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与资产减值问题的辨析

2021-09-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o8年9月 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 Manaz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Sep.,2008 Vo1.1 1.No.17 第11卷第l7期 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与资产减值问题的辨析 李莉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青岛266033) [摘要]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某些资产规定了可按重估价模式予以后续计量,同时在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则中,又 规定了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资产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减值测试。本文对于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以及资产减值这两 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具体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重估价模式;资产减值;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08)17—0029—03 在《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量的资产后续仍然需要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并且在发生 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中都规定了对 减值迹象时,需要计提相关的减值准备。在这一方面,以重 这些资产的后续计量有两种模式:成本模式和重估价模式。 估价模式对相关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与以公允价值模式对 在成本模式下,资产的账面金额应为成本扣减相关累 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有所不同,因为后者无需进行 计折旧/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我国对固定资 折旧或摊销,也不必进行减值测试。 产、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即采用该种模式。 下面笔者仅就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与该资产减值 而重估价模式则在资产初始确认后,如果公允价值能 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粗浅的归纳和分析。 够可靠计量,则其账面金额应为重估金额,即该资产在重 估日的公允价值减去随后发生的累计折IH/累计摊销和累 一、二者目的比较 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重估价模式对资产后续计量运用了公允价值对历史 产价值相差太大。一旦相差太大,就要对其进行重估。 成本计量属性进行了修正。值得注意的是,重估价模式计 资产减值的目的在于保证。资产不会以高于其可收回 [收稿日期】2008—06—08 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目的在于保证,在资产负债 表日。资产的账面金额不致于与以公允价值确定的该项资 金额的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列示。一旦出现资产账面 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就意味该资产发生减值,应确认资 重大案件巡回报告制度。 (2)建立从快、从严协作办案机制。在制度还不成熟和 (3)推进发票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要依托计算机技 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按照方 完善的条件下,坚持从严惩处,侧重治标不失为现实、直接 管理。 便、快捷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发票管理系统和查询系 有效的选择。从快办案,迅速打击,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 从严办案,有效打击,需要有关部门共同的决心。建立 统,从技术上防范不法分子利用正式发票进行违纪违法行 合;为的发生。 政府主导、各部门配合的协作机制:建立基于线索发现的 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各司其职的联合案件追踪、取证机制; 4.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全行业、各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利 建立定期工作通报、交流机制是防治利用发票违规现象迫  用正式发票违纪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才能巩固成果,形 切的需要。成制度性保障。 (3)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要形成集中专项 (1)建立思想、法制教育机制。建立有针对性的以社会 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时间机制。二是要形成体现所有 主义价值观、财经法纪为主题的思想、法制教育体系是主 环节全面控制与关键环节重点控制的从发票制作到入账 动预防腐败的重要方法。一是要坚持“以德束人、以法治 的监控机制。三是要形成堵塞现行漏洞与调研新情况、新 人、以文育人、以境塑人”,把遵守国家财经纪律、法律、法 问题相兼顾的预防机制。 规,杜绝腐败纳入国家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中,提高全 鉴于当前歪风邪气正盛,作假猖獗,建议政府牵头,有 民的思想觉悟.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二是要在国家工作 关部门统一配合协作,及时开展一次对违规发票的专项治 人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和财务工作人员中重点加强任 理活动,把各行政、企事业单位都纳入检查范围,一经发现 期职业道德教育和财经法制教育,实行专门的任前培训、 疑点,要穷追猛打,从快从重处理,以达到震慑不法分子, 考察制度。三是要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反面警示教育,形成 警戒一些不诚信经营者,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目的。 