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朦胧诗论争的分析与反思
2024-03-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 8年第1 7卷第1 4期 基于朦胧诗论争的分析与反思 口方丽彦 【内容摘要】朦胧诗自20世纪7O年代末问世以来,至今已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朦胧诗发展的历程是曲折的,从地下诗歌创 作到“第三代诗人”崛起,朦胧诗的衰落、论争几乎陪伴着它的整个发展轨迹,本文先对朦胧诗及其论争作出简要 概述,然后将朦胧诗的论争问题分为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讨论研究,并得出一定反思。 【关键词】朦胧诗;诗歌作品;学术论争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61022210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方丽彦,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现阶段,关于“朦胧诗”的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一致界 定,在读者眼中,其概念依然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印象。只能 系,为一些人带来了很多难以言明的苦痛。在文化大革命时 期,很多人不理解“四人帮”瓦解之后,还要对“空白论”进行 借用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概念标准,即朦胧诗主要指的是在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 新诗歌艺术潮流,在朦胧诗中,作品多立足于现实视角对人 限制,但在后来,却出现了新诗六十年的“空白论”。此时的 传统诗人依然还不明白,尽管他们一直跟随着社会的主格 调,但格调是否一致,与政治学家存在很深的关系,人们更愿 意从诗歌的另一个价值角度去研究诗歌,这也促使后续艺术 标准和文学尺度的形成。 的本质进行思考,对人的尊严与自我价值给予肯定,在艺术 形式中,多利用象征手法。此概念概括了朦胧诗的出现背 景、创作角度、主要内容以及创作手法,和前代诗人相比,朦 胧诗诗人会广泛运用多种诗歌技巧,会表达自身对主观世 在文革之后,我国的文学道路越走越窄,等到人们开始 意识到民间写作重要性时,人们才发现,人民本位和阶级本 界、客观世界的模糊认识,这也是导致朦胧诗“朦胧”的主要 原因。自1979年朦胧诗人潜在写作合法化、公开化以后,就 位的诗歌都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左翼诗和现代主义诗歌本就 是在中国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特殊文学现象。人们可以对 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否定。很多传统诗人与批评 家都对朦胧诗表示了否定,而徐振亚、孙绍振等人对朦胧诗 创作表示了肯定。伴随着学院派和民间的结盟、新老诗人的 地位争夺事件,可以将朦胧诗的论争归纳为概念之争论、口 号之争论,可以将其总结为诗和非诗的界限、诗的懂与不懂 和诗的继承与发展这三个主要问题。 一这种诗歌类型作出评价,但难以像非诗或空白诗那样进行本 位评价。正如瓦雷里所说的那样,一部完全排除非诗情的作 品是不存在的,任何诗歌的创作,均是单纯地想要接近于纯 理想的境界。因此,与其对诗与非诗进行争论,莫不如让人 们对“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进行重提,并形成一种相互 包容、相互合作的新局面。换句话说,可以从服务于人民为 、诗和非诗的界限 原则角度人手,对坚持人的立场、生命的立场进行深入表达, 并以不歧视政治为前提,将文学作品发扬光大,并以艺术的 立场去完善人民的身心,将诗歌的价值全面突显出来,为后 在朦胧诗的论述与争论之中,涉及到很多重要问题,如 什么样的句子才能被称为诗歌,诗和非诗的界限究竟在哪 里?在朦胧诗的否定论述之中,由于长期正统观念的限制, 他们认为诗歌的形成必须能够将时代的精神反映出来,并将 大我之情、气势磅礴之情进行有效抒发,否则便违背了诗歌 的形成要素和发展主流。尽管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他们也承 人提供一个明确的艺术标准和文学尺度,将朦胧诗中多彩形 象和抒情风格一直流传下去。但朦胧诗是否在上述辩论之 中获得了胜利,这一点却不得而知,从朦胧诗的自我表现来 看,诗歌的界限在当时社会中并不明显。 二、诗的“懂”与“不懂” 认了中华诗歌应该得到多元化发展,但在内心之中依然对朦 胧诗产生着排斥。这一派别的学者非常讨厌与社会发展不 相符的诗歌,在他们眼中,人们各自都有与社会的连接点,独 立出来的人只能是一种妄想、一种虚构,一旦在政治格调上 与政府不符,便会形成一种潜在的危机,对社会整体发展极 为不利。因此,他们在政治与社会的夹层中进行诗歌创作。 在朦胧诗的创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怀疑、叛逆、低调等风 格,这些也是传统诗歌中所不具备的。这些人的生活存在很 多困境,他们无法面对诗学实践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并 且时常与诗人进行比对,将自己比作一个战士。总的来说, 政治与诗歌存在纠缠不清的关系,也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关 诗的懂与不懂问题是朦胧诗论证中的典型问题。朦胧 诗在晦涩和含蓄之间是否具有清晰的界限一直是令广大诗 歌研究工作者困扰的问题。由于朦胧诗过于朦胧,使得广大 读者不能精准领会朦胧诗的内在含义,这也导致了朦胧诗创 作反对的呼声愈发高涨。部分文学批评家认为,诗歌创作首 先要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和观赏性,能够使读者一读便通的诗 歌不一定是好诗,但读者理解较为困难的诗歌一定不属于好 诗的范畴。他们认为,朦胧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诗歌含义不清 不楚,部分盲目追捧朦胧诗的读者也不能精准理解朦胧诗的 具体内涵。但也有部分文学批评家认为,不能将懂与不懂作 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 .1 77. 201 8年第1 7卷第14期 为评判朦胧诗的唯一标准,应针对朦胧诗的晦涩和朦胧创建 清晰的界限和标准,他们认为,部分读者读不懂朦胧诗是受 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同一首朦胧诗,有的人认 为其通俗易懂,有的人则认为不知所云,归根结底在于个人 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领悟能力的差异性。例如,在评论杜运 燮《秋》的过程中,章明认为该朦胧诗的立意和构思都极为先 进,而表现形式却极其迥异。相反地,卞之琳则认为章明的 看法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果认为《秋》的表现手法迥异,那么 毛泽东在《咏梅》吟唱的“她在丛中笑”则与吟咏主体“梅花” 不通。 众所周知,诗歌具有特殊的表现手法和逻辑结构,在诗 歌创作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扭转语句原意的现象,尽管于情 理稍有不通,但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一味依赖现实生活中的 实际物品,也会对诗歌的审美特征和创新特征形成扼杀,不 利于促进诗歌的长远发展。