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欲望的重要性
学习欲望,或者称之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力等,是学习过程得以产生、维持和完成的重要条件。对于同样的学习,为什么有的同学能乐此不疲、全神贯注,有的则感到令人讨厌、苦不堪言、心不在焉呢?就是由于有强弱不同的学习欲望参与造成的。自我引发学习欲望,在提高学习效率、效果上比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内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高。就可以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左右。对于学习当然同样如此。 2、讨厌学习的原因何在
学生时代是学习的大好时机,也应是要求学习的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可是,现实中为什么有很多“讨厌学习”、“不愿学习”的学生呢?据调查与分析,大体上是由于下列原因:
(1)基础差,自卑感强。有的学生一度很用功,但学习上不好(多数归因于基础差和缺乏方法),就认为自己天资差,脑子笨,再努力也白搭,于是对学习无信心,无兴趣。
(2)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是凭感觉、按习惯用功,效果自然不理想,于是认为学习是很费劲的事。
〔3〕教师讲课缺乏吸引力,不生动,满堂灌。枯燥乏味,作业布置不适当等,从而认为学习是件枯躁无味的事。
(4)教材编写几年不变,内容脱离实际,形象趣味性亦不强,学生感到学习的近期效益不明显,从而认为“读书无用”。 (5)整个社会的“经商热”、“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上家长的短视,使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厌学。而部分学生的缀学又会更加直接地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
(6)对学习的逆反心理。有的同学由于经常在学习上受到低评价,受不到老师的重视,加上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逐渐产生紧张、焦虑、不安、麻木、恐惧以至反感,产生了逆反心理,经常赌气中断学习,一提学习就倒胃口。至于身心方面如果存在更为严重的疾患,就更不用说对学习欲望的消极影响了。 3、学习本是件快乐、幸福的事
学习真的是那么可怕、讨厌吗?恰恰相反,学习本是件能给你带来无穷快乐和无比幸福的事。只要你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发现原来学习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你付出一点点,它能给你许多许多。你的学习欲望、学习效果就会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不管哪个时代,都曾有多少人为了得到学习机会克服重重困难、甘冒风险、奋斗不止,甚至不惜献出生命。他们把学习巳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学习,人生的价值将不再那么有意义。学习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需。今天,在“赚钱热”的浪潮中,仍有多少人不惜失去许多赚钱的机会,脱产参加各类学习班,补习文化课,或进修深造,因为他们图的不是眼前利益,也没有谁强迫他们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段名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
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之所以必需,并不是为了直接劳动,而是为了使一个人在接受文化财富之后,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使他体验到一个聪明的、天才的劳动者的尊严感,使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并不是为了挣得一块糊口的面包,从而感到幸福。”
因此,每个同学都要立定这样一个信念;眼前的学习机会失而不返,务须珍惜;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我要学”才能使你体会到无穷的快乐,“要我学”则只会徒增烦恼。 4、引发学习欲望的要诀
(1)激发求知欲。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好知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只要你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2)增强你的自我有效感。自我有效感是动机模式中的核心成分,要激发你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增强你的自我有效感,要让自己觉得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提高。班杜拉说过:积极的能力要领是成就动机的基础。在动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是你对自己能力的信念,能力信念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因此,A、要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并让自己在各种不同的学习中有可能获得这种机会,从而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B、树立成功的榜样。这里的榜样示范不是学习优良学生示范,而是让你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相近者获得成功的学习行为来激发你的自信心,增强自我信念。C、在自身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
(3)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要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也就是,把每一次取得良好的成绩归结为自己的努力,而不要归结为运气,当然如果你的学习能力强,也可以做能力归因;当每一次取得不好成绩时,尽量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原因所在,而不要找客观原因。如果长期寻找外部原因,会养成自欺欺人的习惯,对自己的学习不太有利,如果是归因于你的努力不够,你就会暗下决心,争取下次一定能考好,即使再次没考好,也不要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要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下功夫。长期这样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你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同时,形成这样正确的归因方式,对未来成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氛围、环境。这种氛围和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是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成才的外部条件。使你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促使你形成好的思想品德,这将对你的学习有利。