CHINA 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会计研究 产的减值损失。 估日后将按照6 000元的新账面金额作为应折旧金额,在 由于资产的账面金额与其公允价值相差太大有两层 剩余年限内系统地分摊,即每年计提折旧3 000元。 含义: Z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从该资产的账面总金额中扣 (1)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金额,此时意味着资产 除,根据其净额重新确定该资产的重估金额。 发生了重估价增加,一般不会发生减值。 例2某公司于2001年年初以4 00O万元购入一幢 (2)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金额,此时意味着资产 行政大楼,预计使用寿命40年,无残值,直线法计提折旧。 发生了重估价减少,但至于是否真正发生了减值,则需要 2002年末账面金额为3 800万,此时对该建筑物的重估价 比较账面金额和可收回金额后方能确定。 为4 500万元。则在重估日资产账面金额增加了700万元。 因此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可能调高资产的价值,也 同理以4 500万元作为新的应折旧金额。在剩余年限内进 可能调减资产的价值,而资产减值一旦发生,一定是只能 行系统的分摊,每年计提折旧1 18.42万元。(4 500万乃8) 调减资产的价值。 而资产减值后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是以扣除资产减 在这一层面上分析,资产减值不能取代资产的重估价 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应折旧/摊销金额,在剩余使 模式计量。而资产的重估价模式计量在发生调减资产价值 用寿命内进行系统的分摊。 时,能起到与资产减值类似的作用,但结果可能与资产减 例3一台设备10 000元,使用寿命5年,预计净残 值确认的减值损失有差别。 值为零,直线法计提折旧,已使用3年,账面金额4000元, 二、二者操作频率的比较 可收回金额为2 00O元。则第三年年末应计提的资产减值 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要求在资产经历公允价值的 准备为2 000元,剩余两年内,该设备按照2 000元的新账 重大而无规则的变化时。每年进行重估。对于那些公允价 面金额计提折旧,每年计提1 000元折旧。 值变化不大的资产,只要每3年或5年进行即可。 由上可见。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与资产减值对重估 资产减值则需要在发生减值迹象时,才进一步比较资 日后或资产减值日后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影响原理是 产的账面金额与可收回金额,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减值。而 一致的,都需按照重估日或资产减值日确定的资产的新账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与尚不可使用的无形资 面金额作为后续折旧/摊销的基础。在剩余年限内进行系统 产。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则需要每年都进行减值测 的分摊。 试。而不论是否发生了减值迹象。 四、会计处理的比较 尽管在准则的规定上二者的操作频率并不等同。但细 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所引起的资产账面金额的减 分析可知。公允价值若发生重大而无规则的下降变化时, 少应确认为当期损益。所引起的资产账面金额的增加应直 往往也是减值迹象最可能出现的时机。如减值迹象的外部 接贷记股东权益中的“重估价盈余”项目。但就同一资产而 信息来源中,市价的大幅下跌,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等 言。如果重估价减少没有超过重估价盈余的部分,则可直 主体赖以经营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负面变化,都是企业资 接借记“重估价盈余”项目。同理,若重估价增加相当于转 产发生减值的前奏。因此。资产的重估频率可能和资产的 回以前确认为损益的重估价减少部分,应确认为损益。 减值测试频率相一致。往往会相伴发生,需要同步进行。 资产减值损失则在收益表中确认为一项费用。但当资 三、对资产的后续折旧或摊销的影响比较 产采用了重估价模式计量。并且资产减值损失没有超过该 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时,重估日的累计折旧/累计 资产的重估价盈余。则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为“重估价盈余” 摊销可以按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的减少.超过部分才在收益表中确认为一项费用。 1.根据该资产账面总金额的变化按比例重新计算累 在这一点上,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与资产减值的会 计折旧额,累计摊销额。使得该资产重估后的账面金额等于 计处理出现了交叉点.即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资产发生的 其重估金额。 减值。如果该资产存在“重估价盈余”,可以先行冲减该“重 例1一台设备成本10000元,使用寿命5年,预计 估价盈余”。 净残值为零,直线法计提折旧,已使用3年,第三年末对该 五、实务中资产的重估对资产减值的替代测试 设备总金额的重估价值为15 000元。 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中明确规定 历史成本 累计折旧 账面金额 了对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资产也需要进行减值测试。但在 1O0oO 60oO 40oO 实务操作中。鉴于二者间存在种种重合关系,其实并不需 要对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资产在任何情况下都进行减值 对资产总金额重估价为15 000元,也就意味着新的 测试。在符合了一定条件下,可以以资产的重估替代资产 “总成本’,应为15 000元,提高了50%,折旧也应该按此比 的减值测试。具体分析如下: 例进行重新计算。为9000元。 1.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市场价值确定。资产的公允 总成本重估 累计折旧 账面金额 价值与资产的销售净价(在熟悉情况的交易各方之间自愿 15000 9000 6000 进行的公平交易中。通过销售资产而取得的,扣除处置费 因此在重估日,该资产账面金额将增加2 000元,重 用后的金额)唯一差别就在于资产的处置费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8年9月 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 Mana ̄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Sep.,2008 Vo1.11.No.17 第11卷第17期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 张周平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成都610015)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匮乏的原因,并结合我 国具体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08)17—0031—03 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从微观利益 任会计的研究较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都相对落 目标向宏观利益目标的转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 后。