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0-02-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24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华生曾用白兔对一个9个月大的孩子做过一项恐惧形成实验,实验后这个孩子一看见白兔就害怕,后来甚至看见圣诞老人的自胡子也害怕,此现象称为( )。 A.消退 B.泛化 C.分化 D.抑制 【答案】 B

2、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需成分的是( )。 A.目的 B.方法 C.障碍 D.假设 【答案】 B

3、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答案】 B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例说……的句子是( )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D.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季节 【答案】 B

5、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的载人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八号 D.神舟十号 【答案】 D

6、田径跳跃项目的教学难点是( ) A.起跳与腾空的结合 B.助跑的节奏 C.空中姿势

D.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答案】 D

7、The Coolest Club Around A.Strange B.bad C.poor D.good 【答案】 D

8、At a Dal.komm Coffee shop in Seoul, a robot takes orders from you through a mobile app or a touch screen and then makes fresh coffee. The robot can make up to 14 drinks at a time. Choi Eun Jin thinks the process is fun and easy. The 30-year-old office worker said, \"The area is crowded with office workers and local residents during

lunchtime. So it's good to have a robot like this ... so you can get your coffee more easily.\" A.Insufficiently invested B.Highly automated C.Technologically burdened D.Poorly developed 【答案】 B

9、 下列关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好的教学设备条件能促进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 B.差的校风会降低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

C.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学习成就没有多大的预测力 D.教师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答案】 D

10、本次考试中,自动阅卷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 A.模式识别 B.机器翻译 C.增强现实 D.虚拟现实 【答案】 A

11、诗篇《沙扬娜拉》的作者是( ): A.殷夫 B.艾青 C.卞之琳 D.徐志摩 【答案】 D

12、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或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A.愉快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成功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 【答案】 D

13、I am always delighted when I receive an e-mail from you. _____ the party on July 1st, I shall be pleased to attend.

A.On account of B.In response to C.In view of D.With regard to 【答案】 D

14、如果儿童处于2 ~7岁的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B

15、研究表明,感觉能力与阈限在数上呈(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幂系数 D.对数函数 【答案】 B

16、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的现场,通过对识记的事物或活动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作业 B.参观

C.讲座 D.辅导 【答案】 B

17、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力包括八种类型。其中( )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A.自然智力 B.内省智力 C.空间智力 D.人际交往智力 【答案】 D

18、足球弧线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踢球的速度 B.作用力通过球心 C.踢球的力量 D.作用力不过球心 【答案】 D

19、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中( )。

A.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存在平衡状态 B.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或两种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平衡状态 C.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D.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答案】 B

20、小明多次在运动比赛中获得长跑冠军,每天花很多时间用于训练,因此忽略文化课的学习。班主任王老师劝说道:“特长需要保持,可是只有打好文化基础,你才能在体育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王老师的做法对吗?( )。 A.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取得优秀成绩 B.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发展特长

D.有利有弊,不利于发展特长,但是可以提升学生成绩 【答案】 B

21、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陶冶情操 【答案】 A

22、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验方案。其中主要发展对台湾地区和东盟贸易的自贸区是( )。 A.福建 B.上海 C.天津 D.广东

【答案】 A

23、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观点,道德发展第四阶段(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 D

24、下列关于文学文体特征表述有误的是( )。

A.儿歌短小单纯,易懂易记,强调音韵和节奏,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B.儿童故事主题集中而明朗,情节曲折而单纯,叙述明快而有童趣,语言质朴而活泼。

C.儿童散文具有跃动的童心和贯穿全篇的童趣,以优美的语言表现优美的意境。

D.儿童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和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答案】 D

25、 以下对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描述正确的 A.专家由于专门知识的水平较高,更加注重细节 B.专家的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更丰富,加工程度更深 C.专家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更快,深度更深

D.由于技能已经自动化,专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精力进行自我监控 【答案】 B

2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B.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呜叫声。

C.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D.新疆的胡杨,甘肃的火炬树,黑龙江的暴马丁香,西藏的高山松,广东的大王椰……真可谓四海奇树、五洲绝品都汇聚在世博园内。 【答案】 C

27、( )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A.教师 B.班主任 C.班长 D.学生会 【答案】 B

28、“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A.赞科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 B

29、 --Would you like me to show you the way?.

