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教案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Q是半封建半殖民
地中国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理解和鉴赏社会环境的描写在表现作品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1.课时:三课时 2.课型:探究研讨型
Q正传》整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仔细阅读课
文,理出阿Q对革命态度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描述这一过程的意义。注意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味其对人物刻画及表现主题的作用。
文的内容特别是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典
型意义进行探究和研讨,剖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对阿Q精神胜利法作准确的诠释,对鲁迅先生之所以写作《阿Q正传》和倾注全力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Q正传》是鲁迅对辛亥革命作批判性历史总结的
最杰出的作品,也是鲁迅解剖“国民性”、塑造不朽的人物典型的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不朽典型,深刻地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国民的灵魂”,无情地解剖了民族根性中共同的弱点,从而极大地震撼了民族的良知。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便成为一个共名,而改造国民性的弱点,克服“精神胜利法”也成了一切进步力量、有识之士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课文所节选的只是《阿Q正传》中的七、八两章,因此,我们要对课文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把全书的主题,同七、八两章着重表现的思想加以适当区分;二是把阿Q形象的总体性格特征与这两章中突出表现的阿Q的思想性格侧面加以适当区分。既不能以前者取代后者,更不能以后者涵盖前者。当然两者又不能截然割裂;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固然应放在对小说总体理解的框架中进行,但尤应以课文节选的内容为重点。
教学《阿Q正传》这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文,
应引导学生作一些深入的探究和研讨。探究和研讨的重点是:
1.如何理解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Q对革命的态度变化
的思想规迹:痛恨革命→神往革命→情不自禁地欢呼革命→对革命充满幻想和期待→对革命现状疑惑和不满→要求参加革命党→革命愿望受到致命打击→对革命绝望→对不准革命表示愤懑。
Q对革命由神往到幻灭的过程,
其意义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一、表现阿Q式农民的落后和不觉悟。这种落后和不觉悟主要反映在他对革命的错误认识上。阿Q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的,归结起来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阿Q的革命目的只是快意于个人恩仇、夺取一些地主家的浮财、弄个女人这三件事。他分不清革命的阵线和对象,头脑中一片混沌。他采取的革命方式无非是呐喊几声造反,去尼姑庵砸龙牌,把辫子盘到顶上而已。阿Q之所以如此落后和不觉悟,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革命党人远离他们。二、表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农民原来的社会地位,更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他们依然在深重的封建枷锁下生活。三、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那就是资产阶级领导不了革命,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必须教育和发动农民。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向世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问号: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这是作家展现阿Q对革命态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度变化过程的更深层面上的意义。
2.如何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和实现小说主
题的作用
为过
去的话题,所以阅读课文时要注意把握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课文的背景设置在未庄,未庄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深刻描写了辛亥革命风暴在城里兴起时对未庄带来的种种震动,大量的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没有打破未庄的闭塞和落后,一般民众对革命一无所知,非常愚昧,而阿Q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并处处表现出其落后和不觉悟。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未庄的周边社会环境并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只不过改变了名称,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根本没有动摇旧政权,政府机关原封不动,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革命党向封建势力妥协,本来应是革命对象的“秀才”“假洋鬼子”们却钻进革命队伍,成为革命的新贵,他们不但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因此“骤然大阔”,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这些都有力地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K12学习教育
3.如何把握小说的思想意义
Q正传》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作者精心刻画了阿Q
K12学习教育
这一典型人物。尤其是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既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所以《阿Q正传》的典型意义又是深广的,它深刻地揭示了一种民族劣根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课文节选的两章集中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在未庄的种种表现以及未庄各阶层特别是地主阶级的动向,与全书的宗旨相比较,更多地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暴露和批判。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作者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剖示,例如见到假洋鬼子时的胆怯,却去欺侮更弱的尼姑。总之,揭示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读好课文的关键,抓住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说的思想意义。
组织同学在课堂上讨论和交流,但这些都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
创意说明]
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课文。由于课文所反映的时代比较久远,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也与现今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学习起来自然就有一定的难度。从这一实际出发,这份教学设计立足于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常有名家名篇入选。对这类课文除了要能一般性的理解,更应能作较有深度的赏析,而有意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识指导学生作一些探究研讨,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高三同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阅读名家名篇,读懂读通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份教学设计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2
课题:高中语文第五册阿Q正传
授课时间地点:10月8日下午多媒体教室 授课班级:高三
教材分析:课文第七章“革命”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阿Q在革命波及未庄时的心理及行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教学目的:1、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主题思想。 欣赏人物形象,初步了解阿Q的性格特点,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喜剧外衣下的悲剧人物及社会内涵。 教学设想:1、加强预习指导,要求通读课文,记下第七章中的可笑之处,并试做练习一小题的前半部分。 将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走近阿Q”、“寻找幽默”、“体会严肃”三个步骤,试图以“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社会内涵。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文学作品寓教于乐。鲁迅的小说也往往以喜剧外衣包涵悲剧的内核。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注意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走近阿Q①简介阿Q正传的基本情况。 ②问题引导:
本章中,阿Q主要做了什么?在他出场之前,还写到了什么?
③播放电影片断,引导回忆作品描绘的画面。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情节: 未庄风传革命; 阿Q宣布革命; 阿Q幻想革命;
地主投机革命。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把握课文的情节,整体感知阿Q这一人物。寻找幽默问题引导: ①围绕着“革命”这件事,作者写了一些很幽默的情节。你觉得本章中哪些地方可笑、幽默?
②这些幽默的地方,有的是“他人”的幽默,有的是我们的主人公阿Q的幽默。“他人”又分为民众和地主阶级,阿Q的幽默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你所找的幽默属于哪一类? 指出自己找出的幽默之处,并说说它属于哪一类。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把“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同时,寻找“幽默”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过程。也为下一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体会严肃简要分析“他人的幽默”的“幽默点”,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幽默背后的深刻意义。体会这些“幽默”背后的严肃:①民众的“幽默”说明了他们的愚昧落后、不理解革命;②地主阶级的“幽默”则说明了他们的狡诈、投机革命。
简略处理这一部分内容,以突出下一步对作品的主人公阿Q的分析。
具体分析“阿Q的幽默”背后的严肃: ⒈把握阿Q性格特点
①在宣布革命的时候,阿Q有两句话:“……便是我,也要投靠革命党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两句话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②阿Q对革命有哪些幻想?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革命目的是什么?进而可以看出他又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⒉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阿Q虽然可笑,但历代农民革命者不都和阿Q想的一样吗?从中我们不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吗?阿Q是可笑的,可是,他又是典型的;作品是幽默的,可是,又隐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藏着深层的悲哀。学生思考回答:
①宣布革命时的这两句话,表现了阿Q性格中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一面。另外,“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也就是阿Q对自己革命目的的表述。
②我们可将阿Q的革命目的概括为:报私仇、抢东西、挑女人。这些愿望中虽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更多地表现了他的愚昧落后与不觉悟。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阿Q的形象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体会作者在这两个最滑稽的场面中所蕴藏的深刻的社会内涵。
课堂小结嘲讽的笔调,良苦的用心。突出教学的主线,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
巩固拓展①课内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文学作品形象地反映生活有了什么新认识?
②联系课外阅读的类似的作品,写一篇赏析。 ①完成课内练习;
②课外完成作文。由一篇的学习增进学生对文学创作一般规律的认识;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附:、板书设计
喜剧的外衣,嘲讽的笔调,
悲剧的内核。良苦的用心。、投影选段 阿Q正传教学设计 \"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阿Q正传教学设计2教案
•优秀教案地址:jiao-an.我们含有大量优秀教案!字体:[大中小]
阿Q正传教学设计2优秀教案很多,我们把这篇优秀教案找到这篇拿出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当然还有更多的很优秀的教案,大家请用搜索功能!请牢记住我们地址:jiao-an.\"一、教学目标
透过艺术形象领会思想内容,学习鲁迅清醒的识别能力和热切的爱国情怀。
分析阿Q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人物性格; 2.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性格;
3.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示性格。 理解本文讽刺手法的运用。 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明确选文地位。
中篇小说共九章,课本节选的是七、八两章。这两章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看,主要记述了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过程,较集中地表现了全书的主题思想;从结构上讲,是全书情节的高潮。学好课文是理解整部小说的关键。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讲明写作意图。
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有二: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梳理课文内容。 第1部分:革命 未庄风传革命
①未庄闭塞落后②全村人心摇动③反动势力勾结 阿Q宣布革命
①阿Q对革命的态度②阿Q对革命的认识 A革命纲领B革命对象c.革命目的 ②阿Q在革命中的表现 封建势力投机革命
①样样都照旧②反动势力迅速联合③静修庵的假革命丑剧
第2部分:不准革命 未庄没有革命
①城里剪辫子②未庄盘辫子③阿Q学盘辫 假洋鬼子不准革命
①赵家父子投机革命②阿Q投革命党被赶出③阿Q革命幻想破灭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阿Q痛恨造反,起心告状 分析人物形象。
毛泽东同志在中说:“鲁迅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在分析阿Q这一形象时应突出两点:一是应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应把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突出来。 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使阿Q误解革命;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不能不使阿Q本能地倾向革命,说来似乎并不光彩的“偷儿”行径,其实就是阿Q的初步造反行动!当阿Q发现革命使举人老爷恐惧万分,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判定“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为了提醒: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鲁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视而不见这支力量。上述两点,无疑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
阿Q要革命是好的,但他心目中的革命便是“我要什么便是什么,我喜欢谁便是谁”,这表明阿Q并未真正觉悟。辛亥革命之风吹醒的阿Q朦胧的革命意识,很快被假洋鬼子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打了回去,直至使他成为了无辜的牺牲品。遗憾的是,阿Q也有不准小D革命的想法,由此可见,阿Q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
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这也是阿Q落后不觉悟的重要原因。阿Q不满别人的压迫,想反抗又不得力,便用精神上的胜利掩盖实质上的失败。这种“东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失败主义的毒害,二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阶级安于现状和宿命论思想的影响。
其他人物形象,如假洋鬼子,也应作简明分析。 评析典型环境。
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7.8章的开首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另外,还要搞好深化阅读。如读阿Q正传全文,读茅盾的阿Q相,与药等篇对比读等,这里,不再细述。 通过阿Q正传的教学,应让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先生透过作品剖析人们灵魂的写作动机,理解这篇不朽作品在当时对唤醒国人、改造社会、拯救民族的巨大作用。
阿Q死了,他并未断子绝孙。阿Q正传的主题是永恒的,阿Q形象永远是一面镜子!
本文怎样通过人物的梦境、幻想显露人物个性的? 分析:通过人物的梦境、幻想等形式来分析人物,能够比较直接地看出人物所追求的“形象”,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性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与幻想,往往是人们对某种事物“过分”追求时的反映。
阿Q在那土谷祠中绝妙的幻想,就是他所追求“对象”的生动图解。这段畅想曲共四部分:部分,写他的革命方式,来一群白盔白甲的革命党,拿着钢叉招呼阿Q一同去。第二部分是对未庄里欺负过他的人的处置态度,一概杀掉,“王胡本来还可以留,但也不要了……”第三部分,对于财物金钱的态度,大把大把地拿进:元宝。洋纱衫、洋钱,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钱家的桌椅。第四部分对女人的选择,他充分考虑,认真推敲,有的太丑,有的作风不正,有的“眼胞上有疤”,“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可惜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脚太大”。他的得意之态,他的贪婪之心,他的敌我不分,他的“精神胜利”,跃然纸上。这一人物形象的归结,都离不开对主人公的追求“对象”的分析。
本文是如何运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性格的?