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对企业的社会贡献情况反映不 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我国对社会责 足,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这已成 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大缺陷。因此,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会 [收稿日期]2008—03—20 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该处置费用可以忽略不计时,资产的公允价值= 价模式计量可以替代该资产的减值测试,对于真正理解和 资产的销售净价。由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取决于销售净价 把握这两个概念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使用价值较高者。若销售净价更高,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鉴于我国会计目前所处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 资产的销售净价=资产的公允价值:若资产的使用价值更 趋同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相关准 高。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的使用价值>资产的公允价 则中还只是规定了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没有规定重估价 值。总之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不可能小于资产的公允价值, 模式计量的相关内容。尽管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减值准备 即在这种情况下,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资产不可能发生减 的计提可以达到重估价模式计量的一个目的,即资产的账 值,无需再进行减值测试。 面价值不会高于公允价值太多。但当资产存在增值时。即 (2)当处置费用不能忽略不计时,资产的销售净价必 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公允价值太多时,以成本模式计量的 然小于其公允价值。只有当资产的使用价值大于公允价值 资产并不能真实公允的反映资产的价值。这种看似体现了 时,资产才不发生减值。而当该资产的使用价值也小于公 谨慎性的资产计价原理。实则存在内部的自我矛盾。即在 允价值时,资产必然发生减值。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资产 有些情况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相反的情况下。则不 进行了重估后。并不能替代资产的减值测试,还需要根据 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对公允价值应用条件的限制 《资产减值》准则,计算资产的使用价值,以确定资产是否 上。不利于发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势。因此笔者建议 发生了减值以及减值损失的金额。 在我国公允价值市场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应增加固定资产 2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不是以市场价值决定的。其可 和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模式。即除了现有的成本模式计 收回金额与公允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此时,对资产 量.还应增加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重估价模式计 进行了重估后,还必须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的相关要求, 量。并与资产减值准则相配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 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再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关的会计信息。 经过分析可知,只要在满足了上述1中的(1)情况,即 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市场价值决定。且该资产的处置费用可 主要参考文献 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用资产的重估价模式计量替代资产 的减值测试。除此之外.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资产都需要 f1]汪祥耀,Xl ̄JlI,等.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 [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在减值迹象出现时。进行减值测试.确定是否发生减值以 [2][德]本哈德-裴仁斯,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阐释与运用(中 及具体的减值金额。 国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六、相关问题的思考 [3]沈颖玲,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阐释与应用[M].上海:立信 尽管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和资产减值是两个不同 会计出版社,2007. [4]IASB.IAS 1 Pmperty,Plant and EquipmentIS].2006. 的概念。但明白二者的内在机制、操作频率的实质上的重 f5]IASB.IAS 36-——Impairrnent of AssetsfS].20o6. 合、会计处理的相通之处。以及在特定情况下。资产的重估 [6]IASB.IAS 38一一IntaJ1gible Assets[S].2006. 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