A.That' s very kind of you B.Yes, you could C.Good idea

D.With great pleasure 【答案】 A

30、被世界公认为抽象主义的鼻祖的是俄国画家(A.伦勃朗 B.夏加尔 C.蒙德里安 D.康定斯基 【答案】 D

31、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答案】 D

32、狼孩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 D.缺乏社会性刺激 【答案】 D

33、 --Which of those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do you like most? A.None B.Neither C.All D.Both 【答案】 A

34、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 束后评价

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

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为目的

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 【答案】 D

35、骨的发育方式包括( )。 A.膜内生骨和骨内成骨 B.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 C.骨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D.软骨膜内成骨和软骨膜外成骨

【答案】 B

3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价格不变 B.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6倍 C.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D.两个合数可以是互质数 【答案】 D

37、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消除敏感反应 B.消除肌肉紧张 C.呈现厌恶剌激

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答案】 D

38、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 ~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答案】 A

39、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答案】 B

4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当地社会公益活动的前提是( )。

A.征得大部分学生的同意 B.征得大部分学生家长的同意 C.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D.不收取举办单位任何费用 【答案】 C

多选题(共20题)

1、下列属于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原则要求的有()。 A.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B.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记忆知识联系起来 C.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D.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答案】 ACD

2、以下选项,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维度的是( )。 A.逻辑—数学智力

B.音乐智力 C.成功智力 D.人际智力 【答案】 ABD

3、心理学家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 A.给定的条件 B.不定的过程 C.要达到的目标 D.多变的方法 E.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答案】 AC

4、良好教学环境的育人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陶冶功能

D.激励功能E 、 诊断功能 【答案】 ABC

5、近几年,学校的安全事故频发,某县人民政府和学校认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遂采取以下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学校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 B.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

C.县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

D.县政府对需要维修、改造的校舍,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答案】 ABCD

6、范老师问5岁的小明有没有兄弟,小明说:“有!我的兄弟叫小刚。” A.自我中心 B.他人中心 C.不可逆性 D.尚未守恒 【答案】 ACD

7、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除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外,还包括( )。 A.政治教育 B.家教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纪教育 【答案】 ACD

8、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结构性 B.目的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E.创造性

【答案】 BCD

9、实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A.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B.效果要有统一的考核标准 C.内容要丰富多彩

D.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答案】 ACD

10、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 )。 A.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 B.从他人到自己 C.从自律到他律 D.从他律到自律 【答案】 ABD

11、教育是由( )因素构成的。 A.教师 B.学生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E.学校 【答案】 ABCD

12、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标准来看,目前我国的德育内容主要集中在( )。 A.基本行为规范教育 B.基本道德品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集体主义教育 【答案】 ABCD

13、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A.改变现实和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答案】 BCD

14、教学活动的多种形态有()。 A.课内 B.课外 C.班级 D.小组 E.个别化 【答案】 ABCD

15、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管理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E.认识过程 【答案】 ABD

16、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A.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的、自愿参加的B.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

C.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D.课外活动是近代学校才出现的教育活动 E.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 【答案】 AB

17、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传授性 B.积累知识 C.有意识

D.有目的性E 、 有序性 【答案】 CD

)。 18、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去外国留学,做交换生,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学留学、交流和参加夏令营活动。从现代教育特点的角度分析,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国际化 C.教育的全民化 D.教育的信息化 【答案】 BC

19、教师义务的内容主要有( )

A.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B.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C.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D.传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答案】 ABC

20、对教师来说,严谨治学有两个具体内容,即( ) A.严格要求自己 B.严格要求学生

C.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 【答案】 CD

大题(共10题)

一、“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蒋醺(中国台湾)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句。他原本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醉复醒”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噜。“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成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你会发现苏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得志,才感觉到清风。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的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了自我。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笑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关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成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苏东坡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注】

段内引语均出自苏轼词——《临江仙》。阅读以上文章,回答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2)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

【答案】(1)苏轼落难后,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或:苏轼落难后,转变了对人生世态的态度(或看法)。(2)苏轼在不断被贬斥(下放)中越来越脱离充满目的性的现实,不断感悟,越来越接近回到自我。

二、巴班斯基等人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学困生学习,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学困生的思维发展存在缺陷:思维发展水平和思维速度都低于同年龄者,他们不善于区分教材中的重点,概括能力差,思维独立性差。巴班斯基进一步指出,学困生的思维发展缺陷主要并不是由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造成的,而更多地与后天因素,特别是学校的教育因素有关。因此,为了克服学生思维发展中的缺陷,首先必须着眼于提高教学和教育工作的质量。(1)请你分别从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两方面分析学困生存在问题。(6分)(2)谈如何培养学困生的思维能力。(9分)

【答案】(1)学困生的思维能力差主要表现在:①推理能力差。②概括能力差。③想象能力差。思维品质不良表现在:思维的独立性差。思维缺乏深刻性。思维缺乏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缺乏逻辑性。思维不精确。(2)比较普遍的教研形式有: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语言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圓周率”这个概念,只见她把几个大小不同的圓盘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这几个圓盘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颜色和大小不同,然后,老师补充说还有直径、周长等部分也不一样,老师强调指出:“每个圓盘可以分解为圓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各个部分,而每个圓盘又都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圓盘的不同点(圓面大小、直径、周长和颜色)和相同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继而引导学生抛开几个圓盘的不同点(非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点(本质属性),强调,只要是圓,不论大小,它们都有一个固定关系即圓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大约是3.14倍),这个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圓周率,接着问学生:“什么叫圓周率?”同学们基本上都认识和掌握了圓周率这个概念,老师接着说:“大家都认识了圓周率,希望大家记住,今后我们还会用它来帮助计算和解决有关圓的问题。”试分析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思维过程。

