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回顾治疗药物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介绍目前治疗药物检测的常用技术方法。未来的治疗药物监测模式是传统模式和药物遗 传学监测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个体给药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治疗药物检测;合理用药;技术方法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是指根据药 动学原理,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 测定并取得有关参数,为临床用药科学化、个体化、合理化提供依据, 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避免药物中毒反应。其核心是以血药浓度为指标, 通过个体化地调整用药方案,实现临床治疗目标[1]。
药物疗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并非单纯取决于 给药剂量,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比药物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更密切。 人体对药物的处置及反应性的差异导致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存在着相 当大的个体差异,按常规剂量给药时,有些人效果很弱或无效,而另 一些人则可能出现毒性反应。特别在以下情况下使用TDM 检测更具 有意义:(1)治疗指数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2)药物动力学 个体差异显著或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茶碱、 水杨酸等;(3)怀疑药物中毒,而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 而临床又不能辨别的;(4)治疗失败会带来严重后果者,如抗排异 药;(5)患有心、肝、肾和胃肠道脏器疾患,影响药物体内代谢者; (6)长期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确定是否按医嘱用药。卫生部医院 分级管理中规定: 三级医院必须开展TDM , 但2007 年对全国121 所医 院TDM 调查显示,经常开展的医院21.95%;偶尔开展的医院26.13%, 尚未开展的医院占51.95% ;能检测两种药物的占43.3 %, 能监测5 种 药物的占50%[2]。
一、治疗药物检测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1)指导个体化治疗
理论上讲,所有药物都有都有一个治疗浓度范围。治疗浓度范围 窄、个体差异大的药物需要TDM 指导用药。我国主要用于下列药物 包括心脏病用药、器官移植用抗排斥药、蛋白酶抑制剂、支气管扩张 剂(茶碱)和抗癫痫药、抗生素以及某些抗肿瘤药。同一种药物在不 同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和药动学参数各不相同。
(2)避免过量中毒
需大剂量用药的患者,监测血药浓度对于防止过量中毒十分必 要。如快速房颤使用较大剂量地高辛的患者,血药浓度需保持在 2.0ng/ml 左右,与中毒浓度相近,要密切监测[3]。通过治疗药物监测 可了解所用剂量的治疗水平, 从而指导临床对用药剂量进行反馈调整, 使血药浓度处在有效范围之内, 以避免药物中毒或治疗无效。
(3) 检测依从性
依从性差是许多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依从性差体现 在血药浓度方面主要表现为:血药浓度明显低于医嘱用药量应该达到 的水平;血药浓度或高或低,差异很大。通过TDM 工作可以明显提 供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在抗癫痫药物治疗中作用十分明显。 (4)检测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血药浓度改变,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如胺碘酮能
显著升高地高辛血药浓度、三唑类抗真菌药能显著提高环 孢素血药浓度、利福平能显著降低环孢素。通过TDM 监测血药浓度 的变化,调整目标药物的用量,可以避免不良临床后果的出现。 (5)指导撤药换药
利用测定血药浓度指导撤换药物治疗主要有两种情况:心衰患者 治疗效果满意,临床情况稳定,而地高辛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有效浓度 范围下线,即可停用地高辛。锂盐治疗躁狂症时,若血药浓度高于治 疗窗上限而临床症状控制不明显时,即应换药。
二、常用治疗药物的技术方法 (一)光谱法
光谱法检测成本低,所需仪器一般临床实验室均具备,易于推广。 因此,对血药浓度水平较高,安全范围不是特别狭窄的药物,如阿司 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氨茶碱、苯妥因钠等,仍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 的方法。
火焰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但只适 用于个别含体内仅微量存在的金属离子的药物,如碳酸锂、顺铂等测 定。 (二)色谱法
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 GC)、高效毛细管电 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eresis,HPCE)、高效液相色谱 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 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以及气相色 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色谱法灵敏度 高、选择性强,可同时测定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气相色谱法特点 是取样量小、灵敏度高、可同时分析数种药物和代谢产物。但样品的 前处理复杂,需要提取并制成易挥发的物质,不适合分析不耐高温的 药物。毛细血管电泳的特点是高效分离、自动化、操作简单、样品量 少、精确度高、分析速度快,不需要有机溶媒而仅需缓冲溶液,所用 材料成本低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它可应用 于分离极性、非极性、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大部分药物可被测定, 故在TDM 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免疫化学方法
免疫化学法包括免疫抑制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al immunoassay,RIA)、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免疫法则分析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 单,适用于急诊和大量样本的测定。放射免疫法非常灵敏,但是费时 费钱,且应用范围有限。目前最常用的是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这一 分析技术是荧光偏振法和免疫竞争法的结合。原理有类似于放射免疫 竞争法,但又不同于放免测定周期长,也不需分离游离及结合的荧光 标记物,无放射性污染。在试剂稳定性、精密度、灵敏度方面比酶免 疫分析法更优[4]。
将来的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应是遗传药理为导向,结合血药浓度监 测指导特定药物在特定病人上的合理使用。随着进入个体化药物治疗 时代,我们不仅将对某一特殊的患者给予最好的药物,而且在治疗 的~ 开始就给予最有效和最安全的药物剂量。 参考文献
[1]王鸿利.《实验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王丽.TDMCT-挑战与机遇[J].儿科药学杂志, 2010, 16(2): l-3.
[3] Kang JS,Lee MH.overview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Korean J Med
2009;24:1-10.
[4] 吴统健,郭永炼,孙林渥,等.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 治疗药物监测/滥用药物检测的应用.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J].2003, 9(6):18-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