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湘教版2019)02(全解全析)

2020-02-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

高一地理•全解全析

1 D 14 C 2 B 15 D 3 D 16 D 4 C 17 D 5 B 18 C 6 B 19 A 7 B 20 A 8 A 21 D 9 C 22 A 10 B 23 A 11 C 24 B 12 D 13 A 25 A 【答案】1. D 2. B

【解析】1.灶神星是天空中最亮的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所以,位于图中的④火 星和⑤木星两星轨道之间,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有恒星、行星、卫星,包含图中天体且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B正确, ACD错误。所以选B。 【答案】3. D 4. C 5. B

【解析】3.哈密(93。32玉,42。492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比华北平原少,晴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势比华北平原高,空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故②③正确,哈密纬度高,和地面辐射无关,故①④错,本 题选D, ABC错。

4. 该光热发电站利用定日镜反射太阳光,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故A错,对导航和作 物产量没有影响,故BD错,飞鸟误撞定日镜,造成伤害或死亡,故C正确。

5. 据材料可知,此光热发电站是将太阳能转换热能——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故A错,当需要发电时,罐 中的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所以夜间也能发电,故B正确,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 驱动汽轮机发电,不能直接增加发电量,故c错,定日镜把太阳光能反射到中部集热塔,镜面朝向中间的 集热塔,故D错。 【答案】6. B 7. B 8. A

【解析】6.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的速度快,因此震区的人首先感受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①错误; 地震在经过莫霍面以下的地幔部分时速度都增加,②正确;由于古登堡面以下为外壳,呈液态或熔融态, 横波无法穿过,纵波的速度也减慢,③正确;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部分是在 地幔,④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故选B。

7. 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a为地壳,A错误;软流层存在于上地幔顶部,在b圈层,B正确;c层是外核,

C错误;d为内核,压力、密度大,D错误。故选B。

8. 火山喷发出的烟雾会进入水圈、生物圈,A正确;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B错误;火山 喷发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于软流层,C错误;火山喷发会造成人员伤亡,但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和矿产资源, D错误。故选A。 【答案】9. C 10. B 11. C

【解析】9.瀑布的位置变化反映了溯源侵蚀。根据边界线的年份,可知Q在源头方向,为陡崖顶部,海拔 高,故选C, ABD错。

10. 瀑布的位置变化为河流溯源侵蚀,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故选B,排除ACDO

11. 尼亚加拉河河水含沙量极低的主要因素与上游大湖泥沙沉积有关,故选C。河流流速与河流径流量均与 含沙量正相关,尼亚加拉河水量大、水流快,排除AB,冰川作用在五大湖形成初期作用较大,目前该区域 无冰川分布,排除D。故选C。 【答案】12. D 13. A

【解析】12.此次逆温开始于18点左右,强度随时间增大(20点时最大)然后减小,逆温层厚度随时间逐 渐增加,逆温由近地面开始消散,最后在7点左右全部消散。故选D。

13.逆温会导致空气的对流减弱,产生近地面附近的低温环境,延长大雾持续时间,A正确;3月份牡丹江 谷地日落时间为18点左右,此时已经开始出现逆温,空气对流较弱,风力小,B错误;牡丹江山区工业污 染较小,C错误;逆温导致空气对流减弱,午夜很难出现高强度降水,D错误。故选A。 【答案】14. C 15. D

【解析】14.根据材料“飞行颠簸层高度一般不超过海拔1000米,强颠层高度只有几百米,颠簸层水平范 围多数在100KM以内”可知,若飞行员正在低空飞行时屏幕上显示前方有强颠簸区,应采取的措施是迅速 爬升至平流层,C正确。加速前行和调头返回都还是在颠簸层,会出现危险,AB错误;向下俯冲在近地面 对流层,加剧与颠簸层中的乱流相遇,更加危险,D错误。故选C。

15.如下图所示(线条为等压线),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顺风飞行,说明现在高空盛行风为东风。高空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个力的影响,风平等于等压线,且北半球向右偏,风向会在水平气压梯度 力的右侧形成,则水平气压梯力的方向向南,因此可判断出低气压位于飞行员的南侧,高气压位于飞行员 的北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16. D 17. D 18. C

【解析】16.读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可知,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的土壤 含水量,有利于农作物萌发,D正确;根据坐标轴的方向可知,土壤含水量都随着深度的变大而增加而不 是减少,A错误;砂田土壤深层含水量16%左右,浅层含水量13%左右,相差3%左右;而裸田土壤深层含

