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意生产力与创意经济发展

2020-07-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创意生产力与创意经济发展 田志伟 一,霍春辉3,4 (1.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4.辽宁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 要】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创意经济,可以判明其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生产力形态的诞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应将“创意立国”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积极培养和 扶植创意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1创意生产力;创意经济;创意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17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09)03-0066---04 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 门。他认为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知识 产权法的每一个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对应,加在一起 “这四种工业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与创造性经济”。 创意经济的形成与高速发展表明,创意经济已经成为一种 新的生产力形态。概括讲,创意经济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消 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 供文化、艺术、心理、娱乐等精神产品的新兴经济形态。这一新 兴经济形态的兴起得益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支撑和知 识产权的保障。生产力是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改造对象物以适 应自己需要的现实能力。本质上,生产力是一种能力结构而非 种实体结构。生产力就是通过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相互结 合,在生产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属性。而这种功能 属性归根结底是一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因此,判断一种生 产力是否是新的形态,首先要考察它是否满足了人们的新需 求,然后再考察它满足这种新需求的能力,最后,还要考察在这 功能发挥过程中能够带来的变革力量和创造的经济价值。从 生产力角度来看创意经济,可以清楚地判明创意经济的出现标 志着一种新生产力形态的诞生。 (二)创意生产力形态的全新特征 创意经济的种种特征表明,创意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生产 力形态,而且还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生产力形态。 1.创意经济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产生并服务于人们新的、 独特的消费需求——精神需求。创意经济的价值来源于富有创 意的头脑,其生产目的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和服务,主要是 一一在全球经济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一种全新 的生产力形态——创意经济正在形成。创意产业正成为2l世 纪的“朝阳产业”。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 220亿美元,并正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创意产业发达的国 家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创意产业 的兴起预示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正在形成。创意产业发展的意 义已经远远超越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业态的产业层面,而且在 于其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l-探究创意生产力的本质与 特征,把握其发展背后所体现的世界生产力与产业发展的驱动 力量与总体态势,有助于深入探索发展创意生产力的途径,抓 住战略机遇,促进我国创意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创意经济:生产力的新形态 【一)创意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 创意经济(creativeEcon0my),是以创意产业(C ̄ativeIndustry) 的兴起为标志的新生经济形态。创意经济理念可以追溯到经济 学家熊彼特的思想,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 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而是创新。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专 有名词正式出现在文献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文化媒体体育 部1998年l1月发布的“创意产业图录报告”(Creative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CIMD),此报告正式提出“创意产业”的概 念和具体的产业部门。报告指出“那些源自个人创意、技能与才 干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具有潜力创造财富和 就业机会”的活动,都可称为“创意产业”。在这一界定下,一些 早已存在的产业在此理念中得以整合并受到广泛的重视。创意 产业具体包括13个项日: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1二艺、 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 演艺术、f 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有“创意产业 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把创 为给人带来独特感受的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性需求。创 意是人类前行的动力,从人类诞生之初便存在着创意,但创意 活动成为一种广泛的经济行为与现象却源自于当今时代人们 【收稿日期】2007—12—18 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黑尼江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黑龙江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 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田志伟(1977-),男,经济学博士,黑龙江大学生产力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商学院 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霍春辉(1977一),男,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辽宁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 授.