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体企业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探讨

2023-12-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实体企业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探讨

作者:许可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4期

许 可

摘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 如何通过加强合同管理, 完善资金管理, 通过信息化强化经营过程管控是企业建立健全健康良性的风险防控体系, 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合同管理; 信息化; 风险防控

企业经营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规模越大, 生产经营的触角伸得越远, 风险就越大, 防控的难度也就越大。 如何在关键经营过程做好风险防控, 切实保护企业合法利益,本文以 L 公司为例浅谈做好企业风险防控工作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 严格做好合同风险把控

(一) 完善制度建设

为提高合同风险把控能力, L 公司拟定《合同管理制度》 , 成立专业性较强的合同管理领导小组, 合同小组由董事长、 总经理及分管风控领导、 财务总监分别担任组长、 副组长, 小组包含生产经营专业人员、 财务专业人员、 法律专业人员。首先从制度健全和组织机构完善上做好工作。

(二) 做好资信调查

L 公司合同签订的首先工作是要进行合同相对方的资信调查, 要做好相对方经营资格、 资质等有效证件以及履约能力的调查, 确定对方具备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未有不良的履约信用。

(三) 做到专业审核、 后期法律审核

合同还要加强专业审核, 对于涉及技术、 安全、 环保等条款, L 公司都由专业部门进行审核。在合同完成起草后, 由专门的法律事务顾问对合同进行法律审核, 并提出法律角度

的修改意见,确保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避免因与法律冲突导致的合同条款丧失效力, 同时也避免因审核不到位, 导致需承担额外的法律责任。

(四) 加强用章管理审批

合同用章必须严格制度管理, L 公司合同用章由专人保管、 专章专用, 同时严格规范各级审核人的授权审批权限, 避免用章管理不严导致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 加强资金的风险管理

(一) 营销模式严格执行款到发货的现销模式

L 公司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要求客户需预先打款到公司财务账上方允许发货。发货数量严格根据客户账上余额进行动态管理,发货数量严格控制在客户余额额度范围内。款到发货的机制杜绝了在销售过程中出现应收账款, 规避了资金的回收风险和坏账风险。

(二) 建立完善的资金支付审批流程

建立两级审批,当月应付资金计划由经办人提交至业务科长审核后报公司财务总监及总经理审批。计划审核通过后, 当月应付资金付款单经业务科长、 财务总监审批, 最终由公司总经理进行终审且通过后才能实施。

(三) 建立发货过程的信息化手段管理

L 公司最初采用财务部门收款、 统计、 电子表格报送到销售部门管理人员,现场发货员将发货账单报送至销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统计并根据各个客户销售数据进行预收帐款的扣款,余额不足时通知停止发货的模式进行销售管控。该管控模式存在销售管理人员统计销售数据等信息滞后的风险, 容易出现客户货款已用完, 但仍继续发货的情况。根据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提高自身财务、 资金管理管理安全性以及管理效率的需求,L 公司量身打造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财务、销售信息化管理平台, 严格执行款到发货机制, 杜绝应收账款的出现。

1.系统内定义各管理层级权限。在 L 公司信息系统平台内根据财务、 销售、 发货员等各层级管理人员职责权属、 工作范围划定赋予系统相应权限。

2.建立客户数据库, 财务部门通过多级审核录入预付款。L 公司信息化平台首先针对签订合同的客户建立了客户数据库,客户的每一笔预付款都由财务出纳收款后第一时间将信息录入数据,在信息管理平台由财务会计及财务总监两级审核确认后最终进入客户数据库。资金到账进入系统后,销售部门管理人员可通过信息数据库的方式第一时间掌握到账情况, 可实现信息同步共享,避免信息传递滞后。

3.建立产品价格变动表。对于产品价格的调整, 由 L公司价格委员会经过会议讨论确定后由销售部门人员进行价格变动录入, 由部门领导进行审核确认通过, 系统自动记录业务流程历史信息, 包括调价窗口打开时间, 调价幅度, 价格变动录入人、 审核人等。

4.通过接口数据与地磅检斤系统联通。 L 公司销售产品过磅后皮重、 毛重、 净重等信息经采集自动进入检斤系统,检斤系统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推送至 L 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内。

5.发货过程与地磅、 财务实时联动。现场发货员通过信息平台开具客户发货单,发货单上含具有唯一性的条形码。发货单开具前自动查询系统内客户预付款余额信息, 余额不足则系统无法开具发货单, 电脑无法出票。此外系统还设置报警额度,在客户金额低于固定值时可提前在销售管理人员操作界面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在因预付款不足停发货前提前通知客户打款。余额不足无法出单的情况下, 车辆无法在系统提交过磅委托申请, 也将无法过磅。 正常可发货开具发货单后, 信息系统将根据检斤系统推送的拉货车辆过磅的重量信息并与价格变动表联动, 通过重量与单价的乘积扣除客户预付款数额, 实时调整客户预付款数据, 实现款到发货实时控制, 杜绝信息传递延时, 货物超发风险。

6.门岗刷卡系统纳入信息系统, 进行出厂控制。将门岗刷卡系统纳入信息系统,发货车辆出厂需刷发货单上条形码, 并于信息系统核对。若发货车辆私造发货单, 也因无法与信息系统条形码数据匹配, 无法完成出厂。

三、 建立全流程的信息化管控平台

(一) 推动经营、 财务等涉风险作业标准化

L 公司全流程信息化管控平台的投入使用加强了经营、 财务工作的节点控制, 作业过程数据、 作业人记录等详实、 完善, 进一步推动了公司涉风险作业的标准化操作。

(二) 财务、 成本等数据更可靠、 更有指导意义

全流程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建立, 减少了人员参与、 介入的空间, 减少了人为失误等导致的数据失真, 数据更加可靠。平台的建立加大了经营过程数据采集的广度和细度, 使公司的经营数据更加全面、 详实, 对于生产经营和风险防控更具有指导意义。

(三) 提高经营、 决策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 降低风险

平台的使用可实现全数据实时互通,实现多级网络审核审批, 提高了经营的效率, 降低时间成本风险。更全面和详实的数据以及强大的后期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公司决策层提供了更为量化的过程分析,大大提高了经营决策的正确性。

四、 坚持内部审计常态化

L 公司定期开展内部经营、 财务审计, 包括合同专项审计等, 及时发现问题及潜在风险, 并按照 “问题不整改不放过” 的原则及时整改, 严格闭环管理,将隐患消除在初级阶段, 努力做到问题事前预防, 防控到位。

五、 效果

抓好重点经营风险源点的管理,完善制度的同时以信息化落实风险过程管控措施,将大大提高企业风险防控的能力。L 公司通过抓好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加强资金的风险管理, 推动信息化在风险防控中的应用取得了经营风险防控的较好成绩,三年以来未发生因资金管理不当,风险防控不到位导致的损失事件。同时, 通过信息化等风险防控手段的推动, 公司累计降低管理成本 300 万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