分析:有些心理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直接吐露或表现出来的。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抓住这些片断,分析人物在想什么,为什么想,从而揭示了人物性格。课文的最后一段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描写阿Q心理的。
“他躺了好一会,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地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这段回忆和独白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他独白的确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利。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这类描写在文学作品里是比较常见的。
什么是直接的心理描写,在本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分析:所谓直接的心理描写,就是作者直接出面描述并剖析人物的心理。我们分析人物时如果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倒会显得容易些。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助阿Q的形象来批判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那么反映在主人公身上的,也便是对革命的不理解,或对革命的盲从性,或“愚昧”、“麻木”之类。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后,课文对阿Q的一段心理描写就体现了这一问题。文中说:“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这里边道出了阿Q“神往”革命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举人老爷害怕,二是未庄的一群鸟男女慌张。从而可见阿Q对革命是如何的不理解,这也恰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后果。再如“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一段描写也说明了以上观点。此外一课中的许多直接的心理描写片断,也均可以从写作目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入手,分析归纳。因为文中的心理描写恰好体现了母亲的成长过程,而这一点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由〈呐喊〉自序过渡到阿Q正传。
今天学习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一篇小说,它收在小说集呐喊中。我们读过呐喊中的好几篇小说,也曾读过〈呐喊〉自序,请结合所学过的课文,谈谈呐喊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什么要取这个书名,它贯穿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呐喊是鲁迅先生的部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8月,收集了狂人日记等共15篇小说。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村镇的面貌;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己)、城市贫民、人力车夫、被压迫农民等形象。 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铁屋子”并“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鲁迅提出革命必须唤醒民众和自觉地“听将令”,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今天所讲的阿Q正传,也饱含了鲁迅的这种思想感情。分析课文时请注意,这种感情是如何渗透其中的。
2.教师简介阿0Q正传有关材料:阿Q正传写于19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21年12月~1922年2月间,以巴人的笔名分章刊载于晨报副刊,后收进呐喊。全文共9章。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在鲁迅心目中,这个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指导预习。 1.教师:课文选的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讲的是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在他回未庄“投降”革命之前,阿Q因为向女佣吴妈求爱闯了大祸,全镇的人把他当作怪物,谁也不再请他做工,他在未庄断了谋生的路,只好游荡到城里去。在城里加人了小偷的队伍,一次偷东西出事了,于是他连夜爬墙出城,逃回未庄。正当走投无路之时,辛亥革命波及到了未庄。
2.结合课文后“思考和练习”题一,提问:作者为什么从乌篷船写起,又在日期上花很多笔墨?未庄的人怎样的不安?带着问题听录音。
3.听录音时教师在黑板上写词语。 研习新课。
1.教师与学生共同给第七章分段落: 部分:1~3段乌篷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 第二部分:4~27段“阿Q的耳朵里……女人藏在箱底里。”阿Q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第三部分:28~34段“阿Q飘圆然飞了一通……却又倒头睡去了。”阿Q的所谓革命。
第四部分:35~48段静修庵的被“革命”。 2.讨论预习题,明确:①从乌篷船写起,是形象化的开头;载来了辛亥革命的信息;透露了举人老爷转移财物,引起小镇的议论,消息得以传开。②日期的详细点明为了突出时代背景。结合注解:1911年11月4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已25天。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由“改良”转变到“革命”,引起了社会巨大的震动。当时离未庄最近的县城绍兴也已宣布光复。但未庄仍是静悄悄的。用宣统年历更衬托这里的未开化,死气沉沉。消息传来在未庄如死水中丢进了颗石子,引起了一点波谰。未庄人“大不安”了,人心动摇,谣言旺盛。但他们对辛亥革命全然不了解,只有一点戏里的武打场面和“反清复明”口号的模糊印象。 3.词语:
第七章:①黑魆魆②河埠头③茶坊酒肆④素不相能⑤切近盔uī保护头的金属帽子)深恶痛绝怯怯的惴惴的搭连鼾声庵仓皇
第八章:聊且躄赊络绎。
复习提问:消息传来时,未庄是怎样的气氛?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讲读课文。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1.教师朗读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用叙述语气,平稳中稍有起伏。
释疑:宣统: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三更四点:旧时夜间用打更计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三更四点正好午夜。埠:停船的码头。魆:暗。伊:五四前后的白话文没有“她”字,常用“伊”字代“她”;在绍兴土话中,也用“伊”代“他”。
提问:①这三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宣统三年、三更四点、黎明、未庄等——自然环境。乡下人睡得熟、举人老爷、赵秀才。“转折亲”等——社会环境。总起来为环境描写。②“大不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举人老爷把衣箱寄放到未庄,跟赵家排了“转折亲”,未庄人心摇动,谣言旺盛等。③“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为什么他们还是排了“转折亲”?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对革命恐惧心理,为保护各自的私利使他们联合起来,同时为下文城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投机革命留下伏笔。④未庄的人把革命说成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反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反映了群众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非常模糊,以为是为明王朝报仇,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未把革命道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严重脱离群众的现实。
总结:这部分文字生动地记叙了在杭州、绍兴光复的当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天半夜,城里的举人老爷就把财物转到乡下藏匿,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对当时封建势力的猛烈冲击,他们那诚惶诚恐的虚弱本质跃然纸上。可是由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忽视唤起民众的觉悟,即使未庄的农民也人心摇动,想参加革命也不知如何革法。阿Q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孤寂的环境中。 板书:未庄:不安
2.教师朗读从“阿Q的耳朵里”至“也要投降革命党了”。注意读出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过程。阿Q心理活动那段话要注意以下几点:“也”要读重音。两个“的”,前一个要紧跟“妈妈”,速度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感情要真,语气要狠,但不一定要响。“投降”读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
释疑:“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字,使语气婉转,显得不太严肃,对阿Q的这一态度有点讽刺味道。鸟男女:鸟,念山6。,骂人的话,水潞中常用。
提问: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为什么又“要投降革命党”?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是未庄一个贫穷落后的雇农,他赤贫如洗,光棍一条,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常年寄宿在土谷祠里。经济上受到地主豪绅的剥削,超时的做工,有时还拿不到工钱;政治上受到侮辱,连姓什么都没有资格。他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有一种变革现实地位的潜意识。但是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任何一个时代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忠于皇帝便是阿Q的正统思想。加上辛亥革命的倡导者没有唤醒这部分最具有革命积极性分子的觉悟,使他们对革命产生糊涂认识,“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但是,当革命风暴来到未庄,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会害怕起来,生平次看到使他受尽欺压和侮辱的“一群鸟男女”慌张的神色,他那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意识萌动了,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感到了革命的威力,于是对革命神往起来,“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板书:阿Q对革命的态度:深恶而痛绝——神往——投降
3.请一学生朗读从“阿Q近来用度窘”至“得得,……”。整节要读出阿Q的“快意”。“造反了!造反了!”要放开嗓子神经质似地大叫。唱词部分要把阿Q得意忘形的神态体现出来,锣鼓声和唱词要用不同语调,唱词最好能用绍兴高调或其它地方戏唱念。
释疑:可怜的眼光,为什么用“可怜”?阿Q要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从他内心的体验来看,“惊惧”就是怕他要革他们的命,“嗓”,杀头。又顺着他的思路,未庄人一定会向他求饶,于是又可怜起他们来。说明阿Q对革命的肤浅认识和狭隘的阶级局限。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提问:这一段文字怎样描写阿Q投降革命后的得意心情?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首先,写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其次,写别人对自己的感觉,“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两点是写阿Q的心理活动。第三,写了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得意地唱绍兴戏的行动。第四,进而写他的狂言乱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些心理、行为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那两句话还暗示了阿Q对革命目的的糊涂认识,为下面的革命狂想曲埋下了伏笔。
4.请五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从“老Q”至“阿Q说着自去了”。叙述者请女同学读。其他同学要求能体现出不同身分的人不同的态度和语气。
释疑:惴:念zhuì,恐惧、忧愁。口风:江浙方言,指消息。
提问:从对话和神态描写中,表现了赵太爷、赵秀才、赵白眼和阿Q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议论。教师小结:赵太爷:把“阿”字改成“老”字,说明过去对阿Q的蔑视,如今阿Q要革命了,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起来;“怯怯的”,反映他的惊恐不安;“低声”,说明他放不下太爷的架子;“现在……发财吗?”想探听阿Q革命是否会革到他头上,惊恐中暗藏狡猾。赵秀才:直呼“阿Q”,是因为阿Q不理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睬赵太爷的招呼,心急了;同时也说明他年轻气盛,在他父亲面前发一点余威。赵白眼:赵太爷的穷本家,在未庄狐假虎威,欺压比他更穷的人,现在见风使舵想跟阿Q套近乎,同时也为他的主子探听革命风声。阿Q:开始赵太爷叫他以为跟他无关,这是他奴性的自然流露;当赵太爷问他“发财吗”时,便把他那想当然的革命目的和盘托出;而对赵白眼问话时回答的那句“你总比我有钱”,倒真实地道出了他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地位,体现了阿Q朦胧的阶级意识。 板书:赵太爷之流对革命的态度:惊恐
5.请两位学生朗读从“大家都怃然”至“却又倒头睡去了”。一个读叙述部分,一个读阿Q心理活动部分。读阿Q部分的要顺着前面“快意”的心情,三段话可处理得稍有不同,段对未庄人嘲弄,对赵太爷等仇恨,对王胡为了报复。第二段体现阿Q的贪心,口气命令式。第三段表现他的想入非非,声音渐轻,速度渐慢,口齿也逐渐含糊不清。 释疑:树烛台:树,当动词“插”讲;迸跳:迸,念bèng,迸发;跳,顺着前文的“闪闪的跳”而来,这里有不连贯、跳跃式活动的意思。小D为什么作为“个该死”的?因为第五章里讲到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抢了他的帮工生活。这是阿Q的误解,人家不要他帮工,是由于“吴妈事件”的缘故。至于王胡也不留,仅因为王胡抓的虱子比阿Q大!赵司晨:赵太爷的本家和帮凶。吓:多音词,这里念h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è,其他如恫吓、恐吓,也念hè;又念xià,如吓唬、吓不倒。“脚太大”:封建社会用布把女子的脚裹成小脚,越小越美,这里反映了阿Q还有严重的封建思想。
提问:阿Q向往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长期过着受欺压蒙侮辱的生活,经济又赤贫如洗,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向吴妈求婚不仅被打了一顿,还丢了饭碗,因此,他对革命的希冀只能从最切身的、最实际的又反映他最狭隘心理的要求出发:①报复杀人,因为是他们使他处于被侮辱被压迫的地位;②抢夺财物,这是生存的本能要求;③挑选女人,这是传种接代的需要,万不可像小尼姑骂的那样“绝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在他“喝了两碗空肚酒”醉醺醺、飘飘然中“迸跳”出来的想法,我们不妨称它为阿Q革命狂 导学新概念
技巧的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
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去“杂取种种人”,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这样,就使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
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这一艺
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19世纪末到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概而言之,它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迫害,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道路,鞭挞了封建卫道者的丑恶灵魂,提出了启发群众觉悟的问题。就艺术特色而言,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结构严谨,往往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去塑造典型人物,语言极富民族化、个性化。 据周遐寿先生研究,阿Q这个艺术形象里有两个极原始的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兴新台门东面的戴家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这两个人都是流浪汉,常常住在土谷祠内。又据评论家的分析,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本。
K12学习教育
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已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
ABc
K12学习教育
A
Q正传包含的分量重,篇幅长,而用于教读的课时
又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抓住重点开展教学。具体说来,拟安排2课时,通过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安排2课时,透过小说表层的风趣幽默,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安排2课时,在品味小说语言的基础上,把握这部小说语言的独特风格。
1
Q,了解阿Q
安排两个课时。其中课时用于分组搜集有关资料,编写发言提纲,第二课时用于就所拟问题发表意见。
2
Q是个怎样的人?②如何看待阿Q的
革命?③阿Q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
3
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三个问题中的一个,可以集体探讨,也可以个别完成,提倡搜集课本以外的资料。编写发言提纲,必须做到有观点,有论据,言之成理。
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组织有序讨论,控制时间分配,明确各问答案。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Q是农村的雇农,
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经济上一无所有,政治上深受压迫,思想上麻木不仁,特别是在失败、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自己失败,而是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他是受剥削受压迫、愚昧落后民众的代表,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②阿Q是个受压迫者,有革命的潜在的要求,表现在辛亥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他比较快地振奋起来,高喊“造反了,造反了”。但是阿Q的革命脱离不了他的愚昧,他的革命纲领就是拿点东西,“我要什么就是什么”。还有,阿Q敌我不分,成功后,要杀赵太爷,但小D也要杀掉,这一切非常真实地表现了自发的农民斗争的某些特点。③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后反而被枪毙,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这个悲惨结局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团漆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依然是那样麻木。 寻找幽默,体会严肃
1
的内核”这一艺术特色搜集材料,展开讨论。
悲剧的内核”,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及“旁批”,标记悲喜交织融合的语句,分析归纳,形成观点,找出例证,和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流之后,形成发言提纲。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堂课的研究成果各抒己见。
此时教师注意两点即可:一是同学们的发言只要不是太离谱就应该视为“合格”,二是发言的人尽量多一些,才有代表性。
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
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说的前面大部分章节喜剧性较强,集中表现在“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和“恋爱的悲剧”三章中;后面两章的悲剧色彩越来越浓,喜剧色彩越来越淡,尤其到了“大团圆”这一章,读者几乎笑不出来了。另一种是喜剧情节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比如阿Q被赵太爷剥夺了生活之后,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的情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喜剧,令人忍俊不禁,其实却是阿Q落魄时的真实写照。请记住,笑,只是看懂了文字;悲,才算悟出了内涵。
1
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有人说,鲁迅的小说常常运用杂文式的笔法,给读者一个非常突出的印象。准此,则可安排两课时有选择地通过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风格,揣摩人物性格,从而学习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2
字,回答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旁批”中有关语言运用的提问。不朗读的文字由教师概括大意,用串联词连接上下文。
Q作传的缘起,
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作者首先交代了小说的名目,批判了“正名论”,讽刺了遗老遗少保存“国粹”的主张。其次交代了阿Q没有姓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部分文字,思考并回答“旁批”中的有关提问。
道阿Q究竟什么姓”。
,由学生回答“会”“配”等词的妙用。
Q无名、无籍贯,不乏
讽刺,不乏幽默。你想想,这样的一个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他的处境能不悲惨吗?
