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修辞立其诚(节选)——张岱年
课本原文1-4段全段。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课本原文第十段全段:“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
论 诚 意——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有人说礼是生活的艺术,礼的本意应该如此。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地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的诚恳、诚意,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
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
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原载《星期评论》,有删改)
1.下列填入材料一第⑤段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表里不一致,必然说假话 B.所谓说假话,就是表里不一致 C.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 D.所谓说假话,就是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
2.材料二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以下例子不是其证据的一项是( ) A.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 B.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
C.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D.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地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 3.下面对两则材料中论证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典型的并列式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清晰缜密。 B.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C.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材料一侧重古今对比,材料二侧重中外对比。 D.两则材料的论证语言风格不同,材料一更活泼生动,材料二更严肃庄重。
4.材料一中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材料二中说: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由此来看,两则材料对“诚”的主张有什么不同?(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选自:课本自卢梭《怜悯心是人的天性》中,从第二段——“此外,霍普金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起,直至本文第五段结尾止。 材料二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认为人见到孩童将掉入井中,都会心生怵惕恻隐。怵惕即惊惧、惊恐,遇到紧急事件尤其是灾祸时,人会自然感到惊恐。恻隐一般解释为同情和怜阀,即见到他人遭遇苦难时生发出的一种情感。怵惕作为应激性情感,伴随事件发生而出现,随事件完成或消失而逐渐平息。在目睹孺子入井的情境中,恻隐与惊恐虽然同时在心中涌现,同样都是不经过利益计算和理性考量,但二者本质不同,若将惊恐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的话,恻隐显然是一种具有内容和指向性的情感。恻隐作为一种哀痛的情感,应进一步限定为对他人的哀痛,恻隐不是自己受伤、遭遇苦难时所感受到的痛苦,而是作为旁观者目睹他人苦难时内心感受到的痛苦。两者区别在于,自己被割伤感到痛苦,是生理性的;自己遭遇苦难而感受到痛苦,虽不完全是生理性的,但也是一种生物本能。然而作为旁观者目睹他人苦难时,这苦难本质上与旁观者是隔绝的,它不会导致旁观者本人也遭受苦难,如孺子入井完全不会导致旁现者入井。此时旁观者面对他人苦难切实感受到哀痛,既不出于利益算计,也不出于生理本能,“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此哀痛情感才具有道德价值。
(摘编自李春颖《孟子恻隐之心中的情感与德
性》)
5.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怜悯心产生于自尊心和自爱心之前,所以能克制它们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个人的幸福而损害他人。
B.怜悯心会让每个人无法拒绝温柔的声音,因而在自然状态下,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相互保存。
C.“人们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是理性的自爱;“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是源于天性的怜悯,卢梭更认同后者。
D.卢梭认为,除了具有苏格拉底那种素养的人外,大多数人无法通过理性来获得美德,相反,过于理性会使人丧失怜悯心。
6.依照材料二的解读标准,材料一中“动物”的行为不属于“恻隐”的一项是( ) A.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性命保护它们。 B.马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
C.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 D.有些动物会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
7.卢梭的“怜悯心”与孟子的“恻隐心”共同特点是什么?(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从泰勒斯开始的希腊哲学关于宇宙的本质是水、宇宙的本质是火等的命题,充满了理性精神和理性推理,但没有严格的逻辑,苏格拉底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进而去反思人生与宇宙。这一严格的理性,体现在后来与柏拉图的一个个对话录中。几乎每一场对话,苏格拉底都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有知识的智者提问,但对于这些有知识的智者的信心满满的回答,他却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最后在严格逻辑的诘难和推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严格的逻辑性,成为苏格拉底判定是真知还是假知,无知的标准。因此,苏格拉底留给世界的名言是:人生在世,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正是在苏格拉底的路线上,产生了柏拉图,其提出追求现象后面的理想性的理式;继而产生了亚里士多德,其创立了严格的形式逻辑。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一严格的逻辑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西方哲学史上开创新时代的哲学家,大都是以苏格拉底式的石破天惊之“问”和严格的逻辑去贯彻自己的“问”,而产生巨大的时代影响的。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如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如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如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追问,如德里达对深层结构的追问……
回到苏格拉底,由他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最为重要的结果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实验科学。按爱因斯坦的说法:西方文化的特质,在于两点,一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二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实验科学。正如上面所说,这两点都是在苏格拉底所建立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西方的哲学史家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摘编自张法从四句哲学名言看西方哲学的特
质》)
材料二:
大约在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在诸多古代文明中,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了今天我们称为哲学的学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的这种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将这一时期看作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各派思想家;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等哲学思想;伊朗出现了查拉图斯特拉创立的琐罗亚斯德教(亦称祆教),将人世生活视为善与恶的斗争;希腊则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等。这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雅斯贝尔斯的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中西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为例,尽管旨