研究方向: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理论。 消费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温饱等物质消费问题已不再是困扰生存的重大问题时,人们 力形态的范式革命意义。 二、发展创意经济的战略意义 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朝阳产业,正在深层次地 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与发展走势。创意经济或创意产业概念 的提出,其意义不在于其对所涉及的产业内容进行重新分类与 归纳,而在于强调在新的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下,创意产 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在其形成过程中对整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 构演变的影响。我国正经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有意识地着力发展创意经济,抓住 历史赋予的新的战略机遇。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重心转 移的规律体现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逐步替代低附加价值 的产业,并将低附加价值的产业向不发达的区域转移。产业结 构由农业到传统制造业,再到现代服务业的重心转移正是受这 规律的支配。因而,新兴的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创意产业,必将 深刻影响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与演进的方向。 实际上,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格局中,我国的产业主要集中 一便开始更为关注生活质量、讲究生活品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 比认为.在高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人除了温饱和安全之外, 更迫切地寻找人生的意义.要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创 意产业正是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迫切的 文化精神需求。正是对精神产品的强烈需求,催生了创意生产 力的高速发展。 2.创意经济的重要特征在于其体现生产力水平的构成要 素具有高知识性和高文化性的新内涵,创意产品具有高附加价 值。(1)创意经济以创意为核心,其从业人员具有高知识性特 征。创意经济是一种精神生产,更多的依赖于精神的创造。创意 生产力首先体现为人的创造力,因此创意经济中的从业人员必 须是具有高度创造力的知识文化阶层。创意经济的发展往往伴 随着一个创意阶层兴起的强力支撑,并依托于人才聚集的城市 获得发展。(2)数宁技术、网络传媒等新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为 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平台与可能。比如,借助3D技 术,能够实现文化艺术设计的丰富化、形象化;借助虚拟空间, 才能真正自由地实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创意境界; 借助网络传媒则可以更高效地承载与传播新的文化与娱乐创 作。(3)文化资源是创意经济特有的对象性资源和推动力量。创 意产业的出现是精神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 结果。文化要素被广泛地纳入到经济资源的范畴中,成为创意 的思想来源、工作对象与传播形式。创意经济本质上是文化创 意的产业化,产业化的力量使得文化与经济愈加深度地互动与 融合。综』-所述。创意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具有高知识性和高文 化性的内涵,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内容的物化形式。 创意产业来自技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因此创意产业又称为 内容密集型产业(content—intensive industrv)。正因为如此,创意 产品一般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 3.创意经济极为重要的生产力特征体现于创意产业对产 于价值链体系的中低端。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在国际制造 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制造企业大部分都处于中低水平,所赚取 的不过是微薄的加工利润,并且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其发展代 价。因此,如果不有意识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着力发展“中国 创造”,那么我们就可能长期作为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加工场 地和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倾销市场,丧失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失去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这正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战略调整提供了新的契机。 由于创意产业的渗透和介人.国际产业分工将重新洗牌。创意 产业的优势不仅在于自身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而且在于作 为现代产业升级的高级形式,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通 过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能够使整个经济焕发m新的活力。“创意 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可以大幅度提升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 和知识含量,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 增值产业升级”。 同时,创意产业还可以对原有的服务业结构 产生巨大的提升作用,并催生传统服务业裂变出新的产业群。 总之,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不利格局,不仅要重视发 展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还要注重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意经 济,通过技术和文化“双引擎”的有机结合来提升中国的产业层 次并增强整体经济活力。 