B
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1
1课时进行书
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
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
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Q正传共分九章。前三章属
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述”。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
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
Q的
“四无”,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Q的4个生活片
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二章的学习方法,概
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
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机革命
Q被当作替死
/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
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1
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
Q正传的创作意图,
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
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读过鲁迅的作品,或大或小地受到鲁迅的影响,有关鲁迅的话题实在太多太多。”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认真地研读它、分析它,无疑有益于对鲁迅先生的全面了解。基于这种想法,教学阿Q正传时可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这种方法,让学生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写作小论文。
K12学习教育
c
K12学习教育
1
要回答“旁批”中的问题。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延伸至课外去完成。
2
便学生有的放矢,各取所需,教师可提供若干标题由学生自选,标题尽可能设难、中、易三类: 津”:
Q正传〉中的×××
Q正传〉中的幽默和讽刺
Q的悲剧看辛亥革命 Q的精神胜利法 Q的美梦
Q其人
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鲁迅的生平和创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作;
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有关资料”;
有关研究鲁迅先生的资料。资料搜集之后,要求学生初步筛选,以备写作之用。
3
当指导。总的原则是,观点应鲜明,切入点要小,论据要可靠,条理须清晰。倘若教师能现身说法,以“下水”论文为例作指导,效果肯定会很好。提纲列完之后,教师要逐一批阅,不合要求者必须令其重来。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多找些学生面谈,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
45
求全责备,不人人过关。只要学生能动手写,能写出一篇“论文”来,能说出一两点理由来,就都应给予肯定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阿Q正传教学设计3 •阿Q正传教学设计4教案
•优秀教案地址:jiao-an.我们含有大量优秀教案!字体:[大中小]
阿Q正传教学设计4优秀教案很多,我们把这篇优秀教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案找到这篇拿出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当然还有更多的很优秀的教案,大家请用搜索功能!请牢记住我们地址:jiao-an.\"[创新设计]
Q是半封建半殖民
地中国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理解和鉴赏社会环境的描写在表现作品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1.课时:三课时 2.课型:探究研讨型
Q正传整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仔细阅读课文,
理出阿Q对革命态度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描述这一过程的意义。注意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味其对人物刻画及表现主题的作用。
Q这一人物形象的典
型意义进行探究和研讨,剖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对阿Q精神胜利法作准确的诠释,对鲁迅先生之所以写作阿Q正传和倾注全力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Q正传是鲁迅对辛亥革命作批判性历史总结的最杰
出的作品,也是鲁迅解剖“国民性”、塑造不朽的人物典型的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不朽典型,深刻地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国民的灵魂”,无情地解剖了民族根性中共同的弱点,从而极大地震撼了民族的良知。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便成为一个共名,而改造国民性的弱点,克服“精神胜利法”也成了一切进步力量、有识之士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课文所节选的只是阿Q正传中的七、八两章,因此,我们要对课文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把全书的主题,同七、八两章着重表现的思想加以适当区分;二是把阿Q形象的总体性格特征与这两章中突出表现的阿Q的思想性格侧面加以适当区分。既不能以前者取代后者,更不能以后者涵盖前者。当然两者又不能截然割裂;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固然应放在对小说总体理解的框架中进行,但尤应以课文节选的内容为重点。
Q正传这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文,应引导
学生作一些深入的探究和研讨。探究和研讨的重点是:
K12学习教育
1.如何理解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Q对革命的态度变化
K12学习教育
的思想规迹:痛恨革命→神往革命→情不自禁地欢呼革命→对革命充满幻想和期待→对革命现状疑惑和不满→要求参加革命党→革命愿望受到致命打击→对革命绝望→对不准革命表示愤懑。
Q对革命由神往到幻灭的过程,
其意义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一、表现阿Q式农民的落后和不觉悟。这种落后和不觉悟主要反映在他对革命的错误认识上。阿Q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的,归结起来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阿Q的革命目的只是快意于个人恩仇、夺取一些地主家的浮财、弄个女人这三件事。他分不清革命的阵线和对象,头脑中一片混沌。他采取的革命方式无非是呐喊几声造反,去尼姑庵砸龙牌,把辫子盘到顶上而已。阿Q之所以如此落后和不觉悟,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革命党人远离他们。二、表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农民原来的社会地位,更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他们依然在深重的封建枷锁下生活。三、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那就是资产阶级领导不了革命,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必须教育和发动农民。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向世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问号: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这是作家展现阿Q对革命态度变化过程的更深层面上的意义。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2.如何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和实现小说主
题的作用
去的话题,所以阅读课文时要注意把握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课文的背景设置在未庄,未庄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深刻描写了辛亥革命风暴在城里兴起时对未庄带来的种种震动,大量的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没有打破未庄的闭塞和落后,一般民众对革命一无所知,非常愚昧,而阿Q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并处处表现出其落后和不觉悟。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未庄的周边社会环境并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只不过改变了名称,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根本没有动摇旧政权,政府机关原封不动,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革命党向封建势力妥协,本来应是革命对象的“秀才”“假洋鬼子”们却钻进革命队伍,成为革命的新贵,他们不但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因此“骤然大阔”,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这些都有力地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如何把握小说的思想意义
Q正传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作者精心刻画了阿Q这一
典型人物。尤其是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既反映了当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所以阿Q正传的典型意义又是深广的,它深刻地揭示了一种民族劣根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课文节选的两章集中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在未庄的种种表现以及未庄各阶层特别是地主阶级的动向,与全书的宗旨相比较,更多地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暴露和批判。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作者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剖示,例如见到假洋鬼子时的胆怯,却去欺侮更弱的尼姑。总之,揭示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读好课文的关键,抓住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说的思想意义。
组织同学在课堂上讨论和交流,但这些都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
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也是
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课文。由于课文所反映的时代比较久远,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也与现今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学习起来自然就有一定的难度。从这一实际出发,这份教学设计立足于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常有名家名篇入选。对这类课文除了要能一般性的理解,更应能作较有深度的赏析,而有意识指导学生作一些探究研讨,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高三同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阅读名家名篇,读懂读通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份教学设计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阿Q正传教学设计4 •阿Q正传教学设计5教案
•优秀教案地址:jiao-an.我们含有大量优秀教案!字体:[大中小]
阿Q正传教学设计5优秀教案很多,我们把这篇优秀教案找到这篇拿出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当然还有更多的很优秀的教案,大家请用搜索功能!请牢记住我们地址:jiao-an.\"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西谛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二、亮点探究
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 探究学习:茅盾在读一文中曾经说:“呐喊中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里所谓“形式”,主要是指体裁和结构。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裁不同,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阶级和社会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的某些时代风貌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布局,使情节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容而又脉络分明。另一方面,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如他被打嘴巴、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使一个近代旧中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愚昧、不幸的灵魂,鲜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小说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
探究学习:小说刻画阿Q,真,正做到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从肖像描写来看,作者没有如巴尔扎克描写“高老头”那样细致、集中的描绘,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顺便加以简单的勾勒。行动描写也是这样,如描写阿Q在“供状”上画圆圈的情景。作者抓住他画押时的几个富有特征的动作,就把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的思想性格,简洁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心理描写的又一种形式:独自和回忆。
探究学习:阿Q正传在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是比较突出的。其中有些心理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来直接吐露或表现。例如,第八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独白的却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欲。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小说中典型环境描写的特点。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在语言上,阿Q正传显示出鲁迅独特的格调。 探究学习:所谓独特的格调,就是采取多种语法、修辞手段和议论性语言的穿插,造成一种诙谐、讽刺的杂文色彩。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从语法角度看,鲁迅常常喜欢采用“庄”词谐用、大词小用、戏弄性地创造新词等方法。例如,在序中说到给小说作题目时,说:感到“万分的困难”,因为“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孔子的“正名论”,典型地表现了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庄词”,用在这里就具有讽刺滑稽味了。在赵太爷眼中,连阿Q姓赵也不配,还够得上正名吗?从修辞手法看,鲁迅主要采用了夸张手法。例如,阿Q向吴妈的求爱,与小D相互抓辫子,反动派围捕阿Q等处的描写语言,都宛若一幅幅漫画,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描写对象的某个被特别突出的可笑部分,具有深刻的滑稽讽刺的力量。所谓议论性语言的穿插,就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不时插入一些诙谐的议论,例如序中关于阿Q姓氏、籍贯的议论,第四章开始作者在描写阿Q调戏小尼姑后关于中国精神文明的议论,以及描写阿Q思念女人后作者关于女人是“祸水”的议论,都写得妙趣横生,辛辣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思想观念,使阿Q正传闪烁着鲁迅卓越的杂文色彩。
.准确的用词显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用词一向准确、精当。例如,对阿Q的称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时候,赵太爷这种有权势的人,竟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却称“Q哥”以示与阿Q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亲近。这都是对他们没有探到革命虚实时,对革命感到恐慌和畏惧的写照。而阿Q对“老Q”等美称,却全然听不进,只习惯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几个寻常的称呼,蕴涵着多么丰富深刻的内容。
再如,写阿Q“神往”而决定“投降革命”,为什么不用“参加”革命呢?其实,这个词真正地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来对革命“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对立面的。如今要去革命了,当然称“投降”才对。这个词的运用表现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同时,这个词的妙用还为后文打下了伏笔。在最后审判阿Q时,阿Q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本来要……来投……”他本意是想说“投降”革命,结果,审判官却理解为“投案”,因而以“此刻说,也迟了……”为由莫名其妙地判了阿Q死刑。这个“投”字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选词精当,照应周密,令人叹绝。 三、选题设计
.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温故知新法:从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参读书目: 鲁迅的成因。
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
.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 情节分析法。 评价人物法。 品味语言法。 技巧欣赏法。 参读书目: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
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 研究方法: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 参读书目:
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3
教学目的:
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教学重点: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读法。 课时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分析赏读二 一.概述小说内容。 二.阅读章。
.“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
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
.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 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
六.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优胜记略 先前阔 见识高 真能做 光荣的癩头疮 挨打的荣耀 痛苦的转移
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 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 七.布置作业: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第三课时分析赏读第三四
一.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阅读第三章:
.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
.“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提示:说明并非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
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
.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三.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续优胜记略 怕硬篇 赵太爷的巴掌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王胡的碰墙 欺人篇 调戏小尼姑 因荣耀得意 意外灭威风 轻松高兴 更轻松得意
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 四.阅读第四章:
.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
.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实质。
.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蓬”“粗”二字的准确性。
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
.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
.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
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 .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 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 五. 调戏小尼姑 宗族的忧虑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女人假正经 舂米的无聊 笨拙的求爱 秀才的闷棒 屈辱的条约 地保的敲诈
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 六.作业布置:
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 第四课时分析赏读第五六 一.阅读第五章:
.“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此一“钻”字,妙在何处?
提示: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
.“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吗?
提示:非也。实际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作对,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
.“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为什么用“大约”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一词?
提示: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求得观赏的愉快。所以“大约”表明很可能不是劝解。
.小D与前文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
提示: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愚昧的国民。
.阿Q的“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这是什么意思? 提示: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
.“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提示:“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
.阿Q看见熟识的馒头,真的并不想要吗?
提示: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子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狡辩的话突出了他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性格中哪一方面?
