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2020-02-12 来源:好走旅游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这种古老的,然而人类永远需要的声音,使我忽然发现,正是对生命____ (shuāi)的热爱和对和平____(zhí)著的____ (qí)祷,支撑着这个民族不断战胜人类所能承受的最大苦难,使他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重视知识、教育和文化,也更重视为自身的发展开创更理想的环境。祖先的辉____ (huáng)历史和数千年屈辱的经历,也使他们格外懂得,民族整体的出色,以及每一个个体的优秀,对于保障这民族在苦难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多么要紧!

——选自《生命与和平相爱》

2.名句默写。(8分)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描写月清霜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隐含羁旅之思。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____”比喻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尽的惆怅和迷茫。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讲解、接待、引领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醒能述以文者 以其境过清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或异二者之为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国怀乡 ..

5.立德中学开展”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开始”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材料。(7分)

(材料一)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不够具体,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也不统一,”混装”“混运”现象严重,导致终端处理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垃圾终端处理多为就近填埋,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严重污染土地及水源。

(材料二)下图是初三(8)班同学绘制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图”。

(材料三)许多国家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资源复原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日本在各个学段均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每年都会组织小学阶段的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英国每个家庭都冇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环卫部门的垃圾车也相应分成三种颜色,回收垃圾时三辆车同时工作。

(1)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我国目前垃圾处理方式带来的弊端。(2分)

(2)请介绍材料二流程图中”餐厨垃圾”部分,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2分)

(3)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谈谈国外在垃圾处理方面给予我们哪些启示。(3分) 6.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小题。(6分)

(1)下列关于《水浒传》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为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为武松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为武松所杀。

B.古典名著《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行者”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C.《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战争的章回小说,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会永远为我们继承和发扬。

D.《水浒传》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晁盖、李逵等是社会下层人士,自觉走上了反抗道路。

(2)”浮云蔽日唱阿谀,幽恨无缘释酒徒。白虎蒙冤身坎坷,野猪经险志踌躇。翻刀雪耻迁卑座,瞩海吟愁绕苦竹。锦绣胸怀天下负,悲情逐浪倦江湖。”请根据上述诗歌材料,写出这位英雄的名字,并结合材料中画线句体现的情节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16分)

抗战时期的林徽因

王宇

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林徽因留给世人的印象,正如她笔下的这首小诗,美丽、浪漫,富有才情。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生命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苦难,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为这可爱的国家带着血活着,流着血或不流血地死去,都觉得荣耀!”

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狼烟突起,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恰恰也在这一天,林徽因和她的丈夫梁思成在五台山发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代佛光寺大殿,这也是他们一生古建筑考察中最伟大的一次发现,对中国建筑史意义重大。五台山外烽火连天,而五台山中的他们却对局势一无所知。他们回到北平,不久即收到一份日本军部的请柬,邀请梁思成加入”东亚共荣协会”。离开北平已刻不容缓。他们匆匆处置了大批凝聚着多年心血的研究资料、文献,草草收拾行装,带着年幼的儿女,仓皇上路,流亡西南。

③在长沙,空袭警报响起,林徽因夫妇两人本能地一人抓起一个孩子,奔到屋外,一刹那,身后的房屋轰然倒塌。又一枚炸弹从头顶上方落下。林徽因想,这下逃不掉了,那就一家人死在一起吧。但这一枚炸弹竟然没有响,死神大度地与他们擦肩而过。

④去往昆明的路上,常找不到交通工具,一家人不得不在土匪横行、野兽出没的湘黔边界中徒步穿行。在贵州偏僻的小县城,林徽因突发肺炎,高烧不退。更糟糕的是,夜幕降临,风雨滂沱,根本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一家人在黑暗和泥泞的道路上挣扎。就在此时,奇迹般传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循着暗夜里的琴声,他们找到了八个空军航校学员的住宿地。小伙子们大方地腾出一块地方让他们一家容身。林徽因整整躺了两个星期才退烧。从此这一家和八个年轻人结下深厚的情谊,林徽因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弟弟。正好她弟弟林恒与他们年龄相仿,而且也是空军航校的学员。到达昆明之后,他们经常来往。这八个年轻人的父母都在沦陷区,梁林夫妇成了他们的代家长,还出席他们的毕业典礼。不久,这八个热血青年先后为国捐躯,遗物被陆续寄给梁林夫妇,每一次收到遗物,林徽因都悲痛不已。从此每到七月七日中午十二点,一家人都要为这些青年英烈肃立默哀。更让她悲痛欲绝的是,她亲爱的弟弟林恒也血洒长空,年仅25