基于诗歌创作层面对诗歌懂与 不懂问题进行审视发现,诗歌的懂与不懂与诗歌的隐和显密 切相关,有文学研究工作者认为,诗歌创作的隐性特征表现 为诗歌的通俗粗浅,诗歌创作的显性特征表现为诗歌的晦涩 难懂。诗歌的显性与隐性特征看似相互矛盾,但其实二者之 间具有相互包含和渗透的关系。例如,朦胧诗人梅婷创作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北岛《回答》以及顾城的《一代 人》,都是朦胧诗的典型代表,针对上述朦胧诗的评价,差异 不大,这说明,对朦胧诗持有肯定态度的学者更倾向于诗歌 的隐性特征,而对朦胧诗持有否定态度的学者更倾向于诗歌 的显性特征。基于诗歌与读者的关系对朦胧诗的创作进行 审视发现,对朦胧诗持有肯定态度的学者认为,朦胧诗的创 作是诗人自我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而对朦胧诗持有否 定态度的学者则认为,朦胧诗的创作应体现为大众服务的特 点。从这个层面对朦胧诗创作进行审视,则表明朦胧诗懂与 不懂的争论实际上就是诗歌的发展趋向之争。 三、诗的继承与发展 除了诗和非诗的界限、诗的懂与不懂等两个方面之外, 在对朦胧诗论争的反思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诗的继 承和发展阶段。同现代文学历史当中其他文学种类和文学 流派类似,在进行创新发展的阶段,朦胧诗的创作者以及推 广者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于自己创作到和接触到的朦胧诗 文学作品拥有充足的热情和信心。因此,从这一角度进行分 析可以得出,在朦胧诗发展关键时期,朦胧诗的创作者和推 广者们都成为了现代诗歌发展的革命者,他们将新时期的新 型文学作品同前人的诗歌作品进行了重新划分。 根据我国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对于文学发展的评论可 以得出,在文学领域当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样处于循环往 复的状态当中。当后人对于前人的文学作品进行批判式继 承时,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些许复古性特征。将前人们的 作品进行批判,同时还会搬出另一些时代更加靠前的文学作 品进行继承。朦胧诗的批判式继承同文学领域当中的其他 类型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十分相似。例如,在五四运动时 期,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古代文学和白话文进行了批判 式继承。在朦胧诗的创作发展历程中,通过中国现代文学当 中的“人的文学”代替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人民的文学”。 .1 78. 虽然,在中国现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领域之中,不同的 文学流派对于同一种文学艺术体裁会产生相互对立的观点, 但是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领域和流派的论争, 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例如,我国著名 诗人艾青先生,虽然对朦胧诗作品具有相当明显的抵触性心 理,但是同样能在朦胧诗人的作品当中发现同自己诗歌作品 相互连通的地方。再比如,在文学评论界当中,部分学者认 为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同诗人艾青的《树》之间具有某些共 通之处。虽然此种说法并不能完全被朦胧流派和写实流派 的诗人接受,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文学革命的发展在 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不同文学流派的交融与合作,进而为我国 文学领域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大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纵观我国文学发展历程,在文学领域当中不乏新的诗人 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突出自己的文化功底和文学造 诣,对于传统的诗人以及诗人们的文学作品当中的精华重视 程度较差等方面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新一代诗人能够逐渐认清历史文化对于自己创新发展所产 生的动力。在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是 站在前人肩膀上继续前行的。朦胧诗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能 够使文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认识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 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脱离继承 便无法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诗和非诗的界限、诗的“懂”与“不懂”、诗的继 承与发展是朦胧诗论争中的主要问题,对其进行反思,可以 得知在当前环境中,诗人需要坚持文学立场、艺术立场,在创 作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创作技巧,突出深刻的主题内容,并 重视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水,包妍.朦胧诗“起点论”考察兼谈其经典化问题 [J].当代作家评论,2018,1:43~49 [2]李胜勇.朦胧诗人与地下沙龙、归来诗人和现代主义[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3(2):83—89 [3]陈国元.思想史视域下的“朦胧诗”——兼及该诗派的文 学史地位及诗学价值[J].文艺争鸣,2017,4:98~103 [4]王俊虎,邱跃强.文学受众视域中的朦胧诗创作[J].长江 大学学报,2017,40(1):59—61,81 [5]谭玉林.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 族大学,2011 [6]时鉴.中国古代和亲公主研究的状况及今后进一步研究 的方向[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1 [7]刘洁.从唐诗和藏族文献歌谣看唐蕃联姻的影响及意义 f J].西北民族研究,20o8,3 [8]余恕诚,王树森.论唐代和亲诗歌的诗史意义[J].吉林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9]黄公渚选注.晋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 [10]黄文焕.陶诗析义[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1]逯钦立著.吴云整理.汉魏六朝文学论集[M].西安:陕 西人民出版社.1984 Industrial&Sdence Trib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