提示:表现他性格中的圆滑无赖。 二.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
提示:阿Q由于一时“糊涂”,调戏赵府上的吴妈,被招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 三. 生计问题 古怪的人世 断绝生路 可恨的小D 龙虎斗 不争气的肚皮 静修庵偷萝卜 畏强凌弱无赖霸道 国民吃人的本相
板书小结第五章内容: 四.阅读第六章:
.“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
.分析下面几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出的“听话人”的心态变化过程。
①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 ②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 ③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
④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
提示:未庄人趋炎附势,所以他们听说阿Q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当然就肃然起敬了;而当他们听阿Q说城里的孩子麻将叉得精熟的时候,他们的“赧然”,又表明未庄人盲目的自卑,会叉麻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他们不好意思,这又是国民中比丑的劣根性;下面的“凛然”“悚然”“欣然”三个词描写他们听阿Q讲杀革命党时候的心理表情变化过程,一方面对于发生在现实中的事如此隔膜,说明革命与农民的天然隔绝,另一方面“欣然”是说他们听完后觉得过隐,有些高兴的样子,又刻画出他们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群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
.阿Q不再帮举人老爷的忙了,因为其太妈妈的了。听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的人何以“叹息”又“快意”呢?
提示:叹息是因为阿Q不在举人家里帮忙,失掉一个攀附阔人的机会,实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们听说阿Q不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了,又感到高兴,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们好,所以心里又快意。这两个词深入地剖析了“听的人”的丑恶灵魂。
.“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这些话说明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一个本已“睡着了”的人,当然不可能觉悟,嘛木愚昧之余,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
.“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联系前面妇女对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分析“没有”“有罢”,说说此时妇女和阿Q的心态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 提示:前面的情节里妇女躲避阿Q,是因为受了赵太爷之流的宣传蛊惑,加以愚昧,以为阿Q真个是猎色的坏蛋。而到这里,她们又并不害怕阿Q了,是因为阿Q手里有东西,她们并不喜欢阿Q而是喜欢阿Q的东西。“没有”“有罢”表明阿Q以为自己地位提高了,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并不想过分搭理她们。这里,作者对妇女持一种讽刺态度。
.“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的说,“那里会完得这样快呢?”这刻画了其怎样的心态?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提示:赵太爷开始摆出架子,本来想贪小便宜却偏要做出个老爷的样子来,所以一开始说话想说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没想到阿Q说“完了”,他心里一急就“不觉失声”,露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来。
.“秀才听了‘庭训’,非常之以为然,便即刻撤消了驱逐阿Q的提议,而且叮嘱邹七嫂,请伊万不要向人提起这一段话”,此句中的“庭训”“撤消”“驱逐”“提议”是大词小用,庄词谐用,一方面刻画人物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味。像这样的词小说中还有不少,阅读时注意找出一些并加以体会。 提示:略,学生找寻。
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过程。 略,学生概括。
五.板书小结第六章内容: 从中兴到末路 中兴的风光 末路的失意 酒店人的刮目相看 王胡的肃然起敬 妇女们的照顾生意 赵太爷的亲善巴结 得意忘形透底细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敬而远之失人心 斯亦不足畏也矣 落花流水春去也 人们愚昧无知 世态何其炎凉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中关于阿Q的心理描写的精彩段落,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 第五课时分析赏读第七八 一.阅读第七章: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绍兴光复这么庄严的事件,作者却用阿Q卖搭连给赵白眼这件事来作补充说明,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有什么用意? 提示:一方面说明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什么绍兴光复,而只注意身边发生的小事,辛亥革命与人们的生活差得太远;表明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怀疑的,把绍兴光复与阿Q卖搭连这事联系在一起,显得滑稽可笑。
“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此句怎样理解?
提示:这说明清朝已经灭亡了,但未庄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几百年的过去。民众之愚昧落后不言自见。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阿Q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何以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
提示:阿Q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明他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 将阿Q宣布革命后,赵太爷的“老Q”和赵白眼的“阿Q哥”与先前的“混小子”对比,揣摩一下赵太爷等人的内心世界,说说此时的赵太爷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赵太爷? 提示:此时的赵太爷是一个惶恐狡诈卑怯的“弱势”土地主。
阿Q的“白日梦”表明他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 老尼姑的“革过一革的”这五个字有何含义。 提示:表明当时“革命”一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又不理解什么是革命,所以老尼姑演绎说“革过一革的”,这是对革命的绝大讽刺。所谓革命,就是假洋鬼子和秀才的打砸抢罢了。
说说“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也相约去革命”这句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揭示两个反动人物“革命”行动的丑恶卑劣,意味深长。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势力与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夺取革命果实的史实。“情投意合”“革命”含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阿Q与赵秀才、假洋鬼子虽“素不相能”,但都想到去静修庵“革命”,这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他们的革命动机都是十分低下的,无非就是找一些弱者来欺负一番,找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来革一革罢了。它让读者明白,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这样的人太多了。 二. 革命 深恶痛绝 投降革命
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 金钱、权力、女人 革命静修庵 革命的失落 被抛弃
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三.阅读第八章: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表明什么?
提示:说明“革命”换汤不换药,许多投机分子钻进革命队伍中,窃取了革命果实。
“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空荡荡”用的妙在哪里?
提示:这个词把人们看惯了脑后的辫子,而现在一下子看不辫子时不习惯的微妙感觉写出来了,很有滑稽感。 未庄人对秀才挂“银桃子”“都惊服”,“惊服”一词有何含义?
提示:这个词刻画了未庄人前后相连的两种心态,先是猜想“银桃子”可能是当大官的象征而吃惊,过后很快便佩服,表明未庄人的趋炎附势心理。
“我是性急的,……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假洋鬼子的这段“演讲”,满口“鬼话”,不提辛亥革命的真正功臣孙中山、黄兴等,却提一个投机分子洪哥。说说这段话刻画了假洋鬼子一副怎样的嘴脸。
提示:满口鬼话,大吹牛皮,捏造革命经历个革命资本。半吊子知识分子,外表新式,实际上是一个投机、善变、钻营的封建余孽。他的这番话只能蒙骗没见过世面的未庄乡下人。
洋先生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
提示:减洋鬼子作为一个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的新式资产阶级人物,注定与广大人民有着天然的隔膜,并没有丝毫共同的利益可言。尤其是,假如假洋鬼子同意了阿Q与他一起革命,那么就会认为是对自己身份的极大污辱。所以他决不准阿Q革命,决不同阿Q共一条战壕。 阿Q认为洋先生不准其革命,“再没有别的路”,你认为呢?
提示:凭阿Q当时的觉悟程度,他认为自己是无路可走的,实际上他也确实是无路可走。本来可以投奔真正的革命党,但按照他的觉悟,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革命党。 赵家遭抢这两段话中用了六个“抬出了”,对于表现阿Q此时的心情有怎样的效果?
提示:强调阿Q没有被邀请革命而表现的焦虑不安的心情,更体现他革命动机的低下,那就是想分点东西。 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状,你对这一情节怎样理解?
提示:一方面参加革命不成,就要报复,这表现了他思想的狭隘;另一方面,说明阿Q的革命愿望也经不起考验,因为他对于革命的认识根本就不明确。 四.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不准革命 盘辫风潮 挂银桃子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吹牛皮
决计投奔洋先生 领教“哭丧棒” 赵家遭抢 革命不成 决计告状 不准别人盘辫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
第六课时分析赏读第九章并评论主旨 一.阅读第九章:
.赵家遭抢了,未庄人为什么既“快意”又“恐慌”? 提示:“快意”是因为未庄人平时虽说敬畏赵太爷,但作为被压迫者,心底里还是恨赵太爷这种压迫者,所以听说赵家遭抢,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为对形势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财产和生命。
.捉拿阿Q竟然用那么多兵,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提示: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虚弱的本质。
.“高明”一词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怎么解释? 提示:“高明”一般指见解、技能等的高超,这里作者是一种创造性的用法,意思是高大明亮。也就是说土谷祠并没有比大牢更好。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阿Q在“民国”的公堂上行下跪之礼,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提示:阿Q的下跪,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见到官就下跪,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人民驯服的结果,背后的实质是对国民人格的污辱,但国民长期如此,就像阿Q一样,觉得某人有来头,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一方面是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评国民的奴性人格。
.阿Q“画圆圈”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阿Q什么性格?
提示:表现阿Q的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 .小说中前后共有几次写阿Q“睡着了”?说说其言外之意。
提示:大概有五六次,这不仅是写他生理上的睡着了,也暗写他的麻木不仁。作者忧虑国民在铁屋子里沉睡不醒,又希望他们惊醒。
.死到临头的阿Q,精神上还那么“泰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提示:表明阿Q精神麻木不仁到了极点。 .“狼”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
提示:“狼”象征着那些麻木的看客,不仅充当看客,也充当统治者刽子手的帮凶,一起来吃掉阿Q。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提示:万变不离其宗,顽固的封建阶级本性不变,得了“银桃子”比作“顶子”“翰林”,失了辫子如丧考妣,终于还是迷恋封建王朝的“遗老”。
0.独写一段未庄人对阿Q被枪毙的态度来结束本文,它隐含作者的什么用意。
提示:给读者揭示一个十分悲观的现象:社会仍是如此黑暗,国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国,何时才能得救? 二.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大团圆 快意与恐慌 糊涂被捕 仔细画押 豪迈丧命
至死不悟,愚昧麻木透顶 社会黑暗依旧 民众麻木依旧
三.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阿Q的十大性格特征:
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悲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学生概括赵太爷父子、钱洋鬼子的性格特征。 略。
四.本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采用白描手法。 .杂文式的笔法。
五.讨论:现代阿Q和精神胜利法的发扬光大。 让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的“阿Q们”,检讨我们生活精神胜利法的翻版现象。
六.以“阿Q读高中”为题,写一篇阿Q新传,批评我们学生身上的精神胜利法 4
一、教学目的
通过阅读,理解和鉴赏人物的形象,了解小说的内容和情节发展,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归纳总结小说深刻的主题。
认识典型人物阿Q的性格特点,提炼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研讨“精神胜利法”,评点其作为一种病态文化的根源,如有条件,可以写成研究性。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二、教学要求
充分做好预习,可设计以下题目:
了解《阿Q正传》整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仔细阅读课文,理清阿Q对革命态度的变化,并体会小说叙述这一过程的意义。
提炼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对表现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讨人物形象,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结合小说的情节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准确的诠释。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流程 课时 新课导入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作批判性历史总结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鲁迅先生剖析“国民性”,塑造“精神胜利”的人物最典型的作品。XX年,距《阿Q正传》问世已整整80年,阿Q这个不朽的名字仍被人提及。阿Q思想中的某些因子仍然被今天的人类延传着,所以,我们今天再读这篇小说,已经是不仅仅停留于小说所揭示的时代主题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上。还要结合新时代,并用当代人的观念来审视它。 作者及作品介绍 创作背景
《阿Q正传》创作于1921—1922年。它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现实,一个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下的畸形的中国人,这部不朽著作的诞生,有着其深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并且没有从根本上震动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只是形式上的胜利。鲁迅先生以锐利的、深邃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总结了其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提问1:在第七章《革命》中,阿Q对革命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划分这部分的结构。 解答:革命:①未庄风传革命 ②阿Q宣布革命 ③阿Q梦想革命 ④地主投机革命
提问2:作者写阿Q的变化过程,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解答: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①写出阿Q式农民的落后和不觉悟,并体现在他对革命的错误认识上。他不分敌我,认识混沌,革命方式和革命目的都很低下。
②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阿Q们仍在沉重的封建枷锁下生活。
③鲁迅先生向世人提出一个巨大的历史问题:中国应该有怎样的革命,革命怎样才能成功?