【答案】1.老师把几个圆盘展示给学生并分解为圆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部分来认识,这是分析。

2.说这些部分构成圆盘就是综合。3.让学生讨论几个圆盘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就是比较。4.抛开直径、圆面、周长和颜色等非本质的东西,找出几个圆盘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即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这就是抽象。5.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再结合起来,只要是圆,不论大小都有个共同的固定的关系,我们便叫它圆周率,这是概括。6.指出今后遇到具体的圆的问题常用圆周率来帮助解决,这就是具体化。

四、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由曲沃知县入为工科给事中。迁山西参议,以总督江东劾去官。事白,迁永平兵备副使,再调蓟州。隆庆五年二月,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日:“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日:“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日:“张学颜可。”拱喜日:“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殍枕藉。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大将李成梁敢力战深入,而学颜则以收保为完策,敌至无所亡失,敌退备如初,公私力完,渐复其旧。十一月,与成梁破土蛮卓山,进右副都御史。明年春,土蛮谋入寇,闻有备而止。奸民阑出海上。踞三十六岛。阅视侍郎汪道昆议缉捕,学颜谓缉捕非便。命李成梁按兵海上,示将加诛,别遣使诏谕,许免差役。未半载,招还四千四百余口,积患以消。秋,建州都督王杲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日:“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人未之识也(2)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答案】(1)认识,了解;(2)掌握,掌控。

五、阅读《詹天佑》中的一段话,按要求完成后面的练习。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采用——( )缩短——( )商量——( )艰巨——( )(2)填空。居庸关的特点是__________,詹天佑采用__________的办

法;八达岭的特点是__________,詹天佑采用__________。詹天佑能根据不同的山势采用不同的办法,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

【答案】(1)运用、使用缩减商议艰难(2)山势高,岩层厚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隧道长中部凿井法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干

六、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兩。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箫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诗人通过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2.试结合全词赏析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艺术表达效果。(4分)

【答案】1.关键词:豁达、阔达、乐观、积极向上、豪放

2.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七、马缨花季羡林①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②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③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④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

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

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⑤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⑥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⑦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⑧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⑨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⑩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答案】《马缨花》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作者用质朴的文字,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描写了生活中平凡的马缨花,折射出作者在两个时代不同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写自己对马缨花情感的变化,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感情真挚自然。“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这个比喻新颖精奇,“光”与“影”的对比是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作者那种浓得化不开的真情,通过其细腻的描写、精彩的语言以及以小见大的手法真切地传达了出来。“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长。”这四句诗是钟敬文先生对季羡林散文真切的评价。季羡林先生也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他曾说:“没有震撼我的灵魂的真实的感情。我决不会流出什么东西来的。”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打动人之处就在于,那些讲真话、诉真情、不矫饰、无造作的篇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饱经沧桑但却纯净透明的内心世界。“真情”是季羡林先生永远的创作主题,也是他的许多作品的重要思想特色。可以说,真情在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中,是形而上的提升,是真实的本质,是真实的内化,是真实的真谛,是采天地之精华而凝成的那一滴甘露。为了表现在新时代里自己内心的喜悦与幸福之情,作者则赋予小的、具象的马缨花以大的、抽象的人的情感:“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

八、京都元夕元好问裙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结合本诗的时代背景,简要分析诗歌末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元好问为金国人.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官,来往于汴京与登封之间。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时京都的繁华。此时已于金国末年,朝廷已失去征服南朝的斗志,自上而下沉浸在偏安于北方的锦绣繁华之中。末两句诗人以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九、林某12岁的女儿在农村小学上五年级,林某认为女孩迟早要嫁人,读再多的书也没用,还不如早点让她去赚钱。于是,在暑假时将女儿送到镇上一个个体户处打工。新学期开始,学校领导、老师和村干部多次登门家访,林某拒送女儿返校学习。(1)列出案例中的违法主体,并指出违反了什么法?(4分)(2)违法主体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5分)

【答案】(1)案例中的违法主体是林某和个体户经营者。《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人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林某作为监护人,拒绝送女儿返校学习,侵犯了女儿的受教育权,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个体户招用林某12岁的女儿,是违法行为。(2)《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因此,林某应该受到镇政府的批评教育,并在规定期限内改正自己的行为,将女儿送回学校上学。《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个体经营户非法招用林某12岁的女儿,应该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一十、“木桶理论”是著名的管理学说,说的是一个企业成就的大小高低,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有人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学校教育管理之中,眼睛始终盯着“学生最短的那块板”。某位教师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学生身上最长的那块板”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请把对这种“反木桶理论”的思考,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论述性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首先,结合材料分析“反木桶理论”蕴含的教育意义,即教师要重视特长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因材施教。其次,结合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深入阐述。最后,结合教育实际,提出教师应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