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得
来源:《农机市场》 2015年第9期
刘得
国内农机行业,还没有哪一个产品能像玉米收获机一样保持近二十年的热度,2000 年,国内玉米收获机需求不到1000台,十五年后的2014 年十几家重点企业的销量超过了70000台。可以说在国内只要是生产玉米收获机的,没有一家是不赚钱的,区别只是赚多赚少而已。这一切都是缘于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玉米机收率水平低、劳动力短缺及政策的推波助澜。但月有阴晴圆缺,行业也会有高峰与低谷,回眸已经过去的岁月,展望即将到来的巨变,我们会发现,决定着和影响着玉米收获机需求方向、发展速度的诸多因素早已悄然发生变化,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早非二十年前可比。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玉米收获机行业,需要调整我们的航向。
行业进入速度换挡期
2015 年5 月中旬,国内农机制造企业的盟主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召集二十多家骨干企业召开上半年农机工业形势分析会。在会上协会专家介绍了1-4 月份玉米收获机制造行业情况,从数据看,1-4 月,骨干企业生产量增长23%,而销量增长却仅为2.7%,这应该是个让人忐忑不安的数据。
回顾一下2014 年销售,同样的时间,2014 年玉米收获机行业骨干企业生产量增长45%,销量增长50%,从全年看,到12 月底,2014 年玉米收获机行业生产量增长也有23%,销量增长也接近23%。
玉米收获机行业已经进入了速度增长换挡期,但减速并不是始于当下,其实早在2012 年,行业增长的拐点已经初显,当年虽然实现了100%的增长,但之后就出现了一年一个台阶的增幅下跌:2013 年同比增长40%,2014 年则是23%。2015 年一季度是23%,那么展望全年,这个昔日曾风光无限的行业还能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呢?
即将面临去产能化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一直在一个怪圈里打转:政策刺激—快速增长—企业大量投资—产能过剩—政策退出—企业退出—去产能化。国内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行业都重复过这个过程,作为相对年轻的农机行业也没能独善其身,轮式拖拉机、小麦收获机、半喂入水稻机、插秧机、微耕机、小型拖拉机等子行业也一直在不断重复这个怪圈,现在玉米收获机正在走“先辈”的老路,行业即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去产能化过程。
2014 年有专家写过一篇《警惕玉米机行业的系统风险》的文章(刊登在《农机市场》杂志2014 年第3 期),文中观点:当前3 行、4 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产能已经超过了十万台,而2013年的需求量只有2.5 万台,有四分之三的产能被闲置,200 多家企业2 行机产能超过二十万台,而2013 年需求量只有2 万台,产能利用率只有十分之一。
再看2014 年,国内主要玉米产区对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需求量是7 万台,据专家判断,这7 万台应该是玉米收获机发展历程上的峰值,今后不可能再出现这种天量的需求。因为参考小麦收获机和水稻收获机行业,这两个行业在销量最好的年份,也没有超过6 万台,就按2014 年7 万台的巨大需求量算,当前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也只有三分之一,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是闲置产能。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让人不安的可能是仍有主流企业建设新的制造基地以及新企业的进入。2015 年4 月,原藁城收割机,现在的中农博远位于石家庄开发区的新基地投入使用。据介绍,该基地一期拥有万余台的玉米收获机生产能力。粗略统计,国内主流企业雷沃、勇猛、新研股份、科乐收、中农博远、中收等每一家都有超过一万台的产能,加上仍在不断进入的中小企业,整个国内玉米收获机行业30 万台的产能应该只会多不会少。
产能过剩在行业增长速度下降时会体现得更加突出,通常情况下,产能过剩的直观表现就是企业之间此起彼伏的价格大战,最终的结果是大批企业退出市场,这是一种行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但企业的大量投资会打水漂,社会资源被浪费,外资企业在“隔岸观火”中“以逸待劳”,期待占领本该属于民族品牌的市场。
由于产能过大,预计玉米收获机行业本轮的产能调整期将会异常激烈,可能会持续3 至5年时间。这个过程结束之后,将会有90%的玉米收获机企业退出市场,届时国内主流玉米收获机行业的企业将不会超过10家,竞争格局就如当前的小麦收获机行业一样。
大批企业关闭是真的吗
4 月份,一则《玉米收获机行业进入洗牌期,河北一年倒闭70 家玉米机生产企业》的消息在微信圈广为流传。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形势分析会上,协会相关专家还站出来辟谣。
从客观的角度看,无风不起浪,即使不是倒闭了70 家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肯定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退市,其实大可不必紧张,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企业的优胜劣汰是正常规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永葆青春的企业,如果竞争实力弱,又不主动变革,被淘汰掉是很自然的事情。再说行业内本来就是产能过剩,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行业内充斥着这么多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未必是好事情,只有大量不具备竞争实力的企业退市才能迎来行业秩序的重构,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从企业的角度看,都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如果行业内分食者太多,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主动退出市场。