以上三个层面,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3:自读《不准革命》章节,划出阿Q革命的心路轨迹。
解答:要求参加革命党→革命愿望受到打击→极端绝望→对不准革命表示愤懑。 第二课时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归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流程:
速读课文,找出阿Q典型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等,归纳其性格特点。
“造反了!造反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解答:后一句系《龙虎斗》中的唱词,是宋赵匡胤被敌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击败时唱的。“我……”系其敌人的唱词。 ①阿Q的革命目的是:获取钱财和美色。 ②“打”表明阿Q的复仇心理。 动作:“嚷”→“喊”→“唱” “飞”→“游”→“踱” 解答:
①“嚷”→“喊”:对革命的认识“造反”,有做人的强烈要求,但对革命的理解又表明他的狭隘和落后。 ②“喊”→“唱”:兴奋而得意,唱的高昂,表明对革命的热情和勇气,革命会给他带来梦想中的一切,让他浑身一爽,犹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飞”:阿Q扬眉吐气,喜形于色,得意之形溢于言表。表明阿Q式的农民对革命的欢迎,对革命的极大热情和勇气。 “游”:阿Q的失落和茫然。
“踱”:从“飞”到“踱”精妙地写出阿Q由兴奋到绝望的革命历程,阿Q式的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始,无声无息的结束,如此短暂。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经历,也是广大农民的真实的革命的体现。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①剪辫子和盘辫子。②神态等。 反讽和白描手法的运用:
总结归纳:1.人物形象及刻画方法。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 第三课时
重点:深入阅读课文,提炼小说的主题思想,研讨“精神胜利法”,概括“精神胜利法”的内涵;评点其作为一种病态文化的根源。
布置:研究性学习论文,提供参考书目。 流程:设计若干研讨题: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写道:“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结合这句话,谈谈《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鲁迅先生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中写道:“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为了他们自己;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鲁迅所指的“魂灵”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结合阿Q的形象,写出你对“精神胜利法”的理解。 寻找“精神胜利法”这种病态文化的根源? 读《大团圆》结尾,谈谈你对这种结局的看法?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附:
《阿Q正传》的成因
在《文学周报》二五一期里,西谛先生谈起《呐喊》,尤其是《阿Q正传》。〔2〕这不觉引动我记起了一些小事情,也想借此来说一说,一则也算是做,投了稿;二则还可以给要看的人去看去。
我先要抄一段西谛先生的原文——“这篇东西值得大家如此的注意,原不是无因的。但
也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如最后‘大团圆’的一幕,我在《晨报》上初读此作之时,即不以为
然,至今也还不以为然,似乎作者对于阿Q之收局太匆促了;他不欲再往下写了,便如此随
意的给他以一个‘大团圆’。像阿Q那样的一个人,终于要做起革命党来,终于受到那样大
团圆的结局,似乎连作者他自己在最初写作时也是料不到的。至少在人格上似乎是两个。”
阿Q是否真要做革命党,即使真做了革命党,在人格上是否似乎是两个,现在姑且勿
论。单是这篇东西的成因,说起来就要很费功夫了。我常常说,我的不是涌出来的,是
挤出来的。听的人往往误解为谦逊,其实是真情。我没有什么话要说,也没有什么要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做,但有一种自害的脾气,是有时不免呐喊几声,想给人们去添点热闹。譬如一匹疲牛罢,
明知不堪大用的了,但废物何妨利用呢,所以张家要我耕一弓地,可以的;李家要我挨一转
磨,也可以的;赵家要我在他店前站一刻,在我背上帖出广告道:敝店备有肥牛,出售上等
消毒滋养牛乳。我虽然深知道自己是怎么瘦,又是公的,并没有乳,然而想到他们为张罗生
意起见,情有可原,只要出售的不是毒药,也就不说什么了。但倘若用得我太苦,是不行
的,我还要自己觅草吃,要喘气的工夫;要专指我为某家的牛,将我关在他的牛牢内,也不
行的,我有时也许还要给别家挨几转磨。如果连肉都要出卖,那自然更不行,理由自明,无
须细说。倘遇到上述的三不行,我就跑,或者索性躺在荒山里。即使因此忽而从深刻变为浅
薄,从战士化为畜生,吓我以康有为,比我以梁启超,〔3〕也都满不在乎,还是我跑我
的,我躺我的,决不出来再上当,因为我于“世故”实在是太深了。
近几年《呐喊》有这许多人看,当初是万料不到的,而且连料也没有料。不过是依了相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识者的希望,要我写一点东西就写一点东西。也不很忙,因为不很有人知道鲁迅就是我。我
所用的笔名也不只一个:LS,神飞,唐俟,某生者,雪之,风声;更以前还有:自树,索
士,令飞,迅行。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因为那时的《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 的署名。
现在是有人以为我想做什么狗首领了,真可怜,侦察了百来回,竟还不明白。我就从不
曾插了鲁迅的旗去访过一次人;“鲁迅即周树人”,是别人查出来的。〔4〕这些人有四类:一类是为要研究小说,因而要知道作者的身世;一类单是好奇;一类是因为我也做短评,所以特地揭出来,想我受点祸;一类是以为于他有用处,想要钻进来。
那时我住在西城边,知道鲁迅就是我的,大概只有《新青年》,《新潮》社里的人们
罢;孙伏园〔5〕也是一个。他正在晨报馆编副刊。不知是谁的主意,忽然要添一栏称为
“开心话”的了,每周一次。他就来要我写一点东西。 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
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章:序。因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为要切“开心话”这题目,就胡
乱加上些不必有的滑稽,其实在全篇里也是不相称的。署名是“巴人”,取“下里巴人”
〔6〕,并不高雅的意思。谁料这署名又闯了祸了,但我却一向不知道,今年在《现代评
论》上看见涵庐的《闲话》才知道的。那大略是——“……我记得当《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因此便猜疑《阿Q正传》是某人作的,何以呢?因为只有某人知道他这一段私事。……从此疑神疑鬼,凡是《阿Q正传》中所骂的,都以为就是他的阴私;凡是与登载《阿Q正传》的报纸有关系的投稿人,都不免做了他所认为《阿Q正传》的作者的嫌疑犯了!等到他打听出来《阿Q正传》的作者名姓的时候,他才知道他和作者素不相识,因此,才恍然自悟,又逢人声明说不是骂他。”
我对于这位“某人”先生很抱歉,竟因我而做了许多天嫌疑犯。可惜不知是谁,“巴人”两字很容易疑心到四川人身上去,或者是四川人罢。直到这一篇收在《呐喊》里,也还有人问我:你实在是在骂谁和谁呢?我只能悲愤,自恨不能使人看得我不至于如此下劣。
登出之后,便“苦”字临头了,每七天必须做一篇。我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那时虽然并不忙,然而正
在做流民,夜晚睡在做通路的屋子里,这屋子只有一个后窗,连好好的写字地方也没有,那
里能够静坐一会,想一下。伏园虽然还没有现在这样胖,但已经笑嬉嬉,善于催稿了。每星
期来一回,一有机会,就是:“先生《阿Q正传》……。明天要付排了。”于是只得做,心
里想着“俗语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我既非秀才,又要周考真是为难……。”
然而终于又一章。但是,似乎渐渐认真起来了;伏园也觉得不很“开心”,所以从第二 起,便移在“新文艺”栏里。
这样地一周一周挨下去,于是乎就不免发生阿Q可要做革命党的问题了。据我的意思,
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
恐怕并不是两个。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
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
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其实这也不算辱没了革命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党,阿Q究竟已经用竹筷盘上他的辫子了;此后十五年,长虹“走到出版界”〔8〕,不也
就成为一个中国的“绥惠略夫”〔9〕了么? 《阿Q正传》大约做了两个月,我实在很想收束了,但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似乎伏园不
赞成,或者是我疑心倘一收束,他会来抗议,所以将“大团圆”藏在心里,而阿Q却已经渐
渐向死路上走。到最末的一章,伏园倘在,也许会压下,而要求放阿Q多活几星期的罢。但
是“会逢其适”〔10〕,他回去了,代庖的是何作霖〔11〕君,于阿Q素无爱憎,我便
将“大团圆”送去,他便登出来。待到伏园回京,阿Q已经枪毙了一个多月了。纵令伏园怎
样善于催稿,如何笑嬉嬉,也无法再说“先生,《阿Q正传》……。”从此我总算收束了一
事,可以另干别的去。另干了别的什么,现在也已经记不清,但大概还是这一类的事。
其实“大团圆”倒不是“随意”给他的;至于初写时可曾料到,那倒确乎也是一个疑
问。我仿佛记得:没有料到。不过这也无法,谁能开首就料到人们的“大团圆”?不但对于
阿Q,连我自己将来的“大团圆”,我就料不到究竟是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怎样。终于是“学者”,或“教授”
乎?还是“学匪”或“学棍”呢?“官僚”乎,还是“刀笔吏”呢?“思想界之权威”乎,
抑“思想界先驱者”乎,抑又“世故的老人”乎?“艺术家”?“战士”?抑又是见客不怕
麻烦的特别“亚拉籍夫”乎?乎?乎?乎?乎? 但阿Q自然还可以有各种别样的结果,不过这不是我所知道的事。
先前,我觉得我很有写得“太过”的地方,近来却不这样想了。中国现在的事,即使如
实描写,在别国的人们,或将来的好中国的人们看来,也都会觉得grotesk〔12〕。我常常假想一件事,自以为这是想得太奇怪了;但倘遇到相类的事实,却往往更奇
怪。在这事实发生以前,以我的浅见寡识,是万万想不到的。
大约一个多月以前,这里枪毙一个强盗,两个穿短衣的人各拿手枪,一共打了七枪。不
知道是打了不死呢,还是死了仍然打,所以要打得这么多。当时我便对我的一群少年同学们
发感慨,说:这是民国初年初用枪毙的时候的情形;现在隔了十多年,应该进步些,无须给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死者这么多的苦痛。北京就不然,犯人未到刑场,刑吏就从后脑一枪,结果了性命,本人还
来不及知道已经死了呢。所以北京究竟是“首善之区”,便是死刑,也比外省的好得远。但是前几天看见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北京《世界日报》,又知道我的话并不的确了,那第六版上有一条新闻,题目是《杜小拴子刀铡而死》,共分五节,现在撮录一节在下面——杜小拴子刀铡余人枪毙先时,
*用“枭首刑”,
所以杜等不曾到场以前,刑场已预备好了铡草大刀一把了。刀是长形的,下边是木底,中缝有厚大而锐利的刀一把,刀下头有一孔,横嵌木上,可以上下的活动,杜等四人入刑场之后,由招扶的兵士把杜等架下刑车,就叫他们脸冲北,对着已备好的刑桌前站着。……杜并没有跪,有外右五区的某巡官去问杜:要人把着不要?杜就笑而不答,后来就自己跑到刀前,自己睡在刀上,仰面受刑,先时行刑兵已将刀抬起,杜枕到适宜的地方后,行刑兵就合眼猛力一铡,杜的身首,就不在一处了。当时血出极多。在旁边跪等枪决的宋振山等三人,也各偷眼去看,中有赵振一名,身上还发起颤来。后由某排长拿手枪站在宋等的后面,先毙宋振山,后毙李有三赵振,每人都是一枪毙命。……先时,被害程步墀的两个儿子忠智忠信,都在场观看,放声大哭,到各人执刑之后,去大喊:爸!妈呀!你的仇已报了!我们怎么办哪?听的人都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非常难过,后来由家族引导着回家去了。
假如有一个天才,真感着时代的心搏,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发表出记叙这样情景的小说
来,我想,许多读者一定以为是说着包龙图〔13〕爷爷时代的事,在西历十一世纪,和我 们相差将有九百年。 这真是怎么好……。
至于《阿Q正传》的译本,我只看见过两种。〔14〕法文的登在八月分的《欧罗巴》
上,还止三分之一,是有删节的。英文的似乎译得很恳切,但我不懂英文,不能说什么。只
是偶然看见还有可以商榷的两处:一是“三百大钱九二串”当译为“三百大钱,以九十二
作为一百”的意思;二是“柿油党”不如译音,因为原是“自由党”,乡下人不能懂,便讹 成他们能懂的“柿油党”了。 十二月三日,在厦门写。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上海《北新》周刊第十八期。
〔2〕《文学周报》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一九二一年五月在上海创刊。原名《文学
旬刊》,为《时事新报》副刊之一,郑振铎等主编。一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九二三年七月改名《文学》。一九二五年五月改名《文学周报》,独立发行,一九二九年六月停刊,前后约出四百 期。西谛,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他
的发表于《文学周报》第二五一期,题目就叫《“呐 喊”》。
〔3〕这些话都是针对高长虹说的。高在《狂飙》周刊期《走到出版界》的《革革革命及其他》一则内,说“鲁迅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同时代的人没有能及得上他的。”但不久在《狂飙》第五期《走到出版界》的《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内,却攻击鲁迅已“递降而至一不很高明而却奋勇的战士的面目,再递降而为一世故老人的面目”了。文中还以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为例,以见 “老人”之难免“倒下”,说:“有当年的康梁,也有今日的康梁;有当年的章太炎,也有
今日的章太炎……。所谓周氏兄弟者,今日如何,当有以善自处了!”按高长虹,山西盂县
人,狂飙社主要成员,是当时一个思想上带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的青年作者。
〔4〕这里所说的“有人”,指高长虹等。高在《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里