趣、思路、内容、特点多有不同,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哲学所思的基本趋向都是形而上。用中国哲学的话讲就是要研究“道”而非“器”的问题。为什么哲学研究会追问“道”?这与人的理性相关。康德曾指出,对事物运动变化终极原因和条件追求的形而上学倾向是人类理性的本性。海德格尔也说:“只消我们存在,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第二,哲学所思的本质特征都是概念思维。即使像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太极”“易”“象”等,虽然有一些感性的特征,但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哲学的这些共同性,是我们将中国和西方的哲学都称之为哲学的学理根据,也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哲学的这种共同性,是人类文明共同性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有自己的不同特点。
(摘编自杨河、于品海《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
材料三: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70岁的孔子从政治转向文化,潜心于《春秋》的编纂等多项文化事业,完成了为人间制定规则、确立准据,寻找意义之使命;与之不同的是,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处死刑。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思想史来说,长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也要通过“集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政治史而论,数千年来,真正触及内核的政治革新极为罕见,政治运作方式代代相袭,鲜有根本性的变化。
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譬如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君权神授论”的驳斥;到了20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是以“批判理论”而著称的。
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孔子对“旧”文化的“守护”与整理,既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更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在现当代中国都处于相对贫乏的状态。一方面,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么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么彻底倒向另一边,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在这种非此即彼,看似坚定的立场背后,实际上是生硬、武断、简单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更缺乏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性格。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无论是一个小邦还是一个大国,都可能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一直酣睡下去,不知东方之既白。
(摘编自喻中《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
底》)
8.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谈到苏格拉底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智者提问,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创立了形式
逻辑。
B.材料一谈到古希腊以后的西方哲学家都受苏格拉底之“问”影响而开创了他们自己的新时代。
C.材料二中谈到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所以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呈现出多样性。
D.材料二中的“轴心时代”的论述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9.根据材料一、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宇宙本质等问题的回答,苏格拉底走向了和泰勒斯等哲学家完全不同的“回答”路线,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
B.苏格拉底说的“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和《论语》中曾参所言“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思精神是一致的,表明中西文化有内在相同之处。
C.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境遇,促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想。 D.苏格拉底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能促使人们自省、自救、自我更新。 10.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 B.朱熹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C.卢梭提出“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的理论。
D.中世纪,哥白尼以“日心说”对“地心说”提出了挑战。
8.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谈到苏格拉底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智者提问,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创立了形式逻辑。
B.材料一谈到古希腊以后的西方哲学家都受苏格拉底之“问”影响而开创了他们自己的新时代。
C.材料二中谈到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所以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呈现出多样性。
D.材料二中的“轴心时代”的论述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9.根据材料一、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宇宙本质等问题的回答,苏格拉底走向了和泰勒斯等哲学家完全不同的“回答”路线,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
B.苏格拉底说的“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和《论语》中曾参所言“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思精神是一致的,表明中西文化有内在相同之处。
C.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境遇,促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想。 D.苏格拉底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能促使人们自省、自救、自我更新。 10.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 B.朱熹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C.卢梭提出“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的理论。
D.中世纪,哥白尼以“日心说”对“地心说”提出了挑战。
第一单元四课—课内限训答题卡
4. (4分)
7. (6分)
11.根据材料三,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与苏格拉底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倾向?(4分)
第一单元四、五课—课内限训答题卡
4. (4分)
7. (6分)
11.根据材料三,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与苏格拉底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倾向?(4分)
答案
1.C 解析 联系后文“是最明显的不诚”,可知所填句子应以假设承接前文,得出结论“说假话”;而且内容应是与“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2.D 解析 材料二中朱自清说“但是一般人......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两句话可以作为“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含意的注解。D项只是在标榜自己的诚恳,没有混淆品性与态度。
3.B 解析 A项,材料二没有运用并列式结构。C项,两则材料都没有运用对比论证。D项,两则材料的语言风格颠倒。材料一是引用很多古语,谈端正学风的问题,属于比较严肃庄重的风格;材料二是朱自清谈从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做人的智慧,语言比较活泼生动。
4.材料一认为,“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应该表里如一,心口一致。材料二认为,诚意作为一种态度,不一定反映出人的品性,可能是出于处世或社交的必要。 5.C 6.A 7.①是每个人都具有的。②是人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心理。
③都是脱离特殊性关系和自利的功利动机。④都有助于促使人们对那些遭受苦痛的人采取帮助的行动。 8.D 9.D 10.C 11:①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孔子的守成态度;在面对现实时,我们需要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②这两种思想倾向虽然对立,但对于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发展来说,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