岁。三年后林徽因写下《哭三弟恒》一诗,悲悼亲人。战事最危急的时刻,孩子曾问过妈妈:”如果日军攻入四川怎么办?”林徽因冷静地回答:”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⑤到昆明后,他们已经捉襟见肘。林徽因不得不每天爬四次山坡,走很远的土路到云南大学做兼职英语老师。1941年11月,为了躲避轰炸,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所属的中国营造学社跟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四川李庄,从此开始了他们生命中最为艰难的五年时光。初到李庄,林徽因常常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她就像贫苦的农妇那样,整天都在缝补那些几乎补不了的内衣和袜子,直到实在补不下去。生活的辗转艰辛加之长期的营养不良。使林徽因原本病弱的身体终于到了承受的极限,肺部和肾都严重感染。她每日不停地咳,却又尽力克制,那声音仿佛是要将五脏六腑一起涌出。在无法就医的情况下,她几乎终日卧床,只有靠着坚强的生命意志,才得以在死亡的边缘默默喘息。

⑥而最让她不能承受的是思想与精神的困顿。她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偏偏碰上大战,转入井白柴米阵地,五年大好光阴又失之交臂,近来更胶着于疾病处残之阶段,体衰智困,学问工作恐亦无分……”正是这样的焦虑,促使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李庄病榻上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的宋辽金部分,以及全部书稿的校对,补充和润色,编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翻译整理了一批国外现代住宅建造的资料,并汇编成四万字的学术论文《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林徽因在困境中的不懈追求,可以理解为艰难时世中一个知识分子自觉的使命意识,家国关切,一如当时整个李庄的知识分子群体。

⑦即便在最艰难的战乱困厄中,林徽因依然保有对生命、对艺术、对美的一份感悟与沉醉。在逃难途中,她时时被周围景色所吸引,每每不辞劳苦写信与友人分享:”玉带般的山涧,秋山的红叶,发白的茅草,飘动的白云,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国小城……”“如果不是在这战期中时时心中负着一种悲伤哀愁的话,这旅行真不知几世修来的。”在李庄,偶然从中研院图书室借到几张莎士比亚戏剧台词唱片,她便对着丈夫和孩子绘声绘色模仿,用英文朗诵哈姆莱特那段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飞扬的神采脱离她病弱身体、陋室穷巷,穿越战争的废墟,在时光里熠熠生辉。面对苦难与死亡的从容承受与超越,便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⑧”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当我们将林徽因看作20世纪的一道美丽风景、一个浪漫传奇时,我们是否也应该低下头来看看她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有删改)

7.阅读文章。请你说说抗战期间林徽因经历了哪些”碱滩和礁石”。(3分) (1)在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往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李庄,物质匮乏,身染重病。思想与精神困顿。

8.本文多次引用林徽因写给友人的信,请具体分析第⑦段引用这段书信的作用。(4分) 9.”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0.下面这句话表现了林徽因怎样的精神品质?(5分)

林徽因冷静地回答:”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二)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成功在气质

①气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当我们从人群中穿过,能够从匆匆人流中发现哪些人是成功者,哪些人是失败者吗?其实,区别他们很简单。成功者和失败者走路的姿势、速度、眼光、表情、神态是迥然不同的。一个成功者,行走的速度是快捷的,目光如剑,神态自信,他周身洋溢着自信自强的气质。而一个失败者,走路拖泥带水,目光呆滞短浅,表情暗淡。我们很轻易地就能判断,这是一个缺乏决断力和自信力的人。

②成功的气质来源于持久、充足的自信。一个人坚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超越苦难,坚信自己的魄力能够打开困境,坚信自己的智慧能够出奇制胜,就一定能够独立自主地走向成功。而一个失败者,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坚定的自信力,缺乏心理上的必胜信念,因此缺乏先行一步的勇气,最后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陷入不可救药的泥潭。

③对于一个人来说,才干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自信可以创造奇迹。自信心能够把一个人的才干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能够帮助其把握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在一个自信者面前,我们能感觉这是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是一个可以依靠信赖的人,你会感觉到安全和踏实。而一个失败者就不同了,那种穷途末路的无奈,那种无计可施的窘迫,那种无能为力的尴尬,只能让我们选择躲避。

④从世界上杰出的人物中,我们还会发现,自信更是一种大无畏的领袖气质。欧阳修在《与梅圣俞书》中有一段话:”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当时的欧阳修是文坛领袖,发现了年轻的苏轼,竟然有这样的胸襟!当时,还有王安石、曾巩等一批年轻才俊,在欧阳修的举荐之下,纷纷走上文坛,宋代一时人文繁荣。一批年轻人在欧阳修的引领下出来了,他们取代欧阳修了吗?没有,欧阳修与他们一起,组成了宋代最璀璨的文学星空,相互辉映。而欧阳修,因为领袖气度,更显气质不凡。他们在一生当中,坎坷多难,但是愈挫愈奋,最终走向人生的巅峰。他们的身上似乎从来就没有忧郁、胆怯、恐惧这些词汇。这种成功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气质,只是有的人把它挖掘出来,而有的人终生都让它沉睡着。

⑤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点燃这种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之火。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选择,确立自己的起跑线,锁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往无前,永远乐观,抛弃犹豫,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坚信自己必定会走向事业的成功,遇到困难决不瞻前顾后、气馁后退,你的人生同样能够灿烂光明。