学校的环境是要靠你去创设,你要和爱学习的同学在一起,不要管人家的成绩怎么样,只要喜欢学习,就就会受他的影响。家庭环境一般来说,父母都会尽量给的。如果不好,只要提出来,父母都会让步的。至于你自己因为不太努力而遭致父母唠叨,你也应该理解。如果努力了,只是因为父母过于管得严,你只需向他们说明就可以。 1、能否顺利升学取决于不擅长的科目
这话说起来似乎有点荒谬,但事实如此。其主要理由是: (1)升学成绩是否合格通常是看各科目的总分是否达到要求,
假如各科满分都为100分,那么,越是离这标准远的科目(也即不擅长的科目),增分的可能性越大。如、擅长的语文已得90分,不擅长的数学只得了50分,自然在“数学”上再增加10分比在“语文”上再增加5分来得容易。我们有不如同学未能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往往只差几分,许多就是出在不擅长的科目拉后腿太多的缘故。 (2)在学科的爱好上具有一种“连锁反应”,就是说,那些不爱好、不擅长的科且往往使得总的学习成绩显得不高,从而他人与自我评价较低,于是导致学习欲望下降,由此又使得学习过程更糟、学习成绩更差,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不擅长的科目可能使擅长的科目也变得不再擅长。反之,假如我们有使不擅长的科目变得擅长起来的技巧,就不只是单纯改变了不擅长,而且能使本来擅长的科目变得更擅长,并使全部学科的总成绩大大提高,由此就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2、攻克不爱好、不擅长学科的技巧
(1)如果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不喜欢,就要想到它可能对以后学习和工作的影响。爱因斯坦上学时对数学课学习马虎,使他后来研究广义相对论时,不得不花7年时间去补习非欧几何等方面的数学知识。
(2)逐渐接近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研究表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城中的实际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因此,对于不感兴趣的科目开始时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对它了解的增多,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3)利用兴趣迁移当缺乏对某门学科的学习欲望时,便可以利用其已有的某种活动兴趣的迁移,如把积极做游戏、打球的兴趣迁移到该学科上来,把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迁移到数学学科上来,等等。 (4)听课前进行预习在预习中,通过通读教材内容,找出疑难点,明确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与其它知识的相互关系,才能引起自己对学习这些知识的关注,激发学习动力。
(5)找到该学科最适宜的学习方法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最适宜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它,学起来才不会感到吃力,从而引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效果。
(6)使自己有成功的体验在规定学习任务,明确指标、内容、时间时要留有余地,使计划的任务能提前完成,从而体会到对该学科的成功体验,领略到成功的愉快。原来不太爱好、不太擅长的学科会变成爱好的、擅长的学科。
(7)克服自卑感和其它心理障碍不爱好、不擅长的心理原因,主要是自卑。而这种自卑往往是很盲目的,你心中的理想的“别人”(认为比自己强)实际上是自生的,所谓擅长与否,也往往是别人包括你自己的不切实际的评价。要相信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肯去学习,就没有什么科目学不好的。
学习提不起劲来。这主要涉及学习目的的和学习动机问题。通俗地讲,就是没有解决好为谁而学的问题。
如果把学习动机划分一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高尚、正确、
长远的学习动机,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上表现出三个特点:劲头足、意志坚、标准高。另一类叫自私、不正确和短浅的学习动机,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各种学习问题,如学习不用功,抄作业、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等。
所以,要想提起学习的劲头,就要不断地端正学习的动机,真正形成高尚、正确和长远的学习动机。这种转变和形成过程,就是一般指的立志过程。
大家不妨去翻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传记,将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他们学习的劲头,顽强奋斗的精神,往往与中学时代立下的崇高志向有关。
大家都知道,钱三强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与钱三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他在上中学时,读了孙中山著的《建国方略》之后,决定学习科学,为振兴中华出力。他原来学的是法语,为了能上用英语讲课的北京大学预科,仅用一个学期就攻下了英语关。1936年他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考取了留法公费生,去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攻读核物理学,在核裂变方面有重大的发现。1948年钱三强回国时,他的老师小居里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在他的鉴定书上写道:“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近十年来,在我们指导的这一代科学人员中,钱三强是最优秀者!” 从上面举的例子中不难看出,科学家们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的劲头,来自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正确动机。有了这种动机。学习和工作的劲头就会经久不衰。