f二J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理解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导要 素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手段和途径发生了质的 变化。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主导要素的差异,经济呈现不同的发 展方式。 世界经济步人知识社会、迈向创意经济的今天,经济 发展出现了“再结构的过程”。文化要素和人的创造力成为推动 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这种主导要素的变迁驱动着创意生产力 的兴盛,也改变着经济发展的方式。 我国传统的外延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依靠高投 入、高能耗,其弊端是高污染和低产出。受到环境和能源的硬性 约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种迫切的要求。创意经济是一 种精神生产,更多地依赖于精神的创造与消耗,而不是物质的 消耗。创意经济是一种发展方式的创新体现,其发展对于促进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创意经济的发展实 业结构和整体经济的改塑力量 …般来讲.一一个产业所承接的 新需求越大。满足新需求的能力越大,那么也就具有更为全面 的变革力量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创意经济催生于人们对精神文 化需求的呼唤,高度融合了新思想、新技术与新的文化内容,其 产品往往具有极高的附加价值,这种附加价值为文化创意产业 带来强劲的经济势能。f2{因而,创意经济作为新的产业业态一m 现,就开始在客观上超Ⅲ自身的产业意义,成为改变传统经济 发展方式的力量。正是创意产业高附加价值的经济势能,决定 了它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改塑方向。在传统 业社会 中,制造业具有强大的重塑与变革其他产业的力量。其他产业 (如农业、服务业)都围绕着以机械化为标志的制造业展开和组 织起来。由制造业赋予形态,如农业的现代化主要借助机械化 的力量来实现。在后=I:业社会或知识社会中,由于创意产业的 强大经济势能,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将围绕以知识、文化 为标志的创意产业展开和组织起来,其他产业将由创意赋予新 内涵、新形态,一l:业创意化、服务业创意化,创意产业必将成为 影响经济全局的革命性力量。 综卜所述,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创意经济,无论为满足精神 文化的消费需求,投入知识性、文化性内涵的生产要素,产品的 高附加价值,还是其对整体经济的改塑力量.都表明创意经济 是一种系统的生产力新形态,其产生与发展无不展现着对生产 ①劈无鼹:《创意产业导论》.学林 版社,2006年,第33页: 67 现着经济发展方式由“软驱动取代硬驱动”的转变,这也是现代 生产力由传统的“物质要素主要型”转向“智力要素主导型”的 体现。正因为经济发展主导要素的转换,创意经济除了为经济 发展贡献高增长率,还使得经济发展取得质的飞跃。传统的经 济发展方式,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特别是能源,往往 伴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与代价,环境资源约束和资 本约束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创意经济的特别之处在于 其发展主要依靠人们创造力的释放,过去许多外在于经济运行 过程的文化元素被纳入到经济资源范畴中来。创意经济主要通 过开发“人脑”这个主体资源,这就突破了传统发展方式中有限 物质资源的硬约束,在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的精神文化品质的同 时,也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 实践经验,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推动创意能力 的培养和创意经济的发展。韩国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韩国设 计振兴院就是为推动韩国整体的设计意识和能力而成立的官 方机构。其目标不仅是推动产品的设计,而且是要灌输所有韩 国百姓设计的意识,教化国民去分辨什么是好的设计和好的品 位。韩国设计院在韩国创意经济振兴中功不可没。【 在政策层 面,高瞻远瞩的总体规划、积极合理的政策引导与支持都是至 关重要的。 (二)多层面入手提升和激发创造力 创意产品的质量意味着一切,创造性是创意经济的生命 线。创意产业一旦丧失创新能力,也就丧失了在产业链上进行 价值分配的控制地位,并会最终失掉市场竞争力。客观地讲,我 现社会经济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创意立国。提升国家竞争力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家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 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竞争力的重要标 志。正因如此,许多国家秉承“创意立国”的理念,将创意产业作 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推动和扶植其 发展。英国作为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其创意产业获得 了高速的发展。根据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2001年发表的《创意 产业专题报告》,当年英国创意产业的产值约为l 125亿英镑, 占GDP的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2003年,英 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指出,根据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 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日本高度重视 创意产业,基于对过去沉醉于模仿的反思,喊出了“独创力关系 国家兴亡”的口号,日本在2000年的电影与音乐创作分别列世 界第二位,电子游戏软件则居世界第一位;1997年遭遇亚洲金 融危机的韩国人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韩国政 府对创意产业进行扶植性介入,尤其重视向电子游戏、音乐及 电子网络等新兴产业倾斜,2003年其影视、音乐、手机及电子游 戏4个产业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出口额首次超过钢铁。现在韩 国已经成为公认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大国,创意产业成功地 把整个韩国经济带动起来。 创造力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国家的创意枯竭,其发 展和进步就会停顿下来,最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被动挨 打的对象。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下,我们不但不能回避关乎 我国发展格局与前景的创意竞赛,而且还要主动出击,将“创意 立国”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积极培养和扶植我国创意经 济的快速发展。 