说:“我与鲁迅,会面不只百次。”同时谩骂鲁迅“要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以主帅自诩”。“别人”,指陈西滢 等。参看本卷第238页注〔29〕。
〔5〕孙伏园原名福源,浙江绍兴人。鲁迅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时的学生,后在北京大学毕业,曾参加新潮社和语丝社,先后任《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武汉《中央日报副刊》编辑。曾与作者同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著有《伏园游记》、《鲁迅先生二三事》等。
〔6〕“下里巴人”古代楚国的通俗歌曲。《文选》卷四十五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7〕高一涵安徽六安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现代评论》撰稿者。这里所引文字见于他发表在《现代评论》第四卷第八十九期的《闲话》。在这篇《闲话》中,他指责当时著作家“多以骂人起家”,接着就以《阿Q正传》为例,说了这里所引的一段话。
〔8〕“走到出版界”高长虹在他主编的《狂飙》周刊上陆续发表的批评文字的总题,
后印有单行本,上海泰东图书局发行。〔9〕“绥惠略夫”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小说
《工人绥惠略夫》中的人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高长虹在《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图》内以绥惠略夫自比,说他初访鲁迅的情形,使他“想像到亚拉籍夫与绥惠略夫会面时情 形之仿佛”。
〔10〕“会逢其适”语见《文中子•中说•周公》,原是“会当其意有所适”的意
思。章士钊在《甲寅》周刊卷号发表的《毁法辨》中错 误地把它当作“适逢其会”来用。作者在这里顺笔给予讽刺。
〔11〕何作霖广东东莞人,北京大学毕业。当时任《晨报》编辑。
〔12〕Grotesk德语,意思是古怪的、荒诞的。〔13〕包龙图即包拯,宋代安徽合肥人,曾官龙图阁直学士。旧日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在
《三侠五义》等小说或戏剧中,都有他用铡刀铡人的故事。
〔14〕指敬隐渔译的法文本和梁社乾译的英文本。法文译本发表在罗曼•罗兰主编的
《欧罗巴》月刊第四十一、四十二期;《序》被删 去,其余各章均有节略。英文译本一九二六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走出《阿Q正传》研究的怪圈 吴礼明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一、对《阿Q正传》一些社会学解释的批评
有些社会学方法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时常十分惊人。如周作人周遐寿氏的《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里有较多的对于人物过于泥实的甚至是附会的解释,在为《阿Q正传》所作的“导读”里,何满子的解说使作品每一句简直皆可作社会政治、思想及伦理式的阐释。如此一来,文学摇身一变,似乎就成了社会剖析的论文了。而鲁迅好像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他说:“就是我的小说也是论文,我不过采用了短篇小说的体裁罢了。”那么,作品个性上的东西还有多少呢?这也许是当时文学提倡“写人生”,为社会、为人生的结果。而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一部作品并不纯然地属于作者,所以解释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不重回它的文学之道,现在看来,那就是失其根性了。
最突出的问题是阿Q形象的复杂性。我们看早期的如《晨报副刊》等对这部作品所作的批评,大都是一般阅读的受众效应代替了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而这种效应又是局部的、不系统的、甚至是支离破碎的表达对于作品的意见,其释阅的连贯性与准确性就值得相当的怀疑了。如成仿吾在《创造季刊》二卷二号的《的评论》中说“《阿Q正传》为浅薄的纪实传记”,而且“结构极坏”。1924年4月3日,《晨报副刊》冯文炳的《呐喊》一文则读出了“鲁迅君的刺笑在笔锋随在可以碰见……至于阿Q,更是使人笑得不亦乐乎。”另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一评论家张定璜在《鲁迅先生》中说:“作家的看法带点病态,所以他看的人生也带点病态,其实实在的人生并不如此。”《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刊出时,就已引起了不小的骚动,1926年8月21日《现代评论》第四卷9期涵庐在《闲话》中说:“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疑神疑鬼,凡是《阿Q正传》所骂的,都以为就是他的隐私。”而且,大多批评家所作的“泛阿Q主义”的解说,也给作品的解读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如人教社教参第五册上就认为“阿Q主义”是一个集合体,如国民思想劣根性的典型,从统治阶级身上移植来的落后性,农民自身的落后性等。
这种社会学发展的极至曾是二三十年代围攻鲁迅思想的“枪手”,也是迫使鲁迅极力还击的重要原因,从而造成一种错觉:鲁迅庸俗。直至今日,也仍有其顽固的市场。这样的解释作品,尤其是解释鲁迅的作品便陷入了一个怪圈而不能自拔:谈作品,惟有社会思想的深度,而无文学形式的新奇。
为走出这个怪圈,重回作品应有的文学之道,我们必须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与意味,以同作品被赋予的外在意念相区别开来。
为此,有必要设定在一种比较合理的框架内谈讨作品。我们将根据法国吕西安•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具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体地,将适当地进行一些心理分析与社会学分析;并把作品中的某些片段置入到一个“整体的关系网之中”,以“重建”“在社会和文化事实中看起来缺乏意义背后的客观意义。” 二、社会集体行为:传统笔法和技巧的复杂与局限 吕西安•戈德曼说:“当我们研究文化巨著时,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却发现,通过把这些巨著与其结构的容易阐释的集体整体相联系,则更容易发现那些必要的环节。” “无疑地,这些整体仅仅是相互个体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个体心理的复杂性却源自这样的事实,这些个体都隶属于多种拥有相当成员数量的不同集团,并且这些集团中每一个都作用于他的意识,从而帮助形成一种独特的、复杂的和相对不连贯的结构;然而相反的,一旦我们研究那些隶属于同一社会集团的一大批数量充分的个人时,上属个体中的每一个所隶属的其他不同社会集体的行动便与归因于这种成员关系的各种心理因素相抵消,从而,我们又面临一个更简单,更连贯的结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鲁迅作品里有关的“社会集体行为”。 新旧派文人间的论战的“新文化”时期,被称为虎虎有生气的黄金时代之一。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心中存有了那一时期的思想或潜在的思想。我们看到,文化的因子正是在那种论战中有一个交流与互动的状况。何兆武在《也谈对派的认识与评价》中说:“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批代表人物全部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是从旧学营垒里走出来的,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诸人,他们的旧学根柢是极其深厚的,不知要比指责他们抛弃了旧传统的人要高多少倍。”“林琴南,曾在白话运动中充当了反白话的急先锋,却穷毕生精力以桐城派笔法翻译了好几十部西方小说,计两千余万言,为当时中国文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中国方面憬然于原来夷人不光是船坚炮利,也同样有他们的精神生活。”“国粹派表面上一味崇古复古,而其骨子里则是一味崇洋媚外。学衡派表面上既非一味崇古复古,骨子里也决不一味崇洋媚外。”在矛盾的斗争、吸收与转化中,新派显示了生命力的强大,甚至显现出超乎旧派的老辣。这方面,鲁迅似乎“中毒太深”了。这当然不是指在基本思想观点上,而是视野与思想的范围及研究的方向上。应当看到鲁迅的学术思想与其道德观念有着深刻的冲突,而前者在文学中又明显地占了上风。
极具特色的是,鲁迅掌握了传统小说的技法。如他有意凸写人物特征的几件典型事件,给人耳目一新、因而是非常的“特别”的感觉。在人物传神写照上,往往勾勒几笔,凸现人物的魂魄,也很见出功力。与鲁迅是冤家的苏雪林曾说:“我们要知道鲁迅的‘新’,与徐志摩不同,与茅盾也不同。徐志摩于借助西洋文法之外,更乞灵于活泼灵动的国语;茅盾取欧化文字加以一己天才的熔铸,别成一种文体。他们的文字都很漂亮流丽,但也都说不能是本色的。鲁迅好像用中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国旧小说笔法……他不在惟事项进行紧张时完全利用旧小说笔法,寻常叙事时,旧小说笔法也占十分之七八。但他在安排组织方面,运用一点神通,便能给读者以‘新’的感觉了。”关于鲁迅如何利用传统艺术技巧的自述,可参看《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而在鲁迅,尤其精化了“冷嘲”的风格,常常于冷峻之中给人以“寒噤”的措手不及。对于这种风格形成的具体原因,美国的夏洛安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中说,仅仅把鲁迅看着一个吹响黎明号角的天使,就会失去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深刻而带病态的人物。他确实吹响了号角,但他的音乐辛酸而嘲讽,表示着失望和希望,混合着天堂和地狱的音响。夏洛安认为,“黑暗的闸门”所象征的鲁迅抗击的黑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的文学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作者忧烦的内心……传说中英雄被压死这个典故本身就暗示着鲁迅意识到自己对黑暗无能为力而自愿接受牺牲,正是这种意识赋予鲁迅作品以那种标志着他天才的悲哀。”因此,“鲁迅作品里的希望与灵感时常与阴暗并存,看来鲁迅是一个善于描写死的丑恶的能手……丧仪,坟墓,死刑,特别四杀头,还有病痛,这些题目都吸引着他创造性想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各种形式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夏洛安还说:“鲁迅体现着新与旧的冲突,同时也体现着另一些超越历史的更深刻的冲突。”但鲁迅“太热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中于摆脱这类梦境的挣扎了,”尤其是“鲁迅是处于一个艰难的时代,他个人敏锐的感觉并未被他中国的追随者和解释者所充分赏识。”“在白话杂文的发展中,要靠机智,要靠仇恨和轻蔑的词汇……”在解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近代以来侧身于先知先觉行列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是充满了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另一方面却又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采取极为鄙视的态度”时,何兆武认为,国粹与爱国并非一回事。国粹主义者往往并不爱国,爱国主义者又往往鄙视国粹。在更深层次上说,正是顽固派以旧文化传统作为抗拒新思想的堡垒,才使得新文化的激进派对旧文化传统发起了全面的攻击。当然这样的一番背景也给阅读作品带来不小的麻烦甚至是负面作用。如《阿Q正传》因《晨报副刊》“开心话”所请而作,其“冷嘲”中的“油滑”与“影射”的笔调好像也很合商业炒作的味道。因而作品一出,便陷入了种种怀疑与猜测之中,成为攻击与争斗的目标,这与《药》等作品的严肃主题不同。
这样问题就出现了。阿Q身上究竟有多少属于小说人物自身的东西?在文学个性上,是不是附加的东西越多,就越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容载与丰富性?把阿Q说成是“高度凝聚化、高度概括化的精神典型”与文学所要求的具象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陈漱渝说:“鲁迅生前多次反对把《阿Q正传》改编成话剧,认为改来改去只剩下了滑稽。”也可以作为一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个证明。显然,其杂文式的议论使人物的心理、思想与行为呈现极其庞杂的特性,使得阿Q很难于归类,如划归雇农与流浪汉等都不甚切当。正因为阿Q的形象与文学具象的要求之间相差很大,所以阿Q的形象屡屡引发疑问,尽管有作者的回答,仍旧是相当的模糊的。鲁迅后来谈小说创作时归因于写作取材本身的庞杂和写作的难以连贯上,他说:“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样的写法有一种困难,就是令人难以放下笔。一气写下去,这人物就逐渐活起来,尽了他的任务……倘有什么分心的事情来一打岔,放下许久之后再来写,情景也会和先前所豫想的不同起来。”在1926年他所写的《〈阿Q正传〉的成因》里也能见出他当时的创作是相当的“苦”,似乎很难“一气写下去”。但其时髦的“冷嘲”却是一个恶的征兆,后来的《故事新编》之不甚耐读似乎是不言而明的了。 当然,形象塑造的背后仍有许多问题。诸如文明尺度的选择,作品的倾向等都使作品呈现出复杂的层面。 三、作品“悖论”式的表述方式
尽管如此,一般认为,鲁迅这篇力作仍有不少有待深掘的地方。如采用漫画式,以本质代替形象;它凸出所变特征,而有意造成不协调的效果;在不协调的形变中,让人可见其创作的“裂痕”,与作品能量的绽放。这也许就是古代高明的拳师所惯用的方法,先有意露出破绽,好引人上当,再予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以狠命的打击。比如我们如果要嘲笑那个“精神胜利法”,那么我们就会落入鲁迅设下的“陷阱”,成了被嘲笑的对象,因为这是一个不能被嘲笑的对象;否则我们因为不懂他的用意,不明周作人为其评价时所下的“冷嘲”的含义,而露出我们不加思考而露出的自身的弱点。在作品中,强烈的对比,尖锐的冲突,都相当醒目地展示了极其复杂的矛盾性。而更多的则是其中的“悖论”式的矛盾冲突表现法,使得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多层次、因而是立体的丰富内涵。这在写作思想上是一次突破。如在《狂人日记》中,只有当一个人“疯”了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解读一部真正的中国历史,而此时他应对社会却是无能为力的,反而面临着被“吃”的命运。在《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外表与内在的痛苦,阿Q的“革命”与被“革命”,阿Q的地位与其思想的深刻的复杂性……简而言之,这不是一个逻辑上的混杂,而是深刻地反映了作品在思想内涵上所达到的不以作家的意志左右的深度与复杂性。那么,如何解释这些“悖谬”的关系与现象呢?
