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自从2001年开始,新课标从价值观、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明确要求以学生为本。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实用性更强,更易让学生接受;在讲授上,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知识点,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在作品评价上,充分理解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个性化的作品,培养学生创造力。 作为一名教师,再也不是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学习到这种知识的方法。从这一点出发,本人构建了以下教学模式框架。
( 一) 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的构建
1.课前课前,观察生活,从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为美术课学习做准备。根据目前教改形势,我们完全要求素质教育还有些不现实,如考试方式并没改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美术教学,而是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找到一条出路,因此我在课前,并没刻意安排学生去预习,而是反复强调,课前,有机会就要多观察生活,从各种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如从电视、网络,还有从其他学科,如语文对事物的观察描写;数学中有规律的数字应用到图案中,图案就可像海面一样起浮;历史中古迹的介绍:地理课中各地的生存方式环境决定了各地的艺术特点;生物课中各种植物、动物的特点一旦抓住,就可以很好地尝试去表现等等.所以课前主要是观察生活,从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为美术课做准备。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又不让学生学习美术产生负担,真正让美术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容。
2.课上,教师启发,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展示大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学生操作实践,教师指导提升;学生展示作品,师生点评。教师启发,就是用简单的作品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很容易地就找到了知识的重点、关键;教师展示大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也不现实,而教师在课上由一般到较高水平的作品展示,可为学生创作出高水平作品提供保障。课后,扩展延伸.教师在网上展示学生作品,使学生更愿作出更好的作品,让人欣赏,点评,则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作品与美化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个性化的作品布置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教学模式总体框架提要如下:(1)教师启发讲话:本节课与以往知识相衔接内容。本节课内容意义及相关背景情况。( 2) 讨论题目提出:着眼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具有一定难度。( 3) 教师点
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评:有利于讨论题目深化。立足鼓励学生.( 4) 学生操作:操作要求交待要清楚。巡视指导中要注意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和有创造性的学生。( 5) 教师总结:要着眼讨论和操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概括。对讨论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正面引导角度提出。
( 二) 初中美术新课标四个领域的教学模式框架构建初中美术新课标,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划分,更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笔者根据这四个领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是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创造性而构建的。
1.关于“ 欣赏.评述” 领域教学模式框架构建
1) 欣赏· 评述领域欣赏· 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 2) “ 欣赏· 评述” 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欣赏· 评述”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引导学生概括欣赏程序( 作者和时代背景、画面内容、价值意义)一学生阅读陈述欣赏材料(作者和时代背景、画面内容、价值意义)一师生讨论扩展知识一教师点评总结。
2.关于“ 设计· 应用\" 领域教学模式框架构建
( 1) “ 设计· 应用”领域“ 设计· 应用” 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 设计” 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 2) “ 设计· 应用’ ’ 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设计· 应用\"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是:欣赏简单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制作工艺,欣赏典范作品,激发创作思维,构思设计一动手实践,教师指导一作品展示交流,师生点评总结。(
3.关于“ 造型.表现” 领域教学模式框架构建
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 1) “ 造型· 表现” 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要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 2) “ 造型· 表现\" 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造型· 表现\" 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是:观察分析,学生概括一一示范讲解,加强理解——I--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一一作品展示,师生点评.
4、关于“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应用教学模式构建框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第二,注重引导学生主动 研讨和探索。 由于“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适用于“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探新求知、概括归纳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等思维过程,并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其他学科中有益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 如计算机、网络、音乐、语文诗词等,加强学习的综合性,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是课堂教学结构。 本人把这一堂美术创作课设计成“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研究;讲解示范点拨;自主练习辅导;评讲小结拓展”五步进行,自认为在本课中是比较理想的美 术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观察欣赏激趣。上课开始用 2——3 分钟引导学生审美技巧,唤起创造美的欲望。教师先出示范画来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从整幅中找感觉,找出画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于是再进一步观察,学生从范画中逐步发现了构图的方法、绘画的技巧等,逐步体会到这大 一点、小一点;上一点、下一点;这繁一点、简一点;长一点,短一点的体现,无一不凝聚着作画者的思想、阅历的精华。通过这一步步 地观察,学生们接受了美的熏陶,体会到画的笔墨情趣,也从中找到 了一些作画的步骤、构图的方法、笔墨的技巧等。就会激发出学生的 兴趣和强烈的创造美的欲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