从市场实际情况看,近两年的确有大量的玉米收获机企业退出市场,这个可以从每年国际农机展上看出端倪,70 家企业倒闭,放在一个河北可能感觉很多,但放在全国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据笔者推断,随着政策的调整和产能过剩时代的到来,玉米收获机行业倒闭关厂大潮马上就会来临。
马太效应魔咒再次响起
马太效应一词来源于《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用中国话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当前,国内玉米收获机行业马太效应越来明显。
“诸侯八百,小国三千”是当前玉米收获机行业形象的写照。
在国内,山东、河南、河北、天津曾经是玉米收获机的产业集群,但近几年在补贴政策操作过程中,各地明里暗里支持本地产品发展,所以许多地方都发展本地的玉米收获机制造产业,各地出现了小的产业集群,比如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等,行业集中度极为分散,但近两年这种局面开始有了变化,主要原因是大企业大集团的进入开始整合市场资源了。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雷沃和中联这两家企业。福田雷沃重工连续十几年雄踞小麦收获机霸主地位,最高年份其小麦收获机占有率超过80%,其全喂入水稻收获机一直处于行业第一阵营,另外雷沃拖拉机已经与东方红拖拉机不分伯仲,凭借在小麦机、水稻机、拖拉机行业强大的品
牌优势和渠道优势,雷沃玉米收获机后来居上,在2013 年销量超越勇猛、中农博远、佳联等“先驱”而一跃成为行业新霸主。
在福田雷沃重工身上,马太效应体现得最为明显,雷沃强势的拖拉机、小麦机、水稻机等产品,带动了玉米收获机的销售,同时玉米收获机的强势又带动了其它产品更好的发展。
如果说雷沃是靠拖拉机、小麦收获机渠道优势和提供多品类产品制胜的话,新疆牧神和天津勇猛则是凭借专业精神赢得用户青睐,马太效应在这两家企业身上也有体现。2014 年勇猛4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销售3500台,成为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市场最大的受益者,而其它生产4 行机的企业市场份额萎缩,还有山东、河南、河北许多生产2 行、小3 行的玉米收获机小企业也开始走下坡路,由于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服务跟不上,用户开始用脚投票,玉米收获机制造行业两极分化开始加剧,大量中小企业将快速退出市场。
外企会在食物链顶端吗在玉米收获机行业,外资企业高端化布局是主流趋势。截至目前国内6 行以上玉米收获机产品主要还是依靠国外进口,凯斯纽荷兰、科乐收、约翰迪尔、爱科这几家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分食了中国玉米收获机的高端市场。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5 月中国进口农机中收获机产品有一个明显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进口了几批欧美国家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在国产化方面,跨国公司也在进行高端产品的布局,只是结果并不尽人意罢了。如在东北市场,约翰迪尔曾长期把持大4 行机的竞争优势,但在勇猛、雷沃、新研股份等国产品牌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下,约翰迪尔在4 行机战场已经全面失守,2014 年约翰迪尔玉米收获机基本停产,为了消化库存,迪尔还不得不将自己的价格拉低到与国产品牌同样档次。
而另一家企业日本久保田则走了与约翰迪尔完全不同的高端化路线。与欧美企业相比,同处东亚国家的久保田可能更加熟悉中国市场需求的“潜规则”,唯大唯上唯贵者在中国可能没有市场,所以久保田先介入中国三行玉米收获机,并且还是不带剥皮的摘穗机,这种产品需求量大,技术成熟,作为入门级产品,更容易被用户接受。而久保田与国内厂家不同得是它将产品结构调整的更合理,体积做得更小巧,动力配置更经济,收获效率更高,然后在这些基础上价格提高30%左右,这样整体性价比就占有优势,当然顺理成章地脱颖而出了。
所以外资企业在国内玉米收获机行业的高端化会是两个方向,一是进口国内企业没有能力提供的产品并加快在用户中的普及,二是在中低端产品上做高端产品。
当前看,国内雷沃、中联重机、中收等强势企业向玉米收获机6 行以上高端机发展的意图很明显,但这一领域当前看还没有成熟的机型,要从跨国公司口中夺食需要一个持续而艰苦的过程,所以短期内跨国公司仍处于玉米机产业链的高端,并且他们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强化自己的竞争实力,而国内企业在长时期内是奋起追赶者。
革命性产品将横空出世
千篇一律、互相抄袭是国内玉米收获机产品竞争的典型特征,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最终的竞争点将围绕着产品展开,行业变革期往往是革命性产品的横空出世期。
从农机工业的发展历程看,往往一个革命会创造一个全新的时代,如新疆2 创造了一个百亿级的跨区作业时代,小四轮成全了近三十年的联产承包责任时代,免耕播种机创造了欧美近百亿市场的保护性耕作时代。
相信在玉米收获机的变革期,颠覆性的、革命性的、跨时代的产品即将诞生,一个新的时期可能也将到来。
总有一些人具有超前意识,也总有一些人会打破常规,创新虽然不多,但也并非没有。2012年国内某企业推出了含秸秆打捆功能的玉米收获机,2013 年四驱和带全液压输出的玉米机增多,2014 年有企业在试制带烘干功能的玉米籽粒收获机,另外一个企业还在研究轮履互换的山地玉米收获机。
可能还有一些天才正在研究更多让人脑洞大开的产品,对于什么样的产品是革命性的产品,笔者无法臆断,但敢肯定的是玉米收获机产品变革的临界点即将到来,那些拥有革命性产品,能为用户创造更高收益的企业将引领玉米收获机的未来。
中国制造2025 将助力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可以与德国工业4.0 相提并论的国家对装备制造产业宏伟的顶层设计,中国成为全球装备制造的强国梦将由这里开始加速。
响应国家的号召,农业部也推出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 年)》,在这两个国家级的战略规划里,都有对农机装备制造业明确而具体的规划与要求。受益于国家的战略,农机行业包括玉米收获机制造领域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通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