水量14%左右,浅层含水量7%左右,相差7%左右,故砂田土壤深层与浅层含水量差异偏小而不是偏大,B 错误;4月末为春季,砂田的土壤含水量较多,故对春季作物播种更有利,C错误。故选D。

17. 砂田表面的砂砾孔隙度大,有利于地表水分的下渗,因此与裸田相比,砂田地表径流减少,A错误; 砂砾覆盖在土壤表面,能够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抑制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从而减轻土壤盐碱化,B 错误;砂砾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因此增大了土壤的昼夜温差,而不是提高了土壤温度,C 错误;根据第1题可知,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因此使土壤的蓄水保墙能力增强,D正确。故选D。 18. 材料“硒砂瓜香甜可曰、饱满多汁、富含微量元素,深受人们的喜爱”,说明硒砂瓜的市场需求是扩大而 不是萎缩,①错误;部分地区硒砂瓜予以退出,不再种植与重茬种植与否无关,②错误;因为硒砂瓜种植 需要在裸露的沙地上人为铺上一层10〜15cm厚的碎石砂砾,故农户必然会采挖砂石,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 态环境,③正确;硒砂瓜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分,种植过后,土壤水分减少,影响其他作物生长,④正确; 硒砂瓜消耗水量大,长期种植会加剧土地荒漠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⑤正确;因此C正确;ABD 错误。故选C。 【答案】19.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1000米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 减,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因此,低纬度地区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异最大。BCD错误,A正确, 故选Ao

【答案】20. A 21. D 22. A

【解析】20.仅考虑发电效率,波浪能发电站最适宜建在波浪能能流密度最大的海区,读图,H处数值介 于2. 一2.8,数值最大,A正确。G处数值介于1.2——1.6, F处数值介于0.8—1.2, E处数值介于0— .4。 故选Ao

21. 图示波浪能能流密度大致自西向东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关键在于渤海海域水深较浅,面积较小, 增幅空间有限,且水深较浅,波浪易受浅海床摩擦而减弱,D正确。渤海受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影响,海浪 可以生长,即便考虑海浪生长空间有限而不能充分生长,也主要受制于海域面积,A选项也不是根本原因, AC错。渤海海域地处中纬,其纬度并不低,且波浪能主要受风、洋面、水深、地形等因素影响,纬度高低 对其直接影响较小,B错。故选D。

22. 波浪能的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相比而言,太阳能能量分散且受天气影响显著,波浪能量比太阳能 稳定,A正确。部分海域受冬季风的影响强,冬季可利用的波浪能也很大,B错。由引潮力引起的海水运动 是潮汐而非波浪,C错。波浪能清洁无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小,D错。故选A。 【答案】23. A 24. B 25. A

【解析】23.读图可知,有机碳浓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A正确;随土壤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机 碳浓度差值减小,B错误。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幅度比南坡大,浓度大于南坡,C、D错误。故选A。 24. 祁连山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土壤温度较低,水分蒸发少,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高, 产生的有机质多,且北坡气温低,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较少,土壤有机碳积累较多,所以北坡土壤有机碳 浓度高于南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 沟谷土层深厚,水分汇聚,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产生与积累多,坡面径流带来有机质在沟谷沉积, 增加沟谷有机碳含量,所以沟谷有机碳浓度最大,A正确。坡肩处地表起伏大,水土易流失,土层薄,土 壤含水分少,植被覆盖度低,有机碳浓度小,C错误。坡脚地表起伏较小,植被覆盖度介于沟谷与坡肩之间, 土壤有机碳也介于沟谷与坡肩之间,BD错误。故选A。

26. 【答案】(1)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不均,地区间差异大;总体北部多,南部少;山东省北部大部分 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在5000MJ/m2以上;山东省南部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5000MJ/m2o

(2) 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源。

(3)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光伏发电。

【解析】本题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情境,考查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太阳辐射对 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及实际应用,注重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的考查。

(1) 读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信息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不平衡,山东省北部大部分 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在5000MJ/m2以上,南部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5000MJ/m2;南北地区间差 异较大,总体上北部多,南部少。

(2) 太阳对于地球而言,是最重要的一颗恒星,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和太阳有关。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

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物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太阳辐 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推动了地表的几乎全部 自然地理过程,使地理环境得以形成和有序发展;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能源水能、风能、煤和石油,都是由 太阳能直接转化或经过有机体长期积累和化石化过程转化而成的。

(3) 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实例一般常见的应用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移动电源、太阳能手电筒等。