三、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培育创意能力的战略意识 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创意产品市场需求,但由于原创力的薄 弱致使中国创意产品的利润多被发达国家掠走。以动漫产业为 例,中国动漫R0%的盈利流向日本、美国。这表明向“中国创 造”转变的征途还很艰巨。同时,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广泛兴起也 带来了潜在的文化风险。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国家在输出创意 产品的同时也在传播自己的强势文化,对其他国家的民族文 化、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构成对民族经济和文化安全的 威胁。如果没有自己民族原创力的文化产品相抗衡,就难以言 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因此,发展创意经济已经远远超出 了单纯的新兴业态的意义,而成为事关民族整体经济与文化未 来的核心议题。 我国创意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全社会必须加强对创意 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各级决策层,要进一步解 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意经济发展的理念和 们不论在消费需求的挖掘、文化资源的运用,还是创意人才的 培养、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诸多环节,都存在着不利于创造力培 养与激发的因素。创造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 推进。 1.创意产品的开发要立足于挖掘与激发消费者的需求。在 中国儿童最受欢迎的2O个动漫形象中,有l9个是外国的,国 内仅剩下“孙悟空”。这种局面的形成应该说和主创人员在设计 动漫形象时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直接的关系。创意产品的 根本目的是要吸引眼球并最终俘获人心,因此最忌讳沿袭陈规 俗套,要充分体现出创意产品新鲜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特 点。 2.创意产品的开发要有效地运用和融合多元的文化资源和 先进的技术手段。创意的头脑需要文化的武装。五千年的传统 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血脉,是我们特有的优势资源,因此创意产 品在核心理念上必须最大化地普及民族的文化元素,以增强作 品的本土亲和力、感染力以及对外域受众的冲击力。同时,还要 借助外力发展自己,积极学习和吸纳国际上流行的时尚文化元 素和强大的技术手段,以增强作品及其承载的民族文化的全球 性普及能力。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土壤, 也是其活力之源。 3.创意产品的开发要立足于积极培养创意人才,壮大创意 阶层。创意人才是创意经济的最具活力的生产力,积极地培养 创意人才,才能为创意经济的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从国际经 验看,各国创意经济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 养。相对于全球创意产业大国,我国的创意教育十分落后,创意 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创意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在学科体 制上进行革新,积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此外,还要为 创意人才营造愉悦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文化生态”和商务环 境.吸引世界各国创意人才的流入与集聚,致力于创意阶层的 崛起。 4.创意产品的开发要依赖于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创意产 品如果缺失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就存在被低成本模仿和复制 的可能。这会挫伤创意群体的创造积极性,并可能使创意人才 流失,从源头上扼杀或削弱新兴产业的萌生。我国建立和探索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仅仅二十多年(商标法1982年实施,著作 权法1991年实施,专利法2001年才实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 立法和执法方面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仍然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三)积极打造和完善创意产业链条 比尔・盖茨认为“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的创意能够带 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现实讲,只有通过完善的 产业链条,创意的巨大经济能量才能释放出来,否则,所谓的创 意仅仅是头脑里的构想而已。因此,必须打造全景的创意产业 链。创意产业链是指从最初的创意到最终的消费者的包含各个 环节的整个链条,包括:纵向上形成的由创意产品价值的生产 链和顾客价值的需求链共同构成的产业链;横向上形成由不同 产业和部门相互融合形成的再造价值链。 创意经济的价值实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创意本 身的产品化,如小说的出版,电影的发行;其次是创意产品的衍 生产品开发,将一个创意通过多种文化形式展现出来,例如一 个动漫形象创意除进行动画片制作,还可以进行玩具玩偶制 作、图书音像出版、服装服饰设计、食品饮料包装、网络游戏创 制等多种关联开发,获得更高的文化溢价。例如,一部《狮子王》 电影投资4 500万美元,其票房收入7.6亿,而衍生产品收入高 达2O亿美元。创意产业链是以“创意”为龙头,驱动产品的制 造.创新产品的营销、后续衍生品的开发,实现一次投入、多次 产出的效果。在国际上创意产业链相对完善的对照下,我国的 创意产业链却相对薄弱甚至缺失,体现为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上 游即创意本身的产品化,缺乏后续开发的支持。因此,我们在提 升自身创意设计能力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创意产业链条,推 动创意的商品化、市场化。创意产业链的完善情况将决定创意 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创意经济的实际效果。通过完善的产业链 的缔造,才能实现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各相关产业的产业内 涵与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产业融合、重塑与升级,并最终实现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l】历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 路径f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t3. f2】刘江涛,张波.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经济问题探索,2006,(10): 36—40. 【3】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涵义 【A】.