再讲一讲1982年12月被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位的王建磐博士的事例。他在中学时,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中学六年的课程。他在回忆中学生活时说:“在学习中,我看到各种教科书中充满了外国人的名字,如牛顿、伽利略、苗卡尔、欧几里德、法拉第等等。这些人当然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可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名字难得见到?难道中国人笨吗?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窒息了人们的思想,近代又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得在西方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落后了。
我多么希望能在各种教科书中见到中国人的名字闻。偶然在某一本科学书上,发现用中国人名命名的定理、定律、公式,我都感到特别高兴……有一次,在美国人员柯勃逊写的《抽象代数学》中看到一个华罗庚定理,我兴奋得睡不着觉,这是用真正的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定理!现在,在各种国际比赛中,每当中国运动员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的时候,青年朋友们是欣喜若狂!当时我也是这样一种心情。我想,我既然能用一年半时间学完六年课程。不能就此停步,应继续学下去,争取将来为祖国科学的发展作一些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得一点荣誉。我暗下决心,从此,自学成了我的自觉行动。“
可见,当一个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人民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自觉的阶段,学习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提不起劲来的现象就不容易出现了。 学习提不起劲来的原因,还涉及到信心和意志的问题。 有的同学可能学习上受过挫折,但没有对自己的挫折进行科学的
分析,错误地认为自己不行,对自己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这一点信心不足或丧失信心。于是形成这样一种心理:既然自己学习不行,再使劲也没用。有人说,“学习以成功为动力”,我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每成功一次,就增加一次信心,逐步就会坚信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劳动一定会取得成效。正是这种信心,使不少学习基础差的同学,通过科学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同样,一个意志品质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能坚持下去,不能干方百计去克服困难,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由于意志差,学习计划老实现不了,对自己能否坚持完成学习任务,也总是采取怀疑态度,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难以提起劲来。
总之,要想使自己的学习能保持十足的劲头,一要端正学习动机;二要对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心;三要顽强地磨练意志。这几点做好了,学习劲头不足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参加高考的学生,虽然普遍上大学的愿望都比较强,但我们也发现部分同学对上大学有不同的看法,由于态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结果。我们在此做一分析,同学们可以借鉴。
类型一:时刻准备上大学,并经常受到父母的鼓励
这类同学一般有着明确的学习动机。而且这一学习动机受到周围人的认同。也就是说。拥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这一环境也已对他产生了极为良好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父母的期望和态度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
前,都能得到父母明确的支持。
古语说:“豫则立,不豫则废”;心理学家也说:“意志的强弱,决定在自我的暗示上。”潜意识具有使确信的事情一一实现的力量,因此只要对目标有足够的信心,并努力付诸行动,就一定能使之实现。 这类考生往往有持续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也比较明显。 类型二:认为遥不可及,从未想过自己有上大学的可能 这类学生是为学习而学习的人。状态决定心态,反过来。心态也反映了学习状态。在班中,这种类型的人的成绩应该是属于中下层。当别人问及学习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课业内容以及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意义时,往往会不知道怎样回答,因为对这些问题从未好好地深究过、思考过,只是感到这是客观要求使然,所以每天必须去从事学习这一活动而已。这类型的人的学习动机,仍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
不能肯定谁一定上不了大学,但可以肯定的是。上大学是需要学习动机得以明确之后才能实现的事情。因此建议对未来做一番梦想,并从行动上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奋斗。
类型三:看不上上大学。认为那是一条挣不了钱的路
这种观念的考生,可能受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这种现象的影响。也许这类考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凡事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判断来下结论。可以说,这种类型人的人生观中挣钱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有着很强烈的挣钱愿望。而社会的一些现象使其感到上大学与挣钱是两件成反比的事情,因而认为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
挣钱的机会就越少。
总的来说,这种类型的人不是心态有问题,而是见解出现了偏差,因此影响了学习态度。希望这种类型的人不要走向极端,更不要成为知识无用论者。
类型四:把上大学当作一个美好的梦想来追求
这种类型的考生是愿意为梦想而奋斗的人、实干的人。这类型的人的学业状况和学习环境可能都不算好,但依然执著地走求学之路。这种类型的人心中有一股相信未来的奋斗动力。虽然周围的一切都似乎在作对,种种的迹象都在证明难以实现理想,但这种类型的人对这一切都毫不在意。只相信自己,相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任何愿意真心实意地去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人,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建议,不管目前的环境有多糟,都要树立理想。因为这是信心之所在,也是力量的源泉和成长的精神支柱。