⑥人生没有注定的失败者,失败者是败在自己信心脚下的人。

(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3.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下面哪则材料适合作为论据证明本文的论点?请简述理由。(5分)

材料一: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材料二: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由太子湾南折而上为石屋岭。过岭为大仁禅寺,寺左为烟霞石屋。屋高厂虚明,行迤二丈六尺,状如轩榭,可布几筵。洞上周镌罗汉五百十六身。其底邃窄通幽,阴翳杏霭。侧有蝙蝠洞蝙蝠大者如鸦挂搭连牵互衔其尾。粪作奇臭,古庙高梁,多受其累。会稽禹庙亦然。由山椒右旋为新庵,王子安亹、陈章侯洪绶尝读书其中。余往访之,见石如飞来峰,初经洗出,洁不去肤,隽不伤骨,一洗杨髡凿佛之惨。峭壁奇峰,忽露生面,为之大快。

建炎间,里人避兵其内,数千人皆获免。岭下有水乐洞,嘉泰间为杨郡王别圃。垒石筑亭,结构精雅。年久芜秽不治,水乐绝响。贾秋壑以厚直得之,命寺僧深求水乐所以兴废者,不得其说。一日,秋壑往游,俯睨旁听,悠然有会,曰:”谷虚而后能应,水激而后能响,今水潴其中,土壅其外,欲其发响,得乎?”亟命疏壅导潴,有声从洞涧出,节奏自然。二百年胜概,一日始复。乃筑亭,以所得东坡真迹,刻置其上。

——张岱《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烟霞石屋》

(注释)①迤:斜延,斜行:②亹:读音wěi;③髡:读音kūn;④睨:斜看;⑤潴:zhū水停聚的地方。 15.给用”/”给文中画横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

侧 有 蝙 蝠 洞 蝙 蝠大 者 如 鸦 挂 搭 连 牵 互衔 其 尾。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1)屋高厂虚明。 A.座无虚席 B.弄虚作假 (____) ...

(2)年久芜秽不治,水乐绝响。 A.与世隔绝 B.哀转久绝 (____) ...(3)二百年胜概,一日始复。 A.不胜枚举 B.寻幽探胜 (____) ...17.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水潴其中,土壅其外,欲其发响,得乎? (连接知识,懂其”文”)

小贴士:壅:①塞:壅阻;②障蔽;遮盖;③堆积;④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

(摘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8.结合《烟霞石屋》一文分析张岱的作品是如何体现晚明小品文特色的。(6分) (连接材料,晓其”情”)

(材料)晚明时期,小品文占重要地位,内容题材上趋于生活化,渗透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文人在作品中常体现自己独特的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常于平常细琐处透露出作者领悟人生的趣味。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6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9.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3分) 20.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四、根据要求,完成任务。(7分)

21.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你的感悟。

五、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那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

追求产生于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

你对此又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追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这种古老的,然而人类永远需要的声音,使我忽然发现,正是对生命____ (shuāi)的热爱和对和平____(zhí)著的____ (qí)祷,支撑着这个民族不断战胜人类所能承受的最大苦难,使他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重视知识、教育和文化,也更重视为自身的发展开创更理想的环境。祖先的辉____ (huáng)历史和数千年屈辱的经历,也使他们格外懂得,民族整体的出色,以及每一个个体的优秀,对于保障这民族在苦难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多么要紧!

——选自《生命与和平相爱》

[答案]衰 执 祈 煌 [解析]

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注意”衰、煌”字的写法。 2.名句默写。(8分)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描写月清霜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隐含羁旅之思。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____”比喻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尽的惆怅和迷茫。

[答案](1)分外妖娆 (2)月有阴晴圆缺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4)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5)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解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妖娆”“圆缺”“幽”“繁阴”“茅”“渡”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讲解、接待、引领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 [答案]B [解析]

考查病句修改。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A项中,否定不当,”不再”改”再次”。C项中,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D项中,语序不当,应为”用于迎宾、接待、引领、讲解工作”。故选B。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醒能述以文者 以其境过清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或异二者之为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国怀乡 ..[答案]D [解析]

考查文言词汇一词多义。A项中,”以”的意思分别是”用/因为”。B项中,”于”的意思分别是”在/从”。C项中,”为”的意思分别是”心情/做,当”。D项中,两个”去”的意思都是”离开”。故选D。

5.立德中学开展”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开始”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材料。(7分)

(材料一)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不够具体,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也不统一,”混装”“混运”现象严重,导致终端处理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垃圾终端处理多为就近填埋,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严重污染土地及水源。

(材料二)下图是初三(8)班同学绘制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图”。

(材料三)许多国家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资源复原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日本在各个学段均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每年都会组织小学阶段的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英国每个家庭都冇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环卫部门的垃圾车也相应分成三种颜色,回收垃圾时三辆车同时工作。

(1)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我国目前垃圾处理方式带来的弊端。(2分)

(2)请介绍材料二流程图中”餐厨垃圾”部分,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2分)

(3)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谈谈国外在垃圾处理方面给予我们哪些启示。(3分) [答案]