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Z校对:L) (上接第l2页)是存在。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相关利益主体之间 责权利的划分,以实现相互间的制衡,它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 础和保障(李鑫、苏永明,2005)。『l3l 然而,Hart及其合作者们的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批评主 要来自于:第一,他们将企业所有权与普遍意义的财产所有权 混淆起来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第二,从企业本身的运行状况出 发,更贴切的是状态依存权;第三,从本质上看,所有权和契约 最终是难以完全明确区分的。 (四)间接定价理论 企业的产权安排就是要解决剩余索取权的归属与定价,可 以视为采用非立即交换式的制度安排,用这种迂回的方式来界 定边际投入(努力)的权利问题。这种投入包括资本和人力。总 的说来,解释企业的所有权划分并不是间接定价理论的重点, 因而相应的缺少强有力的论点和系统化的论述就是不难理解 的。 信息条件下的最优交易,因此在信息经济学中,企业治理的所 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分析。②代理人在交易中占有 信息优势,委托人则处于劣势。合约关系确立之前的信息不对 称所造成的委托人选择被动是逆向选择;之后,信息的隐藏则 使其面临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l】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fM】.上海:i联书店,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5. 【2】杨瑞龙.当代主流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f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丰十, 1999. 【3】C㈣,RonaldH.TheNatureoftheFirm[J1.Economica,1937(4):386—405. 【4】Cheung,Steven N.S.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1-21. [5】Mar'thews,R C O.The 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urces of Growth Ij】.Economics Journal,1986(12):903—918. (五)劳动的所有权理论 企业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形成的特殊合约。企业里的 劳动是指各种人力资本的利用,既包括经营管理,也涉及全体 雇员的日常劳动。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具有如下产权特征:谈判 能力较强的人力资本群体拥有相对较强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 控制权,[t,tl企业家能力的强可抵押性,企业家的能力的高专用 性和异质性,人力资本团队的协作性“组织租”。 【6】6 Simon,HerbertA.Abehavioralmodel ofrational choic 】.Quarterly Journal fEconomics.1955(69):99一l18.o 【7】Williamson,Oliver E.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ctaualRelations[J]Joumal ofLawEconomics,1979,22(2):233—261. 【8J8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契约经济学【M】.李风圣主译.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1999. 【9】Pejovich,Svetozar.he EconomiTcs of Property Rights:Towards A Theory f oComparative Systenrs[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0. 【10】Milgrom,PauL,ndJohnRoberats.Economies,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 【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2. 三、企业的委托代理与最优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理 论 ssman,Sanford.,andOliverHart.TheCostsandBenefitsofOwnership: 企业所有权最优安排对激励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 【1l】GroATheoryofVerticalandLateralIntegration[JlJournalofPoliticalEconomics, 不同于市场的组织行为——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核 1986(94):691—719. 心问题是委托人如何设计一个最优激励约束机制,以解决代理 【l2】Hart,Oliver.,And John Moore.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问题,促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 Fim[r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98):1l】9一l158. 为。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 【l3】李鑫,苏永明.企业本质视角下的公司治理与管理lJl_改革,2005, 离。但是,“代理关系”本身并不必然导致“代理问题”。代理问题 (11):79—83. 产生的条件,一是内在的代理人与委托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 fI4】王锴.余明江.人力资本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归属与配置【J】.改革, 二是外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成本。① 信息经济学又称为机制设计理论.主要研究什么是非对称 2oo5.(5):94—97. (责任编辑:X校对:R) ①显然,由于资本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资本所有者作为委托人拥有剩余索取权,追求资本增值和资本收益最大化,最终表现为对利润最大 化的追逐。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作为代理人,追求的则是更高的货币收益(薪金、奖金、津贴等)和更多的非货币物品代表的收益,如舒适的办 公条件、气派的商务旅行、应酬、权势、社会地位以及声誉、影响等。效用不一致问题已经涉及经理型企业理论的范畴。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张维迎 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有着全面的介绍。 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博弈论是“实证的”,机制设计理论则是“规范的”,尽管张维迎认为这种提法不应过于强调。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