有关调查和研究发现,参加高考的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各有不同,其学习心理状况也不一样。我们在此做一分析,同学们可以借鉴。 类型一:上大学是为了探索知识,充实自己,造福人类 这种类型的考生是确信知识的价值和力量的人。在这种类型的人的心中,有一个“神奇”的世界在召唤,使其为之激动,为之奋发。人生对于这类型的人来说,是漫漫的征途,而其愿意“上下而求索”。“生有涯而知无涯”,这种类型的人愿意驾驭生命之舟,横渡知识之海。
这类型的人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的程度可以用“如
饥似渴”来形容。相信知识是开启人生一切奥秘的钥匙,因而着实渴望能得到这把钥匙。这种愿望是那样地强烈,罗素称之为“内心的风暴”。这种愿望是开启世界上任何一扇大门的原动力。许多圣哲伟人,都是在这种愿望的启导下,而走上了富有意义的人生大道的。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这“志于学”三个字,大概就包含了这种愿望。拥有这种愿望的人,求知对于他来说,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虽苦而乐。知识往往使其着迷,足够的好奇心促使其去探求,其也有足够的耐心去研究,更有足够热情和意愿,去发现问题和真相。具有这种愿望而又能永远保持的人,一生都将会与求知为伍。
类型二:上大学是为了摆脱现在的处境,有更好的社会地位 这种类型的考生是很有头脑的人。许多人由于环境所迫,奋发图强而一步步走上成功之路。这种类型的人读书的最大目的就是“找出路”,因此,其学习动机是属于现实度量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人学习会有一股韧劲和冲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学习的主动性比一般人要强。具有这种动机的人,一般不在挫折面前心灰意冷,而只要有这股劲,“出路”总会有的。假若这一股劲消失了,便很难想象将会成为怎样的人。希望有一天推动前进的动力不但是环境的压力,而且是知识的吸引力。
类型三:上大学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
这种类型的考生学习动机很一般,对于人生的自我意识尚在沉睡中,因此仍然是“好宝宝”。来自父母的压力,既然一直是努力学习的动力,那么这种动力也正好是自我成长的阻力。知识对于这类型的
人来说,似乎从未显示过它应有的魅力,因而这类型的人从未领略知识的真谛,从没有在知识自身中找到追求和寄托,学习的推动力仍然来自父母的期望。这类型的人缺少的是探求的精神和创造的欲望。 因此,及时把父母的期望真正转化为自我的力量,是这类考生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类型四:对于上大学为了什么从未认真想过
作家罗兰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类型四的考生恐怕就是属于这一种类型的人。这类型的人假若一天不解决学习目的这一根本问题,就一天处在这种状态之中。这类型的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但却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只是依习惯而学习,毫无主动性可言。
从有关调查和研究发现,不同的考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学习劲头也不同。哪一种情况更好,我们在此做一分析,同学们可以借鉴。 类型一: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最高
这种类型的考生学习的心理状况是良好的、正常的。能明确地说出自己学习的目的,直按说出自已的需要,甚至能说出为什么喜欢这一内容,以及学习这一内容有什么意义等。此时,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当一个人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时,他总是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通过兴趣所引起的学习积极性要比依靠意志调动起来的学习积极性强得多,这正是孔子
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类型二: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学习劲头最高
这种类型的考生是学习意愿很容易受到别人影响的人。缺乏的是学习知识的自发性动机。
不可否认。适时的表扬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培养人的自信心,激发人向前奋进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不过,这毕竟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动力,假如过分地依赖这种动力,那么很明显的。学习动机是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上面,当别人给以鼓励时就干劲十足,当得不到这种鼓励时就可能会提不起劲来。但说到底,学习知识是自己的事,学习的劲头最好是来自于内心深处对于知识的渴求和成就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劲头十足地迈出坚实的步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而不易为环境所左右。 类型三:取得好的成绩,学习劲头最高
这种类型的考生是学习情绪受环境影响的人。事情顺利时,便处于再接再厉的心态,踌躇满志,干劲十足,雄心勃勃,恨不得马上有再一次显示你的实力的机会,总之,很容易受到鼓舞,甚至会感到前程已是灿烂似锦。但是,事情不顺利时,就会受到严峻的考验,甚至可能会自暴自弃,情绪一下直线下降,信心大失。感到前途渺茫。 情绪的不稳定,当然会影响到学习。但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这是普遍的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只要善于自我调节,戒骄戒躁,扎实打好基础,不再看重—时的成败,相信实力,理想就
能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并最终将实现理想。 类型四:成绩不理想时,学习劲头最高
这种类型的考生是不会轻易言输的人。性格中有一股韧劲,能够在情绪最低潮时奋起。面对挫折,不自甘消沉,而且愈挫愈勇。因为这类型的人有着良好的自我形象,对自己有信心,愿付诸行动来开拓新局面,考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分数来。
能够在成绩不理想之时奋力拼搏,是可贵的品质。建议将这一股劲头用在平时,用在顺境的情况下,不要总是待到“边关告急”。才老程三下斧头工夫。因为临急抱佛脚学来的知识是不扎实的。毕竟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是为了自己能成为真正有实力的人,而并不是为了单纯在考试成绩上拼胜负。
“师傅领入门,修行在本人。”建议珍惜对这门学科所获得的新鲜感受,继续对这门学科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以求获得这门学科的精髓之所在。千万不要因为外界环境的因素或探索过程中的困难而减弱学习兴致,若这一可贵的吸引力荡然无存,那将是十分可惜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