27. 【答案】(1)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顺风向前延伸。

(2) 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

(3) 在东北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形成月牙

形湖盆;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

【解析】本大题以新月形沙丘以及月牙湖为材料,主要涉及新月形沙丘的形态、新月形沙丘的风蚀方向以 及月牙湖的成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地形地貌的成因分析。考查学生图片和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信 息知识分析整合表达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

(1) 根据材料和左图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所示:新月形沙丘缓坡指示来风的方 向,陡坡指示背风坡。形态上:迎风坡坡度向后凸而缓,背风坡向前凹而陡,同时两侧翼顺着盛行风向前 延伸。

(2)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即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从图中等风速线可知:a地风速小,处于盛行 风正背风坡,气流下沉,气压较大,a为高压;b地风速大,位于盛行风侧翼迎风处,气压较小,b为低压; a、b两地之间呈现明显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地流向b地,风速快,风沿ab方向侵蚀。

(3) “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改变,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该地盛行东北风,其东 北侧受沙丘阻挡,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西南侧处于背风坡,风力小,侧翼顺着盛行风向前延伸,并 沿着上题分析的风蚀方向发生侵蚀,形成地面地势低洼的月牙形湖盆;随着侵蚀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地势 不断降低,而后地下水渐出,形成月牙湖。 28. 【答案】(1)③、①、②

太阳辐射 副热带

(2) 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3) 地处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入海径流量大,淡水注入量大,对该海域盐度起稀释作用。

(4) 大西洋盐度低,地中海盐度高;大西洋表层海水沿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距大西洋越近,盐度越

低。

【解析】本题考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

(1) 由图可知,③观测站表层水温最低,①次之,②最高,故纬度由高到低为③①②;0—1千米随深度增

加水温变化较小的是③,海洋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2) 由图可知,盐度最高的海区为副热带海区,然后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地区递减。盐度最高的海

区是副热带海区,原因是降水少,蒸发强。

(3) 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而且有刚果河注入,入海淡水量大,对该海域

盐度起稀释作用。

(4) 地中海西与大西洋相通,大西洋盐度较低,大西洋表层海水沿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对地中海的

盐度有稀释作用。因此,越靠西盐度越低。

29. 【答案】(1)林外土壤温度常年高于林内土壤温度,春夏季差异大,秋冬季差异小;林外土壤温度季节 变化大,林内土壤温度季节变化小;林外土壤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早于林内。

(2) 哀牢山森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耐低温;森林茂密,树叶面积大且冬季不落,积雪多时,树冠易

被大雪压断。

(3) 极端降雪是强冷空气活动,降温幅度大;积雪覆盖地面和林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烈;融雪吸收了

大量土壤和大气中的热量;融化的雪水渗入土壤,使土壤降温。

(4) 大雪导致林冠大面积受损,森林覆盖率减小;(林冠对太阳辐射的阻挡作用减小,)白天地表接收的太

阳辐射增多,土壤温度升高快;夜晚森林对土壤的保温作用减弱,土壤温度下降快。

【解析】本题以我国哀牢山地区2015年发生的极端降雪事件为情境,结合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林下 20厘米深处土壤温度逐月变化示意图,主要考查极端降雪事件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温度的影响,旨在考查 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森林对林下的土壤保温作用显著,由土壤温度曲线图可知,林外土壤温度常年低于林内土壤温度;春 夏季节时林外、林内土壤温度曲线相距远,说明温度差异大,秋冬季节时林外、林内土壤温度曲线相距近, 说明温度差异小。林外没有森林对土壤的保温作用,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大,而林内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 小。同时,通过保温作用,森林对土壤温度起到了调节的作用,使林外土壤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早于林内。 (2) 由材料信息可知,哀牢山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耐低温;该地森林异常茂密,且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树种树冠大,落叶少,枝叶繁茂,发生极端降雪事件后,树冠极易积雪,当树木上的积雪不断积压 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压断树枝,对树木造成破坏。

(3) 极端降雪事件是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降温强烈,导致土壤温度下降;大量降雪改变了下垫面性质, 导致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下降;积雪融化过程中吸收了土壤和空气中热 量,导致地温难以升高;融化的雪水渗入土壤,也会使土壤温度下降。

(4) 由图可知,森林对林下土壤的保温作用显著,但2015年哀牢山经历了一次极端降雪事件,使树冠受 损严重,进而导致林冠对太阳辐射的阻挡作用减小,白天土壤获得的光照增多,地温上升明显,夜晚地面 又缺少树冠的保温作用,导致土壤温度降温又快,从而使土壤的日较差增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