(1)增加垃圾处理成本;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或污染土地与水源)

(2)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其中对餐厨垃圾可作资源化处理,用于”供热或发电”或”堆肥回用”。 (3)加强立法与监管;及早进行环保教育并纳入课程;注重分类投放和回收。 [解析]

(1)抓住材料,筛选信息。1)导致终端处理成本大大增加。2)占用大量的土地,3)严重污染土地及水源。 (2)把握住顺序,要有关键词,语言尽量凝练。

示例:垃圾中的餐厨垃圾要进行资源优化处理,然后用于”供热或发电”或”堆肥回用”。

(3)对材料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答题时也要分条列举。1)”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资源复原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启示我们要加强立法和监管。2)”日本在各个学段均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每年都会组织小学阶段的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启示我们要及早进行环保教育并纳入课程。3)”英国每个家庭都冇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环卫部门的垃圾车也相应分成三种颜色,回收垃圾时三辆车同时工作。”启示我们要注重分类投放和回收。 6.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小题。(6分)

(1)下列关于《水浒传》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为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为武松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为武松所杀。

B.古典名著《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行者”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C.《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战争的章回小说,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会永远为我们继承和发扬。

D.《水浒传》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晁盖、李逵等是社会下层人士,自觉走上了反抗道路。 (2)”浮云蔽日唱阿谀,幽恨无缘释酒徒。白虎蒙冤身坎坷,野猪经险志踌躇。翻刀雪耻迁卑座,瞩海吟愁绕苦竹。锦绣胸怀天下负,悲情逐浪倦江湖。”请根据上述诗歌材料,写出这位英雄的名字,并结合材料中画线句体现的情节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答案]

(1)D

(2)林冲。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循规蹈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水浒传》的阅读理解。 (1)D项错误,梁山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各不相同,但都是被迫走上了反抗道路。

(2)要扣住情节分析,情节是林冲误入白虎堂,高太尉设计陷害指控林冲携刀私入白虎堂,欲行刺自己,最终被判携刀私入白虎堂,刺配沧州。从画线句的情节可以看出林冲的忍辱负重和循规蹈矩。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16分)

抗战时期的林徽因

王宇

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林徽因留给世人的印象,正如她笔下的这首小诗,美丽、浪漫,富有才情。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生命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苦难,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为这可爱的国家带着血活着,流着血或不流血地死去,都觉得荣耀!”

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狼烟突起,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恰恰也在这一天,林徽因和她的丈夫梁思成在五台山发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代佛光寺大殿,这也是他们一生古建筑考察中最伟大的一次发现,对中国建筑史意义重大。五台山外烽火连天,而五台山中的他们却对局势一无所知。他们回到北平,不久即收到一份日本军部的请柬,邀请梁思成加入”东亚共荣协会”。离开北平已刻不容缓。他们匆匆处置了大批凝聚着多年心血的研究资料、文献,草草收拾行装,带着年幼的儿女,仓皇上路,流亡西南。

③在长沙,空袭警报响起,林徽因夫妇两人本能地一人抓起一个孩子,奔到屋外,一刹那,身后的房屋轰然倒塌。又一枚炸弹从头顶上方落下。林徽因想,这下逃不掉了,那就一家人死在一起吧。但这一枚炸弹竟然没有响,死神大度地与他们擦肩而过。

④去往昆明的路上,常找不到交通工具,一家人不得不在土匪横行、野兽出没的湘黔边界中徒步穿行。在贵州偏僻的小县城,林徽因突发肺炎,高烧不退。更糟糕的是,夜幕降临,风雨滂沱,根本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一家人在黑暗和泥泞的道路上挣扎。就在此时,奇迹般传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循着暗夜里的琴声,他们找到了八个空军航校学员的住宿地。小伙子们大方地腾出一块地方让他们一家容身。林徽因整整躺了两个星期才退烧。从此这一家和八个年轻人结下深厚的情谊,林徽因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弟弟。正好她弟弟林恒与他们年龄相仿,而且也是空军航校的学员。到达昆明之后,他们经常来往。这八个年轻人的父母都在沦陷区,梁林夫妇成了他们的代家长,还出席他们的毕业典礼。不久,这八个热血青年先后为国捐躯,遗物被陆续寄给梁林夫妇,每一次收到遗物,林徽因都悲痛不已。从此每到七月七日中午十二点,一家人都要为这些青年英烈肃立默哀。更让她悲痛欲绝的是,她亲爱的弟弟林恒也血洒长空,年仅25岁。三年后林徽因写下《哭三弟恒》一诗,悲悼亲人。战事最危急的时刻,孩子曾问过妈妈:”如果日军攻入四川怎么办?”林徽因冷静地回答:”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⑤到昆明后,他们已经捉襟见肘。林徽因不得不每天爬四次山坡,走很远的土路到云南大学做兼职英语老师。1941年11月,为了躲避轰炸,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所属的中国营造学社跟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四川李庄,从此开始了他们生命中最为艰难的五年时光。初到李庄,林徽因常常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她就像贫苦的农妇那样,整天都在缝补那些几乎补不了的内衣和袜子,直到实在补不下去。生活的辗转艰辛加之长期的营养不良。使林徽因原本病弱的身体终于到了承受的极限,肺部和肾都严重感染。她每日不停地咳,却又尽力克制,那声音仿佛是要将五脏六腑一起涌出。在无法就医的情况下,她几乎终日卧床,只有靠着坚强的生命意志,才得以在死亡的边缘默默喘息。