帕斯卡说:“我们惟有调协了自身的一切对立性,才能形成一副美好的本质,而不调协这些对立的东西就无法追寻一系列相调协的品质,要了解一个作家的意义,就必须调谐好一切对立的章节。”在本作中,作品要描写的对象与我们的直觉印象及其把握之间,作品中人物内在的情感与所描述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的外在形象之间,以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冷嘲、愤懑、深寓、怜惜的感情与众多读者的肤浅、直露、游戏之间,都给人以强烈的触动。正如“矛盾”辞格所说的“先以其异样的不协调却内容真实的字眼使人吃惊,后以其生动而微妙的潜隐描述,牵动读者的感情。”
例如“革命”,鲁迅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阿Q先前也无由的厌恶革命,而风潮兴起使他感觉到革命对于他人生的有用性,他便热切的向往起来了;并有“革命”的真实的理想与热切的憧憬。问题是,阿Q真的革命吗?从经验的情形看,真正的革命必在高度自动化、绝对服从的组织架构里隐藏“私我”地运作着,而阿Q便相形见绌了。当然,无数的“革命”在胜利之后,为财富、权力、地位与嗜欲,又进行着惨烈的较量,又足足见出阿Q自私的诚实来。
阿Q确是“可笑”的,但也有着掩饰不住的可爱。如赌博输钱后,站在人后面替人着急,闲人询问他的光荣史也坦诚相吐而丝毫不加遮掩,赊欠不给在他是不曾发生的……也许鲁迅对这样的人物别有怀抱,如写孔乙己等人,均不忘其善良的一面。并且,从人性角度看,他长期的受着压迫而不得解脱;他生性麻木,“革命”而成了“革命”的牺牲品;他的活着虽有些“偷混”,却大体上是依靠自己而生存,并没有顽赖的恶习,他的被杀自然有着深广的社会悲剧性。作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品是在喜剧的外衣里包裹着一个悲剧性的事件,何满子说:“阿Q之死是用喜剧的形式包裹起来的中国无告群众的深沉的悲剧。”
对于他因沉重的压力而变得麻木不仁的嘴在最后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清醒而富有哲理的话,却实在也振聋发聩!他,阿Q,曾高兴地看着革命者被杀,最后却也成了看客的材料,在别人摄魂般的眼睛里死去,作品要透露出的荒谬感与虚无感就在这里。
再者,阿Q被别人“轻松”,尚且可以“动物”般的活着;而他“人”般的“自我意识”逐渐复苏时,“胆子”越来越大,则死期也就渐渐地临近了。而临死之前的“救命”的呼叫,显然已是无济于事了。作品并把这种意识到的“意识”置于广大仍未觉醒的那些“眼睛”及一个女人的好奇上,其悲剧的意味就更浓了。
四、阿Q形象分析:“精神胜利法”的虚幻存在 “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一般赋予它以自私、保守、自贱与健忘等含义。在所谓社会学的深层意义上,它又被冠之以“自欺欺人”“卑弱”“奴才”等名称,甚至也是类似于“豁达”“不在乎”“看淡一切”等说法的反讽。它因此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标志而广招评论。但林毓生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仅只是他的表面特征,而更为基本的特征则是他缺乏内在的自我……如果我们把阿Q通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过社会所获得的传统文化体系的因素,也包括进去作为他的本性的部分,那么,阿Q便可以称为几乎全靠本能生活和行为的动物了。”的确,鲁迅惯于从生物学意义上揭示社会与人的可能演化的情形。如在《狂人日记》里,他从一个生物摄食的行为“吃”,看到中国“吃人”的文化:所谓饥荒时食人,又有割肉疗亲与食胆壮胆的食补法,以及家庭内部的“弱肉强食”。又如关于生物兽性的满足与精神的黯淡,鲁迅曾就刘、项见到始皇帝的“阔气”而发“如此”的议论时说:“何谓‘如此’?说起来话长;简单地说,便只是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威福,子女,玉帛——罢了。然而在一切小丈夫,却要算最高的理想了。我怕现在的人,还被这理想支配着……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边永远只看见物质的闪光。”在作品中,“精神胜利法”只是一个表征,作者要揭示的是阿Q在生物的层面上而又力图摆脱这生物层面的一种存在状态。
“恋爱的悲剧”揭示了“精神胜利法”的虚幻存在。小尼姑“断子绝孙”的骂声,使阿Q感到摸着小尼姑的脸的指头“有点古怪”“滑腻”,吴妈向他说起“少奶奶”在娶小老婆的事上闹气,“八月里要生孩子”等,使阿Q自然想到女人的事。但阿Q的“恋爱”,又不完全是一种典型的合乎生物生存与种的延续的反映。而包括他的出逃,甚至“革命”都可作如是观。虽然这似乎是一种不需要任何原因的解释,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正如他憎恨革命党人,因为他本能地觉得“革命者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而他后来的被杀又不幸地应证了他那本能的感觉。但是,作品从第四章开始虽然也涉及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却重在以此暗示人物“不人”的苦痛,用笔有一个从油滑、影射到严肃的变化。
尤其是,小说以集中的篇幅描述了阿Q的精神与心理状态。红烛高照下,其张嘴的睡态、一脑子的“胡思乱想”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复苏了的、本原的阿Q式的想法。这也是合乎弗洛伊德关于存在与压抑状况的一般说明。当然,正如吕西安•戈德曼说:“真正的对立并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存在于本我的冲动与自我之间,而是存在于本我的冲动与构成一个人的意识的冲动之间。”由于阿Q“是以一种变态的心理来这样做的”,这种想象的“创造就把这种不足置于一种以病态的心理来对付的周围世界之中。”它“产生于和显示有关的主体之渴望的未满足。为了支撑这强加给他的挫折,而被迫采取一种形象的创造来补偿这些不满足”。 一般分析家都不会放过阿Q玩弄小尼姑那一节文字。有人认为它是“催发了”阿Q的“性意识,由此而导致一场失败的恋爱闹剧”。但本文的理解是,作品不仅有揭示阿Q的“变态”的用意;在结构上,这一节文字还是阿Q精神的复苏的一个征象;这也是全文的转捩点。而阿Q精神的复苏,亦即对压迫的解除,是需要一种“成功”的帮助的,而此举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又恰恰表明了这一点。阿Q精神复苏的其他例证如后来进了城,在未庄有了点“身价”,阿Q回来时对所有的人冷冷的神气,使他感到了自尊与得意,而且会“扬起右手,照着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项窝上直劈下去”,并喊着“嚓”。须指出的是,前面的章节里,阿Q并非没有成功的努力,却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无法解除那种环境的压力,只能显示其“精神胜利法”的一面。关于这一点,教参上讲得颇为准确:阿Q的“精神胜利法”究其实,是“来自不断反抗的不断失败,是还想反抗而在行动上不能实现反抗的自我安慰。它含有强烈的不屈服、不妥协,要求获得反抗胜利的因素”。
有关阿Q“精神虚无”的分析,细思起来有欠公允。事实上,他无事不刻的在努力着他的对压迫的解除,如他对“革命”的喜爱,向往,并不断争取;虽然那“革命”非常的荒唐,但他有他的幻想与努力在,也说明其是有意识的,而且是一步一步的复苏的。在行文的最后,他则有了清醒的“生命意识”喊出“救命……”而不是动物般的嚎叫,虽说他的生命在往后的即刻就消亡了。而这正说明了那个社会的死寂与无生气,是不容得觉醒的意识的。和又与作者在《呐喊•自序》里谈到“铁屋子”的复杂心情是一样的。
限于篇幅,本文就谈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品的写作虽非起于一时,但自有其连贯性与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得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出一点结论,即阿Q“自我意识”的逐渐复苏与发展,构成了行文的基本情节。我们把《阿Q正传》的基本创作线索定性为自我意识的逐渐复苏,是基于理解上的一种需要。惟其如此,作品方有一个在意义上能够纳入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理解结构。“事实上,如果一部作品或许在概念的层次或在言语的或在感觉意向的层次上表现了一种连贯的世界观,它就具有哲学、文学或美学的效用。一旦成功的解析了它所表现的观点,我们就能成功的理解它和解释它。” 5
教学目的:
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教学重点: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读法。 课时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分析赏读二 一.概述小说内容。 二.阅读章。
.“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
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
.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
.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 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
六.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优胜记略 先前阔 见识高 真能做 光荣的癩头疮 挨打的荣耀 痛苦的转移
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 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 七.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第三课时分析赏读第三四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一.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阅读第三章:
.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
.“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并非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一词妙在何处?
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
.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三.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续优胜记略 怕硬篇 赵太爷的巴掌 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王胡的碰墙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欺人篇 调戏小尼姑 因荣耀得意 意外灭威风 轻松高兴 更轻松得意
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 四.阅读第四章:
.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
.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
.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蓬”“粗”二字的准确性。
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
.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
.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
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 .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 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 五.调戏小尼姑 宗族的忧虑 女人假正经 舂米的无聊 笨拙的求爱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秀才的闷棒 屈辱的条约 地保的敲诈
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 六.作业布置:
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 第四课时分析赏读第五六 一.阅读第五章:
.“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此一“钻”字,妙在何处?
提示: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
.“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吗?
提示:非也。实际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作对,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
.“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为什么用“大约”一词?
提示: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求得观赏的愉快。所以“大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约”表明很可能不是劝解。
.小D与前文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
提示: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愚昧的国民。
.阿Q的“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这是什么意思? 提示: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
.“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提示:“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
.阿Q看见熟识的馒头,真的并不想要吗?
提示: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子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狡辩的话突出了他性格中哪一方面?
提示:表现他性格中的圆滑无赖。 二.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提示:阿Q由于一时“糊涂”,调戏赵府上的吴妈,被招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 三.生计问题 古怪的人世 断绝生路 可恨的小D 龙虎斗 不争气的肚皮 静修庵偷萝卜 畏强凌弱无赖霸道 国民吃人的本相 板书小结第五章内容: 四.阅读第六章:
.“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
.分析下面几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出的“听话人”的心态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变化过程。
①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 ②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 ③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
④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
提示:未庄人趋炎附势,所以他们听说阿Q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当然就肃然起敬了;而当他们听阿Q说城里的孩子麻将叉得精熟的时候,他们的“赧然”,又表明未庄人盲目的自卑,会叉麻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他们不好意思,这又是国民中比丑的劣根性;下面的“凛然”“悚然”“欣然”三个词描写他们听阿Q讲杀革命党时候的心理表情变化过程,一方面对于发生在现实中的事如此隔膜,说明革命与农民的天然隔绝,另一方面“欣然”是说他们听完后觉得过隐,有些高兴的样子,又刻画出他们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群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
.阿Q不再帮举人老爷的忙了,因为其太妈妈的了。听的人何以“叹息”又“快意”呢?
提示:叹息是因为阿Q不在举人家里帮忙,失掉一个攀附阔人的机会,实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们听说阿Q不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了,又感到高兴,心想你阿Q不配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比我们好,所以心里又快意。这两个词深入地剖析了“听的人”的丑恶灵魂。
.“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这些话说明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一个本已“睡着了”的人,当然不可能觉悟,嘛木愚昧之余,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
.“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联系前面妇女对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分析“没有”“有罢”,说说此时妇女和阿Q的心态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 提示:前面的情节里妇女躲避阿Q,是因为受了赵太爷之流的宣传蛊惑,加以愚昧,以为阿Q真个是猎色的坏蛋。而到这里,她们又并不害怕阿Q了,是因为阿Q手里有东西,她们并不喜欢阿Q而是喜欢阿Q的东西。“没有”“有罢”表明阿Q以为自己地位提高了,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并不想过分搭理她们。这里,作者对妇女持一种讽刺态度。
.“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的说,“那里会完得这样快呢?”这刻画了其怎样的心态?
