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交论文要求
1.1 提交论文作者须知 (Instructions for Author)
请每个同学认真读该篇论文要求,反复检查论文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再交给你所在的小组的组长检查,直到组长认为基本合格,然后再打印一份交给老师检查。.
在论文修改的过程中不免会反复修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充分的耐心,特别是组长利用业余时间帮你检查时,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要好好沟通,不要发泄不满的情绪,组长跟老师都是希望节省你的时间跟金钱,力争尽快完成论文,顺利毕业。
2 版面要求(Formatting Instructions)
论文排版在A4纸张上,. 版面居中. 这里给出论文版面的详细规范及其说明. 2.1 页面和字体设置 (Page/Font Settings)
本文是一个MS Word中文模板, 您可以直接使用此模板, 也可以按照要求建立自己的模板. 表1和表2分别给出页面设置和字体设置, 请以此作为自己设置模板的规范。
表2.1 页面设置
纸 张 上边距 下边距 左边距 右边距 行距 21×29.7cm 2.5cm 2cm 2.5cm 2cm 1.5倍行距 表2.2 字体设置
摘要 关键词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正文字体 图、表标题 表内文字 参考文献 附录 小二号, 黑体, 小四号, 宋体; 小二号, 黑体,题序及标题之间空一个字符 小三号, 黑体,题序及标题之间空一个字符 小四号,黑体,题序及标题之间空一个字符 小四号, 宋体 小五号, 黑体 小四号, 宋体 内容小四号, 宋体, 或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标题“参考文献”小二号, 黑体 小二号,黑体 2.2 摘要与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为单栏小页面,栏宽16.2cm,居中. “关键词”顶头,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为1.5倍行距. 目录是自动生成,其中标题“目录”居中,字体比目录中的内容稍大。 2.3 标题 (Section and Subsection Headings)
一级标题中文为小二号黑体,居中,不加粗. 段前、后各空12磅. 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左顶格,不加粗,段前、后各空6磅. 三级以下标题中文四号黑体,左顶格. 段前、后各空6磅. 以上均为单倍行距.
2.4 正文(Main Text)
正文版面为A4纸,采用小四号宋体, 正文中的英文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段头空两个中文字, 1.5倍行距.正文中不要出现加粗、黑体。 2.5 表格(Tables)
表的标题位于表上方, 居中, 五号黑体, 段前、后各空6磅. 表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表中文字为中文小四号宋体或者英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表格上、下边框为双线, 左、右无边框, 表内用单线分隔. 如果一栏内放不下表格,可以跨栏, 表格最好放置在文中提到的段落后面. 2.6 图(Figures)
图的标题位于图的下方,居中,五号黑体,段前、后各空6磅.图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图形尽可能放置在文中提到的段落后面.为了使图形更加清晰,请用原始图或者照片。不清晰的图一律要不要采用。
图 2.1 The Caption
2.7 数学公式(Mathematical Formulas)
数学公式居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公式编号.如果公式一行放不下,可以跨行.
1,20.5c11c12c11c2224c12c21 (2-1)
2.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参考文献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排列序号为方括号中插入阿拉伯数字, 例如“[1]”.
“参考文献”四个字为小二号黑体, 居中,占一行.段前空12磅, 段后空6磅.
中文参考文献为小四号宋体, 英文参考文献为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段头不空, 悬挂式缩进0.57cm, 单倍行距.
参考文献为专著时, 每条文献形式为: 著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请参见“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为期刊论文时, 每条文献形式为: 作者. 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 期, 页. (请参见“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为书中章节时, 每条文献形式为: 作者. 题名[M]// 析出著作作者(或主编). 题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著作中页码. (请参见“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为会议论文时, 每条文献形式为: 作者. 题名[C]// 论文集名. 年, 页. (请参见“参考文献”[5]) 特别强调的是, 英文参考文献中作者的写法是:姓在前, 名在后. 更详细的要求请参见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节选”(节选自国标).
3 注意事项(Checklist)
标题不要落在页面的底部; 文中要保持行距一致;
图、表最好放置在文中提到的段落附近;
正文需要插入页码;目录,摘要等不需要插入页码。
参考文献
[1] [2] [3] [4]
[5]
洪奕光, 程代展.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控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孙轶民, 郭雷. 关于平面仿射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渐近能控性[J]. 中国科学(E辑), 2005, 35(8): 830-839.
Cheng D Z. Controllability of Switched Bilinear Systems[J]. 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05, 50(4): 511-515.
Cheng D Z, Ortega R, Panteley E. On port controlled Hamiltonian systems[M]// Cheng D, Sun Y, Shen T, Ohmori H, eds. Advanced Robust and Adaptiv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5: 3-16.
赵延龙, 张纪峰. 基于多值传感器的线性离散系统的鲁棒辨识[C]// 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 2005: 274-2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