⑥而最让她不能承受的是思想与精神的困顿。她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偏偏碰上大战,转入井白柴米阵地,五年大好光阴又失之交臂,近来更胶着于疾病处残之阶段,体衰智困,学问工作恐亦无分……”正

是这样的焦虑,促使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李庄病榻上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的宋辽金部分,以及全部书稿的校对,补充和润色,编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翻译整理了一批国外现代住宅建造的资料,并汇编成四万字的学术论文《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林徽因在困境中的不懈追求,可以理解为艰难时世中一个知识分子自觉的使命意识,家国关切,一如当时整个李庄的知识分子群体。

⑦即便在最艰难的战乱困厄中,林徽因依然保有对生命、对艺术、对美的一份感悟与沉醉。在逃难途中,她时时被周围景色所吸引,每每不辞劳苦写信与友人分享:”玉带般的山涧,秋山的红叶,发白的茅草,飘动的白云,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国小城……”“如果不是在这战期中时时心中负着一种悲伤哀愁的话,这旅行真不知几世修来的。”在李庄,偶然从中研院图书室借到几张莎士比亚戏剧台词唱片,她便对着丈夫和孩子绘声绘色模仿,用英文朗诵哈姆莱特那段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飞扬的神采脱离她病弱身体、陋室穷巷,穿越战争的废墟,在时光里熠熠生辉。面对苦难与死亡的从容承受与超越,便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⑧”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当我们将林徽因看作20世纪的一道美丽风景、一个浪漫传奇时,我们是否也应该低下头来看看她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有删改)

7.阅读文章。请你说说抗战期间林徽因经历了哪些”碱滩和礁石”。(3分) (1)在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往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李庄,物质匮乏,身染重病。思想与精神困顿。

8.本文多次引用林徽因写给友人的信,请具体分析第⑦段引用这段书信的作用。(4分) 9.”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0.下面这句话表现了林徽因怎样的精神品质?(5分)

林徽因冷静地回答:”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答案]

7.(1)遭受炮火袭击,与死神擦肩而过 (2)找不到交通工具,途中高烧不退 (3)物质极端贫乏,饱受亲人离世之苦

8.在这段书信中,林徽因生动地描绘了逃难途中的景色,将山涧、红叶、茅草等事物生动再现,表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捕捉与赞美;照应了上文”即便在最艰难的战乱困厄中,林徽因依然保有对生命、对艺术、对美的一份感悟与沉醉”;突出下文”面对苦难与死亡的从容承受与超越,便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在行文

中引用书信内容,使文章更为真实可信。

9.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其文采飞扬,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10.这句话表现了林徽因在国难来临之际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她身上所具有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知识分子的高洁情操。 [解析]

7.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如第3段写在长沙,遭受炮火袭击,与死神擦肩而过。第4段写去往昆明,找不到交通工具,途中高烧不退。第5段写在昆明,”生活已经是捉襟见肘”,饱受亲人离世之苦。

8.书信中”玉带般的山涧,秋山的红叶,发白的茅草,飘动的白云,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国小城……”几句,从内容上看,生动地描绘了逃难途中景色,表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从结构上看,照应了上文”即便在最艰难的战乱困厄中,林徽因依然保有对生命、对艺术、对美的一份感悟与沉醉”的内容,为下文”面对苦难与死亡的从容承受与超越,便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的议论做铺垫。同时用书信作证,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感,使读者能有设身处地的感受。

9.考查诗句在行文中的作用。在林徽因追悼会上,挚友金岳霖上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可谓对这位才女恰如其分的赞誉。而用在此文中,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丰富了文章内容,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10.分析人物的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意义。要分析好”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这句话,就要理解具体语境,特别是要理解好上文孩子问”如果日军攻入四川怎么办”一句,林徽因的这句话就是对这一问的坚定回答。表现了她在国难来临之际视死如归、宁折不弯、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二)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成功在气质

①气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当我们从人群中穿过,能够从匆匆人流中发现哪些人是成功者,哪些人是失败者吗?其实,区别他们很简单。成功者和失败者走路的姿势、速度、眼光、表情、神态是迥然不同的。一个成功者,行走的速度是快捷的,目光如剑,神态自信,他周身洋溢着自信自强的气质。而一个失败者,走路拖泥带水,目光呆滞短浅,表情暗淡。我们很轻易地就能判断,这是一个缺乏决断力和自信力的人。