提示:赵太爷开始摆出架子,本来想贪小便宜却偏要做出个老爷的样子来,所以一开始说话想说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没想到阿Q说“完了”,他心里一急就“不觉失声”,露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来。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秀才听了‘庭训’,非常之以为然,便即刻撤消了驱逐阿Q的提议,而且叮嘱邹七嫂,请伊万不要向人提起这一段话”,此句中的“庭训”“撤消”“驱逐”“提议”是大词小用,庄词谐用,一方面刻画人物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味。像这样的词小说中还有不少,阅读时注意找出一些并加以体会。 提示:略,学生找寻。
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过程。略,学生概括。五.板书小结第六章内容:从中兴到末路中兴的风光 末路的失意 酒店人的刮目相看 王胡的肃然起敬 妇女们的照顾生意 赵太爷的亲善巴结 得意忘形透底细 敬而远之失人心 斯亦不足畏也矣 落花流水春去也 人们愚昧无知 世态何其炎凉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中关于阿Q的心理描写的精彩段落,体会作者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 第五课时分析赏读第七八 一.阅读第七章: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绍兴光复这么庄严的事件,作者却用阿Q卖搭连给赵白眼这件事来作补充说明,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有什么用意? 提示:一方面说明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什么绍兴光复,而只注意身边发生的小事,辛亥革命与人们的生活差得太远;表明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怀疑的,把绍兴光复与阿Q卖搭连这事联系在一起,显得滑稽可笑。
“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此句怎样理解?
提示:这说明清朝已经灭亡了,但未庄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几百年的过去。民众之愚昧落后不言自见。 阿Q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何以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
提示:阿Q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明他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 将阿Q宣布革命后,赵太爷的“老Q”和赵白眼的“阿Q哥”与先前的“混小子”对比,揣摩一下赵太爷等人的内心世界,说说此时的赵太爷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赵太爷? 提示:此时的赵太爷是一个惶恐狡诈卑怯的“弱势”土地主。
阿Q的“白日梦”表明他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 老尼姑的“革过一革的”这五个字有何含义。 提示:表明当时“革命”一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又不理解什么是革命,所以老尼姑演绎说“革过一革的”,这是对革命的绝大讽刺。所谓革命,就是假洋鬼子和秀才的打砸抢罢了。
说说“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也相约去革命”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揭示两个反动人物“革命”行动的丑恶卑劣,意味深长。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势力与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夺取革命果实的史实。“情投意合”“革命”含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阿Q与赵秀才、假洋鬼子虽“素不相能”,但都想到去静修庵“革命”,这说明什么?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提示:说明他们的革命动机都是十分低下的,无非就是找一些弱者来欺负一番,找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来革一革罢了。它让读者明白,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这样的人太多了。 二.革命 深恶痛绝 投降革命
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 金钱、权力、女人 革命静修庵 革命的失落 被抛弃
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三.阅读第八章: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表明什么?
提示:说明“革命”换汤不换药,许多投机分子钻进革命队伍中,窃取了革命果实。
“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空荡荡”用的妙在哪里?
提示:这个词把人们看惯了脑后的辫子,而现在一下子看不辫子时不习惯的微妙感觉写出来了,很有滑稽感。 未庄人对秀才挂“银桃子”“都惊服”,“惊服”一词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有何含义?
提示:这个词刻画了未庄人前后相连的两种心态,先是猜想“银桃子”可能是当大官的象征而吃惊,过后很快便佩服,表明未庄人的趋炎附势心理。
“我是性急的,……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假洋鬼子的这段“演讲”,满口“鬼话”,不提辛亥革命的真正功臣孙中山、黄兴等,却提一个投机分子洪哥。说说这段话刻画了假洋鬼子一副怎样的嘴脸。
提示:满口鬼话,大吹牛皮,捏造革命经历个革命资本。半吊子知识分子,外表新式,实际上是一个投机、善变、钻营的封建余孽。他的这番话只能蒙骗没见过世面的未庄乡下人。
洋先生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
提示:减洋鬼子作为一个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式资产阶级人物,注定与广大人民有着天然的隔膜,并没有丝毫共同的利益可言。尤其是,假如假洋鬼子同意了阿Q与他一起革命,那么就会认为是对自己身份的极大污辱。所以他决不准阿Q革命,决不同阿Q共一条战壕。 阿Q认为洋先生不准其革命,“再没有别的路”,你认为呢?
提示:凭阿Q当时的觉悟程度,他认为自己是无路可走的,实际上他也确实是无路可走。本来可以投奔真正的革命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党,但按照他的觉悟,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革命党。 赵家遭抢这两段话中用了六个“抬出了”,对于表现阿Q此时的心情有怎样的效果?
提示:强调阿Q没有被邀请革命而表现的焦虑不安的心情,更体现他革命动机的低下,那就是想分点东西。 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状,你对这一情节怎样理解?
提示:一方面参加革命不成,就要报复,这表现了他思想的狭隘;另一方面,说明阿Q的革命愿望也经不起考验,因为他对于革命的认识根本就不明确。 四.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不准革命 盘辫风潮 挂银桃子 吹牛皮
决计投奔洋先生 领教“哭丧棒” 赵家遭抢 革命不成 决计告状 不准别人盘辫 五.作业布置: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完成课后练习。
第六课时分析赏读第九章并评论主旨 一.阅读第九章:
.赵家遭抢了,未庄人为什么既“快意”又“恐慌”? 提示:“快意”是因为未庄人平时虽说敬畏赵太爷,但作为被压迫者,心底里还是恨赵太爷这种压迫者,所以听说赵家遭抢,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为对形势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财产和生命。
.捉拿阿Q竟然用那么多兵,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提示: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虚弱的本质。
.“高明”一词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怎么解释? 提示:“高明”一般指见解、技能等的高超,这里作者是一种创造性的用法,意思是高大明亮。也就是说土谷祠并没有比大牢更好。
.阿Q在“民国”的公堂上行下跪之礼,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提示:阿Q的下跪,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见到官就下跪,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人民驯服的结果,背后的实质是对国民人格的污辱,但国民长期如此,就像阿Q一样,觉得某人有来头,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一方面是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评国民的奴性人格。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阿Q“画圆圈”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阿Q什么性格?
提示:表现阿Q的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 .小说中前后共有几次写阿Q“睡着了”?说说其言外之意。
提示:大概有五六次,这不仅是写他生理上的睡着了,也暗写他的麻木不仁。作者忧虑国民在铁屋子里沉睡不醒,又希望他们惊醒。
.死到临头的阿Q,精神上还那么“泰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提示:表明阿Q精神麻木不仁到了极点。 .“狼”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
提示:“狼”象征着那些麻木的看客,不仅充当看客,也充当统治者刽子手的帮凶,一起来吃掉阿Q。
.“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提示:万变不离其宗,顽固的封建阶级本性不变,得了“银桃子”比作“顶子”“翰林”,失了辫子如丧考*,终于还是迷恋封建王朝的“遗老”。
0.独写一段未庄人对阿Q被枪毙的态度来结束本文,它隐含作者的什么用意。
提示:给读者揭示一个十分悲观的现象:社会仍是如此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黑暗,国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国,何时才能得救? 二.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大团圆 快意与恐慌 糊涂被捕 细画押 豪迈丧命
至死不悟,愚昧麻木透顶 社会黑暗依旧 民众麻木依旧
三.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阿Q的十大性格特征:
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悲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学生概括赵太爷父子、钱洋鬼子的性格特征。 略。
四.本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采用白描手法。 .杂文式的笔法。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五.讨论:现代阿Q和精神胜利法的发扬光大。 让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的“阿Q们”,检讨我们生活精神胜利法的翻版现象。
六.以“阿Q读高中”为题,写一篇阿Q新传,批评我们学生身上的精神胜利法。 七.教学后记: 6
《阿Q正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它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经济上的残酷剥削,政治上的沉重压迫,思想上的严重毒害。“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在这篇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这篇小说无论遣词造句,还是立意谋篇,都独具匠心。由于内容博大精深,又受教学时数的限制,为此,我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做到主干突出脉络清楚,以便以简驭繁、有条不紊;二、采用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分三个课时进行。 课时
目的:理出线索,分清层次,了解阿Q的思想发展过程。 设疑读书。提出如下要求,让学生诵读或默读课文:1、哪些句子是写阿Q对革命的认识的?2、哪些是写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3、哪些是写阿Q的“革命行动”的?4、哪些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是写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的?以上四点均把它划出来。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习惯来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既可以边读边查字典,也可以读完课文之后集中解决。 启发诱导。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在阿Q的心目中,革命党是什么样子,阿Q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要革谁的命?2、“革命”这个字眼刚一闯入阿Q心目中时,阿Q对它持什么态度,后来有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阿Q付诸实行的“革命行动”是什么?4、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又如何对待? 使脉络显露。用问答法引出其他人物并简要分析他们各自对革命的态度。然后看看写了哪几个场面。最后找出贯串这些人物活动场面的线索——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板书设计
革命在未庄引起的反响:赵太爷不安、阿Q快意、土谷祠的梦、静修庵造反、盘辫子、不准革命 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行动:
白盔白甲→要什么就是什么→赴静修庵、盘辫子、找假洋鬼子→不准革命 第二课时
目的: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 设疑读书。简介二三两章对阿Q被打之后用“精神胜利法”自我解脱,达到精神上的满足的描写。然后请同学在课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本所节选的七八两章中划出类似的句段。
进一步分析。1、阿Q在街头飘飘然大嚷“造反”时,觉得“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都成了他的俘虏。这是阿Q在革命这个新形势下对“精神胜利法”的使用。2、阿Q在静修庵前受挫之后,深怪假洋鬼子和赵秀才“不来招呼他”,读者很容易联想到:阿Q认为自己是革命党了。3、当阿Q见小D也居然用一支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时,吐一口唾沫道:“呸”,读者便可以联想到:阿Q认为自己才有资格这样做,因为自己已经是革命党了;而小D没资格。这种想法其实是“儿子打老子”式的精神胜利法在新情况的表现和发展。4、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感到无聊时,为报复起见,决定“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阿Q看来,似乎他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这种心理活动,已是他地地道道的精神胜利法了。 事实上阿Q没有得到,将来也不可能得到的这种“胜利”,而在阿Q的感觉上却似乎已经得到,并陶醉其中,从而自我解脱,我们称其这种心理活动为“精神胜利法”
重点讲解。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下面的问题:象阿Q这样一个对革命缺乏认识的以精神胜利法为精神支柱的落后农民,能不能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呢?如果能,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经过几分钟的讨论之后,老师相机作简要的讲解:阿Q是个雇农,他在经济上受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着残酷的剥削,政治上受到沉重压迫。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的毒害,由于没有受到革命思想的宣传和教育,他不可能理解革命,这就是他“落后”的原因。但是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决定他本能地倾向革命。 板书设计
通过对阿Q反复印证阿Q对革命的糊涂认识
的心理描写反复表现阿Q的典型性格——精神胜利法 政治、经济地位决定对革命的态度
最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其它几处心理描写的文字,如:在土谷祠中新鲜而热烈的想象;怕剪辫不敢进城;为结识革命党而来到假洋鬼子门下的局促不安等。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阿Q心理活动的深刻挖掘。 第三课时
目的:分析未庄的阶级状况,看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设疑读书,请学生回顾课文,把文中的人物按其阶级从属进行排队。老师板书,在地主阶级与雇农阶级的名下,开列出名单来。
启发诱导。请学生回答:这两个阶级谁是革命力量,谁是革命对象,革命后他们各自的际遇如何?
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后,接着让同学思考:为什么革命群众有的当了替罪羊而被枪毙,有的受压迫剥削如故;而革命的对象却能仍旧作威作福?为什么出现了革命对象不准革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命群众革命的咄咄怪事?
问题的提出,使思维活动到了揭示主题的时候。教师作如下简要讲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中国的封建势力盘根错节非常强大;中国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两个原因,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至革命后革命的基本群众的境遇没得到改善;而革命的的对象威风不倒。革命对象不准革命群众革命的怪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学生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自己写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板书设计
做思考和练习。请学生独立思考书面回答思考和练习第三、五、六题
K12学习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