文献:
[1]肖平凯. 变电站一次变电设备检修与试验措施[J]. 技术与市场,2016,23(5):100.
[2]贺海龙.当前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3):77-78. [3]马勇.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方式[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7(22):82-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