②成功的气质来源于持久、充足的自信。一个人坚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超越苦难,坚信自己的魄力能够打开困境,坚信自己的智慧能够出奇制胜,就一定能够独立自主地走向成功。而一个失败者,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坚定的自信力,缺乏心理上的必胜信念,因此缺乏先行一步的勇气,最后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陷入不可救药的泥潭。

③对于一个人来说,才干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自信可以创造奇迹。自信心能够把一个人的才干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能够帮助其把握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在一个自信者面前,我们能感觉这是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是一个可以依靠信赖的人,你会感觉到安全和踏实。而一个失败者就不同了,那种穷途末路的无奈,那种无计可施的窘迫,那种无能为力的尴尬,只能让我们选择躲避。

④从世界上杰出的人物中,我们还会发现,自信更是一种大无畏的领袖气质。欧阳修在《与梅圣俞书》中有一段话:”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当时的欧阳修是文坛领袖,发现了年轻的苏轼,竟然有这样的胸襟!当时,还有王安石、曾巩等一批年轻才俊,在欧阳修的举荐之下,纷纷走上文坛,宋代一时人文繁荣。一批年轻人在欧阳修的引领下出来了,他们取代欧阳修了吗?没有,欧阳修与他们一起,组成了宋代最璀璨的文学星空,相互辉映。而欧阳修,因为领袖气度,更显气质不凡。他们在一生当中,坎坷多难,但是愈挫愈奋,最终走向人生的巅峰。他们的身上似乎从来就没有忧郁、胆怯、恐惧这些词汇。这种成功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气质,只是有的人把它挖掘出来,而有的人终生都让它沉睡着。

⑤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点燃这种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之火。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选择,确立自己的起跑线,锁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往无前,永远乐观,抛弃犹豫,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坚信自己必定会走向事业的成功,遇到困难决不瞻前顾后、气馁后退,你的人生同样能够灿烂光明。

⑥人生没有注定的失败者,失败者是败在自己信心脚下的人。

(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3.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下面哪则材料适合作为论据证明本文的论点?请简述理由。(5分)

材料一: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材料二: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答案]

11.成功在气质。(或:成功的气质来源于持久、充足的自信。)

12.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将成功者和失败者在走路的速度、目光、神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进行对比,突出证明了”气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的观点。

13.首先提出”从世界上杰出的人物中,我们还会发现,自信更是一种大无畏的领袖气质”的观点;然后通过列举欧阳修举荐苏轼、王安石、曾巩等人的事例,论证了领袖气度,更显气质不凡的观点,并进一步论述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即使经历挫折磨难,也会走向成功的道理;最后,强调这种成功的气质,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其挖掘出来。

14.材料二。因为材料二的名言阐述的是自信对人成功的重要性。而本文的观点是成功在气质,成功的气质又来源于持久、充足的自信,所以可以作为论据证明本文的观点。而材料一中培根的名言,则论述的是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所以不能证明本文的论点。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掌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题目或含在第一段中、最后一段中。是一句话的形式呈现的。仔细分析本文,结合题目,可知,本文的论点是:成功在气质。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即可。结合”成功者和失败者走路的姿势、速度、眼光、表情、神态是迥然不同的。一个成功者,行走的速度是快捷的,目光如剑,神态自信,他周身洋溢着自信自强的气质。而一个失败者,走路拖泥带水,目光呆滞短浅,表情暗淡。”分析。有成功者的表现和失败者的表现作对比,证明了成功在气质的观点。故本段采用了对比论证。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把握。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一般是,提出观点,分析观点,强调观点的思路进行的。结合第④段分析。首先提出”从世界上杰出的人物中,我们还会发现,自信更是一种大无畏的领袖气质”的观点;然后通过列举欧阳修举荐苏轼、王安石、曾巩等人的事例,论证了领袖气度,更显气质不凡的观点,并进一步论述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即使经历挫折磨难,也会走向成功的道理;最后,强调这种成功的气质,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其挖掘出来。本段的论证思路符合一般思路。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分析。仔细阅读两则材料分析他们各自的中心议题。可是否符合本文论点”成功在气质”。材料一的中心议题是: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材料二的中心议题是:自信对人成功的重要性。故材料二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由太子湾南折而上为石屋岭。过岭为大仁禅寺,寺左为烟霞石屋。屋高厂虚明,行迤二丈六尺,状如轩榭,可布几筵。洞上周镌罗汉五百十六身。其底邃窄通幽,阴翳杏霭。侧有蝙蝠洞蝙蝠大者如鸦挂搭连牵互衔其尾。粪作奇臭,古庙高梁,多受其累。会稽禹庙亦然。由山椒右旋为新庵,王子安亹、陈章侯洪绶尝读书其中。余往访之,见石如飞来峰,初经洗出,洁不去肤,隽不伤骨,一洗杨髡凿佛之惨。峭壁奇峰,忽露生面,为之大快。

建炎间,里人避兵其内,数千人皆获免。岭下有水乐洞,嘉泰间为杨郡王别圃。垒石筑亭,结构精雅。年久芜秽不治,水乐绝响。贾秋壑以厚直得之,命寺僧深求水乐所以兴废者,不得其说。一日,秋壑往游,俯睨旁听,悠然有会,曰:”谷虚而后能应,水激而后能响,今水潴其中,土壅其外,欲其发响,得乎?”亟命疏壅导潴,有声从洞涧出,节奏自然。二百年胜概,一日始复。乃筑亭,以所得东坡真迹,刻置其上。

——张岱《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烟霞石屋》

(注释)①迤:斜延,斜行:②亹:读音wěi;③髡:读音kūn;④睨:斜看;⑤潴:zhū水停聚的地方。 15.给用”/”给文中画横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

侧 有 蝙 蝠 洞 蝙 蝠大 者 如 鸦 挂 搭 连 牵 互衔 其 尾。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1)屋高厂虚明。 A.座无虚席 B.弄虚作假 (____) ...(2)年久芜秽不治,水乐绝响。 A.与世隔绝 B.哀转久绝 (____) ...(3)二百年胜概,一日始复。 A.不胜枚举 B.寻幽探胜 (____) ...17.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水潴其中,土壅其外,欲其发响,得乎? (连接知识,懂其”文”)

小贴士:壅:①塞:壅阻;②障蔽;遮盖;③堆积;④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

(摘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8.结合《烟霞石屋》一文分析张岱的作品是如何体现晚明小品文特色的。(6分) (连接材料,晓其”情”)

(材料)晚明时期,小品文占重要地位,内容题材上趋于生活化,渗透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文人在作品中常体现自己独特的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常于平常细琐处透露出作者领悟人生的趣味。 [答案]

15.侧有蝙蝠洞/蝙蝠大者如鸦/挂搭连牵/互衔其尾 16.(1)A (2)B (3)B

17.现在水停聚的地方,水壅阻在那里,想要它发出声响,能够吗?

18.(1)张岱对西湖有独特的情感,是其常寻访之地,烟霞石屋的各处景致他都十分熟悉,可见其极喜寻幽探胜的生活情调。(2)烟霞石屋内有罗汉五百十六身,对烟霞洞内外景色的描绘,都是作者细致观察得到,足见其独特的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3)记述秋壑苦于虚谷阻塞,疏导壅塞,再复流水锵然,筑亭并刻真迹于其上一事,足见其能于平常细琐处领悟人生趣味。 [解析]

15.本题考查文言句读。”有蝙蝠洞蝙蝠大者如鸦挂搭连牵互衔其尾”意思是:边上还有蝙蝠洞,蝙蝠大的像乌鸦,它们挂在洞顶,互相牵连,你的头衔着我的尾。据此断句为:有蝙蝠洞/蝙蝠大者如鸦/挂搭连牵/互衔其尾。

16.本题考查常用文言实词的理解。

(1)屋高厂虚明。虚:空阔。 A.空的; B.虚假。 故选A。 (2)年久芜秽不治,水乐绝响。绝:消失。 A.断;B.消失。故选B。 (3)二百年胜概,一日始复。胜:胜景。 A.能;B.胜景。故选B。 1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重点词:潴:积聚;壅:堵塞;欲:想要。

18.本题考查信息提取的能力。本题提取信息要结合题干的提示:内容题材上趋于生活化,渗透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文人在作品中常体现自己独特的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常于平常细琐处透露出作者领悟人生的趣味。进行提取,本文选自《西湖梦寻》,是作者游览西湖的一部游记集,作者经常游西湖,寄情山水,成为其生活情趣的重要部分;洞中的罗汉蝙蝠,都是作者的独特发现,体现了作者善于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译文]

从太子湾向南转弯上去是石屋岭。翻过石屋岭就是大仁禅寺,寺的左边是烟霞石屋。石屋高大明亮,长达到二丈六尺,形状像轩榭,可以摆下桌子设下宴席。绕着洞顶刻有罗汉五百一十六个。洞底深邃狭窄幽暗,昏暗朦胧。边上还有蝙蝠洞,蝙蝠大的像乌鸦,它们挂在洞顶,互相牵连,你的头衔着我的尾。它们的粪便发出奇怪的臭味,古庙的高大木梁,深受其害。会稽的大禹庙也是这样。从山椒右拐是新庵,子安亹、陈章侯洪曾经在那里读书。我前往访问,只见山石像飞来的山峰,刚经过洗涤,干净却没有去掉皮肤,雕刻了却不伤骨头,一改杨髡凿佛的惨状。陡峭的悬崖,奇特的山峰,忽然看到它露出的新面貌,因此而十分畅快。

建炎年间,村民们到洞内躲避兵祸,几千人都免于战火。石屋岭下有水乐洞,嘉泰年间是杨郡王的别苑。堆起石头,建起亭子,结构精致高雅。后来因为年代久了,无人管理而荒芜了,水乐就不再出名了。

贾秋壑用高价买下后,让寺里的僧人深入探求水乐洞出现和消失的原因,但都说出所以。一天,秋壑前往游览,俯下身子仔细的听,忽然明白了,说:”山谷空后才能有回声,水冲激后才会发出声响,现在水积在那里,土堵在外面,想让它发出响声,能行吗?”赶紧疏通积水,就有声音从洞里流出,发出自然的节奏声响。两百年的胜景,一天就恢复了。于是修筑亭台,将得到的苏轼的书法真迹,刻在上面。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6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9.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3分) 20.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答案]

19.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20.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解析]

19.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诗句”咸阳桥上雨如悬”中的”悬”是”悬挂”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如麻、连绵不断的景色。语句”万点空蒙隔钓船”中的”隔”是”分开,隔开”的意思,写出了连绵不断雨将人的视线与”钓船”隔断,勾勒出了大雨中作者所见”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0.考查诗词中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对比映衬、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联想与想象、引用典故等。此外还有夸张、烘托和反衬等。作答时要根据诗句内容判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本诗的前两句”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叙写了作者在咸阳桥上所看到的下雨的景色,是实写;后两句”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

入岳阳天”转入虚写,想到洞庭春水色,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勾勒出了烟雨空濛、缥缈的景致。据此理解作答。也可以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 四、根据要求,完成任务。(7分)

21.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你的感悟。

[答案]

内容:西部地区,土地干涸而贫瘠。天空中有一只凤凰正在往东南方向飞去,地上的一只麻雀看到这种情景后,对另一只麻雀说:”哥们儿,要不咱也跟着飞?”

感悟:西部留人难。别说凤凰,就连麻雀也要往东南飞了。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应引起关注。 [解析]

本题考查漫画内容的概括与感想的表达理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请描述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其次认真观察该图标,认真分析图标的构成要素以及蕴含的意义,最后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本题是一幅《有感于”孔雀东南飞”》的漫画,画面描述的是一只孔雀正朝东南方向飞去,漫画下面描绘的是西部的土地上,有一对麻雀看到孔雀东南飞说”哥们儿:要不咱们也跟着飞?”根据漫画内容结合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现实,可以看出对于西部大开发由于环境条件艰苦,西部很难留住人才的社会现实。 五、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那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

追求产生于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

你对此又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追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答案] 例文:

追求的意义

夕阳西下。天空上几朵浮云,伴着那”红纱”显得更加妩媚、耀眼。地球上的人类羡慕地呆望着。可是,云儿并不满足,它们想更加贴近太阳,走向那最光辉的地方。于是,云儿们拖着长长的”红纱”,朝着天边飞去。一路上,它们说说笑笑,翩翩起舞,还进行了一个比赛:舞姿最优美,并且第一个到达天边的云儿,就是最美丽的。于是,它们使出了自己最迷人的动作,在天空上飞舞着,好似仙女在天空中游戏,婀娜多姿,神采飞扬…。。好一派幸福、欢乐之景!可是,夕阳却离它们越来越遥远,最后,消失在地平线。可云儿们并不沮丧,因为它们觉得自己曾经多么幸福。后来,那”红纱”也伴着落日而去。天空静悄悄的,那云儿依旧在天空,等待着月亮的出现……

云儿并不在意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而是在意追求时的欢乐与幸福。假如能像云儿一样,使理想的重量减轻一些,让追求时的欢乐增多一些,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与苦闷了吗?

其实,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欢乐、幸福。因为追求曾让你真心地付出、时刻地奋斗,它带给了人们生存的意义。当你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取得了点滴的进步时,你会发觉天格外的蓝,世界也格外美好,自己格外的幸福。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我要踏遍山峰谷壑,看英雄留下的豪情万种;我要倚立在水天的尽头,笑看芸芸众生起起落落。”说这句话的人一定很幸福,因为他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但有的时候,理想不应该定得太遥远,否则,你将牺牲身边的美好去追求一个早知无法到达的”水中月,镜中花。”达不到理想,就天天愁眉苦脸,这样只会放弃更多的幸福。

如果你只在乎追求的过程,只在乎拥有追求时的幸福,而不计其结果,那么你就真正理解了追求的意义。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就像是一直盛开在追求道路上的野花,伴你左右。只要你低头,就能闻到那芳香的味道。 [解析]

紧扣话题,选好角度,拟个好标题。好的标题对写好作文非常重要。话题作文的拟题,要在吃透材料和话题的基础上,借助修辞等拟定一个新颖的标题。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要注意”话题”和与它相关的材料,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作文的要求,根据话题,进行发散性联想,尤其要注重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绝不能超出话题限制的范围。话题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但”家庭——学校——社会”三类生活仍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主旋律,因此,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及热点问题尤为重要。

“追求”为话题。结合材料分析,深入领略材料的含义。如为什么说”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 ?为什么”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为什么”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乐”?这样,可以从追求的意义、价值、过程、收获等方面立意行文。追求过程中的美丽与快乐;追求过程中的付出与回报。同时,这追求可视为一种崇高的理想,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一种矢志不渝的坚守,一种真挚不虚的诚信,一种至高无上的责任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